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別太暴,血管容易「炸」!義烏一醫院近半個月已收治6起!

2020-12-22 騰訊網

脾氣別太暴,小心爆血管。這句話可不是唬人的,近期天氣驟寒,浙大四院心胸外科兩周內就收治了6例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其中就有多起跟易怒有關。

【典型案例】

貨車司機跟人吵架,血管破裂險喪命

12月4日凌晨,貨車司機彭先生從外地來義烏送貨。在倒車卸貨過程中,和他人發生語言衝突,導致情緒激動。突然間,背後出現撕裂一般的劇烈疼痛,讓他動彈不得。他緊緊揪著心臟位置,感覺自己不行了,趕緊撥打了120急救電話。

當天凌晨3時許,彭先生被送入浙大四院急診科。他大汗淋漓,後背劇痛有撕裂感。急診科緊急呼叫心胸外科俞江灝醫師會診,結合增強CT等檢查,最終確診其為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

俞江灝表示,這是心臟疾病中最「急危重」的疾病,33%病人在24小時內死亡,50%病人在48小時內死亡,75%病人死於主動脈破裂,相當於在患者身上有一顆隨時會爆炸的「雷」。

情況非常緊急,但現場沒有家屬陪護,沒人能替彭先生籤下這份手術同意書。「生命第一!」搶救刻不容緩,浙大四院馬上開通生命綠色通道,心胸外科主任馮強迅速趕到手術室,緊急為他實施急診主動脈置換手術。

拆「彈」保「心門」,手術臺鏖戰6小時

據馮強介紹,主動脈從心臟發出,是人體最粗的血管。主動脈夾層,就像輪胎內壁撕裂開一道口子,血液從裂縫進入主動脈血管壁的內外層之間,造成夾層,一旦外膜經受不住心臟供血的高壓,血液瞬間流出,人在幾分鐘內就會死亡。因致死率極高,被稱為「人體炸彈」

「他的情況非常糟糕,撕裂很徹底,全層主動脈都已剝離。手術就是要『拆彈』,把升主動脈弓置換成人工血管,還要把遠端的降主動脈段再放入象鼻支架,防止再破裂。」馮強帶領團隊有條不紊做好手術預案,最終在手術臺上鏖戰6個多小時,順利完成「升主動脈人工血管置換+全弓置換+象鼻支架植入術」,為患者精準「排雷」。

2天後,彭先生從ICU順利轉入心胸外科病房,恢復情況良好。馮強來查房時,叮囑彭先生要嚴格進行高血壓管理,做好情緒控制,這些都是血管爆裂的誘發因素。

【專家提醒】

嚴寒天氣,高血壓患者特別要警惕

馮強介紹,A 型主動脈夾層在全球範圍內的平均手術死亡率都高達25%,且並不是每一例患者都有機會等到做手術。主動脈夾層發生後,病死率每小時上升1-3%,主要好發於高血壓人群、肥胖人群、脾氣急躁者、不良生活習慣者、妊娠、某些遺傳性疾病,以及先天性疾病導致主動脈壁本身有病變,如馬凡症候群患者等

馮強提醒廣大市民,近期天氣寒冷,易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是主動脈疾病的高發期。當患者出現突發的劇烈胸痛或腰背部疼痛,疼痛性質為撕裂樣或刀割樣疼痛時,就要考慮是否存在有主動脈疾病。建議40歲以上且有高血壓病史者,應加強體檢,至少每年做一次 CT,同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抽菸、喝酒、熬夜,脾氣暴躁、易怒等

關注「金報義烏」,

獲取更多「讀佳」消息

記者 龔喜燕

通訊員 金南星

編輯 大魚

相關焦點

  • 脾氣不要太暴躁,血管容易炸裂是真的
    最近氣溫驟降,天氣寒冷,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心胸外科兩周內已連續收治
  • 義烏這家醫院已收治一大波熱射病人,有人體溫計爆表
    但前幾天,義烏一度進入過「烤爐」模式,氣溫竄至37℃,而日中的室外溫度更是飆升至40℃以上。7月13日這天,義烏復元醫院急診室就收治了5名熱射病人,入夏這半個月來,醫院急診室已先後收治了12名熱射患者。三伏天要注意什麼?有哪些急救措施需要掌握?我們都請醫生來說說。
  • 一天收治5名熱射病人 三伏天已到 這些急救措施請記牢
    中國義烏網7月16日訊(通訊員 於豔豔)「患者體溫41.8℃,無意識……」「立即進行物理降溫、補液治療……」「主任,又一名高熱暈厥患者送入急診室……」近日,隨著氣溫的回升,義烏逐漸進入「烤爐」模式,氣溫甚至一度竄至37℃,而日中的室外溫度更是飆升至40℃以上。
  • 《中國好聲音》大壯被指脾氣太暴,跟鬱可唯意見不和甩臉就走!
    《中國好聲音》大壯被指脾氣太暴,跟鬱可唯意見不和甩臉就走!而大壯離開好聲音舞臺以後,具有超高人氣的大壯日常生活以及現狀也是深受關注,而近期一段時間大壯也是參加了最近火熱的《幻樂之城》,這檔節目裡的歌手可以說是個個赫赫有名,不過他參加這檔節目裡的時候跟鬱可唯發生了點小摩擦,也是引起了粉絲們一場轟動,很多網友表示大壯不尊敬前輩,脾氣有點暴躁,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兒呢?
  • 珠海新增一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已具備收治條件!
    昨日,小編從市婦幼保健院了解到,該院異地新建項目已被改造為新冠肺炎臨時定點收治醫院(將軍山院區),目前院區已基本具備收治條件。珠海市新婦幼保健院設計效果圖根據要求,作為珠海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及非重症確診病例後備收治點,市婦幼保健院將軍山院區應在2月中旬具備收治能力,3個月內最多可收治580餘人。戰「疫」刻不容緩!
  • 胸痛一整晚,去醫院一查 心肌大血管堵了99%
    浙江在線3月28日訊氣溫像是過山車,血管隨之一縮一放,心臟受到衝擊。「無論處在哪個年齡段,只要出現過胸痛症狀的都建議到醫院完善相關檢查;如胸痛症狀持續長達十幾分鐘,甚至超過半小時的,極有可能是心肌梗死,必須立刻到胸痛中心完善檢查和治療。」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夏淑東說。  張阿姨今年70多歲,來自義烏稠江街道,心臟一直不太好,十年來已先後在心臟裡放過五枚支架。這不天氣變化大,她又開始胸痛,因為疫情,她竟然在家熬了快一星期。
  • 大荔一民營醫院 違規收治合療病人
    大荔一民營醫院 違規收治合療病人 2016
  • 天冷取暖惹禍 東莞一醫院一夜收治12煤氣中毒者
    東莞東華醫院前夜昨晨搶救連軸轉  其中一名30歲的孕婦和一4歲女童搶救無效身亡  前天深夜11時30分到昨天凌晨,東華醫院急診科忙得不可開交。同一夜晚,竟然有12人洗澡時煤氣中毒送入該院急救,其中兩人搶救無效死亡。
  • 醫院一天收治3位被老鼠咬傷的患者
    原標題:醫院一天收治3位被老鼠咬傷的患者 浙江東陽56歲的張阿姨在家裡打掃衛生,突然躥出一隻老鼠,她打鼠不成反被鼠咬傷。當天她被送往醫院,讓她意外的是,連她在內,這家醫院當天收治了3名被鼠咬傷的患者! 醫生說,眼下天氣一天一天熱起來了,動物也躁動起來了,容易產生攻擊性,甚至咬傷人類。
  • 珠海市人民醫院:已打造出一棟獨立的「新冠肺炎收治大樓」
    記者獲悉,珠海市人民醫院目前已經從哨點醫院轉變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收治醫院,打造出了一棟獨立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收治大樓」,配備8間留觀隔離室,1間負壓病房,5間普通隔離病房。
  • 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近7成已出院
    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黨委書記劉同柱向出院患者表示祝賀,叮囑大家回家好好休息,做好居家隔離。記者了解到,作為省級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收治醫院和省級新冠肺炎重症集中救治基地醫院,截止22日,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感染病院共收治確診新冠肺炎患者85人,已連續13天有治癒患者出院,累計58例(其中危重症20例),佔總確診住院人數68.2%。
  • 女模特連續兩月便血自認為是「痔瘡」 這家醫院的肛腸科一天收治29...
    因為從事的是平面模特工作,她經常會加班熬夜,還不能按時吃飯,生活沒有規律,但是也沒生過什麼病,從小到大醫院去得也很少。 最近兩個月來她經常感到肚子隱隱作痛,然後就急著要往廁所跑,大便次數比以前也有增加,更讓她擔心的是,有時候大便還混有暗紅色的血液。通過網上搜索,她自己給自己診斷為「痔瘡」。於是在小區附近藥店買了痔瘡膏外用,可是用了半個月症狀並沒有減輕,這讓她有點緊張起來。
  • 一位兒科護士說給家長的話 看過之後別再犯
    2、未滿月的孩子,不要怕見光,見光可以刺激寶寶的視神經的發育,同時還可以及時的發現寶寶有沒黃疸,即皮膚發黃,小孩黃疸一定要及時治療,不要聽老人的,以後就會自然好的,黃疸的後果很嚴重可以導致腦癱,兒童醫院每年都收治大量的應黃疸造成的腦癱兒。3、嬰兒只要條件允許,就要保持衛生及時洗澡,厚厚的油脂塗在身上會影響生長發育容易起溼疹。
  • 一女子腦袋真的被人氣炸了!醫生說這類人容易「炸」!要小心!
    有時候,我們生氣的時候總會說「真的是氣炸了」你以為這是誇張手法嗎?血管被氣「炸」了到台州市中心醫院後,接診醫生查了李女士血壓,在200mmHg以上,遠遠超出正常血壓標準。醫生馬上急診查頭顱ct。檢查發現李女士顱內存在右側基底節區血腫,也就是說李女士腦子裡面的重要血管已經破裂,並且出血量很大,情況非常危險。
  • 天熱蛇出沒,深圳一醫院近一月收治10餘患者,3例被眼鏡蛇咬傷
    「近一個月多來,天氣轉熱,科室已經接收了10多例被蛇咬傷的患者,大部分是被竹葉青咬傷,也有三例被眼鏡蛇咬傷。」深圳市中醫院蛇傷專科主任曾仲意提醒深圳市民,外出踏青要小心蛇出沒。 曾仲意介紹,近期收治了三名被眼鏡蛇咬傷的患者,情況較為嚴重。
  • 上海看血管瘤醫院排名
    核心提示:上海看血管瘤醫院排名?毛細血管瘤那可是寶寶易得的一種病狀,據調查統計新生兒血管瘤中,毛細血管瘤的比例為60%,佔所有血管瘤種類的比例為較高。那麼,哪些人容易得毛細血管瘤?   上海看血管瘤醫院排名?
  • 老人突發這病,醒來已是半個月後!這個病冬季多發
    近日,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成功救治一位重症心梗患者。該患者一度心臟停跳,在當地醫院進行心肺復甦等搶救,隨後轉診至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接受外科手術治療,所幸救治及時,已康復出院。老人突發心梗,醒來已經是半個月後患者劉伯的家人回憶,9月17號劉伯跟家人在菜市場買菜回家後,突覺呼吸不順暢、胸悶伴隨胸痛等不適,隨即到當地醫院就診治療。經檢查後,醫生告訴家人劉伯的情況疑似「急性心肌梗死」。
  •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腎內科開始收治患者
    12月16日,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腎內科開科,目前已開始收治患者。阜外醫院院長胡盛壽腎內科病房位於阜外醫院科研樓4層,編制床位37張,目前,科室聘請北京協和醫院的李學旺教授作為首席專家,有腎內專科的臨床醫師3名:主任醫師1名及主治醫師2名。
  • 95後二胎媽媽去醫院路上生下寶寶,疫情期間這些手術拖不得!
    疫情當下,去醫院看病不僅不方便,還存在一定風險。所以有些人身體稍有不適,總想著先熬一熬,拖一拖,等過陣子再看也不遲。但有的毛病,拖不得。今天(2月25日),杭州一位95後二胎媽媽在去往醫院路上意外生產;上周,義烏一個阿姨心絞痛惡化成心肌梗塞,險些錯過手術機會……錢報記者了解到,杭州各大醫院急診手術一直沒有停,擇期手術也在逐步開放中。如果出現身體不適,建議儘快到醫院就診,符合手術指徵的及時預約手術。
  • 直擊臺南奇美醫院收治傷者 地震生還者仍不斷被救出
    直擊臺南奇美醫院收治傷者 地震生還者仍不斷救出【解說】2月6日凌晨3時57分許,臺灣高雄發生芮氏規模6.4級地震,當天晚上,中新社記者來到收治地震傷者的臺南奇美醫院急診室。該院與成大醫院是收治地震傷者比較集中的兩所醫院。晚8時左右,救護車送來一位地震傷者,醫護人員迅速將其推入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