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中市,長江中一個美麗的島城,在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迎來了全省化學教育工作者的聚會——江蘇省第七屆中學化學名師高級研修活動暨江蘇省教育學會化學專業委員會年會在江蘇省揚中高級中學舉行。錢海如工作室的閔蓉蓉和朱如琴兩位老師參加了這次活動。
本次活動由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和江蘇省教育學會化學教學專業委員會主辦,主題為「立己達人·化育之學」,活動由江蘇省中小學教研室化學教研員趙華教授主持,鎮江市教育科學研究中心和揚中市教師發展中心協辦,江蘇省揚中高級中學和揚中市外國語中學教育集團承辦。為促進全省化學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師對於化學教育教學發展方向的理解力,本次活動包括專家講座、教學觀摩及專家點評、名師論壇。
活動一:專家講座
畢業於美國南加州大學的錢志龍博士作了《後疫情時代的教育》的主題講座。錢教授三年半走了十二個國家的300多所學校,作為一名獨立教育學者,他認為全世界教育進化的十大趨勢是:學習中心的遷移、學校圍牆的倒塌、教學模式的改變、教師角色的進化、課程來源的多樣、路徑和出口多元、評價方式的迭代、認證的去中心化、更重視家長教育、創新推動教育公平。他建議全體教育工作者要通過努力讓真實有效的學習隨時隨地發生。
揚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王峰博士作了《聚焦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評價》的主題分享,他從課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評價、實現評價對教學的導向功能等角度闡述了評價是一種收集關於學生學習的證據的教學行為。科學知識與內容在不斷地更新和發展,科學教育不是一項簡單的知識學習任務,教育者需要周期性地重新思考和審視課程內容。
南通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王曙華主任作了主題為《關於元素周期表的發展引發的思考》的分享。沿著波義耳、拉瓦錫、門捷列夫等科學家探索的足跡重溫了科學發展的幾個階段、元素發現的幾個主要時期,從科學與技術、科學的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思考與啟迪。
活動二:教學觀摩
來自全省三所學校的三名老師分別展示了三節各具特色、各有風格的觀摩課,分別是徐州市第十三中學馬逸群老師執教的《溶液組成的表示》,蘇州工業園區獨墅湖學校趙藝萍老師執教的《物質在水中的分散》,揚中市外國語中學郭洪敏老師執教的《鐵的性質和應用》。三節課均能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已有知識出發,滿足學生對化學實驗的期待和嚮往,提升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都能創設有效的學習情境,通過問題驅動的方式引導學生利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究,從中提煉出核心知識,構建知識網絡圖;還能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感知基於證據的推理方法,培養學生質疑批判的創新思維。
徐州市第十三中學馬逸群老師授課
徐州市第十三中學馬逸群老師授課
蘇州工業園區獨墅湖學校趙藝萍老師授課
蘇州工業園區獨墅湖學校趙藝萍老師授課
揚中市外國語中學郭洪敏老師授課
揚中市外國語中學趙洪敏老師授課
活動三:名師論壇
名師論壇共有四個主題,分別為化學文化與化學教研、學科育人與立德樹人、學科理解與素養落地以及其他(實驗教學、智能協同教學等)。錢海如工作室的朱如琴老師作了題為《基於設計的初中化學教學實踐與思考》的主題分享,朱老師從深度學習的激發、關鍵技能的培養、高階思維的體現、學科價值的彰顯等多個角度,結合教學案例,闡述了教師需透過知識內容,挖掘教學內容隱含的深層次教育價值,充分發揮教育載體的各種功能,以化學教育價值的實現為教育宗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來自全省的中學化學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骨幹教師、中學化學教研員作了精彩展示和個性發言。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化育之學,立己達人。本次活動發揮了全省中學化學名師的示範引領作用,為化學教學明確了化學學科核心素養與學科課程建設的方向,引領全省中學化學教師專業素質能力的高位發展。整個活動內容豐富、議程緊湊,與會教師都表示感觸頗多,收穫頗豐,大家表示將在今後的教學中注重觀念的建構、方法的指引,銘記初心一路前行!
圖文:閔蓉蓉 朱如琴
審稿:錢海如
掃碼關注
聯繫我們
E-mail:qhrcht@163.com
QQ:239648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