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電動滑板車在短短十八秒內突然冒煙起火的視頻,喚起了不少市民對於身邊消防隱患的重視。
昨天,市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12345接到西城區安德路濱河小區居民的來電反映,小區裡存在著飛線充電的情況,看著橫跨在頭頂上的一條條裸露電線,不少居民膽戰心驚,他們希望相關部門能進行協調,幫小區排除這些安全隱患。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西城區安德路濱河小區,小區內的停車棚裡停著不少正在充電的電動自行車。
記者注意到,車棚裡並沒有電源,用來給電動自行車充電的電線來自居民樓,只見車棚上方有幾個簡易插線板被電線吊在半空,電線三繞兩繞出了棚子,拉成一道數十米長的大弧線,連接著車棚和居民樓。
距離車棚不遠就是小區21號樓,多個插線板順著居民家的伸了出來,一直延續到樓門口。記者看到,有的線路和插線板間綁上了黑色膠布,人為拼接痕跡明顯。即便在不用的時候這些插線板也沒有被居民收回家中,僅僅是在套上塑膠袋後被隨手掛在了信報箱上。「甭管是車棚內還是車棚外,靠這種插線板來充電,是最讓人害怕的。」一位出門倒垃圾的居民無奈地搖搖頭,他說這段時間北京的雨一直下個不停,悶熱潮溼的大環境居民們不由得擔心如此充電會不會對大家的安全造成隱患。
記者了解到,在今年6月,距離濱河小區不足300米的安德路23號樓發生了一起由電動車飛線充電引發的火災,當時火勢順著居民樓的外保溫層迅速上竄至六層。據居民回憶,在事發後的一段時間內小區裡飛線充電的現象明顯減少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圖省事的住戶又把線拉到了樓下,這讓小區內的其他居民不免心存擔憂。
在小區內轉了一圈後,記者發現,居民門的擔心不無道理。車棚子跟樓之間,普遍只有三四米的寬度,車棚一旦起火,作為唯一逃生通道的單元門就會被堵,如果火勢隨風向居民樓蔓延,後果不堪設想。此外,居民樓的燃氣管道是後加的,在一二層之間的位置沿外牆鋪,因此一旦樓門口或是車棚內飛線充電的電動車輛起火,很可能會殃及這些管線從而引發更大的險情。
對此,小區內的居民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加大對此類隱患的管理,畢竟如此做法雖然在一時之間方便了自己,但卻對大家的安全埋下了隱患。
此外根據北京消防發布的火災案例提示,僅在7月13日至17日短短5天的時間裡北京市就發生了六起電動車火災,其中充電過車中起火佔到了兩起。在此本欄目也提醒各位電動車車主,莫要因為貪圖一時方便,給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埋下隱患。
來源:北京晚報 陳聖禹 曲經緯文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