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的胡豆黃!吃了七八顆胡豆 1歲男童竟引發急性溶血性貧血

2020-12-20 瀟湘晨報

4月19日,1歲多的佑佑(化名)從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出院了。讓佑佑住進醫院的,是9天前吃的七八顆新鮮胡豆,引起了急性溶血性貧血。這是一種兒童血液科常見的遺傳性基因缺陷疾病。蠶豆也就是四川人常說的胡豆,是導致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的原因。蠶豆病也俗稱「胡豆黃」。

值得注意的是,「胡豆黃」的全國發生率為4%到15%,個別地區甚至高達40%。而四川是「胡豆黃」高發的地區。

1歲男童急性溶血性貧血 竟是因為吃了胡豆?

4月13日,佑佑家長發現孩子精神狀態不好,唇色發白,尿液顏色也不對,隨後孩子被送到郫都區的醫院。4月14日,佑佑轉院到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

接診佑佑的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醫師李蕙告訴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佑佑剛送到醫院時面色蒼黃,精神不振,尿液呈葡萄酒色,血常規檢查結果顯示佑佑的血紅蛋白只有40多g/L(正常兒童為>110g/L),「我們詳細詢問家屬,得知孩子在發病前吃過蠶豆,綜合患兒病史、體徵及實驗室檢查,診斷為急性溶血性貧血,G-6-PD缺乏,蠶豆病。」李蕙介紹說,嚴重溶血可導致患兒缺血缺氧、腎衰竭、腦病、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萬幸的是,在及時輸注紅細胞懸液,鹼化尿液,穩定紅細胞膜等系列搶救後,佑佑的症狀得到了緩解,並於4月19日順利出院。

讓佑佑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的,正是因為誤吃了胡豆。佑佑爸爸告訴記者,4月10日左右,新鮮胡豆剛剛上市,家人疏忽,給佑佑吃了大約七八顆。難道是因為佑佑對胡豆過敏?其實並不是,這是一種兒童血液科常見的遺傳性基因缺陷疾病,而胡豆正是導致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的原因,所以叫做「蠶豆病」,俗稱「胡豆黃」。

「胡豆黃」四五月高發

專挑這些地方的孩子下手

每年四五月是胡豆的成熟季節,也是「胡豆黃」的高發季節。今年4月,截至22日,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已經收治10例患兒,其中8例是男孩。「(高發期)每個月平均會收治10例左右。」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金晟嫻介紹說。

金晟嫻解釋說,患兒因為胡豆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是因為這部分人體內的紅細胞缺乏一種叫做「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的物質,當進食蠶豆後,蠶豆嘧啶等一些氧化劑導致紅細胞膜的不穩定,極容易被破壞,發生血管內溶血,導致血紅蛋白的降低。「一般在食用後一周內發病。」

值得注意的是,「胡豆黃」在廣東、海南、廣西、雲南、貴州、四川等地為高發區,發生率為4%到15%,個別地區高達40%,而北方少見。發病患兒以男孩為主,女孩多為基因攜帶者,「但是有報導1/3的女性基因攜帶者也會發病。」金晟嫻說,在四川,龍泉洛帶等地的客家人發病率較高。

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因為血紅蛋白下降、黃疸,患兒的面色表現為蒼黃,而血紅蛋白隨著尿液排出,症狀稍輕時尿液呈濃茶色,稍嚴重一點是葡萄酒顏色,更為嚴重時是醬油色,同時,也可能伴隨著發燒、嘔吐和肚子痛等其他症狀。「這些是家長容易察覺的症狀,特別需要注意。」金晟嫻說。

不吃胡豆就不會發病?

還有這些食物藥物也別沾

既然「胡豆黃」是因為胡豆引起的,那不吃是不是就沒有問題了?金晟嫻解釋說,不僅僅是新鮮胡豆,包括四川人愛吃的豆瓣醬、怪味胡豆等含有蠶豆的製品都不能吃。在胡豆開花和收穫季節,也要避免患兒接觸蠶豆花粉。甚至哺乳期的媽媽食用了胡豆,再給「G-6-PD缺乏」的孩子餵奶,也可能導致發病的情況。

同時,「G-6-PD缺乏」的孩子還需要注意,禁服解熱鎮痛藥、抗瘧疾藥、磺胺類、碸類,含有金銀花、薄荷、黃連、番瀉葉、珍珠粉、臘梅花、牛黃等成分,如茵梔黃、保嬰丹等常用中成藥。特別容易忽略的一點是,家庭常用驅蟲的樟腦丸,也含有會導致孩子發病的成分,要避免接觸。「看醫生的時候也要告知有『G-6-PD缺乏』或者蠶豆病。」

因為四川是「胡豆黃」的高發地區,金晟嫻介紹說,「G-6-PD缺乏」已經於2015年1月納入成都市新生兒篩查項目,孩子出生後就應該接受遺傳性疾病篩查,只是家長需要注意的是,「G-6-PD缺乏」是終身性的,一旦確診,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得到緩解。也就是說,只要明確孩子是「G-6-PD缺乏」,就絕對不能食用蠶豆製品和相關藥品。「目前的患兒發病,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家長覺得小時候不能吃,長大些抵抗力好些也許就能吃。」(記者 於遵素)

【來源:中國小康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吃了七八顆胡豆 1歲男童竟引發急性溶血性貧血
    來源:成都商報原標題:危險的胡豆黃吃了七八顆胡豆 1歲男童竟引發急性溶血性貧血胡豆、豆瓣醬、怪味胡豆等蠶豆製品 「G-6-PD缺乏」患兒終生不能食用4月19日,1歲多的佑佑(化名)從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出院了。
  • 吃了七八顆胡豆,1歲男童竟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
    4月19日,1歲多的佑佑(化名)從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出院了。讓佑佑住進醫院的,是9天前吃的七八顆新鮮胡豆,引起了急性溶血性貧血。這是一種兒童血液科常見的遺傳性基因缺陷疾病。蠶豆也就是四川人常說的胡豆,是導致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的原因。蠶豆病也俗稱「胡豆黃」。
  • 七八顆胡豆,一歲寶寶進搶救室,醫生:寶寶輔食黑名單,請收好
    導讀:寶寶未滿一歲前,一些父母對寶寶的輔食很上心,既注重營養又注重科學。一周歲後,寶寶能吃的東西更多了,父母就慢慢的忘記了輔食添加的原則。吃了七八顆胡豆,1歲男童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四川成都1歲多的佑佑吃了七八顆胡豆後,家長發現他的精神萎靡、嘴唇失去光澤發白色、尿液顏色異常後,送往醫院檢查。
  • 6歲男孩吃炒胡豆全身變黃險喪命 醫生:蠶豆病
    正二三月吃胡豆,眼下正是胡豆端上餐桌的時候,南岸區的周女士沒有想到,一盤炒胡豆,竟險些要了6歲兒子的命。  究竟發生了什麼?  「胡豆黃」險些要了孩子性命  12日晚上,周女士一家像往常一樣,高高興興地坐在餐桌旁吃晚飯。
  • 1歲寶寶吃胡豆進搶救室,兒科醫生:寶寶輔食黑名單,請收好
    導讀:寶寶未滿一歲前,一些父母對寶寶的輔食很上心,既注重營養又注重科學。一周歲後,寶寶能吃的東西更多了,父母就慢慢的忘記了輔食添加的原則。吃了七八顆胡豆,1歲男童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四川成都1歲多的佑佑吃了七八顆胡豆後,家長發現他的精神萎靡、嘴唇失去光澤發白色、尿液顏色異常後,送往醫院檢查。
  • 成都1歲寶寶遭遇奪命「蠶豆病」!3歲內寶寶都要警惕……
    夏天來了,又到了吃胡豆的季節,茴香拌胡豆,萵筍尖炒胡豆,椿芽煎嫩胡豆……隨便一道菜,都能把人饞得流口水。 可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吃胡豆! 一歲男童吃胡豆引發疾病!
  • 生的蠶豆能吃不?蠶豆怎麼做好吃?怪味胡豆做法
    圖片來源網絡茴香豆材料:新鮮蠶豆250克,小茴香1小撮,八角1枚,花椒1克,幹辣椒2支(切小段),桂皮1小段,鹽少許圖片來源網絡香辣五香豆材料:蠶豆200克、八角2顆、花椒10克、五香粉、鹽。大火煮開,轉最小火慢煨1小時至酥爛即成。
  • 4歲男孩差點喪命 因吃蠶豆導致急性溶血性貧血
    憑著多年的經驗,施醫師判斷,小俊得的可能是「急性溶血性貧血」,立即給孩子辦理了住院手續。  過了好一會,她才說,「前天吃了幾顆蠶豆,不會是過敏了吧?可是他小時候吃過這東西啊。」  陳醫生心裡咯噔了一下,問題應該就出在這了,孩子可能是吃了蠶豆後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貧血,又俗稱「蠶豆病」。幸虧送來還算及時,這種病發作起來,嚴重的話隨時會要人命。
  • 4歲男孩發燒昏迷,只因吃了這個菜!眼下正是大量上市的時候!
    前不久,貴陽一4歲男孩在轎車上突然出現昏迷、驚厥症狀,駕駛員電話求助,急需送往貴陽市婦幼保健院進行救治。原來男孩在前幾天晚上吃了大量的蠶豆,也就是俗稱的「胡豆」,第二天就出現食欲不振、腹痛的症狀,隨即又開始微熱、頭暈、疲乏無力。
  • 自製怪味胡豆、麻辣火鍋湯底雖不正宗,還是蠻好吃的呢
    1、怪味胡豆雖然在全國各地都能買到,但是重慶口味的卻不一定能買到了,怪味胡豆因為其集麻、辣、鹹、甜等味道,味道獨特, 在重慶連怪味胡豆都融入了麻辣味,嚼起來嘎嘣脆,你會覺得越吃越香,越吃越上癮。 怪味胡豆其實就是蠶豆,並且她還是粗糧,對人體益處多多。
  • 寶寶出現急性溶血性貧血,元兇居然是不起眼的蠶豆?
    他只有三歲,因進食蠶豆製品後第二天出現全身乏力、皮膚出現黃染、唇色較蒼白、尿液呈醬油色等症狀,家長發現孩子出現明顯的症狀後,立即帶孩子到湖南旺旺醫院急診兒科就醫。 史慶玲醫生在進行詳細的體格檢查並詢問病史後,發現寶寶有「G-6-PD缺乏」,是一名G-6-PD缺乏症的寶寶。原來此次是家屬誤讓寶寶食用了含蠶豆的食品後,引起了急性溶血性貧血。
  • 急性溶血性貧血如何治療?
    急性溶血性貧血係指紅細胞破壞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償不足時發生的一類貧血。如果骨髓能夠增加紅細胞生成,足以代償紅細胞的生存期縮短,則不會發生貧血,這種狀態稱為代償性溶血性疾病。溶血性貧血是血液中常見的症狀之一,由於它的出現會給大家的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影響,為此大家都是非常關注溶血性貧血的治療的,那麼,急性溶血性貧血如何治療呢?
  • 吃了幾顆蠶豆,男童竟被送進醫院搶救!有孩子的家庭一定要注意
    幾天前,1歲多的佑佑(化名)從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出院了。讓佑佑住進醫院的,是9天前吃的七八顆蠶豆,引起了急性溶血性貧血。4月13日,佑佑家長發現孩子精神狀態不好,唇色發白,尿液顏色也不對,隨後孩子被送到郫都區的醫院。4月14日,佑佑轉院到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
  • 胡豆這樣的「吃法」,一般人都沒見過,吃過的人都不會扔豆莢了!
    我們都知道,農村地區有著不少的植物資源,在農村生長的很多植物都是野生的,是大自然給予給我們的饋贈,也有一些是農村人自家種植的一些瓜果蔬菜,農村人們平時都會在自家的院子裡種植一些來吃,現在這個時候,農村人家院子裡已經長滿了胡豆這種蔬菜。
  • 吃了蠶豆就發生溶血性貧血?
    吃了蠶豆就發生溶血性貧血?可能是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 蠶豆病是G6PD缺乏症的臨床表現之一,進食蠶豆後引發急性血管內溶血,目前暫不清楚蠶豆中的具體哪種成分引起,可能與蠶豆中某種氧化性物質有關,也有人認為是蠶豆中的大巢豆素產生自由基有關,但並非所有的G6PD缺乏者進食蠶豆都會發生溶血。
  • 得了溶血性貧血吃什麼好?
    溶血性貧血是由於紅細胞破壞增速,超過造血補償能力範圍時所發生的一種貧血。溶血性貧血的症狀取決於溶血過程的急性或慢性。急性者起病急,伴寒顫、高熱、乏力、 噁心、腹痛,腰背肢體酸楚等。嚴重者可發生昏迷休克、 心力衰竭及急性腎功能衣竭。
  • 吃了幾顆蠶豆,一歲男童差點沒命!原來他得了這種病……
    近日,一歲的男童文文在食用幾顆蠶豆後 出現了強烈的身體不適 家人將文文送至醫院搶救後 經醫生檢查 文文診斷為急性溶血性貧血 也就是俗稱的「蠶豆病」 所幸經過積極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