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涼快?未必!義烏這家醫院已收治一大波熱射病人,有人體溫計爆表

2020-12-18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朱麗珍 通訊員 於豔豔

今天開始進入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而且今年是「超長待機」長達40天。不過,杭州最近的天氣卻是涼涼,讓人感受不到三伏天的威力。

但前幾天,義烏一度進入過「烤爐」模式,氣溫竄至37℃,而日中的室外溫度更是飆升至40℃以上。7月13日這天,義烏復元醫院急診室就收治了5名熱射病人,入夏這半個月來,醫院急診室已先後收治了12名熱射患者。

三伏天要注意什麼?有哪些急救措施需要掌握?我們都請醫生來說說。

圖片來源於CFP

有人熱暈倒在街頭,有人熱到體溫計「爆表」

7月13日12點39分,義烏一位老人暈倒在街頭。義烏市復元醫院急救人員趕到現場進行緊急評估,發現老人體溫已高達41.8 ℃,立即被送往復元醫院急診搶救室。

14分鐘後,老人被送至搶救室,因患者無家屬陪同且病情危重,醫院立即開通綠色通道,優先為患者診治。

入科時,患者意識呈淺昏迷狀態,皮溫高,後背、四肢均有燙傷的痕跡,測體溫仍高達40.5°C。

初步評估後,急診內科醫生考慮患者為熱射病,邀請ICU醫生協助搶救,同時採取冰鹽水快速靜脈滴注及灌腸、全身冷療等降溫措施,並給予氣管插管以保持氣道通暢,補液、急查血氣和肝腎功能等,為預防患者出現橫紋肌溶解、腎功能損傷,醫囑予觀測尿液顏色、尿量,定期複查腎功能。

直到13:40,患者生命體徵慢慢平穩,再測量體溫37.1°C,被送往重症監護室進一步治療。

與此同時,急診科醫護人員也在為老人尋找家屬,將相關情況報告醫院總值班、稠江派出所。

當晚,負責救治這位老人的急診內科醫生王能兵無意中在微信群中看到一則尋人啟示推文,發現推文中走失的老人與患者有些相似,便即刻聯繫ICU,證實了這名患者確為失蹤老人。

同一天,來自貴州的小王,因趕工期,大中午仍在工地幹泥水活,太陽直曬,不是一般人吃得消的。

下午一點多,正在工地作業的他,突然覺得手腳無力、頭暈、呼吸困難,稍作休息了一下,但還是沒有改善,症狀甚至不斷加重。工友們發現後,立即把他送往醫院。

在急診室,小王的意識已經逐漸模糊。體溫計上限是42℃,由於小王體溫太高,體溫計直接「爆表」。醫護人員立即對他採取補液、升壓等搶救措施。最終經過幾小時的治療,小王逐漸好轉,後回家休養。

圖片來源於CFP

了解一點關於三伏天的小知識

熱射病是一種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通常發生在夏季高溫同時伴有高溼的天氣。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多器官功能受損的一種疾病。

「近日,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熱射病的患者也越來越多。在接診中,我們還發現有些老人為了節省電費,不捨得開空調在家中熱暈的;也有的白天持續高溫,傍晚出門依舊被熱中暑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工作,有不適要立即就醫。」義烏復元醫院急診科主任高慶林說。

醫生也提醒廣大市民,遇到高溫天氣,一旦出現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時,要注意去陰涼通風的環境下休息,多飲水,用冷毛巾擦拭全身。如高溫下出現昏迷的現象,應立即將昏迷人員轉移至通風陰涼處,冷水反覆擦拭皮膚,撥打120,快速將病人送至醫院進行治療。

如不得不在高溫下工作,出現心跳加速、喘不過氣、頭暈、心慌等情況,需立即停止作業,尋找一個陰涼的地方,及時休息。千萬不可因忽視而耽誤最佳治療時間。

三伏天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多吃新鮮果蔬,外出活動要帶好防暑裝備,及時補充水分。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一天收治5名熱射病人 三伏天已到 這些急救措施請記牢
    中國義烏網7月16日訊(通訊員 於豔豔)「患者體溫41.8℃,無意識……」「立即進行物理降溫、補液治療……」「主任,又一名高熱暈厥患者送入急診室……」近日,隨著氣溫的回升,義烏逐漸進入「烤爐」模式,氣溫甚至一度竄至37℃,而日中的室外溫度更是飆升至40℃以上。
  • 體溫高得讓體溫計爆表? 室外作業者須警惕熱射病
    醫生給他量體溫,熱度高得連體溫計都「失靈」了。近日,在溫州務工的曹師傅在甌海一家醫院就診時突然昏迷,當天轉院至市人民醫院被確診為熱射病。院方輾轉聯繫上曹師傅家屬,並傳達了病危通知。昨天,經救治,體溫已降的曹師傅還躺在醫院的重症監護室裡(如下圖)。
  • 長徵醫院收治一例熱射病 救治要點竟是不要喝水
    原標題:長徵醫院收治一例熱射病 病死率高達70%的熱射病救治要點竟是不要喝水  今天上午9點07分,上海再次迎來高溫橙色預警,這是連續四天高溫橙色預警中,發布最早的一次!  因高溫酷暑而引發不適、甚至更嚴重症狀的病例越來越多。
  • 杭州10位熱射病人,9例是老人!原因讓人唏噓:太省
    「患者被送來時,已經沒有呼吸心跳,體溫超過了42度,溫度計直接爆表。」接診醫生曹月嬌說。7月24日中午,71歲的馮奶奶步行到離家1公裡的小店買東西,回家後,頭暈、發熱,臥床休息也不見好轉。傍晚5點多,兒子喊她吃飯,她只說吃不下。之後不久,她神志模糊,送醫院時體溫高達41℃,診斷是熱射病。昨日,老人仍在重症監護室治療。
  • 10位熱射病人,9例是老人,得病原因很統一:不捨得開空調
    錢江晚報記者從杭州各城區的醫院急診室搜羅了一圈,發現中暑的人不少,從20出頭的年輕人到80多歲的老人都有,可嚴重熱射病的病人幾乎都是老年人,而老年人得病的原因很統一——不捨得開空調。家人們把龐奶奶送到了餘杭區中醫院,「患者被送來時,已經沒有呼吸心跳,測量體溫時耳溫槍都測不出來,直接顯示『high』,也就是說體溫超過了42度。老人本身就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熱射病極易引發多臟器衰竭,送來時已處於昏迷狀態,搶救為時已晚。」據接診的曹月嬌醫生說道。
  • 義烏一醫院近半個月已收治6起!
    脾氣別太暴,小心爆血管。這句話可不是唬人的,近期天氣驟寒,浙大四院心胸外科兩周內就收治了6例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其中就有多起跟易怒有關。 【典型案例】 貨車司機跟人吵架,血管破裂險喪命 12月4日凌晨,貨車司機彭先生從外地來義烏送貨。在倒車卸貨過程中,和他人發生語言衝突,導致情緒激動。
  • 大荔一民營醫院 違規收治合療病人
    大荔一民營醫院 違規收治合療病人 2016
  • 在家睡了一晚上 為啥也被「熱射病」射中?
    昨日一大早,在永康打工的陳某就被幾個親屬送進了永康第一人民醫院。陳某到醫院時,已處於昏迷狀態,大小便失禁,體溫達39.9℃,初步診斷為熱射病。熱射病?關於熱射病,陳某的親屬大概有一點了解。熱射病是重症中暑病症的一種。可是,讓陳某親屬不解的是,陳某這幾天沒出門暴曬,晚上也是呆在家裡,怎麼會有如此嚴重的中暑?
  • 溫州發生「熱死了」悲劇!這種高溫殺手你不得不防
    8月15日下午,一名60多歲的男子重度中暑,被送到溫州瑞安市人民醫院時體溫高達42.9℃,處於深度昏迷狀態。雖然醫護人員爭分奪秒,搶救10多個小時,但該男子最終還是不幸去世。據悉,8月15日下午到夜裡,瑞安市人民醫院收治4例中暑病人,其中熱射病患者佔3例。
  • 蘇州一男子中暑身亡 耳溫槍測量體溫時直接"爆表"
    自入伏以來,蘇州氣溫頻頻熱出新高度。因高溫中暑事件也頻繁發生。7月19日,現代快報記者從蘇州科技城醫院急診科獲悉,一周以來醫院就已經收治了近20例中暑患者,個別中暑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7月17日下午,蘇州科技城醫院急診室送來一名疑似熱射病的44歲男性患者。
  • 這幾天持續高溫 熱射病也提前「趕來」 患者多是老年人
    5月18日,記者從紹興市人民醫院急診科了解到,本周以來,醫院已收治了10多名熱射病病人。「往年熱射病患者一般出現在7月到9月,今年高溫天來得早,熱射病也提前來了。」醫院有關人士說。80多歲的韓大爺昨天躺在市人民醫院急診科的病床上,和其他病人不一樣的是,醫生給他掛的是冰鹽水。醫生診斷,韓大爺患的是熱射病,5月18日上午送進醫院時體溫達40.4℃。
  • 菏澤有多熱?溫度計都能被曬「爆表!
    溫度計都能被曬「爆表! □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 淑婭    自入伏後,我市氣溫一路飆升,最高氣溫一直在37℃左右,氣象部門也持續發布高溫預警,提醒市民注意防暑。炎熱的天氣,讓不少市民中暑。
  • 北京現熱射病死亡病例 「熱」的傷害值有多重?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北京現熱射病死亡病例 戶外作業高發紅十字會急救中心ICU一周收治20餘熱射病人;醫生提示長時間高溫工作者、年老體弱者為高發人群黃髮建怎麼也想不到,28歲壯實的兒子突然就病危了在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就收治了數位熱射病患者,醫生稱,這些患者的器官「幾乎都像被蒸煮過一樣,迅速出現了功能衰竭,病情危重。」為了搶救這些患者,醫生們連續奮戰了30多個小時。據紅十字會急救中心醫生魏彥芳介紹,紅十字會急救中心重症監護室一周收治20多位熱射病人,大部分出現肝功能腎功能衰竭情況。
  • 真會熱死人體溫超過這個值,需要立即降溫
    2017年三伏天,50多歲的馬路清潔工老何,正在太陽底下打掃,突然一陣頭暈,平時都沒出過啥事,他想硬撐一會兒,等處理完手上的事兒就去陰涼處休息下,未料眼前一黑昏迷倒地,幸好好心人路過,撥打了急救電話,把他送往了醫院。經北京協和醫院診治,老何原是被「熱射病」盯上了。
  • 義烏天氣|高溫天氣:3天6例熱射病 中暑病人扎堆「報到」
    高溫天已經席捲全國,「熱」已讓人無處可逃。「最近3天我們就接診了6名熱射病的患者,八九十歲的老人較多,入院時都有高熱、無汗、昏迷等症狀,加上老人一些基礎疾病較多,病情還是比較危重的。」義烏一醫院急診科陳醫師表示,持續「35℃+」的高溫天氣裡,來醫院急診「報到」的市民也明顯增多。93歲的胡奶奶就是其中一位,經過對症治療,目前情況還算穩定。「我婆婆平時身體和胃口都還不錯的,前天晚上的時候明顯感覺她呼吸不太好,一直在發燒,我們以為是感冒了,給老人吃了退燒藥。」
  • 一中年女性因熱射病死亡 上海已有多人因重症中暑危及生命
    網絡配圖   奉賢一名熱射病患者死亡   上周,隨著氣溫不斷升高,奉賢區中心醫院一天內陸續收治了兩名重度中暑熱射病的患者其中一位46歲的女性於7月21日下午2點左右暈倒在路邊,大概3小時後才被人發現,送到醫院時已經處於深昏迷狀態,體溫高到「爆表」。急診醫生考慮為重度中暑熱射病,肝、腎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水腫、腦水腫、DIC、休克,緊急予以積極的搶救措施,並組織多學科會診。然而因為病情過重,患者於7月23日17:30經搶救無效,宣告臨床死亡。
  • 又有人被熱射病奪去生命!如何躲避「高溫殺手」狙擊?
    熱射病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熱射病在中暑的分級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種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該病通常發生在夏季高溫同時伴有高溼的天氣。熱射病分為兩種,勞力型熱射病與非勞力型熱射病(經典型)。勞力型熱射病:高熱+運動性橫紋肌溶解,是中暑中最嚴重的類型,發展速度快,死亡率極高。
  • 工友突然暈厥患熱射病 發燒超42℃體溫計爆表
    工友突然暈厥患熱射病 發燒超42℃體溫計爆表 10日下午,清遠某工地一位梅姓的工友突然暈厥在工地,被送入市人醫進行搶救、治療,診斷為熱射病。目前,該工友病情嚴重,短短兩天內醫院已發了3次病危通知書。  「患者被送到急診室時,體溫超過42℃,體溫計直接爆表,並伴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等症狀。」該患者的主治醫師楊祥說,夏季高溫要警惕熱射病,該病來勢兇猛,死亡率很高。
  • 市中醫醫院成功搶救一名熱射病患者
    本報訊(記者 馬琳)6月28日,在市中醫醫院ICU病房,經過醫護人員8天的全力搶救,59歲的熱射病患者薛某終於恢復了意識,度過危險期的他平安轉入普通病房。據了解,他是該院今年收治的第一例極重度的中暑病人,也是歷年來收治的中暑病人中病情最為嚴重的。   據該科主任伊修彪介紹,熱射病是極重度的中暑,患者會因體溫過高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和昏迷,年齡大於50歲的熱射病患者,死亡率超過80%。薛某是醫院二期工程的建築工人,入院之前2天就因肺部感染髮燒,在炎熱的天氣裡還帶病工作。
  • 馬偕紀念醫院院長:收治塵爆傷員中恐有10人不樂觀
    華夏經緯網7月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馬偕紀念醫院院長楊育正7日說出內心話,這次八仙塵爆大面積燒傷的傷員,馬偕收治的50個病人中,「起碼有10個會再見」,他真的很不舍把真實可能的情況說出來。    據報導,楊育正在提到八仙塵爆傷員後續醫治情況時表示,拔管本身是一件鼓舞家屬跟病人的事情,但他強調,對要度過危險期來說,拔管卻不是一件重要的記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