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裡,學生都是喜歡放假的,特別是小學生,特別是寒暑假這樣的長假。我讀書時代就是在盼望放假中過來的。放假,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沒有那麼多作業,不需要天天坐在教室上課,太爽歪歪了!
可是,當我遇到這個小學三年級9歲的秦同學時,才知道,還有學生討厭暑假痛恨暑假不想放假的。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這個三年級的小女孩,從放假第一天開始,就比上學還忙還累。暑假還沒有開始,媽媽已經報了6個班,暑假中又陸陸續續報了4個,湊齊了10個班,連休息日都沒有,每天不是在輔導班裡,就是在去輔導班的路上。
小秦同學上了哪些輔導班呢?語數外三門主科都補習,媽媽說以後書法納入考試了,又報了個書法班,書法跟美術有天然的聯繫,就順帶著報了個美術班。她作文不太好,又上了作文班,為了讓她會說話,報了個口才班。鋼琴班是常年的,暑假當然也不能停。後來,媽媽又聽說以後語文為王了,國學太重要,又進了國學班。這女孩有點大大咧咧的,媽媽說她財商不高,最後報了個財商班。
於是,一個暑假,這名9歲的女孩,就走馬燈一般在這10個班之間循環接受輔導,晚上回到家,還不能休息,要完成各個班級留的作業,每天不到11點是睡不了覺得。這位女孩說了一句刺痛人心的話:「媽媽,我不想醒,我困!」
孩子累成了狗,家長卻仍然鐵石心腸:不能輸啊,我們普通人家的孩子輸不起!可是,這樣讓孩子疲於奔命就贏了?恐怕會輸得更慘,因為這樣下去,孩子身體垮了,就滿盤皆輸了!
家長為何如此狠心為孩子報這麼多補習班培訓班呢?是他們不心疼孩子嗎?
誇張的宣傳和學校的不當教學行為,導致普遍焦慮
官方一直在降溫,不準備宣傳升學率,不準宣傳高考狀元,可是堵不住網絡洶洶和民間的口耳相傳,校外各種培訓機構,假期就是大發其財的時候,製造焦慮是有效的宣傳手段。加上一些學校的不當教學行為,比如一些學校一直存在提前教學,不上補習班,很難跟得上班。在故意誇大的宣傳下,在學校不當教學行為面前,家長哪裡還能鎮靜自如?
家長的攀比心理,是報班的又一個動因
很多家長太喜歡拿孩子進行比較了,只要孩子某一方面不如別人,或者跟別人比沒有優勢,就一個辦法:補課。發現一項報一個班。就如這個9歲女孩一樣,媽媽發現她大大咧咧,就要報一個財商課,令人哭笑不得。在這種思想支配下,孩子假期中上多個培訓班也就不奇怪了。
還一個暑假給孩子吧,別人孩子身心俱疲
報了這麼多班,效果會怎麼樣呢?聽聽孩子的話就知道了,「媽媽,我不想醒!」這是多麼令人心痛而又震驚的話啊,這完全不像一個9歲孩子說的話。孩子的身心疲勞,到了對補課班十分厭倦、痛恨的程度,小小的心,已經開始嚮往逃避了。這樣的培訓,對孩子的成長的極為不利的。
據悉,一個暑假,有的家長花在孩子報班上的費用達到五六萬元,花這麼高的代價,買來孩子的身心俱疲,家長,你覺得值得嗎?凡是有度,孩子暑假中不能都是玩,必須要持續學習這是沒錯的,但是,不能超過了限度,否則,只會適得其反,請家長們三思!
對於暑假期間,一個孩子報十多個培訓班累到只想睡覺這種事情,你怎麼看?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