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1歲多的佑佑(化名)從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出院了。讓佑佑住進醫院的,是9天前吃的七八顆蠶豆,引起了急性溶血性貧血。
4月13日,佑佑家長發現孩子精神狀態不好,唇色發白,尿液顏色也不對,隨後孩子被送到郫都區的醫院。4月14日,佑佑轉院到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
據紅星新聞報導,佑佑剛送到醫院時面色蒼黃,精神不振,尿液呈葡萄酒色,血常規檢查結果顯示佑佑的血紅蛋白只有40多g/L(正常兒童為>110g/L)。
醫生詳細詢問家屬,得知孩子在發病前吃過蠶豆,而且新生兒篩查時就提示『G-6-PD缺乏』,綜合患兒病史、體徵及實驗室檢查,診斷為急性溶血性貧血,G-6-PD缺乏,蠶豆病。
萬幸的是,在及時輸注紅細胞懸液,鹼化尿液,穩定紅細胞膜等系列搶救後,佑佑的症狀得到了緩解,並於4月19日順利出院。
下面是蠶豆病的自述:
大家好,我叫蠶豆病,是臨床上一種比較少見的疾病之一,所以很多人沒聽過我的大名。
事實上,我在全國的發病率為4%到15%,個別地區甚至高達40%,雖然北方人很少跟我打交道,但在西南、華南、華東地區,我都很活躍,以廣東、四川、廣西、湖南、江西最多。
之所以用蠶豆病來給我命名,是因為患者食用蠶豆後,我就會「發飆」,主要表現為,引起急性溶血性貧血,顧名思義蠶豆病。
實際上,我還有一個名字,叫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症,是因為人們在發病的過程之中發現,我喜歡「欺負」G6PD缺乏患者。
但我告訴大家,並不是所有的G6PD缺乏者我都「欺負」,我還看人行事,三歲以下小孩是我的最愛,尤其是男孩。這些人群,只要食用蠶豆,我就「發飆」,特別是父母有這種病的患者,我常常讓他「父債子還」。而且我發生溶血和貧血的程度,與所食蠶豆量的劑量並無關係,甚至無規可尋。
所以,我奉勸你,有蠶豆病病史的、父母遺傳傾向的、以及確診G6PD缺乏患者,在初夏蠶豆成熟季節,最好還是「老實一點」,不要嘴饞。不然我一旦發作,嚴重溶血可能導致患兒缺血缺氧、腎衰竭、腦病、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我發作時會有啥症狀呢?
我一旦找上孩子,孩子可能就會出現全身不適、疲倦乏力、畏寒、發熱、頭暈、頭痛、厭食、噁心、嘔吐、腹痛等,尿色如濃紅茶或甚至如醬油。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最近吃了蠶豆,又出現了這些症狀,你就要注意了,趕緊送醫院吧。
除了蠶豆,以下這些藥也是我的禁忌
G6PD缺乏者,不僅不能吃蠶豆及其製品,下面這些藥物也要忌服:
解熱鎮痛藥: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布洛芬、氨基比林、吲哚美辛、吡羅昔康、萘普生、雙氯芬酸等;
抗瘧疾藥:伯氨喹、撲瘧喹啉、氯喹、奎寧;
以及磺胺類、碸類,含有金銀花、薄荷、川蓮、黃蓮、番瀉葉、珍珠粉、臘梅花、牛黃等成分,如茵梔黃、保嬰丹等常用中成藥。
特別容易忽略的一點是,家庭常用驅蟲的樟腦丸,也含有會導致孩子發病的成分,要避免接觸。
藥師在向蠶豆病患者介紹用藥時需謹慎,所有藥物均需由醫生或藥師評估後方可使用。凡感染後或接觸/服用以上食物或相關藥物後,數小時或數天內,出現發熱、腹痛、嘔吐、面黃或蒼白、尿呈黃褐色或暗紅色等症狀時,請立即立即就醫哦。
-End-
今日優品推薦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