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空包快遞」騙局頻現 龐大黑產背後到底誰該擔主責?

2021-01-20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日前,有媒體曝光「網絡販賣快遞單號案」,「空包快遞」話題再引熱議。

據報導,不法分子控制著2800多個兜售快遞空包的網站,經手販賣快遞單號超過6億條。這些快遞單號或通過快遞物流平臺空轉,或通過線下物流渠道寄空包,幫電商虛假「刷單」,甚至淪為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的「幫手」。

實際上,此現象由來已久,至今仍未根除。截至目前,記者在多家網絡搜索平臺仍能檢索到「空包刷單」等諸多中介網站,紛紛打著「靠譜刷信譽」等宣傳語,吸引人眼球。這種現象為何屢禁不止?這條產業鏈上,到底誰能從中獲益?就此,記者展開調查。

快遞員代發利益鏈:3.5元一個單號 若空包真發價格高出一倍

在這條灰色產業鏈上,快遞員是不可繞過的一環。部分人在做收發快遞主營業務之餘,也私下做起了這單生意,且不在少數。

記者先是聯繫上了一家主流快遞公司的快遞員,他說:「發空包刷單在行業內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隨後以「這裡面水很深」為由,表示具體要求必須先面談。這位快遞員稱,關鍵看要發的件數,太少了不會接這單生意。

至於行內價格,他透露,3.5元一個單號,不用發貨就可完成物流,但只能看到攬收信息,沒有具體的物流記錄,也就是說沒有走件記錄。他一再強調,如果能看到快件記錄的,需要發到用戶手中,也就是空包真發,價格則要高出一倍多。

「你們打包好的一個快遞6元錢,我們打包的7元錢。」他推薦價格略高、但安全有保障的真實快遞空包,同時還提醒,有走件記錄的不容易被查到。緊接著,另外一家知名快遞公司的一位快遞員也很快回復記者:「現在不能發了,總公司開始查了,但要是刷的少這次可幫找單號。」隨後還十分謹慎地詢問、確認,要在哪家電商平臺使用。

不僅僅是快遞員這一群體,在一些社交平臺也有很多人留下了快遞空包代發的合作廣告,記者登錄某貼吧搜索「快遞代發」,出現如微商代發貨業務等上百條詞條,其中有數條極為顯眼,滾動打出標語提示,「禮品配重,真實發貨,否則風險大。」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裡需求很大,有人瞄準這塊蛋糕,會有專業的人或者公司在做這方面的事。9月3日下午,記者又聯繫上一個叫做「牢牢記」的空包代發網站。客服回復記者,現在空單網業務已暫停,不過可下禮品單,網站內禮品價格最低僅為3分錢。而隨後,記者通過多家網際網路搜索平臺發現,以此為主營業務的公司不在少數,甚至還公然打出廣告語,稱其100%安全有效。

也有不少小區物業人員向記者反映,有的網點包裹堆積如山,無人認領,「大多是商家刷單。」

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直言,不少家網點明碼標價參與刷單,早已成了業內「潛規則」,他談到,有時快遞員甚至倒賣3、4單賺取差價。一些電商平臺、快遞網點之所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首先是空包增加了寄遞量業績;其次對於快遞公司來說,賣空包幾乎是純利,每個空包從0.15元到4元不等。

懲戒存在法律空白 若不及時治理將破壞快遞業生態鏈

實際上,對於類似的刷單行為,早在2017年就有了首次處罰,且量刑並不輕。

「90後」刷單組織者李某某通過創建網站和利用語音聊天工具,建立刷單炒信平臺,非法獲利90餘萬元。被公訴機關以涉嫌非法經營罪起訴,法院決定執行一審判決有期徒刑5年9個月。

如今全國首例刷單被判刑案已過去三年,隨著網購行業的不斷發展,趙小敏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這類事件不僅沒減少,反而更多,行為更惡劣。近年來,一些快遞公司也逐漸參與了售賣空包行為,而一些電商平臺也暴露出管理漏洞。「一些上市快遞公司也在參與,這就形同於交易量、財務造假,長此以往,若不懲戒,這個行業生態鏈就被破壞掉了。」

據公開報導顯示,各地郵政管理部門也曾開展過防範和查處快遞參與空包刷信用等違法行為的專項行動,對於刷單行為電商平臺有自己的處罰規定,但在浙江曉德律師事務所創始人、主任律師陳文明看來,力度遠遠不夠。

記者查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頒布的《網絡交易管理辦法》,其中規定,不得以虛構交易、刪除不利評價等形式,為自己或他人提升商業信譽。但快遞企業發空包的行為應該如何認定,該辦法沒有明確說明。

陳文明表示,治理「空包快遞」需要釜底抽薪,從源頭上遏制刷單的違法犯罪行為。他解釋道,目前我國相關法律規定不夠完善,致使不法分子為了謀取利益鋌而走險、屢禁不止。《郵政法》、《快遞市場管理辦法》等均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誠實守信,但缺乏具體的認定和懲罰規定,相關法規並不完備。

他同時認為,「空包快遞」是一個完整黑色利益鏈,如何要杜絕此類現象,要從源頭、每個節點去控制。其中包括快遞企業、平臺商家等諸多環節,需要監管部門加大力度一一核查。

比如,「空包網站」在搜尋引擎上大量湧現,其中搜尋引擎的網絡服務商,也需要盡到監管責任。陳文明提示,網絡服務商要慎用「避風港」規則,對於違反《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網絡服務提供者為服務對象提供搜索或者連結服務,明知或者應知所連結的內容違法的,應當承擔共同侵權責任。

趙小敏則強調,建立懲戒制度是快遞信用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一環,如果沒有懲戒制度,守信的企業就會成為受害者,而且對失信的不良行為會產生模仿和放大效應。因此,相關部門要儘快建立完善的快遞信用體系,必須建立失信懲戒制度。

專家:不應止於約談警示 主管部門存在數據監管缺位

屢禁不止的背後,是利益的驅使、市場的巨大需求,還有多部門的監管不力。

不少網友紛紛留言,這種「空包快遞」,為什麼還能查到物流信息呢?趙小敏表示,快遞公司之所以可以這樣「操盤」,根源之一也在於主管部門存在數據監管缺位。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近日曝光的該起事件中,警方僅就此約談了涉及此案的9家快遞公司,要求它們不再銷售空包單號,便草草了事。

趙小敏認為,引發如此嚴重的違法犯罪和非法交易問題,僅僅約談顯然不夠。「這一次,那9家快遞應該全部公開,涉及的量有多少,就該把這些造假數據遞交給審計部門,該法辦就要法辦。如果上市公司,投資者也可以要求索賠,一定要形成合力,不能就此了事。」

再聚焦本次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曝光的案件,在無錫警方查獲的「空包網站」中,目前一部分已關閉,大量網站處於癱瘓狀態,還有一部分在轉型。負責本案的江蘇省公安廳網安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從江蘇各地警方破獲的案件來看,這類新型網絡犯罪正呈現上升勢頭,通過流水化作業,模糊各環節犯罪界線,以規避傳統監管,逃避法律責任。

據記者了解,本案涉案犯罪團夥早在2016年起就開始搭建網站販賣空包。截至案發時,流轉的非法資金至少以百億元計。不僅如此,無錫警方調查表明,跨境賭博平臺通過這樣的途徑收取賭資,整個資金通道總成本在10%—15%之間。第四方支付平臺、「承兌商」、「空包網站」等環節,都要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電商平臺、快遞公司也獲益不少。

警方和專家呼籲,對於此類現象,既要堵漏洞也要強監管。對快遞公司的監管,特別是數據監管存在一定空白,亟須強化。同時,也提醒消費者,若收到「空包快遞」,在與商家溝通無果的情況下,可以撥打12315電話,通過法律途徑進行維權。在使用12315維權之前,最好能保留商家不正當交易的有效憑證。

日前,有媒體曝光「網絡販賣快遞單號案」,「空包快遞」話題再引熱議。

據報導,不法分子控制著2800多個兜售快遞空包的網站,經手販賣快遞單號超過6億條。這些快遞單號或通過快遞物流平臺空轉,或通過線下物流渠道寄空包,幫電商虛假「刷單」,甚至淪為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的「幫手」。

實際上,此現象由來已久,至今仍未根除。截至目前,記者在多家網絡搜索平臺仍能檢索到「空包刷單」等諸多中介網站,紛紛打著「靠譜刷信譽」等宣傳語,吸引人眼球。這種現象為何屢禁不止?這條產業鏈上,到底誰能從中獲益?就此,記者展開調查。

快遞員代發利益鏈:3.5元一個單號 若空包真發價格高出一倍

在這條灰色產業鏈上,快遞員是不可繞過的一環。部分人在做收發快遞主營業務之餘,也私下做起了這單生意,且不在少數。

記者先是聯繫上了一家主流快遞公司的快遞員,他說:「發空包刷單在行業內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隨後以「這裡面水很深」為由,表示具體要求必須先面談。這位快遞員稱,關鍵看要發的件數,太少了不會接這單生意。

至於行內價格,他透露,3.5元一個單號,不用發貨就可完成物流,但只能看到攬收信息,沒有具體的物流記錄,也就是說沒有走件記錄。他一再強調,如果能看到快件記錄的,需要發到用戶手中,也就是空包真發,價格則要高出一倍多。

「你們打包好的一個快遞6元錢,我們打包的7元錢。」他推薦價格略高、但安全有保障的真實快遞空包,同時還提醒,有走件記錄的不容易被查到。緊接著,另外一家知名快遞公司的一位快遞員也很快回復記者:「現在不能發了,總公司開始查了,但要是刷的少這次可幫找單號。」隨後還十分謹慎地詢問、確認,要在哪家電商平臺使用。

不僅僅是快遞員這一群體,在一些社交平臺也有很多人留下了快遞空包代發的合作廣告,記者登錄某貼吧搜索「快遞代發」,出現如微商代發貨業務等上百條詞條,其中有數條極為顯眼,滾動打出標語提示,「禮品配重,真實發貨,否則風險大。」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裡需求很大,有人瞄準這塊蛋糕,會有專業的人或者公司在做這方面的事。9月3日下午,記者又聯繫上一個叫做「牢牢記」的空包代發網站。客服回復記者,現在空單網業務已暫停,不過可下禮品單,網站內禮品價格最低僅為3分錢。而隨後,記者通過多家網際網路搜索平臺發現,以此為主營業務的公司不在少數,甚至還公然打出廣告語,稱其100%安全有效。

也有不少小區物業人員向記者反映,有的網點包裹堆積如山,無人認領,「大多是商家刷單。」

快遞行業專家趙小敏直言,不少家網點明碼標價參與刷單,早已成了業內「潛規則」,他談到,有時快遞員甚至倒賣3、4單賺取差價。一些電商平臺、快遞網點之所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首先是空包增加了寄遞量業績;其次對於快遞公司來說,賣空包幾乎是純利,每個空包從0.15元到4元不等。

懲戒存在法律空白 若不及時治理將破壞快遞業生態鏈

實際上,對於類似的刷單行為,早在2017年就有了首次處罰,且量刑並不輕。

「90後」刷單組織者李某某通過創建網站和利用語音聊天工具,建立刷單炒信平臺,非法獲利90餘萬元。被公訴機關以涉嫌非法經營罪起訴,法院決定執行一審判決有期徒刑5年9個月。

如今全國首例刷單被判刑案已過去三年,隨著網購行業的不斷發展,趙小敏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這類事件不僅沒減少,反而更多,行為更惡劣。近年來,一些快遞公司也逐漸參與了售賣空包行為,而一些電商平臺也暴露出管理漏洞。「一些上市快遞公司也在參與,這就形同於交易量、財務造假,長此以往,若不懲戒,這個行業生態鏈就被破壞掉了。」

據公開報導顯示,各地郵政管理部門也曾開展過防範和查處快遞參與空包刷信用等違法行為的專項行動,對於刷單行為電商平臺有自己的處罰規定,但在浙江曉德律師事務所創始人、主任律師陳文明看來,力度遠遠不夠。

記者查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頒布的《網絡交易管理辦法》,其中規定,不得以虛構交易、刪除不利評價等形式,為自己或他人提升商業信譽。但快遞企業發空包的行為應該如何認定,該辦法沒有明確說明。

陳文明表示,治理「空包快遞」需要釜底抽薪,從源頭上遏制刷單的違法犯罪行為。他解釋道,目前我國相關法律規定不夠完善,致使不法分子為了謀取利益鋌而走險、屢禁不止。《郵政法》、《快遞市場管理辦法》等均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誠實守信,但缺乏具體的認定和懲罰規定,相關法規並不完備。

他同時認為,「空包快遞」是一個完整黑色利益鏈,如何要杜絕此類現象,要從源頭、每個節點去控制。其中包括快遞企業、平臺商家等諸多環節,需要監管部門加大力度一一核查。

比如,「空包網站」在搜尋引擎上大量湧現,其中搜尋引擎的網絡服務商,也需要盡到監管責任。陳文明提示,網絡服務商要慎用「避風港」規則,對於違反《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網絡服務提供者為服務對象提供搜索或者連結服務,明知或者應知所連結的內容違法的,應當承擔共同侵權責任。

趙小敏則強調,建立懲戒制度是快遞信用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一環,如果沒有懲戒制度,守信的企業就會成為受害者,而且對失信的不良行為會產生模仿和放大效應。因此,相關部門要儘快建立完善的快遞信用體系,必須建立失信懲戒制度。

專家:不應止於約談警示 主管部門存在數據監管缺位

屢禁不止的背後,是利益的驅使、市場的巨大需求,還有多部門的監管不力。

不少網友紛紛留言,這種「空包快遞」,為什麼還能查到物流信息呢?趙小敏表示,快遞公司之所以可以這樣「操盤」,根源之一也在於主管部門存在數據監管缺位。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近日曝光的該起事件中,警方僅就此約談了涉及此案的9家快遞公司,要求它們不再銷售空包單號,便草草了事。

趙小敏認為,引發如此嚴重的違法犯罪和非法交易問題,僅僅約談顯然不夠。「這一次,那9家快遞應該全部公開,涉及的量有多少,就該把這些造假數據遞交給審計部門,該法辦就要法辦。如果上市公司,投資者也可以要求索賠,一定要形成合力,不能就此了事。」

再聚焦本次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曝光的案件,在無錫警方查獲的「空包網站」中,目前一部分已關閉,大量網站處於癱瘓狀態,還有一部分在轉型。負責本案的江蘇省公安廳網安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從江蘇各地警方破獲的案件來看,這類新型網絡犯罪正呈現上升勢頭,通過流水化作業,模糊各環節犯罪界線,以規避傳統監管,逃避法律責任。

據記者了解,本案涉案犯罪團夥早在2016年起就開始搭建網站販賣空包。截至案發時,流轉的非法資金至少以百億元計。不僅如此,無錫警方調查表明,跨境賭博平臺通過這樣的途徑收取賭資,整個資金通道總成本在10%—15%之間。第四方支付平臺、「承兌商」、「空包網站」等環節,都要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電商平臺、快遞公司也獲益不少。

警方和專家呼籲,對於此類現象,既要堵漏洞也要強監管。對快遞公司的監管,特別是數據監管存在一定空白,亟須強化。同時,也提醒消費者,若收到「空包快遞」,在與商家溝通無果的情況下,可以撥打12315電話,通過法律途徑進行維權。在使用12315維權之前,最好能保留商家不正當交易的有效憑證。

相關焦點

  • 記者調查丨快遞「空包」的秘密 一起詐騙案引出網絡販賣快遞單號案
    網購的人都能接觸到快遞,而現在網絡上有人在販賣快遞單號,這也被稱作快遞「空包」。這些快遞單號有什麼利用價值呢?近日無錫警方破獲了一起網絡販賣快遞單號案件,兩名犯罪嫌疑人在兩年時間裡,販賣了約6億條快遞單號,而這起案件的告破是從一起簡單的詐騙案開始的。「空包」裡的詭異快遞單今年4月,無錫的林先生在網上購買了一臺手機,錢給了但是手機卻沒有收到。
  • 打擊「到付騙局」,快遞公司應擔起「首責」
    龍敏飛近日有多人爆料稱,最近沒有買東西,卻收到一個到付快遞,打開發現是一些幾塊錢的地攤貨,價值遠遠低於到付款。新華社記者對此線索追蹤發現,這種快遞背後是一條涉及購買個人信息、盲發快遞、外包客服的黑色產業鏈。對於「快遞到付」騙局,有必要釜底抽薪、連根拔起。
  • 「11·11」臨近空包快遞劇增 一晚近千 賣家刷信譽
    最近,家住錦江區的陳小姐遇到一件怪事:明明自己並未買東西,卻莫名接到快遞公司的電話,稱有個自己的快遞。等快遞到手,陳小姐更是傻眼:所謂的快遞,其實什麼東西也沒有,甚至,就連快遞的信封也只是一個剪成半截的空信封。  成都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類似像陳小姐收到的這種「空包快遞」其實並非個例。有快遞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僅一個快遞網點,每個月就要收到至少上百封「空包快遞」。
  • 虛構快遞單動輒數億元!揭秘「空包」背後的貓膩
    新華社南京9月2日電 題:虛構快遞單動輒數億元!揭秘「空包」背後的貓膩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朱國亮  百度搜索關鍵詞「空包」,會彈出大量買賣「空包」的網站。「空包」即空的快遞包裹,其實就是一串快遞單號。一個沒有實物的快遞單號有何價值?為何有那麼多的人要買?背後有怎樣的貓膩?
  • 起底「色流」黑產:20元買1500條女生語音,你不知道和你聊天的是男...
    一位接近該黑產的人士透露,行業內一般稱這種欺詐手法為「色流擼包」。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目前,從帳號買賣至利用語音包偽裝成女性去騙取紅包、錢財,「色流擼包」已經成為了一個比較成熟的黑產。網絡男扮女騙局屢現,有人兩月被騙近2萬「在他向我索要紅包的那一瞬間,我就知道碰上騙子了。」石家莊的範佳坤告訴記者。
  • 打擊「到付騙局」,快遞公司應該擔起「首要責任」!
    來源:防騙大數據近日有多人爆料稱,最近沒有買東西,卻收到一個到付快遞,打開發現是一些幾塊錢的地攤貨,價值遠遠低於到付款。新華社記者對此線索追蹤發現,這種快遞背後是一條涉及購買個人信息、盲發快遞、外包客服的黑色產業鏈。對於「快遞到付」騙局,有必要釜底抽薪、連根拔起。
  • 販賣快遞單號超6億條「空包」網絡團夥被端
    11月7日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江蘇省無錫市公安局網安部門打掉了一個販賣「快遞單號」的網絡犯罪團夥,並發現了其背後涉及網絡賭博的巨大利益鏈條。據悉,該案系全國首起全鏈條打擊「空包」網站犯罪團夥,已查獲的「空包」單號交易量超6億條,年交易量過億元。據不完全統計,無錫打掉的這個團夥壟斷了全國80%以上的「空包」市場。
  • 販賣快遞單號超6億條!這個團夥壟斷了全國80%以上的「空包」市場
    原標題:販賣快遞單號超6億條「空包」網絡團夥被端9家快遞公司承諾期限內加強內部整改11月7日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江蘇省無錫市公安局網安部門打掉了一個販賣「快遞單號」的網絡犯罪團夥,並發現了其背後涉及網絡賭博的巨大利益鏈條。
  • 曝光|打擊「到付騙局」,快遞公司應該擔起「首要責任」!
    來源:防騙大數據題圖:資料圖「快遞到付」騙局之所以行得通,除了消費者的防範意識不到位,還與兩個問題有關。一是洩露、變賣個人信息的老問題沒有解決,讓不法分子掌握了很多人的地址、電話號碼、淘寶帳號名稱等信息;二是一些快遞公司員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快遞到付騙局引關注,記者調查:部分網點有漏洞可匿名寄件
    《法制晚報》記者調查發現,市內各家快遞對於代收款業務的相關規定不同,大多數快遞公司要求代收款業務中的寄件方留下真實信息,但也有個別快遞網點稱可匿名郵寄,甚至只在快遞包裝外寫上代收款金額即可。(網絡配圖)警方提醒,對於到付包裹要謹慎接收,有疑惑要果斷拒收。
  • 退保黑產騙局猖狂,平安人壽保險退保需走正規途徑
    近年來各種新型詐騙層出不窮,以"代理退保"為幌子的退保黑產犯罪行為猖獗,記者調查發現全國各地均有不少消費者受騙,遭受經濟損失,隱私信息洩露。不法分子的犯罪行為已經引起國家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目前管理層正在向犯罪團夥發起持續打擊行動。
  • 6億條快遞單號被販賣,背後用於這些事。。。
    近日,無錫警方破獲一起為新型網絡賭博洗錢犯罪提供關鍵支撐的「空包刷單」案,兩名犯罪嫌疑人在兩年時間裡販賣約6億條快遞單號,關聯案件涉案總額高達70億元。警方調查發現,犯罪分子販賣的快遞單號不僅僅用在網店刷單上, 還用於境外賭博資金結算,為新型社交電商平臺店鋪刷單提供虛擬快遞單號,幫助境外賭博洗錢和詐騙平臺完成資金結算,已成為網絡黑產的關鍵環節。空包單是如何從快遞公司流出的?
  • 海口倆市民遭遇「到付快遞」騙局:貨到付款29元 打開竟是稻殼
    祝女士付了29元,包裹裡面裝著一包稻殼。吳先生第二天才知道此事,他當著記者的面拆開了包裹,包裹裡面同樣是一袋子稻殼。「這明顯就是騙局,29元買了一堆垃圾,我們通過快遞單上的發件人信息,根本聯繫不到發件人。」吳先生說。調查為何查不到寄件人?
  • 頻頻收到空包快遞,咋回事?
    原標題:頻頻收到空包快遞,咋回事? 「我莫名其妙收到好幾個快遞,裡面都是空的!」近日,家住紹興市區紹興天下花園小區的馬女士反映,稱自己遇到了稀奇事,明明沒有在網上買任何東西,但最近兩周卻已經收到了三四個快遞,更讓人想不通的是,打開快遞卻發現是空的。
  • eBay買家的空包裝騙局
    eBay買家的空包裝騙局此快遞顯示包裹在周五下午三點左右派送成功,由收件人本人籤收。 但在周六凌晨0:20分左右,買家卻聲稱收到空包裹。我問買家是否是他本人籤收開箱的,不答。我讓客人拍照看一下到底是什麼情形。客人發了三張照片,兩張包裹內部包裝材料的圖片,一張是盒頂開箱圖片,他還聲稱挨家挨戶問左鄰右舍看能不能找到手錶。整個周六,除了申請快遞調查之外,我是一籌莫展。
  • 未購物頻頻收到快遞推送?記者目擊:實是刷單空信封,到網點即被扔...
    誰寄的?寄的是什麼?又是誰籤收了?這個包裹讓曹先生既好奇又不安。不安的是他明白,自己的個人信息較大概率是洩露了,並被商家拿來「刷單」。 雙十一後,上海12345市民服務熱線接到大量市民反映,均稱未購物卻收到快遞推送。刷單不是新話題,但平臺打擊力度越來越大刷單卻反愈演愈烈,這就有些讓人看不懂了。奇怪的包裹是否和刷單有關?記者和曹先生決定弄個明白。
  • 拼命快跑竟是拉空包 揭秘快遞刷單黑幕
    新京報記者近一個半月的調查,印證了張義的說法。「四通一達」(申通快遞、圓通速遞、中通快遞、百世匯通、韻達快遞)五家民營快遞公司過百家快遞點,快遞員在明知道沒有實物的情況下,幫助淘寶、天貓等電商利用刷空單的方式,完成一筆筆虛假交易,短時間內提高商家信譽。
  • 怎麼寄空包快遞?寄空包快遞包裝有哪些注意事項?
    那在運營拼多多店鋪的過程中,都是會涉及商品的發貨空包快遞問題!那發貨找空包快遞的方法有哪些?還有空包快遞包裝怎麼弄?那今天我就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寄空包快遞、空包快遞包裝怎麼弄的內容!希望能幫助到大家!給大家一點參考!1、寄空包快遞首先我們要先把我們的東西包裝好,以免空包快遞途中的損壞給您帶來的麻煩。您可以用一些包裝箱或包裝袋。
  • 快遞空包淪為賭博洗錢工具,6億條「空包」快遞單號被標價販賣
    警方研判各種證據時發現,在十幾起詐騙案當中,嫌疑人用來蒙蔽被害人的快遞單號並不重複,也不屬於同一家快遞公司,而且涉案快遞單號在相應快遞公司的官網上也都能查到。為全面了解類似案件的犯罪特點,警方對這類特殊單號進行了調查。
  • 「空包」快遞單號成為新型犯罪工具,被用於網絡詐騙和洗錢
    林先生說,下單買了手機,花了5000塊錢,然後我那個快遞單號到了,我問快遞公司,快遞公司說這是空包,沒有貨物的。林先生向警方報案。警方調查發現,這個快遞單號是真實的,但並沒有任何包裹發出。無錫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副支隊長吳方全說,警方在追查林先生提供的快遞單號時,結果在網上發現此類的空包竟然多達上億個。大量空包單號都指向了廣東的王某和廣西張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