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產業轉移 不走低端尋常老路子

2020-12-16 四川日報

承接產業轉移 不走低端尋常老路子

    

調整產業結構 同步轉型升級

  7月12日,樂至縣萬貫鞋業產業園一期項目建設現場,幾棟廠房正在趕工,上月在蓉籤約的3家鞋企即將入駐。截至目前,從成渝等地轉移到園區的鞋企已超過30家。
  為節約成本、開拓新市場,傳統產業正大量向內陸二級城市轉移。資陽適逢機遇又面臨挑戰:如何在承接產業轉移的同時,讓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機?
□本報記者 郭靜雯

承接產業轉移區位優勢佔先機
  6月15日,樂至縣在成都雙流舉行紡織鞋業推介會。現場,樂克鞋業、財賦鞋材、億恆飾品等3家企業與樂至萬貫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籤訂意向投資協議,將入駐樂至縣萬貫鞋業產業園。
  這是成資一體化合作,特別是成都東進戰略提出後,資陽承接成都產業梯度轉移的內容之一。翻開成資一體化產業合作目錄發現,門窗、鑄造、紡織、食品、醫藥等20餘個合作領域中,大部分為傳統產業。
  不僅成都,東部沿海傳統產業的投資客也將目光轉向內陸二級城市。7月11日,由廣州日化品牌「海辰」主辦的「海辰西部日化產業基地戰略合作推廣會」在資陽市樂至童家發展區舉行。作為廣州較知名的國產日化品牌,海辰曾為藍月亮、立白等產品做代加工生產。兩年前,海辰日化到樂至投資10多億元設廠,目前已全面投產。
  「廣州一個工人月薪4000-5000元,這讓公司的利潤和擴張空間都受限。」海辰日化總經理鄒鼎全介紹,「近年來,東南部沿海地區土地、人力成本上升,不少企業都在向西部內陸轉移。」而要拓展西部市場,資陽作為連接成渝雙核的城市,成為產業轉移的首選地之一。
  「對製鞋業這一勞動密集型產業而言,勞動力、區位和交通是關鍵,樂至正好能滿足我們這三大需求。」樂至縣萬貫鞋業產業園一期項目建設現場,園區業主四川卓昕日用品有限公司負責人也說,公司今年將從成都遷至樂至。日前,工廠已完成地基打樁等工程,預計10月竣工投產。

企業轉型升級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機
  面對前來投資設廠的企業,為發展興奮的同時也有人擔憂:「經濟下行壓力持續,不少傳統產業企業生存艱難、亟待轉型,資陽引入後給予土地、稅收等優惠支持,短期內能帶來經濟增長、促進就業,長遠看會否增加經濟和環境負擔?」
  「傳統不等於落後,也不等於低效。」資陽市投促局負責人認為,承接產業轉移的同時,資陽將做好規劃和配套,同步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以海辰日化為例,國內日化產業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西南地區尚未形成規模化的日化產業基地,樂至正是看中了這一產業機遇。
  「我們在生產技術上做了提升。」鄒鼎全介紹,目前海辰日化9條洗髮、護髮、沐浴、洗滌、潔面全自動生產線,灌裝、包裝自動化流水生產線已全面投產,每條生產線產能可達到每小時2000瓶,產值達到7萬元。不僅如此,鄒鼎全透露,此次到樂至投資設廠,走的也並非「代加工」、低端製造的老路子,除了新引進的生產線、生產設備,企業轉型升級的大跨步也從這裡邁出:推出「海生源」等多個自有品牌和300多個單品。
  當日參加推廣會的,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日化企業、供應商、經銷商共500餘人,將合力打造西部日化產業基地。
  「整個日化基地的產業鏈已經初步形成。」童家發展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曾聯介紹,目前已有樂玉包裝、億惠達紙業、樂豐印刷等日化配套入駐園區。樂玉包裝12臺吹塑生產線、億惠達1條全自動紙箱生產線已全面投產,樂豐印刷1條全自動德國進口印刷生產線即將投用。二期項目還將引入8-10家上遊配套和日化品牌企業,新建80條國際先進日化生產線,配套物流基地、職業培訓學校、科技研發中心等項目,將園區打造成特色分明的日化產業集群。全部竣工投產後年產值達50億元,創利稅3億元,可提供2000個就業崗位。
  在樂至縣萬貫鞋業產業園,去年初從成都引進的匯玲紡織公司也成功轉型。該企業按照歐盟標準裝修改造,已於去年6月投產,年產400萬件針織衫,全部出口歐美。
  目前,樂至正圍繞樂至縣萬貫鞋業產業園發展養蠶、紡織、物流等產業鏈,全力打造3000畝紡織鞋業產業園及500畝成品鞋及鞋材專業交易市場,產值已達到63.7億元。

相關焦點

  • 天津搶在河北前 承接北京低端產業轉移
    此舉標誌著天津搶在河北之前,在承接北京的低端產業轉移中先行一步。位於天津市西青區的新項目預計2015年5月投入使用。5年內這裡將形成華北地區最大的消費品集散平臺。籤約的商戶除了來自北京動物園批發市場、大紅門批發市場、百榮世貿城外,還有天津本地,以及浙江、福建、廣東、山東、山西等地的商戶,多達3000人。
  • 許善達:我國內陸為何無法承接低端產業轉移 | 原子智庫
    他分析稱,近些年來,中國由於勞動力工資、資源成本、土地成本、環境成本上漲等因素,我國出現低端產業外移現象。許善達表示,低端產業外遷會導致就業問題出現,一些農民的就業機會減少,需要引起重視。本文一共3700字,需要閱讀5分鐘。
  • 夯實職教基礎,承接產業轉移
    夯實職教基礎 承接產業轉移——湖南職教高質量發展系列報導之二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見習記者 鄧正可 記者 餘蓉 孩子就讀職校,環境好不好?專業過不過硬?出路怎麼樣?職業教育辦好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受益在哪裡?這些,都是家長、社會關注的問題。
  • 李克強:中西部要創造更好條件承接東部產業轉移
    來源:中國政府網李克強:中西部要創造更好條件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李克強10月15日考察鹹陽正泰智能電氣西北產業園。這是陝西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重點項目之一,計劃總投資100億元。總理聽取陝西承接產業轉移整體情況匯報,詳細了解企業轉移期盼哪些政策支持。李克強指出,產業升級必然會帶來產業轉移,而產業轉移又會提高產業競爭力。當前我國產業轉移主要有兩個方向:一是向國外轉移,二是向國內中西部轉移。我國中西部勞動力資源豐富,承接產業轉移的空間巨大。中西部地區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提升勞動力素質,創造更好條件承接東部產業轉移。
  • 廣西農墾搭建承接產業轉移大平臺
    轉變幹部作風 整合資源優勢廣西農墾搭建承接產業轉移大平臺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南寧訊(記者鄧萍 通訊員吳敢)廣西農墾以轉變幹部作風為契機,整合行業資源優勢,通過產業園區內的資源優勢和產業特色招商引資,實現產業聚集效應,一舉成為農墾系統承接以東部為主的產業轉移重要基地。
  • 財經時評:低端製造業消亡 中國準備好產業轉移了嗎
    現在很多年輕人,寧願冒著日曬雨淋去送外賣,也不願意走進工廠去從事低端製造業,或是嫌棄工資太低,或是覺得工作太累,或是反感其單調乏味。除此之外,社會輿論也對低端製造業棄如敝履。諸如浪費資源、環境汙染、血汗工廠等罪名,一安一個準。因此,許多地方政府的要員們都在想方設法地引進高端製造業,同時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以期實現產業轉型,摘掉低端帽子,但是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
  •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積極承接產業轉移促進加工貿易發展的意見
    承接產業轉移發展加工貿易,是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徑,是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拉動力量。為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積極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和沿海產業內移,促進加工貿易跨越式發展,加快推進全省新型工業化進程,現提出如下意見。
  • 國泰君安看紡織產業轉移:低端轉移降低成本 高端升級打造優勢
    國泰君安看紡織產業轉移:低端轉移降低成本 高端升級打造優勢 2014-01-17 16:59:32 來源:第一紡 摘要: 市場認為隨著人力成本上升我國紡織產能會向東南亞等地區轉移
  • 不止紡織業 這些產業也在向國內轉移 投資機會在哪裡?
    同時,推動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積極承接東部地區製造業民營企業轉移,支持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等重點功能平臺建設,為製造業民營企業有序轉移創造條件。在當下,全球疫情蔓延推動製造業向國內轉移。此外,本來向東南亞轉移的產業,也加速在國內轉移。目前哪些行業產業轉移在推進過程中?是長期趨勢還是短期應對?用何種思路看待產業轉移?
  • 自貢市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暨西南(自貢)食品產業園招商引資推介...
    10月19日,自貢市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暨西南(自貢)食品產業園招商引資推介會在廣州舉行。現場集中簽訂8個食品和物流項目、總投資20.5億元,這批項目將為自貢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融入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厚植「再造產業自貢」競爭力蓄勢賦能。市委書記範波出席並致辭。
  • 衡水工業新區開創承接京津產業轉移新格局
    衡水工業新區認真落實「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奮發作為、協同發展」大討論動員會議精神,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機遇,找準對接「點」,拉直對接「線」,鋪好對接「面」,不斷開創承接京津產業轉移新局面。    找準對接「點」。
  • 燕達國際健康城精準承接京津冀服務產業轉移
    12月20日,京津冀三省市協同辦在京發布《關於加強京津冀產業轉移承接重點平臺建設的意見》。三省市初步明確了「2+4+46」個產業承接平臺,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兩個集中承載地,四大戰略合作功能區及46個專業化、特色化承接平臺。 憑藉「醫養結合」的特色,燕達國際健康城被列為「46」中的8個服務業平臺之一。
  • 山西引導民營企業承接產業轉移發展服務外包
    央廣網太原12月7日消息(記者李楠)記者從山西省商務部門了解到,山西省多措引導民營企業承接產業轉移。推動民營企業承接跨國投資和東部地區產業轉移,擴大與世界500強企業、跨國公司和沿海地區企業的技術、投資和貿易合作,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  支持民營企業利用國際資本市場融資,幫助其境外上市融資。
  • 2018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產業轉移目錄一覽:優先承接發展食品等產業
    中商情報網訊: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根據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年)》以及國家有關行業規劃和區域政策文件,對《產業轉移指導目錄(2012年本)》進行了修訂,形成《產業轉移指導目錄(2018年本)》。
  • 廣東省四川大安商會成立大會暨自貢·大安區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12月8日,廣東省四川大安商會成立大會暨自貢·大安區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推介會在深圳舉行。現場籤約5個項目,總投資8.53億元。廣東省四川大安商會成立大會暨自貢·大安區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推介會現場 攝影 廖志全  此次籤約的共有科技創新工場(特種機器人)培訓和生產項目、商業顯示及智能終端(電視)項目、輕質複合牆板項目、CBD家居川南生產基地項目
  • 湖北自貿區規劃發布,承接新興產業梯度轉移
    主要任務是有序承接產業轉移,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基地,在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和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在《總體方案》的基礎上,《規劃》提出,湖北自貿區要立足湖北實際、凸顯湖北特色,積極開展以科技體制機制創新為抓手的創新驅動探索,以高端產業和高端生產要素集聚為目的的產業轉型升級探索。
  • 關於支持遼西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的復函(發改地區〔2020...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支持遼西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的復函發改地區〔2020〕1877號遼寧省發展改革委:>報來《關於報送遼西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總體方案的請示》(遼發改地區〔2020〕727號)收悉。經商國務院有關部門,現函復如下:一、根據《國務院關於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國發〔2014〕28號)有關要求,支持建設遼西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示範區範圍包括阜新、朝陽兩市。
  • 溯流而上——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轉移透視
    在化工產業,中國化工產業規模於2010年首次躍居世界第一位,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化工大國;與此同時,國內化工產業轉移開始抬頭,自發地從要素成本已經全面高企的東部沿海地區向具備價值窪地效應的中西部地區轉移。在這個過程中,長江中上遊地區以其獨特的原料、用地、用水、用電、水運等綜合優勢,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首選之地。
  • 低端產業鏈向東南亞轉移,警惕之外該如何做?中國製造正在行動
    遙想改革開放之初,中國製造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發揮勞動力、土地等成本優勢承接全球製造業轉移,以「三來一補」為代表的低端製造蓬勃發展,即:「來料加工」、「來件裝配」、「來樣加工」和「補償貿易」。在80年代中期,以「溫州模式」為代表的民營企業輕工產品異軍突起。
  • 正定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王威:打造京津產業轉移承接平臺
    石家莊日報首席記者 靳曉磊    省委中心組學習會上要求,要精準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這對於作為省會城市建設主戰場的正定新區來說,無疑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我們將充分利用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全力打造京津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轉移承接平臺。」近日,正定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威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王威說,今年是新區從基礎設施建設為主向以項目建設為主的關鍵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