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
華菱集團,湖南國企改革領頭羊、實體經濟排頭兵,與時代同行,大踏步行進在中國鋼鐵產業的第一方陣!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湘鋼、漣鋼、衡鋼迎來建廠60周年,華菱集團迎來成立20周年。
60年艱苦創業,40年改革探索,20年風雨同舟,華菱人矢志不渝追求「國內一流、國際先進」,始終站在湖南國企改革攻堅的前沿,在無數次挑戰與考驗中逐漸成熟壯大,從昔日三個分散獨立的中型鋼鐵企業發展成為位居全國前列的大型鋼鐵企業集團、湖南省第一家年銷售收入過千億的企業,譜寫了湖南鋼鐵工業發展的輝煌篇章,成為支撐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鋼鐵脊梁。
柏 潤
「鋼鐵,築起世界筋骨;鋼鐵,挺起中國脊梁。」
2018年7月,《財富》發布中國500強排行榜:湖南華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以766.564億元營業收入列榜單第99名。首次「殺入」100強的同時,繼續蟬聯中國500強湖南企業的「老大哥」。
能取得這一突破,主要是2017年華菱集團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終止重組而重點聚焦鋼鐵主業轉型升級,藉助鋼鐵行業的高景氣態勢,繼續全力做精做強鋼鐵主業,實現了集團組建以來的最優業績。
流沙上建不起城堡,實體經濟永遠是第一位的。今年以來,華菱集團旗下湘鋼、漣鋼和衡鋼狠抓以高爐為中心的精益生產體系建設,華菱集團鐵、鋼、材全面刷新歷史紀錄,全年有望登上2300萬噸鋼新臺階,為進軍世界500強建設新華菱打下堅實基礎。2300萬噸鋼的規模,在全國鋼企中躋身前十。這是20年前華菱集團組建時料想不到的!
20年堅毅執著,20年步履鏗鏘。
歷史的畫卷,在砥礪前行中鋪開。華菱輝煌的歷史,凝聚了三湘大地幾代人的心血和智慧。山重水複,峰迴路轉到柳暗花明,華菱集團走出一條從高速擴張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新路——
組建 揚帆起航現曙光
突破 勵精圖治開新篇遇困 砥礪前行抗危機扭虧 攻堅克難解危局重生 激發發展新動能騰飛 三年振興寫華章領航 實體經濟排頭兵
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國家宏觀經濟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我國鋼鐵工業由規模擴張向結構調整轉變。當時湖南鋼鐵工業僅有的年產200萬噸鋼生產能力分散在10多家鋼鐵企業,產業集中度低,市場競爭力弱,省內三大鋼鐵公司都不同程度地陷入困境。
舊的承包經營制度已經走到盡頭,修修補補的改革已經無法從根本上改變現狀。
1997年11月3日,由湘鋼、漣鋼、衡鋼聯合組建的大型企業集團——華菱集團應運而生。
成立之初,華菱集團下轄湘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漣源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湖南衡陽鋼管(集團)有限公司、長沙銅鋁材有限公司四家全資子公司,湖南鋼鐵工業「散、小、差」的局面與「三鋼」重複建設、無序競爭的狀況從此得到根本性改變。
聯合重組後的華菱集團,以融資為切入點,在建立資金聯結紐帶的同時,華菱集團積極把握資本市場,積極推進資本運營。1999年4月,華菱集團將湘鋼、漣鋼、衡鋼三家子公司中的煉鋼、軋鋼部分共39億元優質資產集中起來,聯合長沙礦冶研究院等設立湖南華菱管線股份有限公司,並於當年8月份成功上市,華菱管線2億股A股成功發行,實現了湖南鋼鐵板塊的整體上市,融進資金10.6億元。
湘鋼堅持學邯鋼,抓改革,轉機制。2001年實現銷售收入100.9億元,成為湖南省第一家銷售收入過百億的企業集團。 2002年,為搶抓中國鋼鐵工業即將迎來的重大歷史機遇期,華菱集團將原來「十五」期間650萬噸鋼的發展規劃調整提升到1000萬噸鋼,並以此為契機,實施以品種結構升級為重點的技術改造,主要進行華菱漣鋼薄板生產線及其配套設備大型化改造、華菱湘鋼500萬噸寬厚板產線的配套設備技改,以及衡管大口徑無縫管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華菱鋼鐵主業的工藝技術裝備水平。對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將建設華菱1000萬噸鋼推到湖南宏觀經濟戰略發展的高度,華菱集團由此開啟二次創業進程。
貫徹「高位勢、低成本」和「三快(立項快、建設快、達產快)一控制(控制投資規模)」的技改工作思路要求,華菱集團推行項目法人負責制,加強技改工程建設的過程監控,組織人員消化,熟悉新工藝、新技術,保證工程建設質量,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和達產達效步伐。2003年,華菱集團全年投入技改資金52億元,原「十五」規劃的技改主體工程基本建成投產,鐵、鋼、材的年生產能力均達到650萬噸以上,提前兩年實現原先制定的「十五」鋼鐵主業650萬噸鋼的發展目標。
突破 勵精圖治開新篇
2004年2月5日,華菱漣鋼薄板有限公司240萬噸超薄板熱軋生產線全線貫通,成功軋出第一卷熱軋卷板,結束了湖南沒有板材的歷史。2月25日,被列為湖南省十大標誌性工程之一的湘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300萬噸鋼配套工程竣工投產。
裝備技術的進步,為企業生產經營績效的進一步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04年華菱集團實現了「兩大歷史性突破」:一是鋼產量突破700萬噸,達到713萬噸。二是銷售收入突破200億元,達到262億元。
2005年1月14日,華菱集團與米塔爾鋼鐵公司籤訂了《股份轉讓合同》,華菱集團將持有的華菱鋼鐵股份公司國有法人股中的37.175%轉讓給米塔爾鋼鐵公司。至此中國鋼鐵工業史與湖南國企史上一場引人矚目的「跨國聯姻」修成正果,華菱集團成為中國鋼鐵行業第一家與外資開展股權合作的特大型鋼鐵企業。這一聯姻被當時的媒介譽為「世界最大鋼鐵企業和世界最大鋼鐵大國的完美結合」。
2006年,華菱集團進一步明確了走內涵擴大再生產、集約化經營的總體發展思路,完善和細化了「十一五」時期的發展戰略,明確了鋼鐵主業「兩步走」的發展戰略、集團實業(產業集群)發展和推進低成本擴張等三個方面的內容。這一年,華菱集團完成鋼1000萬噸、生鐵848萬噸、鋼材929萬噸,實現利潤18.2億元。華菱集團首次上到年產鋼1000萬噸臺階,鋼產量在國內鋼鐵企業中排名第10,成為湖南工業化發展新的裡程碑。
遇困 砥礪前行抗危機
隨著國家對鋼鐵行業宏觀調整的進一步加強,原燃材料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市場競爭更為激烈,特別是2008年年初罕見肆虐的冰雪災害與下半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海嘯,鋼材消費需求迅速萎縮,市場價格大幅下跌,產品出口急劇下降,庫存顯著增加,鋼鐵行業逐步進入寒冬,企業生產經營面臨的困境進一步加劇,華菱集團個別子公司部分生產線一度處於減產狀態。
面對新世紀以來行業發展最為嚴峻的考驗,華菱集團理性分析形勢變化,明確了「千方百計抓訂單、不惜代價壓庫存、全力以赴降成本」的基本工作思路,立足內部挖潛增效,加快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加強內部協同運作,確保鋼鐵主業平穩運行。瞄準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替代進口和國內外重大標誌性工程,依託安賽樂——米塔爾技術支撐,紮實推進產品結構優化調整。
在國家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生產經營難度增大的困難情況下,華菱集團致力打造鋼鐵主業、金融產業、集團實業「三棵樹」產業布局。
與此同時,過去幾年來,華菱集團投入巨資進行技術改造和結構調整,在推動產業升級、實現經營規模快速擴張的同時,但也帶來了銀行借款多、資產負債率偏高、財務費用支出壓力大等不利影響。2010年,企業生產經營出現了較大虧損,華菱鋼鐵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年度虧損。面對困難局面,華菱集團採取一系列應對措施全力減虧增效。
加快實業戰略轉型步伐。貫徹「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發展鋼材深加工,打造完整產業鏈,創建『兩型』企業」的指導思想,進一步完善管理體系、加強運營監控、協同內部業務等工作,2010年完成營業收入152億元,實現利潤8.8億元。
完善內控體系建設。圍繞促進管理、提高效益,針對工程建設、成本管理、招投標和物資採購等工作開展效能監察,全集團開展效能監察項目228項,增創效益5200餘萬元。
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由於國際經濟復甦乏力,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另外受鋼鐵產能嚴重過剩、原材料價格上漲、同質化競爭激烈等因素的影響,鋼鐵主業盈利壓力劇增,集團公司仍然發生較大虧損。
扭虧 攻堅克難解危局
隨著西方主權債務危機的進一步深化,實體經濟受到的衝擊日漸加劇,在國內經濟緊縮和出口貿易萎縮的雙重打擊下,鋼材價格大幅下跌。面對重重困難與巨大壓力,華菱集團將扭虧作為壓倒一切的首要任務,集團上下迎難而上、立足內部、強化管理、深入挖潛。
2012年,華菱集團從壓縮庫存、降低工序成本等九大方面制定了減債挖潛的工作目標,其中通過大力建設和完善技術研發體系和運行機制,協同和整合技術資源,全年完成各類品種鋼208萬噸,實現創效5億元。統一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全年減少有息負債77億元,節約財務費用3.3億元;壓縮庫存,降低存貨餘額近30億元;通過組建進口礦和國內物資採購中心,提高自發電比例、降低工序成本等挖潛增效58.5億元,其中進口礦採購折算價格較普氏價格降低6.4美元/噸。通過上述措施,四季度經營狀況有所好轉,漣鋼實現季度盈利,衡鋼8-12月份連續5個月實現盈利。
2013年,在整個鋼鐵企業虧損面高達27.9%的形勢下,華菱集團堅持兩眼向內,進一步推進挖潛增效。全年集團實現利潤12.8億元,同比減虧37.8億元,其中鋼鐵板塊實現利潤1.06億元,同比減虧39.04億元。
2014年,華菱集團堅持「做精做強、區域領先」的戰略目標和「深耕行業、區域主導、領先半步」的營銷策略,以項目制為抓手,全面構建精益生產、銷研產一體化和營銷服務三大戰略支撐體系,深化體制機制變革,進一步推進挖潛增效,在前兩年挖潛創效140億元基礎上,全年累計挖潛增效20億元,噸材成本降低54元/噸,經營業績穩中向好,全年實現利潤12.3億元。
重生 激發發展新動能
2016,是華菱集團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贏得主動的一年,也是完善公司治理體系、優化集團運行機製取得顯著成效的一年。全年實現銷售收入837億元,同比增長25.26%,淨增169億元,實現利潤1.11億元以上,同比扭虧為盈,淨增42億元。
公司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制定落實《集團管控與公司治理指引》,突出戰略與投資、財務與融資、人力資源與績效、審計與風控四項核心職能,實施規範董事會建設試點改革,建立外部董事佔多數的董事會。三項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集團總部機關部室由9個精簡為6個,總部中層幹部由27人精簡到16人,「三鋼」精簡中層管理人員75人,基層管理和一般管理人員1069人。在上年減員分流2147人的基礎上,2016年再度平穩精簡分流崗位人員6574人,人工成本降低10%以上。社會職能分離移交取得突破,湘鋼率先完成水電分離改造移交,創造了國企社會職能分離移交「湖南樣板」。
騰飛 三年振興寫華章
2017年,華菱集團全面推進三年振興計劃,實施「硬約束、強激勵」,層層籤訂責任狀,分解落實各項指標,堅持構建穩產高效精益生產體系,以項目制挖潛攻關的方式背水攻堅,生產經營全面創造歷史新紀錄。首次邁上年產鋼2000萬噸臺階,實現銷售收入1025億元,成為湖南首家年銷售收入過千億的企業,實現利潤54億元,在全國地方鋼鐵企業中利潤增長幅度排名第一。
把握降槓桿機遇,推動資產負債率大幅降低。貫徹中央「著力振興實體經濟」、「脫虛向實」政策措施,審時度勢終止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疊加鋼鐵主業優異業績,市值從重組前的114億元增至300億元左右,創造了獲批後主動終止重組第一成功案例。與此同時,積極推進「三鋼」所在三市100億元權益性投資項目與浦發銀行45億元市場化債轉股降槓桿資金的快速到位,資產負債率從年初的85.15%降至66%,有效緩解了資金緊張的局面,防範了資金風險。
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華菱集團緊緊抓住和用好我國鋼鐵工業的黃金髮展機遇期,瞄準世界一流技術與裝備,大規模推進湖南鋼鐵工業的技術改造與戰略布局,裝備水平躋身行業一流,形成了分工較為合理的產線分工與產品結構,鋼鐵主業逐步做強做大做優,躋身全國鋼鐵企業前八,成為與世界鋼鐵巨頭和國內央企「鋼老大」同臺共舞的地方鋼鐵企業之一。
領航 實體經濟排頭兵
繼2017年主要經營指標全面刷新歷史紀錄、成為湖南首家營收過千億企業,2018年華菱集團預計產鋼突破2300萬噸,銷售收入、利潤等主要經營指標再次刷新紀錄,湘鋼、漣鋼人均產鋼分別達到1080噸、1020噸以上,資產負債率降到目標值以下,標誌著華菱三年振興計劃提前一年實現。
至此,華菱來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高點。落實中央關於提高發展質量的要求,貫徹「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湖南戰略,華菱已啟動三年高質量發展規劃,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居安思危、砥礪奮進,緊緊抓住新的戰略機遇,堅定不移降槓桿防風險,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提效率,堅定不移對標挖潛降成本,堅定不移調結構提品質,堅定不移實現超低排放樹形象,堅定不移提升黨建質量強引領。努力建設學習創新、高端精品、綠色智能、協調發展、開放共享的新華菱,站穩中國鋼鐵行業第一方陣,高質量進軍世界500強。
改革成果是對改革者最好的獎賞,也是對改革精神最充分的詮釋。省委書記杜家毫盛讚華菱:「湖南國企改革領頭羊、實體經濟發展排頭兵」!這既是對華菱改革發展的肯定,也是對華菱進一步改革發展的鞭策和期望。
「鋼鐵航母」再起航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華菱集團將以敢為人先的湖湘精神奮勇拼搏,以堅強的鋼鐵脊梁,擎領未來。堅持改革創新,堅持成本領先下的差異化發展戰略,提高內部運營,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和品種開發能力,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整合優勢產業,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不斷提升集團盈利能力。
回首改革開放40年,歷史的長卷畫出了一條清晰的軌道,以雄辯的事實向世人昭示: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明智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百年復興的偉大創舉,是強國富民的唯一途徑,是實踐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光輝典範。奮鬥風雨兼程,經驗彌足珍貴。華菱「三鋼」、華菱集團在創造豐富的物質財富同時,也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強化黨建引領,才能保證正確的發展方向。回顧「三鋼」、華菱的發展歷程,無論順境還是逆境,無論計劃經濟還是市場經濟,無論深化改革還是思想政治工作,都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充分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才能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牢固樹立危機意識,才能永葆幹事創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強化危機意識一直是華菱發展的生存之道。在企業發展遇到困難時,需要堅定在危機中求生存的信念;在行業的輝煌期,更應該牢固樹立危機意識。
——持續推進改革創新,才能激活發展的內生動力。「三鋼」、華菱的發展歷史,就是一部改革創新史。只有堅持市場導向,突出問題導向,深化國企改革和管理創新,不斷擺脫束縛,消除障礙,破除藩籬,改革紅利才能持續釋放,運行效率才能大幅提升。
——保持團結奮鬥,才能匯聚幹事創業的強大合力。近年來,華菱集團不斷強化「以奮鬥者為本」的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奮鬥精神,培育和激勵奮鬥者,凝聚起全體華菱人的智慧和力量,勇往直前,不斷取得新突破。這是華菱未來發展壯大的重要法寶。
憶往昔,改革開放四十載,不改初心;
展未來,上下求索萬千重,續寫新篇。
2018年,華菱集團召開第一次黨代會,提出了「建設世界500強新華菱」的奮鬥目標。新時代、新徵程,華菱人再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學習創新、高端精品、綠色智能、協調發展、開放共享的新華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