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跑前不熱身、跑後不拉伸,那麼你的跑步根本不叫跑步。
撰文/燈芯絨、柳條
編輯/燈芯絨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跑步久了,我們就會知道,一次完整的跑步訓練包括:跑前熱身,跑步訓練,跑後拉伸,補充營養,休息恢復,缺一不可。
儘管已經有很多文章向大家強調跑前熱身、跑後拉伸的重要性,但仍有很多人覺得浪費時間嫌麻煩,比劃兩下草草了事,或是覺得自己就跑五六公裡沒必要,視而不見;還有一些跑者不知道如何正確的做。
特別是現在到了冬天氣溫低,人體的韌帶、肌肉和關節就會變得更僵硬一些,肌肉比較緊,粘滯性增加,就需要更長的時間進行充分熱身,否則很容易受傷。
如果跑前不做熱身,就會影響跑步訓練效果;而跑後不做拉伸,就會影響身體的恢復導致傷病。
不論你是追求PB的跑者還是享受慢跑的跑者,想保證穩定的狀態一點點進步,光憑瘋狂練是不夠,首先要保證無傷!因為不做熱身和拉伸而受傷中斷跑步,毀掉之前的跑步成果,那就不值得了。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跑前熱身、跑後拉伸的相關問題。
為什麼要做跑前熱身?
跑前熱身,也叫跑前激活,通過一系列的動態動作來提高肌肉活性,增加血流量,提升關節的靈活性、刺激心肺和神經,幫助關節儘早分泌滑液,減少磨損,讓身體提前進入運動狀態,為接下來的運動做準備。
長時間不做跑前熱身,會有哪些危害?
1. 身體肌肉關節和心肺等活性不夠,跑步效率不高,越跑越累;
2. 直接開跑,身體易出現過激反應,心率提升快,很難再降下來;
3. 肌肉、韌帶缺乏彈性,容易僵硬、拉傷;
4. 跑步岔氣,大部分和跑前熱身不充分有關;
5. 精神萎靡不振,越跑越慢,越跑越累,產生厭跑情緒。
跑前熱身如何做?
熱身不僅是人們運動前生理上的準備,同時也是心理上的準備,跑步或其他體育項目競爭越激烈,適當的熱身就越重要。
1. 熱身分為兩類:
(1)一般準備活動熱身:刺激大肌肉群,以輸送大量的血液給肌肉群;刺激心肺,促進血液循環;活動關節,增強身體靈活性。
(2)專項準備活動熱身:在做完一般熱身後,以某種方式效仿那些即將開始運動專項,以便充分滿足運動需求。比如說跑步前做1-3公裡慢跑,或幾組100米的快速跑等等,有助於之後跑步的狀態。
2. 跑前熱身怎樣做?一般分為四步驟:
(1)關節熱身:頸、肩、腰、膝、踝,每個動作兩個8拍;
(2)肌肉預熱:肋間肌拉伸、肩背等肌肉熱身,每個動作兩個8拍;
(3)心肺和神經系統預熱:原地小步跑,逐漸加快,15秒一組,2-3組;
(4)慢起步,讓身體逐漸適應運動強度和外界溫度。
3. 跑前熱身的注意事項
(1)熱身的強度應該循序漸進,從低強度動作開始,這樣可以避免損傷,同時減少關節、肌肉和血管系統的負擔。
(2)跑前熱身動作多為動態的,壓腿等靜態拉伸跑前不要做,會降低你的跑步經濟性和身體肌肉的彈性。
(3)跑步強度越大,熱身時間越長。對於日常跑步來說,跑前至少拿出10分鐘熱身,讓心率達到100—120左右,微微出汗。
(4)冬天比夏天熱身時間要更長。如果夏天8分鐘就完成熱身,那麼冬天可能要至少10-15分鐘才能完成熱身。
(5)熱身完成後與開跑間隔時間不要太長,不超過15分鐘,否則被調動起來的肌肉、心肺會恢復正常,熱身也就白做了。
(6)起跑後一定要慢,壓制興奮,讓身體逐漸預熱,預熱越好,之後的狀態也就越舒服。
為什麼一定要做跑後拉伸?
拉伸就是通過特定動作,來改善肌肉過於僵硬和緊縮的狀態,鍛鍊肌肉和肌腱的伸展能力,增加肌肉彈性和關節靈活性,便於運動時儲備更多的彈性勢能。
上個月,悅跑圈發布了疫情期間跑者數據趨勢報告,其中指出,有高達79%的跑者只做跑前熱身,不做跑後拉伸!
石春健老師說,她遇到過一個全馬239的跑者說過,自己寧可不跑步也要做拉伸。
充分的跑後拉伸有什麼好處呢?
它可以增加血液循環,排除體內代謝產物,幫助恢復;增加肌肉彈性,增加關節的靈活性和活動度;增加身體的協調性和平衡感;甚至對放鬆心情,緩解運動壓力,都有積極作用。
而長期跑步不拉伸,會導致肌肉緊張僵硬,彈性下降,會使得身體局部壓力增高,導致代謝物無法及時排出,這會讓我們的疲勞恢復變慢;
僵硬的肌肉還會影響跑步發力效果,以及跑步動作的舒展性和靈活性,使跑姿笨重;進而會讓關節受到更大的衝擊力,時間一長引發損傷和疼痛。
因此有經驗的跑友,寧可少跑10分鐘,也要做好跑後拉伸!
跑步後應該如何做拉伸呢?
1. 跑前是動態熱身,跑後做靜態拉伸
跑後拉伸一般是跑步最後先通過慢跑或慢走進行冷身,等心率降到大概120左右,再開始拉伸。這時候肌肉還有熱度和彈性,而心肺氣息都趨於穩定,這時候做拉伸效果最好,拉伸動作都是靜態的。
2. 拉伸要有針對性
跑步是一項綜合性全身運動,身體各大部位的肌肉,比如大腿、小腿、臀部、髖部、肩背、髂脛束等,一定要拉伸放鬆到位,在拉伸過程中仔細感受拉伸的力度和效果。
(1)小腿拉伸
常有跑友留言說小腿不舒服、肌肉緊張等,那你就要反思一下自己跑後有沒有好好做小腿的拉伸和放鬆。
今天石春健老師就帶大家做幾個常見的小腿拉伸動作,來看一下示範:
(2)大腿拉伸
大腿前側
▼
大腿後側
▼
或者找一個在自己腰腹位置的杆子進行拉伸
▼
大腿內側腹股溝拉伸
▼
不要彎腰弓背,背部始終是挺直著往下壓
(3)臀部拉伸
(4)髂脛束拉伸
(5)肩背拉伸
跑步新手剛開始跑步肩部會痛,一個是因為平時運動量少,還有就因為擺臂不太正確。所以跑後對肩背的拉伸也就顯得相當重要。
肩部拉伸
▼
頸部拉伸
▼
背部拉伸
▼
(6)髖部拉伸
髖部和骨盆就好比是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很多動力都是來源於此。而我們跑後常常忽略了這個部位的拉伸,必要的拉伸、開髖,對提高步幅也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利用泡沫軸,進行深層次肌肉按摩放鬆
在跑後感到哪個位置有些不適,就要針對性的去拉伸這個部位,而不是囫圇吞棗拉完了事。如果拉伸完,還感覺到身體某些肌肉很緊張,可以再拉伸一遍。
除了拉伸放鬆肌肉之外,還可以用泡沫軸來放鬆更深層次的肌肉。
(1)小腿的按摩放鬆
石老師教大家利用泡沫軸對小腿肌肉進行全方位的放鬆,如果你跑後常感到小腿肌肉酸痛和緊張,不妨多試試。
(2)大腿前側,股四頭肌放鬆
(3)大腿後側
(4)髂脛束放鬆
(5)腰部或者臀部放鬆
(6)胸部、肩部放鬆
(7)上背部放鬆
拉伸的注意事項
1. 拉伸的時間
一般來說,跑步時間越長,跑後需要的拉伸時間也越長。每個動作保持20-30秒,不要太長,不然容易拉傷了,一整套拉伸下來,至少10分鐘甚至20分鐘。
2. 拉伸力度
要控制好力度,一般以略疼到能忍受的疼痛這個範圍,千萬不要難以忍受了還是拼命堅持。如果你感覺不到酸痛,那麼這個拉伸也就沒有效果。
不要進行彈震式拉伸。這種拉伸方式多是在我們初中或者高中上體育課時學來的,但它並不科學,會大大增加受傷的風險,已經被很多研究證實。
3. 拉伸的姿勢
拉伸時一定要專注,把動作做標準,不要三心二意,否則就是在浪費時間。
4. 拉伸時如何呼吸?
因為拉伸的時候會有酸痛感和牽拉感,很多人在拉伸時容易憋氣,其實這是不對的,這樣會讓肌肉更緊張,拉伸也就失去了意義。
拉伸時的呼吸節奏應該是緩慢的,放鬆的,自然的,隨著拉伸動作力度的加強,逐漸加深呼吸深度,平緩的深呼吸有助於血液對氧氣的輸送,促進肌肉放鬆。
最後還要請大家記住一點:如果跑前不熱身、跑後不拉伸,那麼你的跑步根本不叫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