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徵醫院收治一例熱射病 病死率高達70%的熱射病救治要點竟是不要喝水
今天上午9點07分,上海再次迎來高溫橙色預警,這是連續四天高溫橙色預警中,發布最早的一次!
因高溫酷暑而引發不適、甚至更嚴重症狀的病例越來越多。長徵醫院日前收治了今夏第一例熱射病患者——一名長時間在溫度高、溼度大的環境下工作,突發體溫升高、出現意識不清的磚廠工人。
40歲的張先生是嘉善一家磚瓦廠的工人,向來身體強健。一周前他突然倒下、昏迷不醒。在當地醫院搶救效果不好,後被送往上海長徵醫院。據悉,這是長徵醫院今年收治的第一例熱射病病人。目前,患者已經脫離生命危險,但還在ICU內接受治療。
該院急診科醫生吳昊說,根據病情嚴重程度,中暑可分為三類。
第一,先兆中暑,高溫環境中訓練、勞動史;頭昏、頭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其次,輕症中暑,先兆中暑症狀加重;早期循環功能紊亂:面色潮紅或蒼白、煩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大量出汗、脈搏細數、血壓偏低;噁心、嘔吐;肌肉酸痛;體溫升高至38.5°C以上。
還有重症中暑,在上述症狀基礎上出現意識障礙;內環境紊亂,循環衰竭和器官功能損害。
熱射病就是中暑裡最嚴重的一種,作為一種致命性急症,對高溫環境適應不充分是致病的主要原因,以高溫和意識障礙為特徵。熱射病病死率介於20%~70%,50歲以上患者可高達80%。
吳昊介紹說,熱射病是高溫環境下較常發生的一種疾病,通俗地說就是嚴重中暑。熱射病分為兩種,分別是勞力性熱射病和非勞力性熱射病。勞力性熱射病患者大多是因為在高溫環境下進行高強度體力活動而導致的。
吳昊表示,出現熱射病後,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降溫處理,很有可能會對多臟器細胞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尤其是大腦內的神經細胞,受損後相應的功能就會缺失,很難治癒。如果患者暈倒後,周圍沒有人及時發現,還有可能會導致死亡。
所以,一旦發現身邊的人在高溫環境下出現意識不清或者暈倒後,可以初步判斷他是嚴重中暑,此時對其進行一些必要的院前處理對於搶救生命就顯得尤為重要。
網絡配圖
熱射病院前處理原則
1.識別:
熱射病的表現多樣,可能包括:
1)頭暈
2)搏動性頭疼
3)噁心
4)極高的體溫(口腔體溫大於39.5攝氏度)
5)皮膚紅、熱、且乾燥無汗
6)怕冷
7)快速、沉重的脈搏
8)意識模糊
9)口齒不清
10)不省人事
2.處理:
如果看到以上任何跡象,說明此時的情況很有可能足以威脅病人生命安全。在試圖給病人降溫的同時,周圍其他人應幫忙撥打急救電話。
1)將病人移到陰涼的地方
2)不論使用何種方法,迅速給病人降溫。比如:將病人浸泡在浴缸的涼水裡;將病人放在涼水淋浴下;用澆花的涼水噴灑在病人身上;用涼水擦拭病人的身體;涼溼毛巾或冰袋冷敷頭部、腋下及大腿根部;或天氣乾燥時,將病人裹在涼水浸溼的單子或衣物裡用風扇猛吹
3)監測病人的體溫,堅持努力幫助病人降溫直到體溫降到38攝氏度
4)如果急救人員未能及時趕到,請繼續撥打120、110等尋求更多的指導與幫助
5)不要給病人喝水
6)儘快得到專業的醫療救助
貼士
神智不清患者可以使用復甦體位,以防嘔吐物窒息,保持呼吸道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