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登革熱疫情地圖:輸入病例常致局部疫情爆發 今年勢頭有點猛

2020-12-25 騰訊網

據財新網報導,江西省樟樹市最近正在遭遇一場罕見的登革熱疫情,全城各處鏟地、推土、打藥,以絕蚊蟲。據財新記者從樟樹市衛生部門了解,目前當地約有200人感染登革熱病毒,數字仍在滾動變化,尚未出現重症及死亡病例。

資料圖片 南都記者 吳進 攝

近年來,中國的登革熱疫情總體情況如何?南都記者檢索了公共衛生科學數據中心網站,獲得了自2004年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建立以來的登革熱報告數據,發現在2012年之前,我國的登革熱全年報告病例數基本維持在1000例以內的水平,全年發病的人數大多為幾百人。

但是,2013年以後,每年登革熱發病的數字達到了幾千例的量級。2014年尤為特殊,全年發病報告數為4.69萬例。2017年和2018年分別為5893例和5136例。

2004年-2016年各省份歷年登革熱發病數(註:數據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

此外,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月報數據看,2019年登革熱來勢有點兇猛。往年,登革熱病例多集中於9月和10月。2019年的登革熱疫情曲線較往年提前抬頭,幾乎比過去四年的平均水平提前了1-2個月。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月的報告發病情況也較過去四年同期有明顯增加。

2015-2019我國登革熱月度報告病例數(註:數據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

80年代末海南曾發生疫情 報告近60萬病例

登革熱是登革熱病毒引起、依蚊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病人和隱性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臨床特徵為起病急驟,高熱,全身肌肉、骨髓及關節痛,極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傾向和淋巴結腫大。

這種疾病於1779年在埃及開羅、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及美國費城發現,並據症狀命名為關節熱和骨折熱。1869年由英國倫敦皇家內科學會命名為登革熱。

20世紀,登革熱在世界各地發生過多次大流行,病例數百萬計。在東南亞一直呈地方性流行。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站科普信息介紹,1917年我國就有登革熱發生的記載,1940年上海、廣東、浙江、福建、江蘇、湖北、臺灣都有登革熱流行。新中國成立後到改革開放前,我國大陸無登革熱疫情。直到1978年,廣東佛山暴發登革熱疫情,隨後到1987年,廣東省(含海南,海南1988年才建省,之前隸屬於廣東省)出現兩次登革熱的大流行,僅海南就發生報告近60萬病例。

2014年,我國廣東大規模暴發流行登革熱疫情,全年報告病超過4萬例。

2004年-2018年我國登革熱年度報告病例數,2014年遠超其他年份(註:數據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

登革熱病傳播迅速,發病率高,可通過現代化交通工具遠距離傳播,多發生在交通沿線及對外開放的城鎮。2014年,雲南、廣西、福建、臺灣等省份出現了登革熱的本地暴發,這預示著我國登革熱的發生範圍在擴大,今後的防治工作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不僅是地域範圍的擴大,登革熱疫情傳播的時間跨度也在向兩端拉長。

這一跡象在2019年已經有明顯顯現。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月報,2019年的登革熱疫情曲線較往年提前抬頭,全國的發病情況幾乎比過去四年提前了1-2個月。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月的報告發病情況也較過去四年同期有明顯增加。

2004年-2018年我國登革熱年度報告病例數(除去2014年數據圖)(註:數據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

2009年浙江義烏:

診斷經驗不足易導致疫情處置不及時

實際上,在過去十年當中,登革熱輸入病例常引發一些省份局部疫情暴發。

從2005-2008年,浙江省登革熱的病例報告數都是個位數,不過2009年,浙江省的登革熱發病數達到204人。這一年全國登革熱發病數也僅有305人。

為什麼這一年浙江省登革熱發病數佔到了全國的三分之二?

2010年發表在《疾病監測》期刊上名為《浙江省義烏市一起登革熱暴發疫情流行病學調查》的文章揭示了答案。

2009年7月20日至10月4日義烏市共報告登革熱確診病例194例,主要集中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共涉及5個鎮(街道)的12個村(社區), 多數病例發生在4個村(社區),無死亡病例。

人們意識到疫情發生時已經到了9月。9月2日,義務市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接到一家衛生院的電話報告:該鎮青肅村近段時間相繼有數10名村民出現發熱,乏力、出疹,伴有皮膚刺癢等症狀。

到9月8日,經過患者血液標本的實驗室檢測,同時依據流行病學調查、患者的臨床表現,專家初步判定,這是輸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地登革熱暴發疫情。

通過對暴發疫情的影響因素分析發現,境外病原體的輸入、白紋伊蚊高密度分布以及臨床醫生(特別是基層醫院、衛生院等)對登革熱的識別、診斷方面經驗不足是本次疫情在本地發生並導致暴發流行的主要因素。

由於臨床醫生對該病認識不足,加之登革熱病毒所致疾病症狀較輕,早期與感冒等病的症狀相似,致使該病未能得到及時發現、診斷和報告;該起疫情由於病例臨床症狀不典型,病程也較短,有一定的自限性(指疾病在發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能自動停止,並逐漸恢復痊癒,並不需特殊治療),未能引起疾控人員的高度重視,致使疫情報告和調查處置不及時而導致大範圍擴散。

此外,事後的調查也指出,不能忽視了自然因素在本次疫情發生過程中的作用,當年8月8日莫拉克颱風影響浙江省,導致當地適合白紋伊蚊孳生的積水容器短期內急劇增多,成蚊和蚊蚴密度增加,經過一個潛伏期後,出現兩個明顯的發病高峰。

此外,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外來流動人員也將不斷增加,人群出國經商、旅遊、務工機會的增多,發生輸入性傳播的機會也增多。

2016年福建福州:

降雨量大 環境不夠衛生 影響伊蚊大量孳生

降雨量等自然因素對登革熱疫情的影響也在2016年的一次登革熱地方疫情爆發中得到體現。

從2008-2015年,福建的登革熱疫情報告數基本上都保持在十位數。除了2014年為284例,這一年廣東發生較為嚴重的登革熱疫情,整個廣東報告了超過4.5萬登革熱病例。

不過2016年對福建有點特殊。2015年,福建省的登革熱報告病例為89例,廣東為1683例;到了2016年,廣東全年的病例數減少到544例,而福建卻增加到了976例,成為當年全國登革熱疫情報告最多的省份,幾乎佔據全國一半。

僅福州市2016年就報告907例本土登革熱病例。

2016年7-9月,福州市經歷了尼伯特、莫蘭蒂、鰱魚三期的颱風。「許多舊城區因排水系統無法承受短時間內大量降雨而產生局部洪澇現象,颱風後氣溫回暖,小積水密集,蚊蟲容易孳生,蚊媒活躍,造成登革熱病例容易擴散,加大了登革熱防控難度。」這是2017年福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專家對福州市2016年登革熱暴發疫情做分析時專門提到的地理因素。

此外,從全年降雨量來看,2016 年降雨量明顯比2015年多,媒介監測蚊蟲密度比2015年高,加上颱風天氣影響,多雨,潮溼、炎熱適宜蚊蟲孳生。

再加上疫情爆發點屬於農村和城鄉結合部,衛生髒亂差,存在溝渠中垃圾、淤泥堆積,管道排水、排汙不暢通等情況,這些也成為伊蚊大量孳生地,同時也為成蚊提供了棲息及逗留場所。

由於十年來當地基本未發現本地登革熱病例及暴發疫情,且登革熱的初期症狀類似流感,這也導致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對登革熱識別能力和敏感度差。病人沒有進行有效的隔離,導致首例病例被省級醫院報告時,實際疫情已經蔓延開來。

2014年廣東登革熱疫情 傳染源多使得防控困難

不過,建立2004年建立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以來國內發生的最嚴重的登革熱疫情是2014年的廣東。2014年,全國全年登革熱發病46864例,僅廣東省就報告了45189例,此外,廣東還出現了罕見的死亡病例,有6人死亡。重災區為廣州市,廣州市發生的病例就有3.7萬多例,超全省80%。

當時的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發言人宋樹立在2014年10月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4年的疫情確實來得比較早,而且較為嚴重。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我們國家和東南亞國家人員的來往越來越頻繁,當年部分東南亞國家登革熱疫情明顯上升,導致我國的輸入性病例有所增加,在蚊媒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地區容易引起疾病的傳播和擴散。

二是當年南方的一些省份天氣較熱,雨水較多,適宜蚊媒的生長,蚊媒的密度明顯升高。

三是登革熱的傳染源是登革熱患者、隱性感染者和登革熱病毒感染的非人靈長類的動物以及帶毒的媒介伊蚊,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後僅有部分人發病,在疫情高發地區傳染源持續大量存在。並且,登革熱患者大多數症狀輕,部分患者因認識不夠,未及時就診,導致疫情傳播擴散的風險進一步提高。

存在上述這麼多不同類別的的傳染源,也使得登革熱疫情的防控困難重重。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的研究員李德新介紹,2014年全世界的登革熱疫情都是普遍偏高的,拉丁美洲報告了80多萬病人,僅巴西報告了50萬病人。日本因為緯度比較高,以前沒有登革熱,2014年也有登革熱的爆發。

他分析,原因可能和氣候變暖有關係,氣候變暖以後蚊蟲分布範圍擴大,同時溫度高了以後,蚊蟲活動的時間變長,這樣就會造成登革熱的傳播。我們國家的登革熱疫情以前都是散發的輸入性病例,主要是從東南亞,包括非洲、拉丁美洲都有輸入病例,往往輸入病例會引起局部一個小的爆發流行。2014年在廣東則引起了比較大的爆發。

實際上,廣東一直是登革熱疫情的高危區域。據公開資料,在2014年之前的1978年至2013年,單是廣州一個城市,登革熱發病例數超過1000例的流行就有6次。

專家介紹,登革熱疫情發生之後的第二年非常關鍵。中國登革熱防控專家楊維中曾提醒,在2014年登革熱流行的背景下,2015年若發生登革熱,出現重症和死亡病例的風險會更高。「因為根據歷史經驗,頭一年流行,第二年就要防止重複感染。登革熱病毒有四個血清型,若感染過其中一型後,再感染另一型病毒,這樣的病例發展成重症甚至死亡的風險顯著增高。」

公共衛生科學數據中心的數據顯示,經過一系列防控措施,2015年廣東的報告病例大幅減少至1683例。2016年,報告病例進一步減少到544例。

採寫&製圖:南都記者 吳斌 見習記者 宋承翰 發自北京

相關焦點

  • 菲律賓爆發登革熱疫情 100多名中國工人感染
    據菲律賓《問詢者報》21日報導,這些中國工人是當地一家燃煤發電廠的員工,該公司在沿海村莊運營著一座600兆瓦的發電廠,並在當地有400名中國工人,其中大部分為建築工人。一位衛生官員說,這家電廠的100多名中國工人感染了登革熱病毒。當地政府的健康和衛生專員於7月和8月視察了這家電廠的房舍,發現了幾處蚊子的滋生地。
  • 5天增4例登革熱病例 臺灣成功大學疑爆發群聚感染
    5天增4例登革熱病例 臺灣成功大學疑爆發群聚感染 2019年09月29日 13:5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9月29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南市登革熱29日又新增3名病例,全都是臺灣成功大學學生,5天以來臺灣成功大學已傳出4例病例,加上又有2例病例病毒型別都是今年全臺僅有的第3型,不排除爆發群聚感染。
  • 巴拉圭爆發登革熱疫情,連總統也中招,南美多國進入緊急衛生狀態
    在全球多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同時,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正在經歷幾十年來最嚴重的登革熱疫情——今年1月以來,阿根廷、宏都拉斯、巴西、牙買加、秘魯、巴拉圭等國陸續爆發了嚴重的登革熱疫情,導致多國宣布進入緊急衛生狀態。
  • 新加坡遇史上最嚴重登革熱疫情,今年的感染病例已超20600例
    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新加坡國內生產總值已經連續兩個季度下滑,進入技術性衰退。現在,當地又迎來了史上最嚴重的登革熱疫情,截至目前,新加坡感染登革熱的病例已經超過2萬零六百例,給經濟復甦進一步添加阻礙。新加坡已經連續七周報告登革熱感染病例超過1000例,且有不斷上升態勢。截至7月25日的一周內,新加坡報告登革熱感染病例1793例,這是有紀錄以來的最高單周數據,相當於2014年創下的原單周最高紀錄數據(891)的兩倍還要多。 截至7月27日,新加坡今年的登革熱感染病例已經超過20600例,活躍社群數百個 。
  • 臺南登革熱連續4天零病例 24區解除疫情
    海外網1月13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南市衛生局13日最新統計,全市昨天(12日)登革熱掛零,已是連續4天單日零病例,病例數相對較多的中西區、安平區疫情相繼解除。臺南市自去年5月爆發登革熱疫情,截至今年1月12日,全市病例數累計22761例。
  • 臺灣成功大學疑爆發登革熱群聚感染
    雙一流高校(ID:gaoxiaoxuebao)編輯  原標題:5天增4例登革熱病例 臺灣成功大學疑爆發群聚感染臺南衛生局正在臺灣成功大學進行作業。(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9月29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南市登革熱29日又新增3名病例,全都是臺灣成功大學學生,5天以來臺灣成功大學已傳出4例病例,加上又有2例病例病毒型別都是今年全臺僅有的第3型,不排除爆發群聚感染。
  • 臺南市登革熱疫情趨緩 指揮中心降級
    臺南市今年本土登革熱從6月29日永康區出現首例後,截至目前共19起本土病例、29起境外移入,隨著小區疫情陸續解除監測,目前只剩東區大同裡、泉南裡仍在監測中。鑑於疫情趨緩,22日起從2級指揮中心降為3級,但日前大雨、接下來又有颱風,登革熱防治中心主任陳怡強調,這不代表解除警戒心,防疫仍不可鬆懈。
  • 登革熱疫情南臺灣發燒 高雄現疑似死亡病例(圖)
    (《中國時報》 黃仲裕攝)  中國臺灣網9月15日訊 登革熱疫情在南臺灣發燒,飆破千例大關的高雄市,14日再添1起疑似死亡個案,79歲老嫗疑交叉感染,從發病到身亡短短4天,但有待當局判定是否為登革熱致死。
  • 臺南登革熱疫情反轉 高雄升溫
    華夏經緯網9月2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南市登革熱疫情自5月爆發以來,病例數連續14周上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表示,臺南上周首度出現增幅減少的「反轉」跡象,顯示防治露曙光。「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希望繼續努力,維持戰果。
  • 登革熱疫情肆虐東南亞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多國對抗前所未有的登革熱疫情起初,普拉比娜·馬哈汗只覺得頭痛。後來她發起高燒,全身像被打斷了骨頭一樣疼。醫生說,她得了登革熱。「尼泊爾首次出現登革熱是在2006年,當時只有5個地區受到影響。」尼泊爾健康研究理事會首席調查官麥格納·德希馬爾對路透社說,「今年(全國)77個縣中有56個出現了疫情。」東南亞多國和南美洲部分地區正在對抗當地史上最嚴重的登革熱疫情。
  • 較真丨為什麼今年新加坡登革熱疫情格外嚴重?登革病毒也變異了?
    2020年,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肆虐全球的同時,新加坡這個地處熱帶的國家卻禍不單行,爆發了史上最嚴重的的登革熱疫情。日當周共報告登革熱病例1793例,據新加坡國家環境局稱,這個數字是新加坡有史以來每周最高的登革熱病例數。
  • 多國爆發登革熱疫情,預防請從TA開始
    這種境外輸入性疾病就是登革熱,近幾月,東南亞和南亞區域已進入登革熱流行高峰期,多個國家登革熱疫情呈持續上升態勢,如新加坡就遭遇了該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登革熱疫情。隨著航班的全面復航,登革熱境外輸入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 新加坡爆發登革熱疫情,出現這5種症狀要小心
    繼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之後,新加坡遭遇史上最嚴重的登革熱疫情,感染2萬零6百病例,我國上也已報告輸入性登革熱病例9例,廈門也隨即發布了登革熱輸入風險等級,和新冠疫情一樣,是高風險等級,可見預防新冠肺炎的同時也要注意預防登革熱。
  • 臺北、新北市選情爆「蚊子之亂」 登革熱疫情恐失控
    中新網8月9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疾病管制署」8日公布雙北(編註:臺北市、新北市)各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使得今年以來島內累積12例登革熱病例、雙北便包含11例。由於新北防蚊作戰已超過一般2周的有效防治期限,下周再有新病例,將會列入「疫情失控」等級,「疾管署」緊急徵調全臺專家展開防治作業,因為這不分藍綠亂叮的花腳蚊,恐釀成政治風暴,甚至讓年底選情一夕翻盤。
  • 今年廣西登革熱疫情嚴峻!最好預防辦法:防蚊滅蚊
    &nbsp&nbsp&nbsp&nbsp今年,廣西登革熱疫情嚴峻!目前最好的預防辦法:防蚊滅蚊&nbsp&nbsp&nbsp&nbsp10月9日,南寧市疾控中心發布相關提醒稱,今年我國登革熱疫情流行較嚴重,廣西登革熱病例輸入性風險明顯增大,引起局部暴發或區域性流行風險較高。報告病例數也明顯多於往年同期,疫情形勢嚴峻。疾控專家表示,預防登革熱,最好的方法就是防蚊滅蚊。
  • 臺南市新增3例登革熱病例 21行政區疫情已解除
    華夏經緯網1月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南市衛生局2日最新統計,全市1日登革熱新增3例,21個行政區疫情解除。     據報導,臺南市去年5月爆發登革熱疫情,截至1月1日,全市病例數累計22755例。去年12月23日、25日、28日及30日、31日5天單日病例數掛零。
  • 臺南出現登革熱疫情 4區急噴藥
    臺南出現登革熱疫情 4區急噴藥 2019年07月01日 10:3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南市發現一例登革熱疫情,開展噴藥消滅蚊蟲。(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7月1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南永康出現首起本土登革熱病例,臺南市政府嚴陣以待,市長黃偉哲強調,第1例已發生,於6月22日發燒,快速篩查已經晚了數日,絕不能掉以輕心。他說,「防疫早1分鐘,功效更大」,希望1個月內不要再傳第2例,昨天針對染疫男子活動的4區域噴藥防治、清除孳生源。
  • 高雄市登革熱疫情再創高 單日新增466例
    華夏經緯網11月2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高雄市登革熱疫情再創高!臺灣「登革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最新統計,高雄市昨天新增466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再一次打破單日新高記錄,入夏以來高雄市的本土病例數正式突破1.4萬例,直逼去年當地大流行的1.5萬例記錄。
  • 臺灣新北市登革熱病例增至10例 疫情北移成趨勢
    中新網8月15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新北市本土型登革熱病例增加到10例,新北市環保局長劉和然說,氣候異常,除動植物時序改變,疾病的時序與地區也逐漸改變,過去被認為是臺灣南部才會有的登革熱疫情,北移已是趨勢。
  • 越南登革熱病例是去年3倍多 南部胡志明市疫情較為嚴重
    中國駐胡志明市總領事館24日在其網站發布通知,提醒在越南南部地區工作和從事商務考察、旅遊的中國公民注意防範登革熱。通知說,據越南衛生部發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越南全國登革熱病例近8.8萬例,是去年同期的3.1倍,其中6名患者死亡。登革熱疫情主要集中在越南南部地區,其中南部經濟中心胡志明市疫情較為嚴重。越南衛生部已要求各地衛生機構加強登革熱防治工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