弘揚「西遷精神」重在鑄魂育人擔當

2020-12-17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20年4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西安交通大學,走進西遷博物館,親切會見14位西遷老教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他強調,要堅持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立德樹人,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努力培養更多一流人才。他勉勵廣大師生大力弘揚「西遷精神」,抓住新時代新機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新徵程上創造屬於我們這代人的歷史功績。我們學習領會總書記來陝視察重要講話精神,為總書記對國家高等教育的關懷和殷切希望所鼓舞,對新時代弘揚好「西遷精神」倍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深刻領會「西遷精神」的愛國主義內核

  知識分子是國家民族振興的脊梁,愛國主義精神歷來是中國知識分子的靈魂。從上世紀初新文化運動後期馬克思主義思想在中國的傳播,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乃至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以及抗擊突發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知識分子始終站在時代最前列,在任何時候都毫不猶豫聽黨指揮、跟黨走,攻堅克難,為國育才,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蹟。愛國主義精神是「西遷精神」的本質內涵,廣大知識分子在黨的領導下,以公而忘私的家國情懷,鑄就了新中國「國之大器」,彰顯了中國精神、中國速度、中國力量,為共和國成長壯大奠定了堅實根基。

  在愛國主義精神指引下,一批知識分子自覺響應黨的召喚,「打起背包就出發」的壯舉帶動整個西部高等教育蓬勃發展。「西遷精神」與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張思德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大慶精神、紅旗渠精神、焦裕祿精神等,共同形成了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具有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是中華民族精神脊梁中最為厚重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新時代中國知識分子最亮麗的底色。

  牢記初心使命,建強高素質師資隊伍

  聚焦學習傳承「西遷精神」,我們不能不聯繫西外校訓、西外精神。自1952年建校,幾代西外人牢記初心使命,紮根西北沃土,服從國家外交外事人才培養戰略布局需要,克服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地域困境、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不利因素、辦學空間狹小和經費極度困難等多種疊加矛盾,為國家培養了十餘萬人才。西外人所走過的路,是堅持「愛國、勤奮、博學、創新」之「校訓」的治校辦學之路,其中愛國成為西外人最為驕傲的標籤;西外人與新中國一同前進一同進步,從西北俄專更名學院、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成為省屬高水平大學建設院校;在新時代,我們又培育、挖掘、提煉了「博古通今、融貫中外、德善相濟、自強不息」的「西外精神」。巍巍秦嶺、見證榮光,始終把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植入我們每個人的理想信仰和價值追求,就是今天我們全體西外人的心聲。

  師資隊伍是傳承「西遷精神」,弘揚「西外精神」的具體實踐者,堅持「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是衡量我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政治標準。一是要提高認識,把增強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擺在首要位置,推動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抓在日常、嚴在經常,抓出實效、嚴出品格;二是要與時俱進,健全師德師風建設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和改進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突出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三是要大力選樹師德典型,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激勵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四是要加強對師德失範行為查處追責力度,各級黨組織要承擔起主體責任,對師德失範行為堅持「零容忍」,堅決樹好師德懲處的「帶電高壓線」。

  鑄魂育人擔當使命,爭當時代弄潮兒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廣大知識分子要「肩負起自己的使命,立足崗位、不斷學習、學以致用,做好本職工作」。作為學校黨委職能部門負責人和高校宣傳戰線的老兵,一是要堅定政治站位,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折不扣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要築牢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線,堅持立德樹人、鑄魂育人使命,紮緊「為誰培養人」這個意識形態工作的根本底線絕不放手;三是善學善思善於實踐,加強自身學習,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時刻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帶著感情學、聯繫實際學、融會貫通學,不辜負崗位職責所賦予的責任。

  初心引領未來,使命呼喚擔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始終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條主線,認真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和此次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把握高等教育正確的政治方向,涵育具有西外特質的校園學習文化、精神文化、學術文化、國際交流文化、隊伍建設文化和勇於追趕超越、創造一流的卓越文化,以勇立潮頭、爭當時代弄潮兒的志向和氣魄,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託,不辜負新時代賦予我們這一代西外人應有的擔當和貢獻。

  (作者系西安外國語大學黨委宣傳部、教師工作部、新聞中心部長/主任,副研究員)

相關焦點

  • 大力弘揚西遷精神 上醫重醫西遷精神主題展開幕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深入開展「四史」學習教育活動,銘記兩度遷渝奮鬥史,傳承弘揚「西遷精神」,12月26日,「溯江而上 醫路高歌」上醫重醫西遷精神主題展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開幕。同時,為弘揚抗疫精神,記錄了復旦上醫人抗疫故事的《白衣戰疫為人群——復旦上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一書也於當天正式發布。
  • 在弘揚西遷精神中砥礪初心使命
    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期間來到西安交通大學,深刻闡釋了「西遷精神」的核心和精髓,並勉勵廣大師生大力弘揚「西遷精神」,抓住新時代新機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新徵程上創造屬於我們這代人的歷史功績。這些重要論述,為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大力弘揚西遷精神,引導廣大知識分子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不斷奮進提供了根本遵循。
  • 如何弘揚「西遷精神」 西安交通大學老師這樣說 傳承「西遷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這就點明了「西遷精神」的本色,而其「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基本內涵則是對這種本質底色的外化表達。
  • 劉國中在西安交通大學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時強調 弘揚西遷...
    劉國中在西安交通大學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時強調 弘揚西遷精神 為新時代追趕超越作貢獻 2020-12-24 12: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用偉大抗疫精神立德鑄魂育人
    高校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緊緊抓住這一特殊情境和主旨,從理想信念教育、生命健康教育、道德與法治教育、社會責任感教育和科學精神教育等五個維度,將偉大抗疫精神教育貫穿鑄魂育人全過程。一要實施理想信念教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高校應深入挖掘抗疫精神蘊含的愛國主義教育資源,有組織、有計劃地上好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大課。
  • 弘揚「西疇精神」重在艱苦奮鬥
    弘揚「西疇精神」,就是要弘揚艱苦奮鬥作風,凝聚攻堅克難的的磅礴力量,並付諸實實在在的行動,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弘揚「西疇精神」貴在實踐,如果沒有實踐,就沒有艱苦奮鬥,也不會形成「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的「西疇精神」內核。弘揚「西疇精神」要把艱苦奮鬥貫穿其中,隨時做到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才能釋放強大動力。
  • 西安交通大學:培育西遷精神新傳人-光明日報-光明網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期間來到西安交通大學,深刻闡釋了西遷精神的核心和精髓,並勉勵廣大師生大力弘揚西遷精神,抓住新時代新機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新徵程上創造屬於我們這代人的歷史功績。
  • 弘揚「紅船精神」為時代明德育人
    原標題:弘揚「紅船精神」為時代明德育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領導幹部要講政德。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這一重要論述,高度概括了新時代政德建設的目標群體、具體標準、內涵外延與致力方向,為新時代政德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 「西遷精神」的由來與內涵
    原標題:「西遷精神」的由來與內涵 62年前,數千名交通大學師生響應國家號召,告別繁華的上海、紮根古都西安,為國家建設、為西部的文教事業奉獻出青春年華。 2017年11月,15位交大西遷老同志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信中說:「多年來在西北的奮鬥,我們形成了『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並在代代師生中傳承弘揚。」
  • 立德鑄魂·奮進擔當丨天津師範大學優秀教育工作者潘暉:守正創新 篤行致遠
    堅守師範初心,培根鑄魂、強基固本、涵養師德,在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育人使命中,他們堅持立德樹人根本,率先垂範,堅守教育報國初心;他們帶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奮進擔當,擔築夢育人使命;他們堅持「停課不停教」,迎難而上,堅守工作崗位助力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他們用實際行動展現 「四有」好老師的光榮形象,用愛和奉獻爭做學生的引路人和築夢人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泰山學院:以泰山文化鑄魂育人
    泰山學院以泰山文化鑄魂育人 泰山學院位於五嶽獨尊的泰山腳下,在探索以「泰山文化」鑄魂育人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文化資源優勢
  • 西安鐵檢院前往西安交通大學西遷紀念館參觀學習西遷精神
    西遷精神 ——為了落實省委在全省知識分子中深入開展的「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精神,建立一支矢志愛國奉獻,勇於創新創造的優秀檢察隊伍,西安鐵檢院全體幹警,在檢察長馬詠春的帶領下,於10月12日上午赴西安交通大學西遷紀念館參觀學習。
  • 弘揚西遷精神!交大學生助力興平鄉村教育
    西安交通大學 【助力鄉村教育,弘揚西遷精神】在西安交通大學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支教在興平」團隊來到了在這裡,團隊通過豐富多彩的課程幫助同學們鞏固知識,開闊視野;並將西遷精神融入支教之中
  • 立德鑄魂·奮進擔當丨天津師範大學師德標兵魏晉雪:唱響主旋律 弘揚正能量
    堅守師範初心,培根鑄魂、強基固本、涵養師德,在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育人使命中,他們堅持立德樹人根本,率先垂範,堅守教育報國初心;他們帶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奮進擔當,擔築夢育人使命;他們堅持「停課不停教」,迎難而上,堅守工作崗位助力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他們用實際行動展現 「四有」好老師的光榮形象,用愛和奉獻爭做學生的引路人和築夢人。
  • 河北師大:學「四史」鑄魂育人
    每年開設《抗日戰爭專題研究》《中華民族精神》等近50門相關選修課程,著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加強「形勢與政策」課程建設,及時深入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精神,持續講、深入講、跟進講。發揮專業優勢,鑄就「四史」教育品牌。
  • 用青春話語傳遞精神力量——西安交大學生微宣講團在宣講實踐中弘揚西遷精神
    為進一步弘揚西遷精神,深化領悟愛國奮鬥精神,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西交大與北大、復旦、南開、蘭大、電子科大、延大七所高校學生宣講團共同舉行了「愛國奮鬥跟黨走,青春築夢萬裡行——七校學生宣講團攜手儀式暨聯合宣講活動」,以期形成新的合作機制,凝聚起弘揚愛國奮鬥的青春合力。
  • 感悟西遷精神,踐行青春力量——測控暑期實踐隊 彭康與西遷精神研究
    ,在西遷歷史中挖掘精神,在實踐中樹立個人成長與國家、民族命運結合的使命與信念。當一直被掛在嘴邊的西遷精神,以聲音、以畫面的形式展現在大家面前,當西遷老教授們追憶著他們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而響應號召奔赴西北的往事時,隊員們看到了老一代知識分子他們心中的追求與信念。團隊成員羅金葉在分享時說到:「西遷老教授們在實際行動中把自身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對於老教授們來說,天下為公、擔當道義,是他們的情懷;勇立潮頭、甘於奉獻是他們的品格。
  • 青少年了解學習西遷精神去哪裡?交大西遷博物館
    記者日前從碑林區文旅體育局了解到,交大西遷博物館正式獲批「陝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成為弘揚西遷精神的重要陣地,開展青少年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在共青團陝西省委發布的獲批文件指出,交大西遷博物館作為開展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學生成長成才教育的重要基地,有利於砥礪廣大青少年爭做西遷精神新傳人,加深對西遷精神內涵的理解,推動全社會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樹立牢固的家國情懷。
  • 揚州職大機械學院用「石榴花」精神構建育人新模式
    中國江蘇網12月27日揚州訊(袁泉 夏曉青 任鴻升) 近年來,揚州職業大學機械學院黨總支緊緊圍繞當代中國「鑄什麼魂」「育什麼人」「如何鑄魂育人」的時代命題,找準當前高校基層黨組織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切入點。
  • 空軍通信士官學校:專業課堂激蕩鑄魂育人「磁場」
    實施課程思政是鑄魂育人的要求「進入新時代,受社會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等因素影響,新生代士官學員思想價值取向呈現多元、多樣、多變的特點,必須樹立協同育人理念,加緊探索課程思政建設育人模式,構建全課程全過程全方位的思政工作大格局,提高課程思政對鑄魂育人的貢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