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犯懶本事無師自通?積懶真會成笨,一有萌芽爸媽請及時扼殺

2020-09-24 同心兒童注意力

上課經常走神,打瞌睡,課後作業完成得馬馬虎虎,老師提到的問題也懶得去思考,總是感覺別人家的孩子學習上比自己家的孩子認真,這是不是你家孩子的現狀呢?
如果是的話,孩子在學習上的懶病已經很嚴重了,但是,不少家長明知道孩子懶,也進行了苦口婆心的教育,孩子還是一如既往地懶,在學習上繼續漫不經心,不願意用功,導致學習成績也一直不見起色。

其實,孩子們在學習上犯懶是很常見的現象,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天性就懶,這是大錯特錯的,每個孩子在學習上開始偷懶,都是有原因的,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清楚孩子為什麼會犯懶,這裡歸納幾點原因:

孩子從小就接觸了電子產品。
現在電子產品已經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幾乎每個家庭都有網絡電視,兩部以上的智慧型手機已經電腦,對於不少成年人來說,這些電子產品或是工作工具,或者是娛樂工具,都已經是每天要接觸的,正是在這種環境下,家裡有了小孩,孩子也會很早就開始接觸電子產品,有的家長甚至沒有時間陪孩子玩耍,會給孩子放個動畫片來打發時間。 在這種環境下,孩子會逐漸依賴電子產品,面對必須要接觸的書本,會覺得沒有電子產品有趣,自然而然會對學習漫不經心,提不起興趣。

孩子貪玩且好奇心重。
孩子們畢竟相比成年人來說,有著一定的心理年齡,孩子們的好奇心會很重,比起枯燥無味的課堂,更喜歡大自然更喜歡追求新奇的食物,所以,如果孩子在學習上犯懶,也與課堂枯燥乏味,孩子對知識沒有任何渴望,學習上調動不起孩子的興趣有關。
父母監管力度不當。
如果孩子經常不能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在課堂上經常打瞌睡,這一定與父母的監管疏忽有關,現在不少父母生活工作壓力會比較大,會比較容易忽略孩子,這樣,孩子本來就不會去主動學習,父母又不管,孩子肯定會在學習上一直馬馬虎虎,都說十個孩子九個懶,那一個孩子不犯懶一定少不了父母監管的功勞。

以上三種原因是孩子們犯懶的常見原因,如果家長們希望孩子能戒掉懶惰,在學習上用功,就一定要找到孩子犯懶的根源,然後再採取相應的措施教育孩子。接下來,就針對這三種孩子犯懶背後的真相,來給家長們支幾招,幫助孩子改掉在學習上的懶病。
引導孩子建立學習興趣。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習最大的動力,孩子在學習上漫不經心,經常想要矇混過關,與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有直接關係,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不僅只有老師可以引導,家長也可以進行適當的引導,可以從多方面影響孩子,比如:
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在家中布置一些閱讀角,英語角等等,在督促孩子學習時,要注意獎懲有度,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給孩子一些獎勵,另外,還可以針對孩子所需要學習的不同學科,採用多種教育方法,比如帶孩子親近大自然,做一些數字遊戲等等。

教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家務。
孩子學習上的犯懶,多半生活中也是會犯懶的,而孩子在生活中的懶與父母的大包大攬式溺愛有直接關係,有句話說,媽媽懶,孩子就不會懶。說的也就是如果父母把家裡和孩子的事全部都做了,事無巨細,孩子就什麼都不用操心,自然遇到事情也不願意去努力,所以說,父母千萬不要為了讓孩子心無旁騖地學習,而過分溺愛孩子。
可以適當把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務交給孩子做,適當放手,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學會獨立。
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息習慣。
有的孩子在學習上犯懶是課堂不集中注意力,經常打瞌睡,一到學習時就狀態不夠好,這種學習狀態,父母是可以幫助孩子調節的,調節孩子學習狀態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息習慣,監督孩子早起早睡,中午也要適當休息,同時也要給孩子準備好營養均衡又益智的食物,幫助孩子在學校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

多與孩子進行心理溝通。
有的孩子在學校犯懶與自己的叛逆心理有關,可能是由於家庭矛盾導致對學校產生牴觸,或者是其他心理問題,這就需要父母及時去觀察孩子的行為的心理變化,多和孩子進行心靈的溝通,幫助孩子疏通一下對學習牴觸的心理問題,同時也要對孩子表達一些鼓勵和一定的期許,幫助孩子樹立起學習的信心,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儘量讓孩子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學習,熱愛生活。
對孩子進行適當力度的監管。
這裡的監管還是強調父母對孩子電子產品使用的監管,現在有太多孩子因沉迷電子遊戲而耽誤學習的事例,對於現在的孩子,過早接觸電子產品已經是不能改變的事實,但是父母可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加大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監管力度,因為,有不少孩子在學習上不願意用功,是因為經常心裡想著電子娛樂,想在追劇追動畫片導致學習沒動力。
針對這種情況,家長要嚴格控制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允許孩子在學習任務完成後進行娛樂,或者多帶孩子進行一些戶外活動,儘量避免孩子沉迷電子產品。

總之,孩子在學習路上犯懶是很常見的現象,作為家長,我們能做的就是抽出更多的時間,通過合理科學的教育方法,來引導自家孩子戒掉學習懶惰症。
以上就是關於孩子在學習上喜歡犯懶的看法,如果大家對此還有其他看法或者經驗,歡迎積極評論交流。

相關焦點

  • 孩子,你不是笨,是懶
    而且我覺得,直白地這樣說孩子,不太好,會讓他產生心理負擔,影響自信,覺得自己笨,天資不如別人。另外,沒有人比我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他不算天賦異稟,但也絕不算愚笨,他就是智商一般的普通人。他最主要的問題,不是笨,而是懶啊!
  • 孩子學英語這事,沒有笨孩子只有懶(sha)家長!
    從一個英語教育從業者的角度來看,碰到了這麼多孩子,到了一定年齡仍然有口吃或者個別案列中出現鏡像視覺的寶寶,99.9%的孩子都是語言認知發展一切正常的。孩子與孩子之間後期語言能力發展的不平衡完全來源於家長的懶(zhi)惰(shang)。這麼多年總結出來,孩子學英語這事兒,沒有笨孩子只有懶(sha)家長!
  • 6個表現易被家長誤認為「笨、懶、粗心」!快來看看!
    「孩子是不是智力有問題?」「怎麼總是粗心馬虎出錯!」「你是不是故意的想氣死我?」發生了什麼?爸媽為啥這樣說孩子?01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讀書慢,寫字慢,寫鏡像字、大小字,書寫的時候常常漏字錯行,甚至閱讀困難,理解能力差等等。這樣的孩子,往往被貼上「笨、懶、粗心馬虎」等標籤,甚至有家長覺得,這孩子是不是故意搗亂?怎麼可能連一個字都寫不好?
  • 有多少家長,正在用自己的「懶」,把孩子推向「變笨」的道路
    面對孩子的困難,自己不但沒有給予幫助,而只是發火或「懶得」過問,沒想到問題越來越嚴重。幸好琪琪媽媽和我是同學,於是,她不遠千裡,來到我家。在我的幫助下,媽媽學會一些高效學習方法,由原來對琪琪學習上的「懶」,變成了「勤快」,琪琪狀態越來越好,還成了班裡的小明星,老師越來越喜歡。
  • 孩子不笨,他只是有點懶!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如今的老師,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跟家長交流時,說話都會留退路了,儘量不讓家長掉面子。比如:孩子不笨,他只是有點懶。家長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可得小心了,老師看似是找出了孩子學習上的本質問題,實際是對家長的提醒。有點懶的具體表現是作業完不成。但是完不成作業,是不會嗎?絕對不是,家庭作業相對簡單,孩子只要上課聽講,就能寫完大部分,至於對錯,暫時不管。
  • 一位老教師的提醒:孩子是笨還是懶?是懶....
    這是笨還是懶呢?」本意是讓他反思自己懶惰、不努力,後面教育的話我都想好了。結果他不按套路出牌!他居然很認真地想了一下,告訴我:「是因為笨。」我簡直要被他憋出一口老血!從教將近二十年,見過不少學習不努力的學生,這孩子是第一個面對老師的誘問,在「懶與笨」的選擇之間,選擇「笨」的孩子。問題是:他根本不笨!看著他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想像他前一刻還在走廊上活蹦亂跳,反應敏捷,現在卻為了要應付我,而不得不說自己是個「笨蛋」,我又好氣又好笑。
  • 發現孩子早戀了,我該支持還是扼殺在萌芽裡?
    一聽到早戀這個詞,我們作為父母首先想到的都是種種危害,一些不好的事情,所以當一旦孩子出現了早戀的苗頭,他們第一時間都會想著如何制止孩子。但是只要你冷靜下來想一想,你的極力制止,是否真的能讓孩子遠離早戀呢?想必很多爸爸媽媽們心中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不能!
  • 孩子有這4種「怪癖」,是高智商的表現,爸媽小心別扼殺
    孩子擁有這4種「怪癖」, 是智商高的表現,爸媽小心扼殺天才會變笨。這樣的孩子會對自己的未來有規劃,在今後的生活和學習中,也比較擅於通過思考去解決問題,是高智商的體現。所以說,一般高智商的孩子,通常都會有以上4種「怪癖」,佔一樣爸媽都能偷著樂了。
  • 將肥胖扼殺在「萌芽」中
    2.根據德國孕嬰科學會研究表明,在寶寶出生6個月後出現肥胖,在其成年後有14%的機率出現肥胖症。7歲左右的孩子如果肥胖,在其成年後就會有41%的機會出現肥胖症!3.兒童時期的肥胖會導致兒童體內脂肪細胞增多,在成年後即使瘦了下來,體內的脂肪細胞數量也不會減少,有很大的可能會導致復胖。
  • 孩子三歲了,卻什麼都不會,多半是因為父母犯了這4種錯
    孩子到了該學會自理的年齡,卻什麼都不會,爸媽們有不少責任。因為在教導孩子時,犯了以下的錯誤:1.自己動手完成爸媽們認為孩子還小,能幫他做一些是一些,只要孩子不動手做,孩子就能像公主一樣快樂。但是這樣對孩子其實不好,對孩子的愛就應該適時放手,讓孩子做該做的事,而不是總幫孩子完成。
  • 扼殺萌芽?洗心革面?埋下伏筆?這些英語表達都跟植物有關!
    在今天關於園藝習語的課堂中,我們會學習一些像「nip」(摘去)和「sow」(播種)這樣的園藝詞彙在日常會話中的使用。WANG ZHONGXUN/FOR CHINA DAILY01 Nip in the bud扼殺在萌芽狀態「to nip something in the bud」(把某事扼殺在萌芽狀態)指在某事釀成大禍或鑄成大錯前及早地制止。
  • 把「一元購」騙局扼殺在萌芽之中
    近日,當我們打開一些網頁和網購App時,很多讓人眼花繚亂的「1元購」廣告總是會自動彈出,吸引我們的眼球,只要用戶不慎點擊了該頁面,就可能掉進不良商家設置的陷阱裡。現在,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進步,各種各樣的網絡產品層出不窮充斥著人民的生活,豐富我們生活的同時,也需要我們擦亮雙眼,發現身邊的潛在危機。     一、要嚴肅打擊這種經濟騙局。
  • 家長別再說:「我的孩子不笨,就是懶」,再不重視會影響孩子一生
    作為高中班主任,在辦公室與家長聊天,聽到的頻率很高的一句話就是:「我家這孩子也不笨,就是懶,還麻煩老師多盯著一點」有的時候,與親戚互相關心彼此的孩子,常常聽到安慰的話語:「你家這孩子也不笨,沒考好就是因為有點懶,多盯盯就好了"更有甚者,有時候問某個小孩考試為什麼沒考好,孩子會說:「其實我也都會,但是就是沒好好學。」
  • 請別再對孩子說「你不是笨,就是太懶」深度剖析3種類型的懶孩子
    很多人都笑著說 「你看,這孩子真懶,都不爬! 」其實真正了解她以後你會發現,她不是懶,而是害怕,她怕摔倒,怕受傷。只有她完全認為安全了,完全認為能勝任這一動作她才邁出這一步。這種小孩,需要的不是家長的譴責和訓斥,需要的是家長的支持和鼓勵。甚至是家長要做那個孩子背後助推的人,讓孩子勇敢的向前邁出一步。
  • 孩子學習差?可能是「自我效能感」太弱,讓他又「笨」又「懶」
    孩子想變好,卻沒有行動力,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自控力不足。孩子的前額皮質發育不成熟,不足以讓孩子離開手機、電視,開始做那些更困難、更費腦子的事兒。關於這個問題,我有專門的專欄介紹如何提升孩子的自控力,有興趣的家長可以點擊我的頭像,在專欄菜單中找到。第二個原因是「自我效能感」弱,就是孩子不相信自己能夠完成學習任務並取得好成績。
  • 小學生寫作文吐槽老師「胖懶矮笨」,老師笑著說:這一定是反諷
    近日,安徽阜陽有一名五年級小學生,在作文中描述自己的班主任胖、懶、矮、笨。不但沒有引起老師的不快、反感,反而獲得老師的認可。這篇作文的作者叫管多多,他寫的是自己從一年級到五年級的語文老師吳老師。他在文中這樣形容老師:你實在太太太胖了……還有一個缺點就是太懶了……你太矮了……稍微有點笨……從孩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對老師的觀察還是非常仔細的。每一項缺點,他都有展開描述,比如嫌棄老師矮時,還很生動地說:同樣都姓吳,為什麼只有你不長個只長肉。甚至給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議,比如「應該少吃點,減肥、多運動」。看起來,管多多小朋友確實「管」得挺多。
  • 家長,請別再對孩子說「你很聰明,就是太懶了」
    無非是怕承認自己努力就表示自己一點不聰明,天才都是無師自通的,只有笨蛋才需要刻苦學習。對於那些成績不太理想的孩子,家長們認為他們更願意將自己「學業失敗」的結果解釋為「笨」還是「不努力」呢?當然是後者。在很多家長的眼中,懶惰是「萬惡之源」,有百害而無一利,因此家長費盡心機的想要改掉孩子的「懶毛病」。
  • 想讓孩子變聰明?注意了,家長的4種行為反而會讓孩子變「笨」
    只會讓孩子覺得抗拒、噁心,再加上表弟的爸媽給他太多的壓力,讓表弟覺得自己心裡特別壓抑,一聽到父母的叮囑和斥責腦子就亂成一團,不僅沒變聰明,反而覺得自己變笨了不少。一、想讓孩子變聰明,這四種錯誤方法反而會讓孩子變笨。
  • 孩子總丟三落四?想讓孩子改掉壞習慣,家長要先學會「犯懶」
    我們來看看:孩子"丟三落四"的原因有哪些?1、 孩子依賴成習慣俗話說"有山靠山",很多孩子已經對家長產生依賴心理,他的心理是就算我忘記帶作業本又怎麼樣,媽媽也會第一時間幫我送到學校,我不怕,久而久之,孩子不認為這是壞習慣,而是媽媽的疼愛,時間一久,自然會出現"健忘"的情況。
  • 很多中國家長都不知道的讀寫障礙,別再誤解孩子又懶又笨了
    那麼為什麼國外高達10%的人出現讀寫障礙,而中國人只有不到1%人的有這個問題呢?其實不是我們天生人種好,而是因為其他那9%的人都沒有被當作讀寫障礙,而被冠以天生的笨、懶、粗心、注意力差等等。我在北美讀書的時候第一次接觸到讀寫障礙。而我和其他中國同學對讀寫障礙的認知狹隘到了什麼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