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家李強:27.6%的戶籍城鎮化率證明戶籍改革太滯後

2020-12-25 光明思想理論網

  2012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城鎮化率達52.57%。當前,新生代農民工對城市生活的需求正越來越強烈。然而,在嚴格的戶籍制度管理下,大量在城市工作和居住的流動人未能享受到與市民同樣的待遇。

  「對於那些有了穩定生活並且基本上在城市定居的人來說,目前這種人戶分立的管理方式確實已經大大滯後了,也不利於城市管理。」日前,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李強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城市在吸納流動人口進入城市工業體系的同時,也應該將他們納入現代城市文明生活體系。

  超過21%的農業戶籍人口在城市買了房

  中國青年報:2012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城鎮化率是52.57%,而此次清華城鎮化調查顯示,中國戶籍城鎮化率僅為27.6%。這兩個數據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距?

  李強:統計局計算城鎮化率時,用的標準是常住人口,在某地居住6個月以上的都算常住人口。中國兩億多人在城市之間或農村與城市之間流動。他們在城市打工,卻不一定擁有城市戶籍。比如北京,戶籍人口只有1200萬,外來人口已經超過1200萬。用常住人口作為標準,就把外來人口也計算在內了。但這種城市化率是虛高的,因為從我們的調查來看,這些外來人口的留城壓力非常大。目前來看,將來大多數人還是會漸漸離開北京這種特大城市的。

  在我們的調查中,當下絕大多數城市外來人口,不僅不從事農業生產,不在農村生活,甚至從小在城市長大,但其身份仍是「農業戶籍」。戶籍歸屬與常住人口居住現狀已經大大脫節,這證明我們的戶籍管理改革大大滯後於人口事實上的城市化了。

  中國青年報:沒有城市戶籍,對這些在城市打工的人意味著什麼?

  李強:你說他們城鎮化了,可是他們能享受和當地居民一樣的待遇嗎?他們的孩子能在當地參加高考嗎?顯然不能。我們戶籍限制比較嚴格。一個農民工、一個畢業大學生,他們在城市可能有個工作,有個勞動合同,但是他們沒有這個城市的居民身份,不一定能夠真正、完全享受到這個城市有戶口的居民擁有的權益、保障、福利等,他們的社保、養老遷移也很困難。

  中國青年報:目前來看,沒有戶籍似乎也沒有阻擋農民湧向城市。

  李強:雖然我們並不否認農村田園生活的優點,但農村還是無法抗衡城市的綜合優勢。追求城市生活是人類正當的要求,尤其是年輕人對城市生活的需求十分強烈。我們這次調查數據顯示,70%的農民工不打算回鄉就業,80後、90後年輕農民工更不願意回去。即使回老家,他們也不願意回到村、鄉/鎮,而更願意去比較大的地方,即縣城及以上級別城市。

  城市確實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好的醫療和教育條件。雖然農民工在融入城市過程中,遇到了極大困難,但是這沒有減弱他們分享城市資源的意願。我們的調查還發現,超過21%的農業戶籍人口在城市買了房,甚至已經在城市安居了。

[責任編輯:李貝]

3

1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調查顯示中國戶籍城鎮化率僅為27.6%
    10月27日,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數據中心發布的一項有關中國城鎮化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戶籍城鎮化率非常低,非農戶籍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比例僅為27.6%,20年內農轉非比例僅增長了7.7個百分點。
  • 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位列全國第三 助力西安向國家中心城市目標邁進
    (記者 王旭東 攝)     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直接反映著城鎮的健康程度。近日發布的《社會體制藍皮書:中國社會體制改革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前十名中,西安緊隨珠海、南京之後,位列第三。   西安憑啥能進入全國第三?在本地城鎮化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做出了哪些嘗試或努力?全國第三對大西安規劃發展意味著什麼?昨日記者就此展開深入採訪。
  • 中國城鎮化兩大難題:戶籍之囿與唯GDP論
    徐紹史坦言,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必須看到,我國城鎮化質量不高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大量農業轉移人口難以融入城市社會,市民化進程滯後,是我國城鎮化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題。  博易集團總裁黃聖博表示,城鎮化成功的關鍵因素是跟產業相結合,沒有產業就沒有城鎮化的發展。  參與審議城鎮化建設情況工作報告的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尹中卿直陳目前城鎮化存在的四大問題:戶籍城鎮化率大大低於名義城鎮化率;土地城鎮化率大大快於人口城鎮化率;中西部城鎮化率遠遠低於東部城鎮化率;小城市和小城鎮遠遠落後於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城鎮化率。
  • 借戶籍制度改革提高城鎮化質量 - 經濟參考報
    有必要看到,儘管圍繞戶籍改革,過去也曾有過許多的探討,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放寬城鎮戶籍限制作為重點話題,還是讓人們眼前一亮。顯然,放寬中小城市和城鎮戶籍限制,是為了進一步推動城鎮化的進程,進一步提高城鎮化的質量。而以城鎮化為依託,將直接或間接助益於經濟結構的調整,促進消費性需求的擴大。  不可否認,過去的城鎮化路徑,走的是「規模擴張式」。
  • 2018年年末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9.58% 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3.37%
    公報顯示,2018年年末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9.58%,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3.37%。  2018年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3953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30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3137萬人,佔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3.37%,比上年末提高1.02個百分點。
  • 20省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意見 居住證「成色」不一
    人民網北京7月23日電 (記者賈玥) 新一輪戶籍制度改革已推行近一年時間。記者梳理發現,一年來已有至少20個省份出臺省級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2014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 國家統計局:2019年中國城鎮化率突破60% 戶籍城鎮化率44.38%
    據統計,2019年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4843萬人,佔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4.38%,比上年末提高1.01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出生率為10.48‰;死亡人口998萬人,死亡率為7.14‰;自然增長率為3.34‰。
  • 從歷史維度看鄉村振興過程中的戶籍制度改革
    5. 2013年以來,農民進城落戶的意願不強烈 黨的十八大以前,中國城鎮化雖然快速發展,但是,由於戶籍制度的限制,土地城鎮化快於人口城鎮化,很多農村人口進城工作生活多年,不能真正成為城鎮的主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2013年達到53.7%,而同期戶籍城鎮化率則只有35.7%,大量流動人口沒有真正融入城市,嚴重製約著城鎮化的質量。
  • 戶籍改革破冰:24省份出臺意見明確標準和時間表
    之所以有總量人口的落戶目標,是因為《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努力實現1億左右的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同時享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   大量農業人口進入城鎮,帶來的是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的變化。
  • 暫住證制度取消 戶籍改革迎來關鍵年
    天津市也已明確將試行非天津戶籍常住人口居住證管理辦法。此外,北京通州等62個城市(鎮)已被列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根據方案,通州將推進積分落戶政策,以具有合法穩定就業等為主要指標,合理設置積分分值,達到一定分值即可申請落戶。
  • 專家稱"北京上海不能輕易放開戶口" 戶籍制度改革需時間表
    4月22日16點,經濟之聲評論:戶籍制度改革應該有個時間表。   中廣網北京4月22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導,我國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戶籍制度改革是個「繞不開的坎兒」。昨天(21日),在2013中國綠公司年會分論壇"城鎮化機會與風險"上,專家和企業家們圍繞這個話題展開辯論。
  • 國務院:禁借戶籍改革變相佔用農地
    2月23日,中國政府網公布了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積極穩妥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下稱《通知》),強調戶籍制度改革必須要積極穩妥、規範有序。《通知》特別提出,必須尊重農民意願,切實保障農民合法權益。  「終於要收一收了。」
  • 公安部談戶籍制度改革:2020年城鄉戶口差別將取消
    為了改變這種狀態,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都作出了「加快戶籍制度改革」的部署,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更提出,要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那戶籍制度到底要怎麼改呢?日前記者專訪了公安部有關負責人。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中提出: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
  • 戶籍改革通知公布 「夫妻投靠」戶口遷移不設限
    通知要求,各地要按照國家有關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政策要求和統一部署,統籌規劃、紮實推進,不得各行其是、有禁不止;要對已出臺的有關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加以清理,凡與本通知精神不一致的,要立即停止執行。
  • 公安部:到2020年形成新型戶籍制度
    記者:如何理解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加快戶籍制度改革」的部署,加快戶籍制度改革的重點在哪裡? 黃明: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是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的一項重點改革,是推進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的一項重大任務,是實現億萬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夢」的一項重大舉措。
  • 七一客戶端微黨課(128)|深化戶籍制度改革
    戶籍制度改革不僅僅是戶籍管理問題,更多的是隱藏在戶籍背後的社會福利和公共服務。1958年1月9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十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首次明確將城鄉居民區分為「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兩種不同戶籍,由此確立了「農」與「非農」的二元格局。
  • ...原副院長陳家澤:「十四五」戶籍制度改革,是推動城市群發展的關鍵
    三農問題專家、成都市社科院原副院長陳家澤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指出,未來持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能夠進一步挖掘消費潛力,對擴大內需意義很大。同時,通過對農村和農業補短板,也可以加速釋放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這對於推動城市群的發展也是關鍵因素。農村補短板才能推動城鎮化率提升《21世紀》:「十四五」時期,我國戶籍制度改革的目標是什麼?
  • 蘭州新區出臺深化戶籍「放管服」改革實施意見
    原標題:購房有優惠 落戶零門檻    新區出臺深化戶籍「放管服」改革實施意見    全面放開新區城鎮落戶限制、實行戶籍業務「全城通辦」、鼓勵新區在職員工落戶新區、出臺職教園區學生落戶鼓勵政策、對新落戶蘭州新區人員給予購房優惠……近日,蘭州新區出臺《關於進一步深化戶籍「放管服」改革和推進城鎮化工作的實施意見
  • 戶籍改革往事…
    01 說到中國的戶籍改革,城鄉二元體制是繞不過去的坎兒。 可以說,戶籍改革的起始點就在這裡。 1958年,中國明確將居民分為農村戶口和非農村戶口,實行城鄉二元管理體制,配合工農業剪刀差、統購統銷的方式用農業補貼工業,農村補貼城市。
  • 戶籍證明不能開了嗎?戶籍證明的格式是怎樣的?
    現在辦理許多證件都只要戶口本即可辦理,很少用到戶籍證明,況且戶籍機關也不會隨便就給你出具證明,因此,現在戶籍證明到底能不能開,想必大家想知道,關於戶籍證明不能開了嗎?山東海之信律師事務所曹興群律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