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自我診斷 這樣做可判斷是否患病

2021-01-21 三九養生堂

頸椎病是頸椎的一種勞損退變疾患,與長期的屈頸動作有關。這也就結石了為什麼很多輕輕白領都會患有頸椎病,那麼如何護理頸椎病呢,在生活中如何預防頸椎病呢,頸椎病的自我診斷方法有哪些呢,一起來看內容介紹吧。

頸椎病的自我診斷方法有哪些

1、神經根型頸椎病

當你感覺到頸部疼痛的同時,如果還會有上肢(包括手部)放射性疼痛或麻木,通常情況下,如果有這兩個症狀的話,就要去醫院看下是不是得了神經根型頸椎病。

2、頸型頸椎病

後頸部疼痛,用手向上牽引頭頸可減輕,而向下加壓則加重者。

3、椎動脈頸椎病

輕輕地閉上眼睛,然後慢慢的轉動脖子,左邊轉一下右邊轉一下,如果在轉動的過程中引起偏頭痛或者感覺眩暈的話,多半是患有椎動脈頸椎病。

4、脊髓型頸椎病或是合併頸椎椎管狹窄症

頸部疼痛的同時,伴有上肢或(與)下肢肌力減弱及肌體疼痛者,低頭時,突然引發全身麻木或有「過電」樣感覺者。

如何預防頸椎病

一、有研究表明,長期壓抑感情,遇事不外露,多愁善感的人易患神經衰弱,神經衰弱會影響骨關節及肌肉休息,長此以往,頸肩部容易疼痛。所以,要經常保持樂觀向上的好心情。

二、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頭頸正確的姿勢,不要偏頭聳肩,看書、操作電腦時要正面注視,保持脊柱的正直。睡覺時要選擇合適的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一般枕頭以10釐米的高度為宜。不要躺著看書、看電視。

三、儘可能少坐多動,能走路的不要騎車,能騎車的不要坐車。特別是有車族和長期坐辦公室的人員,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進行鍛鍊,尤其注意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鍊,可做一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韌度增強,有利於頸段脊柱的穩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爬山、遊泳,對預防頸椎病效果較好。

四、長期低頭伏案工作者,要注意動靜結合,每工作一小時左右就要站起來做做工間操,活動活動四肢、頸椎,消除頸部肌肉、韌帶的疲勞,防止勞損。

五、平時要注意保暖,不要用電風扇和空調直接吹,乘車或運動時注意頸部保護,避免急拐彎、急剎車或突然轉頸。

六、要防止酗酒。酒精會影響鈣質在骨上沉積,使人們易患骨質疏鬆症、骨質軟化症,加速頸椎退行性變。

七、中醫認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補腎髓功能,可在醫生指導下合理地少量服用,以起到強壯筋骨,推遲腎與關節退變的作用。

如何護理頸椎病

1、做戶外運動

軟骨組織的營養是通過壓力的變化來進行營養交換的,缺乏活動會造成軟骨營養不良,進而導致退化。

2、及時主動調溫

頸椎最怕受寒,所以要及時增減衣物,給自己的頸椎以適宜的溫度。可在辦公室準備一件披肩以保護好頸背部。

3、午晚摩頸放鬆

中午和晚上,緊張忙碌後的脖子可能早已疲憊不堪,此時可用兩手手指互相交叉,放在頸部後方來回摩擦頸部,力度要輕柔,一次連續摩擦50下,以頸部發熱為宜,可緩解頸椎疲勞、放鬆全身。

4、工間5分鐘做操

快節奏的工作生活中也可保養頸椎,如利用工間休息做如下頸椎操:端坐進行頭部運動,分別做低頭、抬頭、左轉、右轉、前伸、後縮及順、逆時針環繞動作。每次5分鐘,動作要輕緩柔和。

5、遊泳首選蛙泳

遊泳是一項全身運動,能有效促進全身肌肉的血液循環,適宜早期或恢復期頸椎病患者、項背肌筋膜炎患者。

結語:大家都知道經常伏案工作的人,十有八九都會患有頸椎病,上文給大家介紹了頸椎病的護理方法以及如何預防,在生活中,一旦出現頸椎病,首要任務是要去醫院進行治療,其次就是需要適當的按摩以及放鬆心情,這樣有利於緩解頸椎疼痛。

相關焦點

  • 頸椎病?腦供血不足?腦梗後遺症?你的自我「診斷」真的對嗎?
    但不少初次發病的年輕人喜歡去網上搜索「頭暈」的病因;而部分中老年暈友則「久病成醫」,更習慣於根據自身的就診經驗去判斷病情。 在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眩暈門診,經常有頭暈患者進入診室就信心滿滿地說出自我「診斷」,結果卻與真正的疾病相去甚遠,甚至南轅北轍。
  • 頭暈是否和頸椎病有關?醫生:2個步驟可判斷,三個小動作可緩解
    不過,在生活中引發頭暈的因素有很多,想要知道頭暈是否和頸椎病有關,不妨通過以下兩個小辦法來進行測試! 1、將自己的頭伸直,然後緩慢的向著左右旋轉,觀察是否伴隨頭暈的情況出現; 2、觀察自己在頸椎疼痛的同時,是否同時出現了頭暈情況。
  • 上海骨科醫院:脊髓型頸椎病要怎麼判斷
    核心提示:上海骨科醫院:脊髓型頸椎病要怎麼判斷?對於脊髓型頸椎病,大家應該是不太熟悉的吧,生活中很少聽到這個疾病的名字,雖然對此病陌生,但是它的出現,卻是會給患者們造成很大的傷害的,嚴重的影響了身體健康,所以對於這種病要及時的做出鑑別的。那麼脊髓型頸椎病要怎麼判斷?來和小編看看下文的具體介紹吧。
  • 你的頸椎是否健康?頸椎病自測
    原標題:你的頸椎是否健康?頸椎病自測   如今頸椎病的患病人群是越來越多,幾乎每個白領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頸椎病,任何疾病都要早發現早治療,頸椎病也是如此。首先我們要學會判斷頸椎病。   那麼哪些症狀提示你患上了頸椎病呢?
  • 頸椎病自我療法大全 4種方法治療頸椎病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上班的人壓力漸漸增大,長時間的久坐,導致了頸椎病的出現。可怕的是很多人都不注意,到中風後才發現是頸椎病誘發了腦部神經壓迫導致了中風。那麼,頸椎病自我療法大全是什麼?下面來了解一下吧。
  • 注意,判斷頸椎病要遠離這些誤區
    頸椎病又稱頸椎退行性的脊柱病,由於頸部長期勞損等原因引起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而導致頸椎體增生,壓迫神經根或影響椎動脈供血的一種慢性疾病。由於很多的患者對頸椎病並不是很了解以至於進入了頸椎病診斷誤區從而耽誤了疾病的治療。
  • 困擾當代人的頸椎病,病因是什麼?該如何確定是否患有頸椎病?
    >①具有較嚴重的麻痺、疼痛的典型症狀,並且疼痛、麻痺範圍和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域相同②神經臂叢牽拉試驗呈現陽性結果③影像學檢查表現與患者臨床表現符合④痛點封閉無顯效(診斷明確者可不做此試驗的頸椎椎體前具有鳥嘴樣增生,會壓迫食管引起吞咽困等05頸椎病不同類型的診斷不同,且需要循序漸進,可以分為2種診斷方法
  • 不同頸椎病,居家用枕有講究
    林定坤強調,無論是先天性還是後天性的頸椎管狹窄,如使用小圓枕,都會加重頸椎管受壓迫的程度,從而加重患病的嚴重程度。因此,購買小圓枕之前,一定要確認自己沒有頸椎管狹窄的情況。手麻手痛,減輕神經刺激臨床上最為常見的一類頸椎病,便是「神經根型頸椎病」,表現為上肢的放射痛、麻木,老年人群體多見。
  • 教你科學診斷頸椎病,及時治療避免症狀加劇
    小編今天就教你如何診斷頸椎病、治療頸椎病。長期的單一姿勢是導致出現頸椎疾病的最根本原因,我們每天工作就是對著電腦,而往往坐姿不端正導致脖子前傾伸頭、兩肩前移導致駝背、縮胸、導致頭部對頸椎的壓力無法順利順脊椎傳達。導致頸椎長期承受過量壓力,特別是一部分人喜歡把工作證、手機、項鍊等等全掛在脖子上,這對頸部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 頸椎病做CT可以檢查出來嗎?你真的知道?今天醫生來告訴各位答案
    通過以上的了解,我們可以知道CT是可以檢查出頸椎病的,而且不僅是CT、X光、核磁以及彩超都有助於幫助我們去明確身體頸椎是否存在一定問題的。不同的檢查對於醫生判斷頸椎病的病情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今天醫生就在這裡給各位科普一下CT、 X光,對於醫生診斷頸椎病有什麼樣的幫助?
  • 脖子一轉就「咔咔」響,是頸椎病嗎?判斷頸椎病需滿足這3個條件
    那麼,這算是頸椎病嗎?不一定!順便補充一下,不是頸椎一出現咔咔響或者酸痛,就等於頸椎病。說回扭脖子的「咔咔響」,這種響聲可以分為生理性彈響聲和病理性彈響聲兩種。什麼是生理性彈響?但是如果在影像學檢查上沒有看相應的變化,可能不會被診斷為頸椎病。怎麼判斷是不是「頸椎病」?
  • 真真、假假,如何辨別真偽頸椎病?
    簡單說來,醫生要診斷是頸椎病,以下三個條件缺一不可:頸椎間盤組織及關節發生改變;這種改變影響了周圍的組織;並出現了臨床症狀如脖子疼等。所以,單憑脖子疼是不能武斷地認為是頸椎病的。一、如何自我鑑別真偽頸椎病呢?1、真頸椎病脖子痛的同時還出現了以下情況之一,應該考慮頸椎病的可能。
  • 睡個枕頭能治頸椎病? 揭穿頸椎病市場"三大謊言"
    因此專家提醒,一旦出現上述症狀必須到醫院就診,同時醫生還能幫助排除是否是腫瘤或其他疾病引起的上述症狀。  四肢麻木、手部不吃勁,出現類似症狀,就要去醫院排除一下,是否得了脊髓型頸椎病。在頸椎病的分類裡,脊髓型頸椎病雖然不是最常見的,卻是後果最嚴重的。這種頸椎病是由頸椎變形後向正後方壓迫脊髓引起的,是致殘率最高的頸椎病,嚴重的患者可能要高位癱瘓,生活不能自理。
  • 頸椎病後腦勺疼怎麼辦 頸椎問題可這樣解決
    頸椎病是生活中患病人數較多的一種疾病,尤其是現代人都長時間的低頭玩手機,導致頸椎出現各種病變。頸椎病的併發症還是非常的多的,由於頸椎病引起的後腦勺疼該怎麼辦呢?小編給大家講講關於頸椎病的那些事,一起了解一下吧。
  • 什麼是低燒 這樣做可判斷是否是低燒
    如何判斷是否發低燒呢?這些問題想必大家也都很想知道吧,那麼就跟著小編一起看下文吧。什麼是低燒低燒(low fever),又稱低熱,是一種常見的症狀,一般我們講的低熱是指體溫超過正常,但在38℃以下者。長期低燒指持續發燒兩周以上,不包括間斷髮燒。
  • 頸椎病?腦供血不足?腦梗後遺症?導致你頭暈的真相竟是……
    但不少初次發病的年輕人喜歡去網上搜索「頭暈」的病因;而部分中老年人則「久病成醫」,更習慣於根據自身的就診經驗去判斷病情。在浙江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眩暈門診,經常有頭暈患者進入診室就信心滿滿地說出自我「診斷」,結果卻與真正的疾病大相逕庭。
  • 如何判斷頸椎病的嚴重程度。
    核心提示:如何判斷頸椎病的嚴重程度。大家對於頸椎病的了解都只是停留在疼痛上面的,一般脖子出現疼痛的時候我們就會認為是頸椎病,但其實頸椎病的症狀很多,不同症狀的出現也代表了不同的程度,所以為了幫助大家的了解,下面就來幫助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 近六成青壯年有頸椎病 該怎麼保護頸椎?
    近六成青壯年有頸椎病 該怎麼保護頸椎? 原標題:   近年來,頸椎病的發病趨勢越來越年輕化,許多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早已成為頸椎病的「階下囚」。
  • 頸椎病的自我治療方法簡單一招
    頸椎病的自我治療方法什麼比較有效?40歲的黃女士在網上搜索著。黃女士10年前就因為經常頸後、頸肩部僵硬疼痛被診斷為「頸型頸椎病」。醫生說她頸曲變直,讓她不要高枕,不要長時間低頭,也沒讓吃藥,這些年她也很注意保護頸椎,然而近一個月她經常感到右邊肩胛骨一直到胳膊和右手拇指經常過電似的疼痛,而且發麻無力。
  • 盲目「自助式」診斷,有害無益耽誤治療
    不少初次發病的年輕人喜歡去網上搜索「頭暈」的病因,部分中老年暈友「久病成醫」,習慣根據自身的就診經驗去判斷病情。這樣做好嗎? 對號入座,與確診結果大相逕庭 「醫生,你看我的頸椎病……」日前,50多歲的張阿姨一踏進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眩暈門診,就自述病情。對這樣先入為主的患者,主治醫師施天明已見怪不怪。 近半個月來,張阿姨每晚躺下或起床時都會出現短暫的眩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