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區寺院,僧人閉關修行9年不出這房子,任何人不得入內

2020-12-24 寒殘一葉

信仰是人類心靈的主觀產物,它有著強大的力量,引導著人的行為,許多人終其一生只為追逐他心中的那份信仰。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幾乎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的信仰,很多人對於信仰的追求讓人敬佩,甚至讓人感到驚訝,這或許就是信仰的力量所在。藏傳佛教在中國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在整個青藏高原上隨處可見一座座金碧輝煌的寺廟,也時常能看到一個個虔誠的使者,他們的毅力讓人驚嘆,不過我今天要說的這群修行者,他們的行為簡直有點讓人無法想像。

拍攝於青海玉樹。

青海省位於我國西北內陸,與新疆、西藏、四川、甘肅接壤,整體地勢東低西高,其中五分之四為高原地區。青海因青海湖而得名,對於大部分沒有去過青海的人們來說,對它的認識也就停留在美麗的青海湖。然而當我走進它時,青海除了遼闊的地域,大美的風光,誘人的美食,還有眾多神秘而又深厚的人文。

此行我來到了青海玉樹囊謙縣毛莊鄉,這裡距離玉樹市約170公裡,在一片群山環繞之中,瀾滄江支流孜曲河第一彎繞著一個山坡,在山川之間巧妙的形成兩個環形,從高處遠望宛如一個太極圖,自古以來都被視為風水寶地。在凸起的山坡上有一座古老的寺廟,名為「嘎丁佛都定勝洲」,當地人俗稱「嘎丁寺」。

事實上來到這裡並不是那麼的容易,170多公裡的山路,我們的越野車整整開了7個小時。不過當每個來到這裡的人們,看到如此宛如仙境的地方,都發出感嘆之聲「太美了」。崇山峻岭環抱,野花滿地開放,除了高原空氣稍稍稀薄了點,幾乎是完美的世外桃源。

嘎丁寺始建於明朝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最初信奉的是寧瑪派,到了清朝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改奉為格魯派寺院,也正式更名「嘎丁佛都定勝洲」。得知我們的來意後,寺院活佛熱情地接待了我們,還為我們介紹了一些寺院的歷史和曾經發生的故事,以及僧人是如何修行的。

據活佛介紹,現今整個嘎丁寺建築面積二萬九千多平方米,寺院有新舊兩部分的建築。眼前這座四層土木結構的大經堂,是寺院的老建築,為傳統的藏式平頂建築風格,牆體用石頭壘砌,用草木拌泥土貼面,外面再塗上白石灰,大經堂的四角各有一經幢。該建築在藏式建築中具有非常珍貴的價值。

嘎丁寺現在有3位活佛和100多位僧眾,他們每天早上五點開始起床誦經,到晚上七點結束,這中間除了吃飯,其餘時間都在打坐念經。在外人看來,嘎丁寺的僧人除了吃飯睡覺,就是打坐念經,是不是有點太清苦了,是什麼讓他們堅持下來的?

事實上打坐念經是每個僧人的必修課,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真正算得上清苦要數閉關修行的僧人。在活佛的指引下,我們來到了大經堂一樓的一個房間。門外牆上塗著鮮豔的顏色,柱子頂部和橫梁上畫著精美的圖案,大門畫有一張臉譜,看著挺威嚴。

在徵得同意後,我們才可以進去參觀,不過女性是不能進入,這是規矩。房內為傳統藏式的結構及裝飾,牆上和柱子上掛滿了各種佛教用品。房內比較昏暗,在正中間的臺子上坐著幾個修行的僧人在打坐念經,時不時還會敲下鼓,我們的進來並沒影響到他們。帶領我們的僧人說:「他們是一年閉關修行僧人。」意思是一年不得出這個門,所有的吃喝拉撒睡都必須在這裡面,聽到這個我們有些驚訝。

從大經堂出來,僧人帶我們來到後山,在陡峭的山崖上有幾間藏式房子,據說年代已經很久了,房子外牆有白色和黃色。這些白色的房子為僧人自發修行用房,進去後幾個月你就全部在這個房子了。這最厲害的要數中間那個黃色的房子,為高僧修行所用,時間分別為三年三月三日、六年六月六日、九年九月九日。

你沒看錯,就是3年、6年、9年,這個高僧一旦進入這個房間修行,最高9年內一直生活在這個房子裡,不邁出門一步。這樣的修行對於普通人來講是一件難以想像的事,這就是信仰的力量。當然也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進去修行,需要修煉到一定級別的高僧才行。另外,這個黃色房子外人不得入內,包括寺院的活佛,這應該是整個寺院最為神秘的地方。

作者簡介:寒殘一葉(攝影師、旅行家、自媒體人)。

相關焦點

  • 青海玉樹一寺院,高僧在此地閉關修行9年不出房子,外人不得入內
    也許這就是信仰的力量。西藏佛教在中國有1400多年的歷史,整個青藏高原上哪裡都有一個金色的閃閃發光的寺院,同樣是一名虔誠的使者,能看到他們的毅力是讓人愉悅,但我今天說的這個修行者群,他們的行為有點難以想像。青海省位於中國西北內陸,與新疆、西藏、四川、甘肅交界,整體地勢東低西高,其中五分之四是高原地區。
  • 中國唯一「隱世」寺廟,僧人閉關「9年」足不出戶,美成「仙境」
    畢竟宗教的影響力還是非常大的,雖然不像古代時那樣非常盛行,但仍然被作為一種文化流傳了下來。哪怕一些無神論者和唯物主義者,也會選擇到一些寺廟當中旅遊觀光一下,甚至還會上一炷香,但他們從來不求一些什麼東西,只是對於文化的一種尊重。在我國的高原之上,有一座神奇的寺廟,這座寺廟雖然知道的人並不多,但卻是一個風景如畫的地方。
  • 一個如「世外桃源」的寺廟,僧人在此閉關9年,雖清苦但卻很快樂
    很多人喜歡旅行,宗教信仰對於我們的生活來說也是普遍的,我們周圍總是遇到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的人,作為一個傳承了數千年文明史的國家,我國也是一個擁有很長宗教文化的國家,特別是佛教、道教、基督教這三大宗教,在我國信徒較多,信仰佛教的信徒最為廣泛,很多佛教修行者都堅持自己的宗教信仰,過著清貧的生活,我們不相信那種痛苦的狀態,也有人為了修行而選擇「遁世」,進行閉關修行
  • 格魯派六大寺院,沒有大昭寺,也不含布達拉宮,閱讀全文了解一下
    格魯派六大寺院格魯派是藏傳佛教創立最晚的一個教派。15世紀由宗喀巴大師所創建。格魯,意為「戒律」,以主張僧人嚴守戒律和修學次第而得名。該派僧人戴黃色僧帽,故俗稱「黃教」。格魯派創立之後便取代薩迦派,在藏區佔統治地位。因此格魯派六大寺院也可算是藏傳佛教六大寺院。通常,提起格魯派著名寺院,人們都會想到大昭寺,或者是布達拉宮。這裡面有個概念上的錯誤。布達拉宮,是宮殿而非寺院。所以不管建築規格如何,都不歸屬寺院範疇。大昭寺因供奉有佛陀十二歲等身像而聞名於世,在廣大信徒心中有著無可比擬的尊高地位。
  • 寺院僧人供奉的「十種佛花」都有美麗動人的佛教故事
    僧人常以花來闡述諸行無常、緣起性空的義理,因此僧人常以香花供佛,表示虔城之心;寺院也廣植花卉,以美化佛家聖地的環境清潔,同時也讓善男信女感受佛門聖地莊嚴祥和。那麼僧人供奉的有哪「十大佛花」呢?請看下文。1、蓮花:又稱睡蓮、荷花。睡蓮科,蓮屬。蓮花與荷花區分:同科、屬;蓮花葉片貼在水面,花瓣和顏色多;荷花葉片高於水面,花大花瓣亦大顏色少。
  • 世界上最特別寺院:僧人一天只吃兩餐,但各種肉類卻能隨便吃
    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座世界上最特別的寺院,這座寺院完全顛覆了我們對以往寺院的認知,下面就一起來看一看這座寺院到底有什麼不同吧。首先來認識一下這座寺院,馬哈伽納揚僧院位於緬甸曼德勒市的市郊東邊,這座寺院可以說是全緬甸最大的寺院了。雖然這座寺院還只有50年的歷史,但是在緬甸卻有著相當高的知名度,而且提到緬甸的寺院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它。
  • 在日本出家的中國人告訴你日本僧人為何不墮落
    僧人殺人、以及和信徒之間的各類糾紛,這些報章都會去報導的。僧人並不完全是一個神聖無比的形象。最近就發生了一名三十多歲的僧人(已被剝奪僧籍)謀殺女性並棄屍的事件。其他糾紛則涉及寺院裡的墳地問題、供奉金的多少、以及寺院內高階僧人欺凌低階僧人的傷害事件等。這些很世俗的問題,會用世俗的法律解決。但總體來說,日本僧人的形象較為正派,其絕大多數還是有相對較高的社會地位的。
  • 寺院都有錢嗎?
    隨著新世紀以來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都市佛教寺院呈現出較快的發展勢頭:一些原本處於城鄉結合部、鄉村的佛教寺院轉變為都市佛教寺院;而一些老城區的佛教寺院,也由於拆遷補償、城市規劃等原因,基礎設施得到較大改善。但總體而言,我國大都市、中心城市內開放的寺院僧侶準入制度較為嚴格,都市佛教寺院數量較少、常住僧人數量有限。
  • 到寺院拜佛菩薩做到以下幾點可功德圓滿!
    三、衣冠整潔,舉止有禮寺院這麼莊嚴殊殊的地方,大家在心裡也會生起恭敬之心,衣著方面就日常穿搭即可。需要注意的:特別是女士,進入佛堂切忌不可穿過分暴露的服裝,也不可濃妝豔抹;入佛堂不得吸菸,嚼口香糖,打鬧嬉戲等不莊重的行為。
  • 體育健身進寺院給高原僧侶帶來快樂
    新華社西寧10月7日電(記者張濤 李琳海)近日,記者在青海民族地區進行體育調研時,看到很多穿著絳紅色袈裟的僧侶非常熱衷於體育鍛鍊,籃球、桌球、騎自行車等運動在寺院很常見,這也得益於青海省體育局實施的體育健身進寺院工程。
  • 山南歷史上有著眾多的西藏第一,這座寺院的地位更是舉足輕重
    山南,一直被譽為西藏文化的發源地,在山南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著眾多的西藏第一,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座桑耶寺,就是西藏歷史上的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也被稱為「建築史上的佳作」。桑耶寺這頭淡定的神羊,每天閱人無數,被遊客拍照時淡定的眼睛都不眨一下。
  • 在寺院遇到出家人,你應該知道的禮儀和問候方式
    在寺院遇到出家人,你應該知道的禮儀和問候方式文·佛說阿彌陀下生經現在在每座城市都會有大大小小的寺院,很多的善男信女也都會經常去寺院燒香祈福,進出寺院難免會遇到出家的師父,如果不打招呼,說的輕一點就是不禮貌,嚴重一些的話就是在佛經中講到的不敬三寶中的僧寶,這種罪過可是很大的
  • 漢傳佛教叢林清規 帶你體驗千年來僧人真實生活
    十九、如何懲罰違規的僧人?  寺院懲罰違規的僧人,也叫做肅眾。寺院懲罰違反清規的人時會依據所犯過失輕重區別對待,輕者被罰油、罰香、跪香、杖責等,重者則被逐出寺院,永世不得再入佛門。  重罰,主要是處分那些犯有偷盜、鬥毆、酗酒及破殺戒、色戒的僧人,寺院將其「留寺察看」或趕出山門,被稱為「擯罰」。根據僧人所犯過失的大小,被罰分為三種 類型:1.默擯。即被處分的僧人,限其人身自由,令做苦重之活,從此不得與任何人說話,實際上等於將其摒於寺院生活之外。2.擯出,又叫「遷單」。即強迫 犯有過失的僧人離開寺院,待其真誠懺悔、取得僧眾諒解後再回本堂。
  • 北京有座「學霸」寺廟,僧人大多出身名校,寺內高科技薈萃
    我國是佛教大國,幾乎每座城市每個地方都有寺廟,這次心心要說的是位於首都北京的一座「學霸」寺廟,這座寺廟裡的僧人大多都出身於名校,甚至寺內薈萃了各種各樣的高科技。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在北京市海澱區的西北邊,有一座龍泉寺,坐落於西山鳳凰嶺山腳下,距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山門前有兩個翠柏已經有600多歲,寺廟內還有兩棵銀杏樹和兩顆古柏,已有千年樹齡。
  • 佛學院僧人:做一輩子好和尚
    學員學期分2年、5年制,今年的新學員將在9月中旬陸續報導。在首期50多名學員結業後,學員目前有30多人在校。其中的浪次成,是一名剛剛報導尚未正式入院的準學員。
  • 很多人閉關修行十幾年,卻越修越艱難,這到底是為什麼?
    這怎麼理解?就像世間建的房屋,「房子」這一概念包含了門、窗、瓦、地板等部件,「房子」兩個字很簡單,但包含了一切。如果講門窗,或者棟梁、椽柱,就只是一部分,就是「各守一隅」,都不是全部。名號就相當於「房子」,它是總攝、總包含。其他的行法就相當於門、窗、棟梁、椽柱,不是完整的,只是局部的。
  • 桑耶寺:一座象徵佛教宇宙組成基本單位「一世界」的寺院
    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佛教寺院。比較準確的表述應該是第一座「佛、法、僧」三寶齊全的佛教寺院。自佛教傳入藏區,用於供奉佛像的廟宇、拉康早於桑耶寺出現,由於沒有剃度出家的僧人住寺,這些廟宇從嚴格意義上不能稱為寺。
  • 寺院鳴鐘有何意味?登河北趙縣柏林禪寺鐘鼓樓聽僧人「晨叩鐘偈」
    品飲過這杯早茶,一天的日子便也開始了。柏林禪寺的鐘鼓樓別具一格,歇山頂三層建築,高十八米,與趙州祖師塔東西對稱。一層為護法殿,門,已經打開了,昏暗陰冷的殿堂裡,正有一位身穿茶褐色僧袍的僧人,在迎門的佛像前焚香跪拜,樣子極其虔誠,這裡供奉的是福德財神大黑天尊像,這是一尊暗財神,守財護財不失財。
  • 戰火中特別的蒙藏僧人抗日組織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五臺山宗教界很快成立了「僧界救國會」。他們以「救國救難僧人有責」為宗旨,發動各寺廟僧人聯合起來,選拔僧人進行武備訓練,抵禦外侮,以拯國難。  在華北形勢發生急劇變化的被動局勢下,中國共產黨確立了以五臺山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的軍事戰略部署。1937年9月,聶榮臻將軍率部開赴晉、察、冀、綏四省交界開展遊擊戰爭,駐紮在五臺山一帶。
  • 震驚,這樣的寺院你可曾去過?供養在朋友圈,功德不可思議 !
    ,沒有功德箱,全體僧人終身不要錢、不收錢、不摸錢.佛制規定乞食不成,另換一家,不得以惡言及臉色,只乞七戶,不計多少,乞食完畢後立即返回。年,從海城牌樓鎮出發,經鳳城、岫巖,返回寺院。如此看似與世俗格格不入,但這樣的做法卻給僧人和信眾帶來無比的信念。這也就是今天大悲寺僧團發展和寺院建設的動力與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