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出門,馬上變成暖男,女生出門,妝容很難保全。
高溫天已經席捲全國,「熱」已讓人無處可逃。
「最近3天我們就接診了6名熱射病的患者,八九十歲的老人較多,入院時都有高熱、無汗、昏迷等症狀,加上老人一些基礎疾病較多,病情還是比較危重的。」義烏一醫院急診科陳醫師表示,持續「35℃+」的高溫天氣裡,來醫院急診「報到」的市民也明顯增多。
93歲的胡奶奶就是其中一位,經過對症治療,目前情況還算穩定。「我婆婆平時身體和胃口都還不錯的,前天晚上的時候明顯感覺她呼吸不太好,一直在發燒,我們以為是感冒了,給老人吃了退燒藥。」胡奶奶的兒媳回憶,當晚,老人發熱的情況並無好轉,第二天發現老人吃不下飯了,連水都喝不了,便立即送老人來了醫院。
無獨有偶,幾乎與胡奶奶同時入院的陳奶奶因為中午時段幹了一些農活就出現了頭暈、眼花、嘔吐、大汗淋漓等中暑症狀,最終也被診斷為熱射病。
其實,被熱射病或熱痙攣(都是重度中暑)「盯」上的不止體質較弱的老年人,不少年輕人也紛紛中招,原因幾乎都是長時間在太陽底下或是在密閉環境中工作,其中不乏一些建築工人和從事餐飲行業的廚師。
58歲的劉師傅是一名木工,需要長時間在室外工作的他結結實實感受到了義烏的「熱」情,在高溫下持續工作一天後,劉師傅被工友送進了醫院.
「很明顯覺得喘不過氣,覺得肯定是中暑了,當時還提前下班了,就發覺有些站不住了,回家後就抽筋了,醫生說是熱痙攣,我也是第一次聽說。」
陳醫生表示,不少市民都知道夏天高溫容易中暑,但對於熱射病、熱痙攣其實並不了解,也不知道其嚴重程度,熱射病患者會出現抽搐、意識障礙、昏迷、伴有40度以上的高熱,重症患者死亡率可高達70%。
因此,一旦出現中暑症狀,應及時到通風陰涼的環境中休息,適當服用一些藿香正氣水等解暑藥品,嚴重時要及時送醫。
此外,陳醫生提醒廣大市民,應儘量避免高溫時段外出,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及時補充水分。對於家裡有老人的市民,家屬們要特別關注老人的身體情況,家中常備一些解暑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