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濱海:從「鹽鹼白」走向「生態綠」

2020-12-17 山東頻道

編者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堅守,而那綠水青山是我們不變的「金山銀山」。

渤海吹來的海風溼潤了萊州灣南岸的濱海,獨特的物產養育了濱海人,也塑造了濱海的地貌特徵。鹽鹼地這樣的「不毛之地」困擾著濱海人前行,是向大自然妥協,「鹽鹼進人退」,放任土地沙化,還是主動作為,涵養發展之水土,抱得「青山綠水」?濱海人用行動給出了答案——從「鹽鹼白」走向「生態綠」。

走在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下簡稱「濱海」)北海路,寬敞的馬路兩邊,林木草坪錯落有致,給秋季披上了「七彩」時裝。估計初來此地的人會以為這是專門的綠化工程,乘著車在濱海轉一圈,渤海大街、海寧街、沂河西街……都是和北海路一樣的景觀,如果告訴你這之前十年前還是鹽鹼地,頓讓人肅然起敬,這是濱海人奮鬥的真實寫照。

塞罕壩精神的「新寫照」

步伐不停,一直前行。

濱海地處濰坊市北端,渤海萊州灣南岸,因瀕臨渤海得名,2010年正式獲批成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陸域面積678平方公裡,海域面積510平方公裡,海岸線長69公裡。

如此地域特點,濱海不僅擁有豐富的地下滷水、石油、天然氣、地熱、風能等資源,也被海洋深深的影響了水土,濱海75%的土地為鹽鹼地,屬於重度鹽鹼區,當地人曾形容之前的濱海「春冬白茫茫,夏天水汪汪」「捲起的風沙,不明白的人還以為是沙塵暴」「湧上岸的海水一泡,什麼都不長」……

是向大自然妥協,放任土地沙化,「鹽鹼進人退」,還是主動作為,涵養發展之水土,抱得「青山綠水」?濱海人,用行動給出了答案。

路該怎麼走?濱海沒有捨本逐末,以生態修復為核心,採用「林、水、技」鹽鹼化綜合治理措施,形成「大綠化、大水面、大公園」生態循環發展模式。

前文提及的道路綠化恰是大綠化的一部分。濱海以「綠」覆鹽,按照生態用地與建設用地6:4比例,規劃全域生態建設,通過實施白浪河生態示範帶、沿海防護林、三年大綠化等生態工程。

搞綠化自然得種樹、養花草,但濱海獨特的鹽鹼地土壤以及地下的滷水讓這項生態工程困難重重,當地人常說,「在鹽鹼地種活一棵樹,比養個孩子還要難」,搞好生態首先要克服的難題就是讓濱海的鹽鹼地能種植植物。

白浪河是濰坊的「母親河」,在濱海入海。過去白浪河兩岸是鹽田,鹼土漫天,方圓幾裡見不到植物,從2012年起,濱海區海洋漁業和水利局處長陳仁良一直處於白浪河生態示範帶施工一線,「關鍵是研究鹽鹼地技術。目前濱海鹽鹼地改良技術在國內來說還是比較先進的」。

他的話並不是空穴來風。

通過多年努力,濱海以「技」改鹽,積極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鹽鹼地產業智慧財產權保護聯盟、中科院、南京農科院等科研機構達成戰略合作關係,引導勝偉、東森等十餘家農業龍頭科技企業建立科研平臺,掌握近3000餘項鹽鹼地領域專利。藉此,濱海改良鹽鹼地土壤結構、提高鹽鹼地土壤肥力,建立適宜植物生長環境。

成果的背後是諸多人不辭勞苦換來的。「之前這裡,春天颳起風來就跟沙塵暴一樣」,陳仁良提到了一個細節——工作人員扛著風沙,與惡劣的環境作鬥爭,夏天四五十度,沒有空調暖氣,冬天睡覺時穿上衣服裹上被子,再披一層塑料布。臨時搭建的住處,門窗擋不住細沙,擦得很乾淨的桌椅隔一夜就能堆著一層沙,「每天早上、晚上開進度會……一幹就幹了五年」。

如今這條濰坊的「母親河」兩岸已經綠草氤氳、綠樹成蔭,不僅生態環境得以改善,更是有效帶動了濱海區旅遊休閒產業的發展,取得了很好的社會經濟效益,陳仁良有些自豪地介紹道,「以前,濰坊很多人去青島拍婚紗照,現在,都來這裡」。

艱苦奮鬥、攻堅克難的身影不止在白浪河。彌河生態綠廊工程、國家「南紅北柳」生態工程濱海示範林項目、城際生態廊道……每多一處綠色,就每多一處「呵護」。

踐行「兩山」理念,擦亮發展「底色」

隨著白浪河生態示範帶、沿海防護林和三年大綠化等生態工程實施,濱海區強化沿海溼地、近海海域與岸線生態保護和修復,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鹽鹼地綠化「濱海模式」,成功培育了魯臺鹽楊、濰坊濱海鹽松、環海鹽柳等新品種。

同時,在諸多企業、科研院所的努力下,濱海正使鹽鹼地變為良田沃土。

走進濱海區勝偉鹽鹼地生態農牧產業(示範)園,紫花苜蓿等牧草有序的分布著,三年前這片園區還是一片鹽鹼灘涂,「原先這片土壤是非常貧瘠,就是說它的有機質含量低」,勝偉集團研發主管江傑提到,為使鹽鹼地變成良田,擁有多項鹽鹼地領域專利技術的勝偉集團,採用六維復育技術對示範園所佔的2000畝土地進行復育,從而改良鹽鹼地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並在復育的土地上建立農牧園。

無獨有偶。在鹽鹼地培育出獨特品種芳青玫瑰的山東元舜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也以土壤修復為先,其公司副總經理王坤介紹到,「種植當中,(玫瑰)能夠逐步改良鹽鹼地土壤,讓土壤的有機質、透水性提高,防止土壤板結」。

在國際風箏放飛場一側的國家「南紅北柳」生態工程濱海示範林項目中,濱海旅遊度假村經濟科科長蘇鑫就提到,「檉柳生命力頑強,耐鹽鹼,藉助此可發展林下經濟,種植肉蓯蓉,這些包括植物落葉等可以對土壤進行反哺,類似蒲公英、玉竹等都可以在此生長」。

鹽鹼地的改良解決了土的問題,發展需要土,也需要水,換言之,水的問題同樣需要解決。

濱海堅持「把水留住」。南北縱向實施白浪河等幹流河道疏浚,先後開展彌河、丹河防洪治理,完成圍灘河等「三河兩帶」綜合生態治理工程,在丹河、崔家河等三河交匯處至入海口打造大水面,調節水利、儲蓄水源,降低地下滷水水位、改善生態環境。

同時,濱海依託水環境生態修復、水質生態淨化等技術,形成「再生水景觀河道複合生物+生態溼地淨化系統」修復模式,改善治理河湖海溼地8.6萬公頃,有效保護寶貴淡水資源。

治水不是只為了保護淡水。濱海目前正在大力推進中央城區綜合提升工程項目,其中就包含彌河生態綠廊工程和北海路景觀水系工程。

中鐵四局中央城區綜合提升項目黨支部書記柳百勇談及彌河生態綠廊建設時說道,「當初來的時候,(彌河)兩岸都是灘涂、雜草,溝渠整體情況比較惡劣,在中央城區項目的支持下,對彌河進行整體的構造,按照設計要求把彌河打造成集生態旅遊、環境治理、河道清淤治理、防洪等於一體的綜合性河域治理工程」。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家園

從昔日「不毛之地」的鹽鹼地變成了今日「生機勃勃」的綠洲,濱海的高質量發展正越走越近。

被稱為「濱海旅遊第一村」的大家窪街道郭李央村,一直站在濱海發展的「風尖浪口」,其藉助產業融合,讓鹽鹼攤上長出一抹「濱海紅」。

2018年,為響應濱海區鄉村振興、村企聯建號召,濰坊景海果業有限公司決定利用鹽鹼地嘗試發展特色農業,並對土地進行了實地考察,輾轉煙臺、臨朐等地,選取適合在鹽鹼地上生長的蘋果品種,自景海果蔬種植合作社落戶以來,郭李央村堅持支部引領,黨員帶頭,形成了「黨建+合作社+農戶」的新型產業發展模式,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大農業」的轉變。通過大項目引領,輻射帶動周邊村莊發展,帶動了「濱海紅」「22°桃」「周疃葡萄」「寶貝南瓜」等多個知名農產品品牌發展。

濰坊景海果蔬種植合作社董事長袁景海提到——今年從果園的長勢來看,總產能產五六萬斤蘋果,明年產量提上來了,總產能產60萬斤,到了後年,達到盛果期以後,能產360萬斤。

遠不止這些,郭李央村以鄉村振興為基石,以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緊扣鄉村產業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兩大目標,深入挖掘紅色文化、民俗文化、鄉土文化,努力打造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綜合體,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幫助建設郭李大院和郭李民俗館,成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寫照。

郭李央村是濱海踐行「兩山」理念,打造美麗家園的一個代表。

近年來,濱海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鄉村振興,以鹽鹼地生態修復為核心,以構建特色產業鏈為抓手,探索形成「鹽鹼地+特色農業」「鹽鹼地+文旅產業」「鹽鹼地+生態修復」三大生態經濟發展新模式,深化農村三產融合,走出了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昔日「一無所有」的鹽鹼荒地變成了今日「生機勃勃」的金窩窩,濱海先後被確定為「國家科技興海示範區」、「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和「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更在更遠的未來,濱海將著力打造「現代海洋產業基地、美麗生態濱海新城」。力爭到2023年實現GDP500億元、工業銷售收入10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0億元,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增長50%以上,五年再造一個新濱海。

結語

月出海鳥歸,夜靜暖風來。

從「鹽鹼白」走向「生態綠」,濱海不僅僅打造美麗家園,也譜寫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壯麗樂章。「再造一個新濱海」是濱海人的新徵程,也是再現濱海踐行「兩山」理念 傳承塞罕壩精神的新接力……

(鳳凰網山東 問遠)

相關焦點

  • 濰坊濱海大力推進鹽鹼地生態改良 昔日「鹽鹼白」今朝「生態綠」
    濰坊濱海,昔日「鹽鹼白」已變成了「生態綠」。 幾十年來,濰坊濱海人大力開展治鹼改窪工程。2012年4月,白浪河入海口生態示範帶工程全面動工,曾經廣袤荒蕪的白浪河畔披上了花紅柳青草綠的霓裳。
  • 濰坊濱海區:鹽鹼荒灘崛起生態綠洲
    治水增綠—改天換地華麗逆襲昔日「鹽鹼白」變成「生態綠」。坐在白浪河之上的「渤海之眼」摩天輪轎廂裡,遠處是一望無際的渤海萊州灣,腳下碧波蕩漾,兩岸是滿眼碧翠和金黃,五彩斑斕。濱海陸域面積678平方公裡,曾經75%是鹽鹼地,近40%為重度鹽鹼地,白茫茫一片,淡水缺乏、鹽鹼程度高,綠化成本是普通土地的4至10倍。面對廣袤荒涼的鹽鹼灘,濰坊濱海立足實際、統籌開發,從河流治理和生態綠化突破,於2012年4月全面啟動白浪河入海口生態示範帶工程,主要進行河道清淤、綠化種植、千米沙灘、廣場園路鋪裝等,掀起生態建設的新高潮。
  • 濱海,「塞罕壩」式蝶變!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幾十年來,濰坊濱海人大力開展治鹼改窪工程,大面積實施條田、臺田建設,控滷改鹼、改建蝦池鹽場。自上世紀90年代末,濰坊濱海區逐步嘗試開展生態綠化建設、鹽鹼地改造。2012年4月,白浪河入海口生態示範帶工程全面動工,拉開了濱海區大規模鹽鹼地改造和生態綠化的帷幕,經過科學的治理,曾經廣袤荒蕪的白浪河畔披上了花紅柳青草綠的霓裳。
  • 巨變:鹽鹼灘上崛起美麗生態濱海新城
    巨變:鹽鹼灘上崛起美麗生態濱海新城 2020-05-11 03: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濰坊濱海國際學校:喜報!
    濰坊濱國際學校有6名學子、3支平衡車機器人隊伍參加比賽。經過密切協作、激烈比拼,李易、袁家棟兩位同學獲得了總決賽小學組一等獎,袁誠、閆梓楊兩位同學獲得了總決賽初中組二等獎,李滕洋、李嵩澤兩位同學獲得了總決賽高中組二等獎。陳丹陽、王保濤、陳向敏獲得了大賽優秀輔導教師稱號。
  • 2020下半年濰坊濱海出遊計劃已送達,請籤收!
    海灣南畔,風箏都濰坊向北,即是平緩寬闊、風景秀麗、浪穩水清、沙細灘軟的——濰坊濱海。叮!你的濰坊濱海出遊計劃已送達請籤收!遊01渤海眼摩天輪傳說摩天輪的每個盒子裡都裝滿了幸福當我們仰望摩天輪的時候,就是在仰望幸福幸福有多高摩天輪就有多高濰坊濱海渤海眼摩天輪是每個來這裡人們浪漫的源泉~在這裡除了約會娛樂,當你的心事無法排解之時約上幾個好友,來這裡,靜靜的坐一坐試一下坐在
  • 濰坊濱海:八面錦旗 衛民平安
    一直以來,濰坊濱海公安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公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致力回應群眾呼聲,順應群眾期盼,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不遺餘力幫助有困難的群眾,提高群眾的安全感和對公安工作的滿意度。今年來,濰坊濱海公安收到了群眾送來的一面面錦旗,激勵著我們守護平安濱海的初心和決心。
  • 濰坊濱海中學:勵志基金獎師生
    9月9日,濰坊濱海中學在學校和諧廣場隆重舉行2020年開學典禮暨慶祝教師節暨第五屆中碳勵志基金頒獎大會。趙瑞遠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王德民在講話中,從教學質量突破、師生素質提升、特色品牌創建、辦學條件改善等方面回顧了學校一年來取得的可喜成績,提出了進一步優化學校管理、強化隊伍建設、深化教學改革、完善育人機制、不斷「由優秀走向卓越
  • 濱海區:科技植綠鹽鹼灘 四季青翠滿家園
    科技植綠鹽鹼灘 四季青翠景如畫修復好了生態,綠水青山就變成了金山銀山。濱海區弘揚「塞罕壩」精神,揮舞科技之劍,通過打造「鹽鹼地+特色農業」「鹽鹼地+特色種植業」產業鏈條,在生態建設中求突破、創效益,用良好的生態環境普惠民生。今天刊發《踐行「兩山」理念 鹽鹼灘崛起生態綠洲》系列報導第二輯《濱海區:科技植綠鹽鹼灘 四季青翠滿家園》。在「南紅北柳」生態工程濱海示範林項目,地上檉柳林,林下肉蓯蓉,一片生態林變身經濟林。
  • 山東濰坊:能源結構調整再添新綠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許巖、車路、記者尹明波報導 近日,在位於山東省濰坊市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光大環保能源(濰坊)有限公司,可以看到吊機員熟稔地操作設備將發酵好的垃圾投入焚燒爐內,工作人員在中央控制室中通過監控屏,密切關注著各項指標的運行情況。
  • 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懸賞公告
    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懸 賞 公 告 (2020)魯0792執77號被執行人 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新能源產學研培訓中心組織機構代碼 33451792-3住所地 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教創新園區未履行金額 1401776.38元  本院在執行申請人山東弘陽集團有限公司與被執行人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新能源產學研培訓中心建設工程合同糾紛一案中,被執行人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新能源產學研培訓中心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現申請人山東弘陽集團有限公司向本院提交懸賞申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 南開大學濱海學院「產學研基地」 在綠展環保揭牌成立
    2020年12月21日,天津綠展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與南開大學濱海學院成功舉辦了「產學研基地」校企合作揭牌儀式。南開大學濱海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系主任李國東一行、綠展環保綜管部部長李宏偉等領導共同出席了本次會議。雙方就人才培養等校企合作事宜達成共識,同時舉行了「產學研基地」揭牌儀式。
  • 濱海新區要新建一座高鐵站,就在這裡……
    部分線路走向和站點設置逐漸明朗,此次修正和新增了部分規劃線路。 (京滬二線)已完成可研評審,站點名稱及走向調整,蓬萊市站規劃預留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引入條件。 2 2019年8月14-17日,國家鐵路集團工程設計鑑定中心在天津組織召開了新建天津至濰坊(煙臺)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會。
  • 濰坊濱海公安盡責履責 八面錦旗衛民平安
    一直以來,濰坊濱海公安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公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致力回應群眾呼聲,順應群眾期盼,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不遺餘力幫助有困難的群眾,提高群眾的安全感和對公安工作的滿意度。今年來,濰坊濱海公安收到了群眾送來的一面面錦旗,激勵著我們守護平安濱海的初心和決心。
  • 渤海濱海生態修復進展滯後,秦皇島等十城市收預警函
    今天上午,生態環境部召開例行發布會,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介紹,根據《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要求,到2020年底,渤海濱海溼地生態修復規模不低於6900公頃,整治修復岸線新增70公裡左右。三省一市共設立生態恢復修復工程項目61個,整治修復岸線長度約為129公裡。
  • 山東濰坊高鐵「直線」向東進發,京滬高鐵二線走向也逐漸清晰!
    現在已通車運營的高鐵都為東西走向,但又不是純粹的東西向,出濰坊後折向東南方的青島市,而南北向的高鐵則仍是空白。東西向高鐵的這種不足會影響濰坊去往煙臺、威海等地,而南北向的「缺位」則會導致其南下北上都得繞道出行。不過,濰坊高鐵的以上現狀有些正在被扭轉,有些則進一步看到了「補位」的曙光。
  • 伏羲媽媽華胥氏,「胥」是蟹醬,山東濰坊濱海特產!
    在濰坊濱海,當地百姓有入秋用鹽和魚露自製鹹蟹子和梭子蟹醬的習俗,二者堪稱地方美味。東漢王符在《五德志》指出,人文始祖伏羲的母親叫華胥。「大人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伏羲。其相日角,世號太曎。都於陳。其德木,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作八卦,結繩為網以漁。」
  • 津濰(煙)鐵路天津至濰坊段設站細節:設濱海南等9座車站
    7月31日,山東鐵路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網站發布的《新建天津至濰坊(煙臺)鐵路天津至濰坊段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一次信息公示》(以下簡稱《公示》),公布了津濰(煙)鐵路天津至濰坊段全線共設9座車站的具體情況。
  • 山東省帆船隊集結濰坊濱海展開集訓 為期兩個月
    原標題:山東省帆船隊集結濰坊濱海展開集訓為期兩個月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6月5日訊 6月5日,山東省帆船隊60餘名運動員集結濰坊濱海歡樂海沙灘,對水翼帆板級、芬蘭人級、雷射級、雷射雷迪爾級等17個級別的項目開展為期兩個月的集訓。
  • 實名舉報濰坊濱海法院法官的舉報人一直在等待答覆?
    作為司法機構,本應擔負起依法執法的社會責任,但是濰坊濱海法院卻在一起簡單的企業破產財產分配案件中,一而再,再而三的罔顧事實踐踏法律。2020年12月,青島博遠智通工貿有限公司作為債權人先後兩次起訴了濰坊盛豐面業、袁訓水等915人,在網上顯示已經審核通過的情況下,2021年1月4日,債權人收到了濰坊濱海法院不予以受理裁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