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陷阱:工資是職場最大的陷阱
實質:工資不是年薪不是月薪,而是時薪
朋友江海,原在國企上班,工作輕鬆,月薪1萬左右。由於不甘平庸,去年辭職,跳槽到了一家房企,月薪從1萬變成2萬,他高興得屁顛屁顛的。可沒高興到三個月,他就有了一肚子抱怨:
"天天加班,沒有周末,沒有任何娛樂活動。以前一天工作6小時,現在一天工作18小時,後悔跳槽,我要瘋了。"
很多人跟江海一樣,找工作時只看重年薪月薪。其實這種想法早已過時。人力資源專家說:工資不是年薪不是月薪,而是時薪。
江海現在月薪是2萬,每月上班30天,每天18小時,那時薪就是:37元。江海以前月薪是1萬,每月上班22天,每天6小時,那時薪就是:76元。也就是說,他以前時薪是現在的兩倍。這還不算高強度工作可能引發的病患。
這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第一個薪資秘密:
年薪和月薪都是相當有欺騙性的東西,其實你更該看重的是時薪。
你爭分奪秒地計算工資,卻很少計算空白時間,你拿到了高月薪和高年薪,但可能失去了休息和娛樂。
02
陷阱:第一份工作,不要在乎工資
實質:第一份工作會影響你一生的收入
每每一到大學生畢業季,很多專家就會跳出來說:「第一份工作,不要在乎工資。」為什麼呢?
專家們又苦口婆心地說:「錢當然是很重要的,但不應該是你考慮的第一位。對於職場新人來說,以後加薪的機會多的是。」
如果你聽專家的話,那就虧大了。
薪酬網調查顯示:「有49%的職業人員所從事的工作,就是他們收到的第一份offer。這種現象在35歲以下職場人士中尤為明顯。」
薪酬網還做了個統計分析:「如果你懂得爭取更高的起薪,那麼在你的整個職業生涯中,你將會比其他人多賺一百萬。」
打個比方,你和我去同一家公司應聘,我努力爭取,最後談得的月薪是5000元。你不敢爭取,被動接受的月薪是4000元。我工作能力一般,第二年漲薪10%,月薪調整為5500元。你工作能力強,第二年漲薪15%,月薪調整為4600元。
看吧,我每月還是比你多拿900元。
如果我們能力差不多,都漲薪15%,我工資是5750元,你是4600元,看吧,我們月薪差距拉大到了1150元。這還不算跟著工資浮動的其他待遇。
這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第二個薪資秘密:
職場上的第一次錯誤會讓你受傷很長時間。
所以,入職一定不能草率,面試時要敢於談工資談待遇。能付給你高薪的地方也說明:公司實力強或盈利能力強;崗位重要或者看重你;行業好,有發展空間
03
陷阱:找工作時過於看重薪水
實質:工資很重要,但平臺更重要
同學們萬萬沒想到,三年裡,星徹工資漲了5倍。
2013年,星徹又看上了微信,於是向公司申請轉崗去微信。面試官問:"你對薪水有什麼要求?"星徹說:"只要能去,降薪也行。"公司同意了他的申請。結果兩年內,星徹工資又漲數倍,並擁有了價值100萬的股票。
這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第三個薪資秘密:
收入=工資+可能性。
我們求職時雖然要看重薪水,但又不能過度看重薪水,我們要懂得一條真理:
在職業發展初期,有個東西遠比薪水更重要:那就是平臺、平臺、平臺。重要的東西說三遍。行業大於平臺,平臺大於奮鬥。好的行業和平臺,意味著"未來的無限可能性"。
04
陷阱:給多少錢就幹多少事
實質:不是有回報才付出,是付出才有回報
羅胖講過他朋友的故事。一個在雜誌社做編輯的朋友,向羅胖抱怨:「你知道嗎?我現在練成了一招。」羅胖問:「什麼招?」朋友說:「我編輯任何文章,只用三個組合鍵,就是複製、全選、剪切,多一個我都不用。」
羅胖問:「為什麼這麼做?」朋友說:「給多少錢就幹多少事。老闆給錢太少,所以我就這麼工作。」羅胖問:「這樣編出來的文章好嗎?」朋友說:「當然不好。」羅胖問:「那你的水平這幾年是進步還是下降了?」朋友說:「下降得厲害。」
羅胖說:「那你何苦呢?」朋友說:「我有什麼辦法?誰讓他只給我這麼點錢?」
結果他就此陷入死循環:因為老闆給錢少,所以他做事情就湊合;他這麼湊合,老闆討厭他,所以給的錢就更少,老闆給的錢更少,他就更湊合。終於某天,老闆忍無可忍,一腳把他踢出了雜誌社。
這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第四個薪資秘密:
不是有了回報才付出,是付出了才有回報。
很多人做事總是抱持這種態度:「你給多少錢,我就幹多少活。」但凡抱著這種態度做事的人,最後只能得到一個結果——幹多少活兒給多少錢。
總盤算著幹4000元活兒的人,是永遠拿不到8000元工資的。
查理·芒格有一句經典名言:「要想得到某件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先讓自己配得上它。」風物長宜放眼量,要學會延遲滿足。
05
陷阱:只要努力工作就會得到相應待遇
實質:努力是最不值錢的東西
以前我上班的單位,有一頭「老黃牛」。為什麼大家叫他老黃牛呢?因為他特別努力特別勤快,什麼髒活累活都搶著幹,大家都很喜歡他。
但奇怪的是,很多人都漲薪了,但他的薪水卻一直按兵不動。
終於有一天,他忍不住抱怨:「我以前一直信奉一句話:『只要努力工作就會得到相應待遇』。現在發現根本不是這樣,我已經很努力工作了,但為什麼領導還是不滿意。」
這時,我另一個同事跟他說了一句話:「努力是最不值錢的東西。努力,是個人都會。關鍵是你的努力有沒有價值。你天天就幹些填填表、搬搬東西的活,隨便找個人都可以做,你的工資怎麼可能漲起來。」
這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第五個薪資秘密:
努力是最不值錢的東西。
職場中,影響你發展的,不是幹了多少無關緊要的工作,而是你在核心業務上有沒有突破,沒有功勞,苦勞就是「白勞」。努力不值錢,努力用對了地方才值錢。不要以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06
陷阱:走上領導崗位就安全了
實質:安全性取決於你的不可替代性
2017年有件事震動了IT界,那就是中興工程師歐建新跳樓。歐建新做夢都沒想到,畢業於名牌大學的自己,在公司擔任研發主管的自己,怎麼突然就被公司拋棄了呢?
其實,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一個現象:這幾年大公司裁人,裁掉的很多都是這種人。戴爾亞太區前銷售總監張思宏說:
「很多人到了中年,處於企業中層一個普通管理崗,處境就會比較尷尬。他們已經無法適應公司的快速發展,卻是公司最昂貴的人事資產。
所以在行業下沉、公司業務收縮,或是發生重大變動的時候,很容易就會被當成包袱甩出去。」
我們很多人的工作狀態就是這樣:剛進公司那幾年,特努力特拼,所以很快晉升到了中層管理崗位。但從此就懈怠了下來,以為這個位置可以確保安全了。但很多抱著這種想法的人,最終都像歐建新一樣被請出了單位。
這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第六個薪資秘密:
職場上,安身立命的根本不是崗位,而是你的不可替代性。
你的不可替代性越高,你在公司的安全性就越高。所以,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保持永遠的學習力,讓自己變得稀缺和不可替代。
07
陷阱:老闆總會看見我的努力
實質:越大的公司,老闆越看不見你的努力
「金老溼」在知乎上講過一個教訓:以前他做新媒體的時候,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以為只要努力了老闆就能看得見。那時候,他喜歡做數據分析,經常把各種數據做成一張表,並分享給其他同事。
有一天,他部門一同事升職了,開會時,老闆表揚這個同事:「你看,人家做事情多用心,這個數據分析做得太到位了……」金老溼一看這些數據分析圖,氣得差點噴血:「這不就是我做的數據分析嗎,她竟然好意思拿去請賞邀功。」
氣雖氣,但金老溼就此醒悟了:「不要相信老闆看得見你的努力,越大的公司老闆越看不見你的努力,所以一定要把你的能力曬出來。」
這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第七個薪資秘密:
你以為漲薪是由別人決定的?錯!漲薪是可以主動規劃的。
就像宇宙第一網紅咪蒙所說:「工資高和工資低的人,除了能力的差別,更大的差別是:有沒有漲薪思維。」最重要的漲薪思維就是,要設法讓老闆(領導)看見你的努力你的能力。能力不是靠談心談給領導看,而是要直接曬在他面前。
當然,這個曬也要尋找恰當時間,不然就會遭領導誤解和同事嫉恨。
08
陷阱:有能力的人在哪都一樣
實質:厲害的不是你,而是平臺
談起以往的創業經歷時,馬雲說過一段很有意思的話:
「2001年,我犯了一個錯誤,我告訴18位共同創業的同仁,他們只能做小組經理,而所有副總裁都得從外面聘請。現在十年過去了,我從外面聘請的人才都走了,而我之前曾懷疑過其能力的人,都成了阿里巴巴的副總或董事。
從這件事上,我有兩點想告訴大家。第一:態度比能力重要。第二:平臺比能力重要。」
這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第八個薪資秘密:
厲害的不是你,而是平臺。
現在很多在大平臺好平臺工作的人,特喜歡跳槽,他們信奉一句話:「有能力的人在哪都一樣。」總覺得自己幹得好是因為能力強,而忘了這更多是因為擁有一個好平臺。所以一跳槽就丟失了光環,每況愈下,變得越來越平庸。
所以,聰明之人都應該分清:哪些東西是你自己的能力,哪些東西是平臺帶給你的紅利。別錯把平臺當本事,不然會輸得很慘。
09
陷阱:跳槽窮八年,改行窮三年
實質:比起等死,跳槽是更好的選擇
木兵講過他師弟Kevin的故事。Kevin大學畢業後,進入某報業集團,做了早報編輯,每天下午採編,晚上寫稿到凌晨,稿子交付後,已是半夜兩三點。
木兵問他:「你希望三年後的自己,是怎麼樣的?」Kevin說:「年薪二十萬,再買輛車,可以載著爸媽去玩。再交個女友,一個人回家不冷清。」木兵說:「你的願望一個也實現不了。傳統報業正在衰落,你現在月薪6千,再過三年,薪水也變不了多少。」
一語點醒夢中人。kevin果斷跳槽到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做了文案策劃。三年後,他的這些願望都實現了,而其他呆在報社的同事正面臨失業。
關於跳槽,師長們總是告誡:「跳槽窮八年,改行窮三年。」所以,我們都不敢輕易跳槽。
這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第九個薪資秘密:
比起等死,跳槽是更好的選擇。
關於跳槽,我想強調兩點。
第一點:要分清工作和職業。工作是謀生的手段,一個單位給你一份工作,你完成任務,它付你工資,就兩清了。
職業是我們一輩子要從事的事業。比如你的目標是當建築設計大師,那你就應該為此做一個長遠規劃。當你在某個公司工作幾年後,發現已經學不到什麼新東西時,就應該為職業發展果斷跳槽,去另一家公司學習新理念新東西。
第二點:不要坐以待斃。當你發現公司衰落已無可挽回時,就應該果斷辭職,尋找下家。不要因為離家近而捨不得,不要因為同事好而捨不得,你越是拖延,損失就會越大。這很殘酷,但卻是最佳選擇。
10
陷阱:逃離北上廣
實質:機會和公平,才是最值錢的東西
我有個做建築師的朋友,原來一直在北京工作,2012年底,他跟很多人一樣,因為北京環境差、壓力大等情況,辭職回到了家鄉小縣城,先是買了一套房子安家:我要好好享受慢生活。
然後開了一家設計公司:反正做設計,在哪都一樣。但不到半年,他就改變了這個想法。在小縣城做設計,他遇到了三種麻煩。
第一:機會少:可以洽談的業務太少了。第二:審美差距:小縣城的審美,跟大城市差距太大了。第三:關係大於實力:在大城市做設計,基本靠實力。在小縣城做設計,基本靠關係。
所以半年下來,他一單業務也沒做成。「離開北京回縣城,我腸子都悔青了。」2014年,他賣了房子,又去了北京。
這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第十個薪資秘密:
機會和公平,才是最值錢的東西。
如果你想獲得好的薪水好的發展,請一定選擇駐紮一線城市。因為一線城市擁有三樣寶貝:
第一個:資源。一線城市資源匯聚,而資源代表著機會;第二個:公平。一線城市因為開放,有能力的人多,大家相互制衡,所以基本按規則辦事。按規則辦事,就保證了相對公平;第三個:眼界。層出不窮的新事物,會不斷開闊你的眼界,而眼界則代表著競爭力。
如果你有一個非凡的夢想,一線城市就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