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經常走神,打瞌睡,課後作業完成得馬馬虎虎,老師提到的問題也懶得去思考,總是感覺別人家的孩子學習上比自己家的孩子認真,這是不是你家孩子的現狀呢?
如果是的話,孩子在學習上的懶病已經很嚴重了,但是,不少家長明知道孩子懶,也進行了苦口婆心的教育,孩子還是一如既往地懶,在學習上繼續漫不經心,不願意用功,導致學習成績也一直不見起色。
其實,孩子們在學習上犯懶是很常見的現象,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天性就懶,這是大錯特錯的,每個孩子在學習上開始偷懶,都是有原因的,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清楚孩子為什麼會犯懶,這裡歸納幾點原因:
孩子貪玩且好奇心重。
孩子們畢竟相比成年人來說,有著一定的心理年齡,孩子們的好奇心會很重,比起枯燥無味的課堂,更喜歡大自然更喜歡追求新奇的食物,所以,如果孩子在學習上犯懶,也與課堂枯燥乏味,孩子對知識沒有任何渴望,學習上調動不起孩子的興趣有關。
父母監管力度不當。
如果孩子經常不能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在課堂上經常打瞌睡,這一定與父母的監管疏忽有關,現在不少父母生活工作壓力會比較大,會比較容易忽略孩子,這樣,孩子本來就不會去主動學習,父母又不管,孩子肯定會在學習上一直馬馬虎虎,都說十個孩子九個懶,那一個孩子不犯懶一定少不了父母監管的功勞。
教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家務。
孩子學習上的犯懶,多半生活中也是會犯懶的,而孩子在生活中的懶與父母的大包大攬式溺愛有直接關係,有句話說,媽媽懶,孩子就不會懶。說的也就是如果父母把家裡和孩子的事全部都做了,事無巨細,孩子就什麼都不用操心,自然遇到事情也不願意去努力,所以說,父母千萬不要為了讓孩子心無旁騖地學習,而過分溺愛孩子。
可以適當把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務交給孩子做,適當放手,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學會獨立。
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息習慣。
有的孩子在學習上犯懶是課堂不集中注意力,經常打瞌睡,一到學習時就狀態不夠好,這種學習狀態,父母是可以幫助孩子調節的,調節孩子學習狀態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息習慣,監督孩子早起早睡,中午也要適當休息,同時也要給孩子準備好營養均衡又益智的食物,幫助孩子在學校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
多與孩子進行心理溝通。
有的孩子在學校犯懶與自己的叛逆心理有關,可能是由於家庭矛盾導致對學校產生牴觸,或者是其他心理問題,這就需要父母及時去觀察孩子的行為的心理變化,多和孩子進行心靈的溝通,幫助孩子疏通一下對學習牴觸的心理問題,同時也要對孩子表達一些鼓勵和一定的期許,幫助孩子樹立起學習的信心,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儘量讓孩子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學習,熱愛生活。
對孩子進行適當力度的監管。
這裡的監管還是強調父母對孩子電子產品使用的監管,現在有太多孩子因沉迷電子遊戲而耽誤學習的事例,對於現在的孩子,過早接觸電子產品已經是不能改變的事實,但是父母可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加大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監管力度,因為,有不少孩子在學習上不願意用功,是因為經常心裡想著電子娛樂,想在追劇追動畫片導致學習沒動力。
針對這種情況,家長要嚴格控制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允許孩子在學習任務完成後進行娛樂,或者多帶孩子進行一些戶外活動,儘量避免孩子沉迷電子產品。
總之,孩子在學習路上犯懶是很常見的現象,作為家長,我們能做的就是抽出更多的時間,通過合理科學的教育方法,來引導自家孩子戒掉學習懶惰症。
以上就是關於孩子在學習上喜歡犯懶的看法,如果大家對此還有其他看法或者經驗,歡迎積極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