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萬山區把發展循環畜牧業,打造畜禽糞汙無害化處理,發展有機農業等綜合利用模式作為農業轉型升級的工作重點,積極引導養殖企業走糞汙減量化、循環利用的新路子,大力發展生態農牧業種養殖產業。
在大坪鄉清塘村,2017年落戶的萬山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示範中心,成為銅仁市唯一一家大型有機肥加工企業。
萬山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示範中心
走進聚源有機肥生物肥業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各種自動化設備正在同步運行,加工車間工人們為即將拉往外地的有機肥打包裝車,忙得不可開交,現場忙而有序。自有機肥廠投產以來,這裡便成為了當地或周邊許多村民就業的好去處,村民們逐漸變成了產業工人。大坪鄉清塘村村民石建和告訴記者,「一個月有3000多元,廠開到家門口對我們各方面都有保障了,每個月只要上23到24天班,我們還有多餘的時間在家裡耕種。」
工人們正將有機肥打包裝車
企業負責人肖德銀是土生土長的萬山人,農業廢棄物產生與農產品的生產過程相伴而生,這種有機資源不被開發著實可惜,為了留在家鄉創業,肖德銀便找來了好朋友開始商討生態創業大計。「對於周邊這些養殖戶養殖廠,養雞養鴨,產生的糞便無法排除,我們目前就是把那些糞便綜合利用起來,讓它廢棄成寶。」貴州聚源有機生物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肖德銀介紹到。
運輸發酵後的有機肥
通過機器把發酵後的有機肥進行包裝
2017年10月,肖德銀等人通過外出考察學習,共同成立了貴州聚源有機生物肥業有限公司,建起了15畝的有機肥加工廠,利用畜禽糞汙、廢棄秸稈生產有機肥。不僅緩解了化肥資源的短缺,提升土地使用率,還實現了農業資源的循環利用,對於開荒土地也有一定作用。肖德銀海告訴記者,「有機肥和普通的化肥比較,就是化肥種下去它對於土質是死板的,有機肥種下去它是對於土質的一種改良,配合土質的鬆軟,我們這個有機肥它不產生一點化學物品,種植的蔬菜,水果都是綠色環保食品。」
肖德銀正在與研發技術人員討論有機肥新產品
由於有機肥的生態優勢,產品覆蓋銅仁周邊、湖南、貴州多地市場,完全不愁銷路。同時,企業已與周邊多家規模養殖場籤訂了糞汙處理合同,不僅減輕了養殖業對環境的影響,還增加了養殖戶的經濟效益,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環境保護、生態養殖的多重效益。「我們的產量是每年2萬噸以上,總產值達到2000萬左右,直接帶動了當地勞動力35人以上,其中殘疾人佔10人,每個月我們會按時發放工資,讓他們生活有了保障。」肖德銀說道。
區融媒體中心 艾昌春 彭俊
編輯 鄭姝雯
編審 吳文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