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產業從沿海向中西部轉移:租金省大半 運費漲三成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外貿產業內遷大考: 租金省大半,運費漲三成

作者: 繆琦

一場疫情,讓紹興匯太紡織的產能轉移加速。

「浙江這邊的工廠今年4月就關了,織造、印染和家紡等生產線,全部轉移到了河南。」紹興匯太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馬香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疫情讓出口訂單驟減,也讓包含租金、稅費和人力在內的多項成本壓力變得棘手。把生產線全部轉移到中西部地區,不僅可以省下一年超過600萬元的租金,還可以獲得更充裕的勞動力資源,「不用擔心用工荒了」。

馬香的選擇既典型也不算典型。

這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從東部轉移到中西部的樣本,也是疫情背景下,傳統外貿製造業產能轉移的路徑之一。

只是,和多數剛剛萌生產能轉移念頭的企業相比,早在2017年,在河南當地政府的招商引資下,馬香就選擇在河南買下了20萬平方米的場地以建立廠房,地價投入平均下來只有浙江的四分之一。也因為如此,把產能從浙江全部轉移到河南後,在她的帳本裡,才能幹脆地劃掉數以百萬計的高昂租金。

對於未曾一次性購入土地的企業來說,河南和浙江的工廠租金以及土地價格相比,大約是1:4的差別——不能完全抹去這項成本,不過可以省下一大半。

8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的意見》,鼓勵中西部、東北地區發揮優勢,承接勞動密集型外貿產業。

在國家的引導下,外貿企業產能轉移的動力和顧慮有哪些?背後的經濟帳終究是最現實也最關鍵的。

轉移中西部的動力

用馬香的話來說,產能轉移到中西部,對企業來說的最大吸引力是工人——江浙地區普遍面臨的「用工荒」難題在河南不再是問題。

「除了一小部分技術工人,我們工廠的普通工人,90%都是河南人。」馬香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一個頗具中國特色的例子是,由於大部分工人在家鄉,春節期間工人的放假可以推遲及縮短一些了。如果在浙江,因為回鄉的車票難買,可能從春節前大半個月就得開始給工人放假,一直放到正月十五。但產能轉移到了河南後,春節前5天開始給工人放假就可以,兩者的差別至少在半個月。

在紡織行業,就技術工人而言,浙江和河南兩地的工資幾乎沒有差別;普通工人的工資,河南會較浙江每月略低100~200元。對於馬香來說,差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除了用工方面的優勢,中西部的土地資源也更加充足,成本更低。這也是企業把產能轉移到中西部的主要動力。

在稅費方面,中西部地區為了招商引資,往往會給相關製造企業提供相應的稅費減免等優惠,而在國家層面的優惠政策,兩地的差別並不大,「基本都能落實到位」。

 企業顧慮和成本增項

「有一家常年給我們公司供應原料的工廠,本來想和我們一起去河南,但後來發現,搬過去可能就只有我們一家客戶。」馬香表示,與東部地區相比,中西部在產業鏈的完善及密集程度上均有差距,這家原本與他們位於同一園區的企業,放棄了產能轉移的念頭。

有研究顯示,目前,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關聯產業的配套率已達到96%以上,但中西部地區這一指標還達不到30%。

事實上,為了減少當地產業鏈不夠完善帶給企業的困擾,馬香也著實花了一番精力,從原料到織布、到印染、再到家紡成品,公司提前布局以不斷延伸產業鏈,爭取自己能「一條龍」完成生產。

也正是因為相對完善的產業鏈和多年來的海外布局,馬香的河南工廠已經挨過了疫情中最難的淡季,迎來了忙碌的旺季。「我們只需要從大的原料廠採購上千噸原料,就可以自行生產,然後從青島上港出貨。」她這樣說。

「剛回河南時,我們把織造機器買了,後來又增加了原料加彈設備。今年疫情,促使我們的產業鏈更加完善了,我甚至都開始考慮購買各種做輔料的小設備,自己生產家紡需要的各種輔料。」促使馬香不斷投入資金增加設備的原因是,在河南當地,上下遊企業集聚度不夠,到東部採購的話不僅要面臨物流成本,還有時間成本,「有時候要等3~4天,物流可能還到不了」。

另一個轉移至中西部會增加的成本項,是出口產品從工廠運往港口的內陸運費。

馬香算了一筆帳,從河南工廠到青島港或連雲港港口的內陸費,如果企業利潤沒有那麼多,或者企業規模較小,是會虧損的。

對她來說,工廠產能規模不小,500個貨櫃柜子的內陸費,增加的成本大約是50萬~100萬元,總體利潤可以覆蓋。

安徽省服裝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理孟卓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引導企業轉移到中西部的政策還需要更多研究以解決企業真正的痛點。

諸暨航豐針紡織有限公司專門為國內外航空公司提供抱枕、毛毯等紡織品,去年產值約為2億元。該公司總經理密豐運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公司近幾年也去中西部地區考察過。但得出的結論是,上下遊配套不足、運輸成本增加,以及地方政策的連續性等,是企業的主要顧慮。

產能轉移適合誰?

綜合多項成本和因素,馬香認為,產能轉移不能只圖租金或人力方面的便宜,尤其是規模較小的企業,「不宜貿然行動」,除非當地政府提供了完善的配套產業園或輔料市場。

目前來說,適合把產能轉移到中西部的企業,是那些自身產業鏈就比較完善的較大規模企業,以及一些做國內市場,利用國內快遞、物流等可以正常運營的電商企業。

在孟卓看來,不管是把產能轉移到了中西部還是東南亞,企業都必然會考慮投入和產出效率。他總結稱,在紡織行業,人力成本便宜抵不過效率低下、缺乏相關配套產業支持,以及增加的運輸費用帶來的成本增加。

不過,每家企業面對的客戶群不同,因此面臨的社會環境和考慮因素也會有所差別。孟卓認為,對於那些面向歐美市場的外貿企業,產能轉移到東南亞可以規避貿易摩擦和關稅增加帶來的風險,而以國內銷售為主的製造企業可以考慮到中西部地區辦廠,因為國內的物流和交通足夠完善,相關成本一般也不會給企業帶來壓力。

對馬香來說,由於公司的海外市場主要在發展中國家,她並沒有在東南亞建廠的動力,反而因為部分客戶在南美,早在5年前就布局了巴拉圭的工廠,以享受南美經濟一體化組織南方共同市場的關稅優惠和便利。

她坦言,自己的團隊也曾多次考察過印度,想在印度建立工廠,但因為中印關係的波動和當地政策的不穩定而未能落地。

在「鼓勵中西部、東北地區發揮優勢,承接勞動密集型外貿產業」之外,8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的意見》還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結合當地實際,通過基金等方式,支持加工貿易梯度轉移。培育一批東部與中西部、東北地區共建的加工貿易產業園區。藉助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等平臺,完善產業轉移對接機制。

這些政策讓馬香在河南辦廠的信心越來越足。按照她的計劃,生產線全部轉移到河南,而貿易公司將繼續留在浙江,繼續保留1000平方米辦公室和展示廳,以方便與來到中國的外國客商洽談。

對密豐運來說,應對在疫情中出口額驟然降至零的挑戰,最及時有效的辦法不是把產能轉移到中西部或東南亞,而是抓緊進行電商及內銷市場的布局。

經過2個多月的試水,密豐運的電商轉型已有了起色。「結果一周後我們每天的平均銷量達到了1400條,產量反而開始變得跟不上了。」

根據他的預計,隨著更多航空公司陸續復飛,今年下半年的內外貿訂單都可能迎來爆發性增長。

相關焦點

  • 運費爆漲背後的貨櫃「戰爭」!一箱難求,外貿出貨繼續...
    外貿人面臨的種種問題也得到了多方的關注。12月8日,央視新聞頻道再次報導,曝光行業「一箱難求、一艙難求、運費爆漲」的情況。隨著中國外貿的強勁復甦,中國多個港口出現航運火爆的情況。受貿易復甦刺激,今年7月和10月,上海港、寧波港等接連刷新貨櫃吞吐量的歷史紀錄。
  • 運費「爆漲」背後!搶艙位!搶貨櫃!外貿出貨難!且訂且珍惜……
    自今年八月以來,全球範圍內的缺箱、爆艙、甩櫃,跳港、運費瘋狂上漲的現狀一直持續著,仍未得到有效緩解。貨代們紛紛提醒貨主們提前訂櫃,叫苦不迭...  12月8日,央視新聞頻道再次報導,曝光行業「一箱難求、一艙難求、運費爆漲」的情況。反映外貿出口企業出貨難等問題....
  • 外貿企業「年關」:一艙難求運費翻倍漲 貨櫃缺口緣何補不上?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外貿企業「年關」:一艙難求運費翻倍漲,貨櫃缺口緣何補不上? 中國外貿強勁復甦,一艙難求成了外貿公司的年關難題。廣州外貿公司工作的李女士對記者表示,即便訂了艙位,也要一周左右才能拿到訂艙證明,以往這一日期一般是2~3天。「這種情況下,我們也無法向客戶保證交貨時間,畢竟很多因素不是公司能控制的。」這同樣成了的楊悅(化名)這段時間以來的煩心事。楊悅在北京外貿公司工作,近期由於船太少訂不上,而出口量又在增加。
  • 不止紡織業 這些產業也在向國內轉移 投資機會在哪裡?
    同時,推動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積極承接東部地區製造業民營企業轉移,支持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等重點功能平臺建設,為製造業民營企業有序轉移創造條件。在當下,全球疫情蔓延推動製造業向國內轉移。此外,本來向東南亞轉移的產業,也加速在國內轉移。目前哪些行業產業轉移在推進過程中?是長期趨勢還是短期應對?用何種思路看待產業轉移?
  •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多管齊下增強外貿回穩向好可持續性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焦源源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為進一步增強我國外貿回穩向好的可持續性,應繼續落實落細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計價結算,進一步全面推廣跨境電商出口商品退貨監管措施,開展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B2B)出口試點,鼓勵中西部
  • 外貿企業「年關」:一艙難求運費翻倍漲,貨櫃缺口緣何補不上?
    中國外貿強勁復甦,一艙難求成了外貿公司的年關難題。  「最近能明顯感覺到貨櫃緊缺,中國需要空的貨櫃出口,而我們這邊的碼頭又罷工,外加疫情影響很多空箱回不去,貨船迴轉率又慢,直接影響了進口速度。」一位澳大利亞商家格瑞(化名)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格瑞每年約七八成商品需要從中國進口,受此影響,公司目前只能靠賣存貨和舊貨維持生意。
  • 【注意】貨櫃短缺致使運費飆升 外貿行業物流成本增加!
    相反,今年下半年以來,貨櫃運費市場一路高歌猛進。上周五(11日),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CCFI)於漲至1,411.98點,歷史性地站上1,400點創新高。據中國貨櫃行業協會近期發文表示,自7月以來,中國出口貨量急劇上升,出口貨櫃需求猛增。但同時,全球物流效率大幅降低,國際班輪艙位緊張,海運費用急速上漲。不論是海運市場還是中歐班列,都出現箱源緊缺、運費飆升、周轉延遲的現象。
  • 空間知識溢出視角下的東西互動和產業轉移
    每次的產業轉移浪潮均有其特徵,但其背後的一般規律沒有發生改變。一方面,新興產業總是首先在增長極區域發展並成熟,隨著要素稟賦結構的改變,從增長極區域轉移到要素價格更低的後發區域,在我國體現為從沿海地區到內陸地區的產業轉移。另一方面,企業在長期中更傾向於將研發和創新部門布局在發達地區,以更好的利用創新要素。
  • 為什麼油價上漲了而運費不漲,貨車司機們怎麼辦
    如果折合成升的話,相當於汽油每升上漲0.78元到0.89元,柴油則上漲了0.77元到0.87元每升。而作為一個長途貨運司機,一個月最起碼要用掉幾千升的,如果按照每個月消耗柴油3000升油價每升上漲0.8元來計算,那麼跑長途的司機們每個月就要多花2400元!但是油價漲得如此離譜,而運費卻沒有增長。
  • 承接產業轉移 不走低端尋常老路子
    截至目前,從成渝等地轉移到園區的鞋企已超過30家。  為節約成本、開拓新市場,傳統產業正大量向內陸二級城市轉移。資陽適逢機遇又面臨挑戰:如何在承接產業轉移的同時,讓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機?  這是成資一體化合作,特別是成都東進戰略提出後,資陽承接成都產業梯度轉移的內容之一。翻開成資一體化產業合作目錄發現,門窗、鑄造、紡織、食品、醫藥等20餘個合作領域中,大部分為傳統產業。  不僅成都,東部沿海傳統產業的投資客也將目光轉向內陸二級城市。7月11日,由廣州日化品牌「海辰」主辦的「海辰西部日化產業基地戰略合作推廣會」在資陽市樂至童家發展區舉行。
  • 外貿企業一艙難求運費暴漲
    貝殼財經原創出品記者 潘亦純編輯 王進雨中國外貿強勁復甦,一艙難求成了外貿公司的年關難題。廣州外貿公司工作的李女士對記者表示,即便訂了艙位,也要一周左右才能拿到訂艙證明,以往這一日期一般是2~3天。「這種情況下,我們也無法向客戶保證交貨時間,畢竟很多因素不是公司能控制的。」這同樣成了的楊悅(化名)這段時間以來的煩心事。楊悅在北京外貿公司工作,近期由於船太少訂不上,而出口量又在增加。
  • 外貿企業一艙難求運費暴漲
    中國外貿強勁復甦,一艙難求成了外貿公司的年關難題。  「最近能明顯感覺到貨櫃緊缺,中國需要空的貨櫃出口,而我們這邊的碼頭又罷工,外加疫情影響很多空箱回不去,貨船迴轉率又慢,直接影響了進口速度。」
  • 外貿囧途:出口貨物飛了一圈又運回中國 運費比貨貴
    至於何時能夠再次起運、到時運費再漲多少,目前仍然是未知數……一連串突然的變化,讓這筆出口生意進退兩難:如果繼續轉運,就要承擔不可預知的高額運費、倉儲費;如果中途放棄,則要承擔北京至墨西哥的往返運費,否則這批貨物無法收回……接不到訂單鬱悶,接到了可能更鬱悶;發不了貨焦慮,發貨後可能更焦慮。
  • 外貿囧途:出口貨物在天上飛了一圈,又運回中國航空運費貴過了貨值
    至於何時能夠再次起運、到時運費再漲多少,目前仍然是未知數……一連串突然的變化,讓這筆出口生意進退兩難:如果繼續轉運,就要承擔不可預知的高額運費、倉儲費;如果中途放棄,則要承擔北京至墨西哥的往返運費,否則這批貨物無法收回……接不到訂單鬱悶,接到了可能更鬱悶;發不了貨焦慮,發貨後可能更焦慮。
  • 中國趕超美國的秘密,藏在2020版西部大開發裡
    當我們的外貿開始「掉頭向西」的時候,西部就成了我們在歐亞大陸上的重要門戶。我們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值已經佔到中國進出口的近30%。但對於始終不如東部發達的西部來說,怎麼當好這個門戶?但是在這些不變中,還藏著一些變化,也就是西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能力出現了分化。我們講過很多次「雁陣模型」,曾經日本以為自己是東亞製造業的頭雁,韓國是中雁,中國是尾雁,低中高端的產業會按照這個順序先後轉移,但日本沒想到,中國後來居上成了頭雁。
  • 這是一個陸權秩序終將縱橫捭闔的時代,從西部大開發說起
    「西進」不只是中國的經濟戰略重心在內部挪移,更是把中國巨量的對外貿易,從過分倚重的東部沿海,轉移向內陸和歐亞大陸的連結。從東部到西部,從香港到海南,國家在為接下來的三十年,規劃一個巨型的Plan B。而這個Plan B裡包括一個能讓中國顛覆過去500年世界秩序的秘密。西部,遠遠不止於西部。
  • 穩外貿穩外資的「三大抓手」
    筆者在近期調研中了解到,廣州一家面向進出口企業及跨境服務商的平臺企業,根據其平臺上外貿客戶的報關、物流、信息、運營等情況,與招商銀行共同研發了線上付匯產品。通過該產品,企業可以實現全線上操作,更好地管控單證,並節省了付匯手續費等費用。
  • 外貿百強城市變化:中西部5大國家中心城市引領內陸開放
    隨著產業由沿海向中西部的轉移,中西部的不少中心城市逐漸成為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新高地。由中國海關總署主辦的《中國海關》雜誌最近公布了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排名。榜單顯示,前十名分別是深圳、上海、東莞、蘇州、珠海、廈門、廣州、寧波、天津、北京。全部來自東部沿海發達地區。
  • 10000美金天價運費出現!紡織外貿生意還有什麼利潤可言?
    即上周爆出鹽田至阿爾赫西拉斯的運費已到10000USD的高位,本周蘇丹也已進入萬元海運費時代。寧波到蘇丹目前海運費已經破萬元美金。除此之外,寧波到英國港口菲利克斯託海運費也達新高。業內分析人士表示,貨櫃航運「漲價潮」主要是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球各國經濟恢復程度不同。
  • 區域發展40年:東部沿海率先崛起 長江中上遊閃耀
    改革開放之初,沿海率先發展戰略使東部地區一馬當先,保持領先地位。進入2000年後,隨著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北振興等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區域差距逐漸縮小。這其中,1999年,中央正式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有效促進了西部經濟增長,帶動了能源及化工、重要礦產開發及加工、特色農牧業及加工、重大裝備製造、高技術產業和旅遊業等六大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縮小了東西部之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