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家長應該怎麼辦?專家剖析孩子心理動機!

2021-02-13 一次性餐具廠

你是否經常被孩子折騰得頭暈腦漲?你的孩子是否常常和你作對?你面對自己的孩子是否總是束手無策?

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都是一個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這裡沒有靈丹妙藥,但卻有許多心理教育的原則和技巧。

今天就帶您探究孩子不聽話的種種表現、原因及應對措施,讓您能正確且自如地面對孩子不聽話的行為。

「不聽話」,為人父母可能自覺不自覺地會使用這個詞,但家長是否清楚,當您使用這個詞時,不公平的指責就會在您心愛的孩子心裡體會到了。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一、有的孩子好像很任性,想做的事必須做完否則就不行,做完之後才能按照父母要求去做別的事。例如:不看完動畫片不吃飯。


二、有的孩子要求父母一起做遊戲、聊天、陪他玩,還有興趣盎然。否則,你不滿足他,說不定就會出現家長不希望出現的「小動作」。


三、有的孩子你說什麼他似乎總是很有理,不能完全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或者心不甘、情不願地去做。


四、有的孩子似乎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看似聽話,但卻心猿意馬,不能按時、按量完成父母的要求。


五、有的孩子似乎記性不好,丟三落四,告訴他怎麼做,他可能一扭頭就又忘了,總得讓父母不斷提醒。


以上幾種情況出現時,每個家長或多或少的都會遇到,那麼,孩子真的「不聽話」嗎?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下孩子不聽話的原因。

差不多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然而有些孩子就是不聽話,為什麼會這樣呢?是不是孩子故意與父母作對?還是一些別的原因呢?

事實上,孩子之所以不聽話,是有許多的原因的。現在我們將在孩子口中的一些原因列出:

他們對我提出的要求太高太嚴,我做不到。

他們曾傷害過我的自尊心。

我對他們不服氣。

當時我的心情不好。

我根本不相信他們說的話是真的。

我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

他們經常打人,我反感他們。

我正在生氣,心太煩,誰的話也不愛聽。

他們對我說話時態度不好,語言不文明,不尊重人。

他們總拿我跟別的孩子比,我最不願意聽這些話。

我經常挨訓,已經和他們形成對抗心理。

他們說的話是假話,我才不愛聽。

他們說話太囉嗦,讓我厭煩,我就賭氣不停。

他們經常冤枉我,我很委屈,所以他們說話我聽不進去。

他們總愛帶一堆人來家喝酒,吵吵嚷嚷影響我學習,我很反感。

他們遇上不順心的事總會拿我出氣,所以我很生氣。

家長每天看電視聲音太大,影響我睡覺,所以我就和他們對抗,就不聽話。

我說的話他們從來不願聽,甚至連我的解釋也聽不進去,所以他們說話我也不愛聽了。

我覺得我已經長大了,不用老讓別人管著我了。

所有的時間都讓老師和家長支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沒有時間做,我一點自由也沒有,越聽話越沒有自由。

這些孩子的話給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那就是家長和教師應更多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孩子的成長中是不是有各種不聽話的行為呢?作為父母的您是不是也因此而傷神不已呢?看看孩子不聽話行為解密吧。

孩子頂嘴

4歲的兒子能說會道,你說一句,他頂你十句,且振振有詞。比如玩具不收好就去看電視,我說:「不收好不能看電視。」他就說:「我有權決定什麼時候收拾玩具。」我氣得關掉電視不讓他看,他就叫起來:「你不能干涉我的自由。」


專家解密:

孩子的話顯然來自家人的版本。如果家庭崇尚民主,對孩子的教育也應該是民主的。此例孩子的話,可以說「句句是真理」,且能夠維護自己的權利,他的行為本質沒有錯,他知識欠缺尊重父母,但前提是父母也沒有尊重他。

一對一支招:

當父母對孩子有一個要求,而孩子反駁家長的時候,父母可以不再言語。事後與孩子討論一個處理這件事情的方法,雙方達成共識。

批評就摔門

每次批評女兒時,她會在你面前「砰」地把門重重關上。


專家解密:

這是個模仿力強、對人際關係敏感的孩子。若處在良好家庭人際環境中,孩子的人際能力將得到卓越的發展。父母忽視家庭人際(夫妻之間、與長輩之間等)溝通或大人之間戲謔、嗔怪的行為,年幼的孩子看到的是表面,而孩子的模仿性很強,就學會了。

一對一支招:

成人之間互相關愛,互相理解,多做正向溝通。孩子將很快學會並反饋給你。

耍脾氣

兒子玩起電腦遊戲沒完沒了,我說:「別老玩,眼睛會弄壞的。」他頭也不回地說:「你真煩,煩死了。」如果你和他討論這個問題,就陷入糾纏不清的討價還價之中,弄得我頭都大了。


專家解密:

孩子嫌父母煩,是因為他必須停止玩遊戲,且即使不停止也勢必玩不成。而頂撞的言語是家人的版本。


一對一支招:

好比玩電腦時間長了影響眼睛,是孩子已經知道的和你多次嘮叨的。正確的做法是與孩子約定玩電腦的時間,並用鬧鐘或計時器予以控制。必要時父母輕拍孩子的身體給予提醒。平時,要特別表揚他如何有自控力予以強化。

不理你

說好午睡起來去公園,可午睡時間到了,兒子還在玩,我們一遍遍催促他:「寶寶乖,趕緊上床,要不來不及去公園了。」可他就像聾子似的,毫無反應。


專家解密:

要看到很好的一面,注意力集中,並有很好的對策「不予理睬」,這樣就不會被輕易幹擾。時間是抽象的,幼兒普遍缺乏時間觀念,這種現象是正常的。

一對一支招:

如給孩子有限選擇「要麼睡午覺,可以去公園;要麼繼續玩,不去公園」,視孩子的遊戲內容而定,如果孩子的遊戲內容難以暫時告一段落,則應允許其完成(不可隨意打斷孩子的遊戲或活動,因為培養注意力也很重要)。

用蟲子嚇姐姐

兒子知道小表姐特別怕蟲,他就會抓只螞蚱甚至蟑螂放在姐姐頭上,弄得姐姐尖聲哭叫。


專家解密:

這是兒童的惡作劇,也是兒童的幽默。他要的就是「姐姐尖聲哭叫」的效果。須知,幽默是智慧,幽默是樂觀,不可粗暴扼殺。

一對一支招:

常帶孩子看幽默漫畫,講幽默故事,同時關照孩子使人生氣、害怕的行為「不可以」。平時,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也可運用幽默的技巧。

如孩子想去遊泳不得而大哭,父母說「有個人哭呀哭,哭出兩缸眼淚水,結果就在淚水裡遊泳了」,孩子會覺得很滑稽而破涕為笑。

不斷要新玩具

下班回家,兒子第一句話就問「給我買玩具了嗎?他爸爸出差了,從外地打來電話,他搶過話筒就叫:給我買玩具。弄得家裡玩具成堆,可兒子還是不斷地說要買。


專家解密:

這樣的孩子有很強的探索欲,同時喜歡新玩具,這也是孩子普遍的心理。但孩子真正在意的不是玩具是否「新」,而是一種「新」的玩法,這是孩子探索的需要。

此外,這與父母購置玩具的特性也有關,如漂亮的玩家汽車只能開來開去玩,孩子玩兩天就厭了;若是可拆裝可變換造型的汽車,孩子就能反覆琢磨玩。要是父母再加以引導和鼓勵,孩子就更能玩出創意、玩出名堂。

一對一支招:

多提供結構性玩具,讓他們拼拼拆拆。引導孩子舊玩具新玩法或把廢棄物當玩具,他也會興致勃勃的。如把舊報紙揉成球當足球踢,孩子一定大為開心。

故意做壞事,還做鬼臉

吃飯前讓4歲的女兒放全家人的筷子,她卻故意將筷子丟到地上,我罵她,她還自得其樂地向你做鬼臉。


專家解密:

有兩種可能,一是不願做,二是想以此引起父母的注意。特別是有客人時,孩子有時會感到被忽視,而故意「不聽話」引起大人注意,即便是挨罵。做鬼臉,很可能是由此她偶爾做了,獲得成功;父母因忍俊不禁,化氣為樂,不再處罰她。

一對一支招:

對她的鬼臉不予理睬,平靜而堅決地要求地把筷子撿起來。若孩子堅決不撿,也不要堅持,自己處理好,飯桌上權當沒發生這一幕。因為即使2歲的孩子也會產生內疚感。

事後溝通,讓她知道,生氣時可以扔靠墊(不會摔壞);如果想要大家注意你,可以用語言表達,如「我覺得沒人理睬我!」平時不要忽略孩子被注意的需要。

纏人撒嬌

常提出種種煩瑣的要求並誇張地訴苦。比如說好上街要自己走,可到時她準會哭哭啼啼地說:「我腳痛,要背(要打的)」;睡前故事講好該熄燈了,她又嚷嚷著叫我過去,一會兒說怕黑,一會兒想喝水,一會兒又哭叫:「要媽媽陪呀......」


專家解密:

早期母子依戀沒得到滿足,孩子就可能特別粘媽媽。

一對一支招:

媽媽要注意主動親近孩子,而不是在孩子粘你的時候才予以滿足。如果必須由孩子粘你,你才注意她,那麼,她就學會粘你。

每天約定一個特定時間,讓孩子知道這個時間媽媽屬於她。如果,孩子總是處於不知媽媽什麼時候會陪伴她的焦慮狀態中,媽媽一旦被她「逮住」,自然就不肯放手。

乖孩子換了一個人

5歲的兒子越來越懂事,常安靜地自己玩或畫畫、看書,可欣慰之時,發現他又突然不聽話了,嘟嘟囔囔地纏人,動不動就蹬掉鞋子跺腳,仿佛退回到2歲。我十分納悶,那個「大孩子」哪去了?


專家解密:

這是需要引起重視的信號,「不聽話」必有原因。

請仔細回顧家裡或幼兒園有無重大事情發生?幼兒表達痛苦、悲傷情緒的方式和成人不同,事發時,他們好像無動於衷,事後,當大人逐漸淡忘時,他們常以非正常行為表現出來,看起來像「換了個人」。特別是很乖巧的孩子,他們因為太聽話,也更加容易受到傷害。

當眾大哭大鬧

在超市排隊付帳,女兒看到架子上的巧克力,鬧著要吃,我不理會,她就大聲哭叫「我要吃……」,我感到自己被眾人不贊成的目光所淹沒。


專家解密:

巧克力對孩子具有特殊的誘惑力,抗拒誘惑不是容易的事,但自控能力可以培養。若孩子因哭鬧而得到滿足,他將學會以哭鬧要挾你、控制你。

一對一支招:

超市不是天天去的場所,帶孩子去一趟,給他買塊巧克力也不算過分。若肯定不能滿足他,就不要帶他去超市。

要玩,不肯回家

每次帶兒子去遊樂場,他都哭著賴著不肯回家,弄得我們筋疲力盡。


專家解密:

這種孩子精力特別旺盛,玩性特別強或是平時玩得太少而玩起來不肯收場,這是人的天性。玩性正濃時讓孩子離開,無疑需要巨大的意志力,請理解孩子。

一對一支招:

讓孩子儘可能盡興玩。平時給孩子更多的戶外運動機會,使其充沛的精力得到釋放;提前告訴離開時間(如再過10分鐘回家),給孩子一個心理準備,會取得較好的合作。平時,父母要強調並做到「說話算數」,還要誇大地表揚孩子如何遵守約定。

霸道的孩子

在兒子眼裡,玩具永遠是別人的好。看到鄰居家孩子玩什麼,立刻追過去搶著要玩。別人騎木馬,竟會把別人拽下來,自己騎上去。


專家解密:

若孩子2歲,這種行為屬於正常,4歲值得注意,8歲就是霸道。說明家庭教育存在問題,孩子自我中心沒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步減少,仍然停留在2歲的水平上,認為只有武力才能解決問題。

一對一支招:

態度堅決、口氣平和地制止搶奪行為,但不能訓斥打罵(不可以暴力對待其半暴力行為)。孩子哭,就讓他哭一會兒。事後再就事論事講道理。請給孩子溫暖的關懷與理智之愛,這種氛圍會讓他不輕易動武,且不可事事以他為中心。

罰站逃走

我制止兒子用石頭扔小貓,說:「你想罰站牆角嗎?」他仍舊扔。我把他拉到牆角,讓他站好,但一鬆手,他就跑掉了。


專家解密:

不聽媽媽的話,是父母造成的。給幼兒立規矩,只要父母認真,孩子是不敢輕易抵抗的。孩子第一次「跑掉」是偶然,但成功了,他就學會「跑掉」(操作條件反射)

一對一支招:

家長樹立威信,要求孩子的同時自己也要按照規矩嚴格要求自己。


現在的孩子難教育,怎麼個難法?有孩子的人都知道:你讓他這樣,他非那樣;你說一句,他有十句等著你;你批評他一句,他不是要殺人,就是要自殺;他們敢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家長束手無策。


其實,不是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是社會、家長和孩子都變了,可是,家長的教育方法卻沒有跟上這種變化,不適用了,傾聽一下專家的不同觀點,當你再面對孩子的不聽話行為,或許你會有不同的想法與感受。


給孩子一點不聽話的空間


父母一定要給孩子一點自由的時間,隨他怎麼支配,不可以每一分鐘都計算在內,分秒必爭,緊迫盯人,這對孩子內心的感受非常重要。

給孩子一點自由的空間,他便不覺得是被逼在做事。一旦他覺得有主控權、是他自己的決定,他心中就甘願得多了。更何況,我們自己做事情的方式也不見得就是最完美的,沒有必要強迫孩子完全按自己的方式去做。


孩子慢慢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父母要稍微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如果孩子完全照著大人的方式去做、一成不變的話,人類怎麼會有創新出來呢?

只要目標達到了,請給孩子一點自由發揮的空間,人類的文明就是來自不完全聽父母話的孩子的創意上。


孩子不聽話不一定就是壞事情

很多家長和老師認為,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好管了,經常不按父母和老師的要求去做,有時好像故意與父母和老師作對。


其實,孩子「不聽話」並非壞事,而是獨立性個性品質發展的重要標誌。

我們都知道,孩子出生後要經過一次生理上的斷乳,切乳與母親身體的聯繫。但是在心理方面,孩子仍然與父母聯為一體,需要父母與成年人的保護。他們表現出對成年人較大的依賴性,所以比較聽話。

而孩子總要從依賴於父母的心理關係中獨立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社會人,因此必須進行心理上的斷乳。

以心理斷乳為基礎,人的獨立性和社會性發展才能完成。因而,心理斷乳期孩子的「不聽話」則是成長的必然了。反之,此階段太聽話的孩子則是有問題的孩子。


在心理斷乳期的孩子,最突出的變化是自我意識的發展。

用心理學家依田新的話說:「自我的發現,使之產生追求獨立的欲望,努力爭取自己的解放,他們開始具有自己的目的,無論什麼都想自己試一試,並且不要他人幹涉。」

此時,若是一味地橫加幹涉或者責罵懲罰,他們也可能會變得聽話,但同時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則受到傷害,獨立性的發展更會停滯不前。

何況現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豐富的社會,每天都可以吸收到很多信息,對人對事都會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父母和老師過早的用成年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是不符合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而且容易扼殺孩子的天性,使孩子從小失去兒童最珍貴的創造性人格,這會給父母留下難以彌補的悔恨。


聽話的孩子並不都是好孩子

溫柔的母親總是要求男孩「聽話」,在家聽自己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在單位聽領導的話,這樣的「聽話」男孩是受到家長和老師的喜歡。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聽話教育」出來的學生,在社會上難以成大氣候,反而那些調皮,有自己主見的學生,畢業後在社會上敢想敢做,大膽冒險,所以大多成為社會上的佼佼者。

從科學的層面來講,「聽話」的男孩思考能力比不聽話的男生弱,畢竟他只聽父母和老師的安排,有時缺少主見,做事欠少果斷,大多難有獨當一面的氣勢。

也是許多父母會問:孩子不聽話時到底該怎麼辦呢?下面十個錦囊被認為是很有效的,建議您不妨一試。


1、友善的態度—如果你在對孩子說話的時候使用正常的音調與和藹的態度的話,孩子會更有可能認真地聽你說。


2、暫時—在孩子一時無法接受你的要求,甚至與孩子發生爭執時,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緒,你可以說:「我不想現在來處理這個問題。我們稍後再來談論它吧。」


3、教孩子道理—當孩子犯錯誤或行為無禮的時候,不要立即處罰他,應該以友好的口吻來教育他應該注意自己的行為和舉止。

「你玩完的玩具不應該隨處亂丟,下一次請把它放入它應該放的地方,你的玩具架子才是玩具的家。玩完的玩具應該讓它回到自己的家,就像你一樣,如果你在外面玩完了,我把你丟在街上不讓你回家,你覺得對不對?」


4、講話的出發點要積極—不要這樣來對孩子說,「我要說多少次你才會去刷你的牙齒呢?」而應該說:「去刷你的牙齒,我想知道你什麼時候能完成,我想看看你是否可以刷得很乾淨。」


5、向孩子解釋而不是威脅—當孩子向你說他為什麼這樣做的時候,你應該給孩子一種解釋的權利,讓他簡短地解釋他為什麼需要做這件事,之後向他解釋清楚這樣做錯在哪裡,他有沒有理由這樣做,以及正確的做法。


6、珍惜每一個機會—不應該將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孩子的不當行為舉止上,其實每個衝突發生的時候,都是我們教育孩子的機會,你不要放過它,好好利用這個機會因勢利導教育你的孩子。


7、給予激勵—可以通過一些只語片言來激勵你的孩子,通過合作的方式來鼓勵他的進取,類似的話語有:「你看,別的小朋友都能做,你一點也不比他們差,你完全能比他們做得更好,對不對?」


8、要有柔性—如果你的小孩問「在我們回去之前,我可以看完這一場表演嗎?」如果你還有一些時間剩餘的話,應該讓出一些時間來給你的孩子。你應該尊重孩子請求的權利。


9、擺脫武力威脅—當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要說:「你要是再這樣,你就快該挨打了!」「還記不記得上次我為什麼打你?」

這種武力威脅實在是天大的錯誤,尤其更不應該提起以前給孩子造成的痛苦。武力威脅只能讓孩子認為你是一個專制粗暴的家長,而越發拒絕與你合作。


10、因事制宜—教育的方式方法應該多樣化,在發現孩子犯錯誤時,不要每次都用一種面孔、一種說理的方式,孩子會感到厭倦。

你完全可以變換一些花樣,因事制宜,嘗試孩子能接受的各種方式。比如問題出現時先簡單處理一下,後再有時間的時候再通過講故事、做遊戲、去動物園、參觀博物館、郊遊等等形式,結合看到聽到的事物深入地闡明你要告訴他的那個道理。

在衝突的當口,往往孩子不容易接受批評,但是在事後進行這種耐心的教育,孩子就容易接受了。

我相信,只要教育孩子的方法恰當,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壞孩子!


壽百康一次性水晶餐具十三年捍衛舌尖健康!產品質量卓越,採用食品級PS原材料,經260°高溫注塑成型,在無菌無塵車間生產製作而成。產品具有耐酸耐鹼耐高溫、防酸防腐、殺菌抗菌、質地輕盈、承重力強等優勢,從根源上阻斷病毒傳播,守護食客舌尖健康!

隨著燒烤旺季來襲,壽百康一次性水晶餐具銷路暢通:各大餐飲場所需求量激增,一度供不應求!

市場潛力巨大:餐飲市場兩萬億剛需,十四億人口頻繁使用

利潤驚人:產品差價利潤 廢料回收利潤 廣告餐介媒(附加值)利潤,項目利潤率高達50%以上

壽百康歷經十三年的砥礪前行,現在已經發展成為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於一身的大型綜合性企業;公司建成目前行業內最先進、生產規模最大的無塵生產車間,年產值上億。

實力見證:公司取得多項榮譽

壽百康一次性水晶餐具加盟,具有0加盟費、0代理費、資金周轉快、市場廣闊等特點。酒店、餐館、賓館、企事業單位、大排檔、火鍋店、商場超市、家庭聚餐等皆有商機。公司負責生產供貨,你在當地銷售,並為你提供區域獨家保護政策。前期可根據你的投資能力,制定銷售計劃,投資幾萬元即可周轉市場,真正做到一個人,無門店,一年四季輕輕鬆鬆把錢賺!

加盟壽百康:產品品質有保障、供貨能力超一流、全程幫扶市場無憂、產品研發不斷創新...

這些都為你的投資加盟保駕護航,助你邁向財富之路。

壽百康一次性水晶餐具三重利潤拿到你手軟,期待您的投資加盟!

電話:400-0536-668   微信:18365693126

相關焦點

  • 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怎麼辦? 專家來支招
    小編有話說:最近有家長朋友在後臺提問:關於孩子不聽話、有些叛逆該怎麼辦?
  • 孩子總是不聽話怎麼辦?家長不要急,注意孩子的心理變化
    孩子總是不聽話怎麼辦?家長不要急,注意孩子的心理變化很多的家長都在說自己家的孩子非常的調皮,一點也不聽話,說一句能頂十句,十分讓人頭疼,對此,家長們也沒有什麼好辦法,讓孩子聽自己的話,所以就有很多的家長都非常的著急,那麼遇到這樣的熊孩子應該怎麼辦呢?
  • 不聽話、特別「皮」的孩子就是多動症?少兒心理專家為他們摘「帽子」
    長江健康心理專家智庫專家、武漢市武東醫院兒少門診陳婷婷主任說,有些家長不了解孩子,不知如何應對孩子,甚至和孩子賭氣,這不僅幫不了孩子,還有礙孩子正常的心智發育。媽媽焦急:兒子動不動就哭,怎麼越「長」越小了?
  • 小孩不聽話怎麼辦?家長這樣做,比家長直接打罵更管用
    小孩不聽話是讓家長最頭疼的一件事情,一些家長在面對這種情況總是感到非常苦惱。雖然家長也教育過,可是沒有起到任何作用。那麼,小孩子不聽話怎麼辦?有什麼好的教育方法嗎?對於孩子不聽話的行為,有些家長往往就會因此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便會對孩子進行打罵,雖然這種方法可以暫時制止孩子的行為。可過一段時間後,孩子又會出現類似的情況,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 孩子總有不聽話的時候,家長怎麼辦? 超詳細的應對策略
    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都是一個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這裡沒有靈丹妙藥,但卻有許多心理教育的原則和技巧。帶您探究孩子不聽話的種種表現、原因及應對措施,讓您能正確且自如地面對孩子不聽話的行為。有孩子的人都知道:你讓他這樣,他非那樣;你說一句,他有十句等著你;你批評他一句,他不是要殺人,就是要自殺;他們敢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家長束手無策。其實,不是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是社會、家長和孩子都變了,可是,家長的教育方法卻沒有跟上這種變化,不適用了,傾聽一下專家的不同觀點,當你再面對孩子的不聽話行為,或許你會有不同的想法與感受。
  • 孩子不聽話和大人對著幹,打罵不管用,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
    很多家長經常為孩子不聽話而苦惱,老是和大人對著幹,打罵都不管用!面對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束手無策,那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呢?今天 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孩子不聽話這個話題。我們首先從兩方面去找原因:第一,家長的成長沒有跟上孩子成長的步伐,家長不懂得孩子目前的想法,不了解孩子,不尊重孩子的思想和意見,處理問題的方式過於簡單粗暴。
  • 孩子很愛發脾氣不聽話 家長應該怎麼辦
    要解決這些孩子的一些問題,我們首先要明白,這些問題不是日復一日積累起來的,所以要解決這些問題的父母還要有一個「持久戰」的心理準備。 冷靜客觀地分析完孩子自己身上的問題後,也要通過分析以及父母們自身的言行舉止、行為學習習慣,看這二者之間信息是否有關聯?
  • 晉江:只讓孩子「聽話」真的好嗎 專家:孩子不需要那麼聽話
    「聽話」是個主觀性非常強的詞。生活中,人們習慣用「聽話」來代指「非挑戰性的行為」,而用「不聽話」來代指所有給我們惹麻煩的行為。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要求孩子聽話。但是,只讓孩子「聽話」就真的好嗎?  這期親子課堂,特地邀請晉江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諮詢師、晉江市龍僑中學專職心理教師鄭雅雙分享為什麼要允許孩子「不聽話」,怎麼和孩子更好地相處。
  • 孩子不聽話總跟父母對著幹?其實他在尋求這4種東西
    很多家長都覺著,孩子越長越大,越來越不聽話。讓他往東偏要往西,讓他站著偏要坐下,讓人心累。其實,這些看似煩憂的行為背後,都隱藏著心理動機。沮喪的他尋求關注孩子有很多行為看似不可理解,但是背後都有心理動機。育兒專家表示,雖然有時候我們看到這些哭鬧、叛逆的孩子很強勢,但其實他們內心是非常脆弱和沮喪的。「沮喪是因為孩子對於他想要達到的目的沒有被滿足。
  • 孩子不聽話,喜歡發脾氣怎麼辦?根本原因在父母身上
    有朋友問我,「孩子不聽話該怎麼辦?」我會問她這個問題,「你希望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獨立,有主見?」。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長大後可以有主見、獨立、有責任感,可是又希望孩子小時候可以聽話、乖,這不是很矛盾嗎? 不聽話,恰恰是孩子有主見的表現,然而很多時候跟家長的觀念想法不一樣,就會被貼上「不聽話」的標籤。
  • 文墨軒練字: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我們調查孩子不聽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以下一些原因是家長的如:家長過去嬌慣孩子,孩子養成說一不二的壞習慣,現在不聽話了。家長粗暴,經常打孩子,孩子反感他們。家長曾傷害過孩子的自尊心。家長沒有起到模範作用,孩子對家長不服氣。孩子經常挨訓,已經和家長形成對抗心理。家長冤枉孩子,孩子很委屈,所以不聽話。家長對孩子說話時態度不好,語言不文明,不尊重孩子。
  • 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看看專家怎麼說
    01.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很多學齡前兒童,大多,聰明伶俐,十分招人喜歡,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家長們紛紛表示沒有小時候那麼聽話了,特別是一提到看電視和手機遊戲,就會跟著父母對著幹。難道孩子真的是越長大越不聽話了嗎?
  •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最笨的父母才打孩子,聰明的家長都這麼做
    子女如何教育一直都是很多家長心裡的一個大問題,每個父母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棟梁之才,可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會慢慢發現孩子身上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讓父母十分頭疼。以前很多家長在面對搞破壞、調皮搗蛋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會忍不住去打孩子。
  • 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懂孩子的父母
    孩子並非存心找茬,也非故意搗亂。他的不良習慣往往源自於一些發自內心的動機,而這需要看身為家長的我們有沒有足夠的耐心和智慧去了解。我們父母需要把孩子的行為和動機分開,我們可以不接受一個人的行為,但接受背後的動機,孩子行為的本質有錯或者不好,我們應該加以否定,找出孩子行為背後的正面動機,再加以肯定,在引導孩子去做另外更有效的方法。
  • 孩子叛逆期不聽話怎麼辦?
    從教12多年來,總會被家長問到:老師,孩子不聽話怎麼辦?孩子總跟我吵架,孩子拒絕溝通,怎麼辦?其實,每個孩子都會有叛逆期,這是很正常的現象,證明孩子長大了,父母們不必過於苦惱焦慮,要理解孩子和有效溝通。叛逆期在12-18歲的青春期表現最為明顯,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自尊心特別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有時候會故意跟大人對著幹。
  • 孩子不聽話,家長如何應對?這4個教育方法,建議父母收藏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乖巧聽話,但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難免會有不聽話的現象,不是和父母頂嘴,就是用發脾氣來表達自己的不滿,甚至對父母大呼小叫摔門而去,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如何管教不聽話的孩子呢?
  • 成都兒童心理諮詢機構,孩子卻突然不想上學!家長該怎麼辦?
    成都兒童心理諮詢機構,孩子卻突然不想上學!家長該怎麼辦? 時間:2020-12-07 13:56成都中童兒童康復醫院 孩子卻突然不想上學!家長該怎麼辦?最近經常有家長諮詢孩子不想上學的問題,其中一位家長是這樣說的:兒子佳佳7歲半,剛上一年級,成績中上水平。最近一個月一直哭鬧,不想去上學,說時間太長了、害怕。這都期末了,現在有什麼好怕的?老師說佳佳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我和他媽媽哄著去上學,到了校門口又開始鬧。老師,我該怎麼辦呢?我把這些問題收集整理,給我院的心理老師,請她們為家長解答。
  • 孩子高考前患上焦慮症 家長應該怎麼辦
    原標題:孩子高考前患上焦慮症 家長應該怎麼辦  高考臨近,考生們的神經也繃得越來越緊,一些考生因為過度擔憂而出現焦慮、浮躁等症狀。一些家長也因孩子的焦慮而出現煩躁的情緒,不知所措。如何緩解考生「心靈上的感冒」,讓考生順利邁過高考這道「門檻」?
  • 孩子不聽話,家長的正確教育方法
    因孩子不聽話,昨日一本科父親竟然往返五次將公廁糞便塞入孩子嘴中,如此另類的教育方法實在令人發怵。小孩子哭鬧、不聽話有時確實很挑戰家長的耐心,但是身為父母我們就有責任來耐心的教育孩子。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應該怎麼辦呢。
  • 孩子不聽話,家長的正確教育方法
    因孩子不聽話,昨日一本科父親竟然往返五次將公廁糞便塞入孩子嘴中,如此另類的教育方法實在令人發怵。小孩子哭鬧、不聽話有時確實很挑戰家長的耐心,但是身為父母我們就有責任來耐心的教育孩子。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應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