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十為|智能充電:袖珍小區有了智慧車棚,給電動車充電再也不必...

2020-12-20 瀟湘晨報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受惠者口述:

屋簷低矮,牆體開裂,棚內燈光昏暗,棚頂多塊吊板已老化脫落……每逢下雨天進車棚,我都要踮著腳尖走路,一不留神就會踩進水坑裡。看著車棚兩側用拖線板充電的非機動車,我提心弔膽,屋頂漏水會不會引發漏電意外?

老小區裡租客多,「飛線」充電屢禁不止。有一戶居住了四位快遞小哥,充電高峰期,一個窗戶飛出三四根插線板,部分電線膠皮已經老化破裂,纏繞著玻璃膠帶,讓人「嚇絲絲」。

最近,小區車棚實施智能化改建,「長」高了60釐米,棚內敞亮了;80個電動自行車充電樁整齊劃一地排列著。最讓我們欣喜的是,車棚取消了人工值守,安裝了「智慧大腦」:掃碼充電,充滿立斷;煙感探測報警器、消防噴淋頭等設備一應俱全。我們身邊的一個個隱患也被徹底消除了。

五裡橋街道聯海小區居民範馥耕

記者實地見聞:

袖珍小區有了智慧車棚

在上海中心城區,有一批200戶以下袖珍型「小小區」。這些小區房齡長,居民多為老年人、租客,喜歡用電動自行車代步。昨天下午,記者走進五裡橋路210弄,入口處有一條狹長綠化帶,左手邊是聯海售後公房小區,有139戶居民;右手邊則是怡綠商品房小區,有109戶居民。兩個小區大約有100多輛電動自行車,合用一個非機動車棚。

15時許,年近七旬的範馥耕推著自行車進入小區,沿著狹長綠化帶走到底,右邊便是最新改建好的非機動車棚。走近入口處,他突然放慢腳步,眯著眼,看著正前方懸掛著的竹編鳥籠,裡面的鳥兒時而昂首抖羽、時而低頭沉思……「車棚改建好了,鄰居們也喜歡提著鳥籠、捧著茶杯,來這裡聊天、散步。」

圖說:五裡橋路210弄車棚內的充電裝置 新民晚報記者 周馨 攝(下同)

一聲「滴」響,車棚的不鏽鋼門緩緩開啟。這條狹長型的車棚約有300多平方米,左右兩排整齊地停放著電動自行車。改建後的新車棚「長」高了60釐米,安裝上了十多扇鋁合金窗戶,變得格外敞亮、通透。同時,車棚安裝上了「智慧大腦」,兩側牆壁上懸掛著一塊塊黃色的智能充電樁,上部有一個投幣口,下部則有一個二維碼;電動自行車停放在幾號充電插口前,只要按一下充電設備上的對應數字,投幣或掃碼,即可充電;充電樁還可以自動感應電池的電量,充滿即自動結束充電。

棚頂,在不鏽鋼橫梁之間,穿插著數根紅色管道。「這些紅色管道安裝著煙感探測報警器、消防噴淋頭等設備,遇到電氣短路、失火等險情,系統會自動報警並進行撲救。」範馥耕一邊介紹一邊將自行車推到車棚最深處,退休老人不趕時間,停在裡面些,將入口處的充電位留給「上班族」。

更讓居民開心的是,改造後的智能停車棚提供免費停放服務,小區內飛線充電、樓道充電等亂象沒了,樓道也變得更美了。走進怡綠小區的樓道,一面面飛天中國夢、跳躍的錦鯉、精美的睡蓮等主題彩繪牆為居民生活增添更多色彩。

共享充電樁一鍵報警

在地鐵七號線嵐皋路站2號出口處,一牆之隔便是管弄新村共享充電區域。如今,這裡成為小區內最熱門的集中充電區。昨天上午,剛送好外孫女的王翠推車進入共享充電區,選擇空閒的插座,停好車,再選擇充電裝編號、充電時長,掃碼支付充電。這也是「上班族」最喜歡的集中充電點,電動自行車充電區和地鐵站無縫對接,省時又省心。

普陀區管弄新村是一個大型老舊小區,有2000多戶,很多居民靠電動自行車解決「最後一公裡」出行難題。目前,小區有三個地下充電車庫、一個地面大型充電車庫,依然不能杜絕「飛線」充電、樓道充電等亂象。原來,因為小區太大,有些居民趕時間、圖方便,選擇就近飛線充電。陰雨天,有些居民用塑膠袋包裹,有些借牛奶箱避雨……看著讓人捏一把汗。

圖說:管弄新村地上共享充電樁為充電器適配器設置了擺放板和防雨棚,為插頭設置了防雨保護蓋

在居民代表的建議下,小區居委會、物業公司、業委會聯合對靠近地鐵出口的閒置地塊微更新。原本是一塊堆滿垃圾、被人遺忘的角落,如今已成為共享充電區。一米高的棕色木柵欄圍成一塊長方形共享充電區,安裝著8根約一米高的共享充電樁,每臺充電樁前還有一臺銀灰色的設備臺,可以同時為31部電動自行車充電。恰逢上班早高峰,共享充電區的車位基本已停滿。

「設備臺用於擺放充電器,散熱快,還戴著一扇可以遮風擋雨的『帽子』。」西部集團中山物業姚嘯洪介紹道,除了正常充電,共享充電樁還具有視頻監控、過載檢測、高溫報警、自動斷電、過充斷電、實時監控、行動支付,掃碼充電、智能雨水檢測、語音播報等十多項功能。「一旦發現電動自行車充電異常,視頻監控會自動拍照、拍視頻,第一時間報警,並同步推送給車主。」

數給你看:

上海加快推進既有住宅小區新增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進一步減少因車輛亂停放、充電不規範、報警不及時產生的安全隱患。2019年,上海市累計有983個老舊小區新增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設施設備,達到全年計劃700個住宅小區建設任務的140.4%,有效解決了部分老舊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難題。

截至2020年11月13日,今年,上海市累計完成733個既有住宅小區新增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建設任務,達到全年計劃500個住宅小區建設任務的146.6%,各區均已提前超額完成2020年度市政府實事目標建設任務。

新民晚報記者 楊玉紅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車棚有了「智慧大腦」,「小小區」充電安全係數大增
    有一戶居住了四位快遞小哥,充電高峰期,一個窗戶飛出三四根插線板,部分電線膠皮已經老化破裂,纏繞著玻璃膠帶,讓人「嚇絲絲」。最近,小區車棚實施智能化改建,「長」高了60釐米,棚內敞亮了;80個電動自行車充電樁整齊劃一地排列著。最讓我們欣喜的是,車棚取消了人工值守,安裝了「智慧大腦」:掃碼充電,充滿立斷;煙感探測報警器、消防噴淋頭等設備一應俱全。
  • 充電車棚建好了,這些小區電動自行車為啥還是難充電
    近來有市民向本端反映,自己所居住的小區雖然配備了充電棚,但因為車棚數量少、位置遠、沒通電、長期被「殭屍車」佔據等原因,電動車充電仍比較困難。近日,家住萊茵河畔小區的薛女士向本端反映,小區只在西南角建有一座三四米長的充電棚,全小區的電動車都要擠在這一處充電,加之小區內老年人比較多,多數充電車輛是老年人用來代步的電動三輪車,體型較大,「一個車棚停三四輛車就佔滿了。」
  • 藍庭公寓自建電動車棚 電動車不用進樓也能充電
    內容提要:藍庭公寓小區新建智能存車棚,讓業主不用進樓就能充電,安全又方便。>--> 天津北方網訊:近年來,各地小區屢有因樓內私接電線給電動車充電引發的事故。日前,本報熱線23602777接到市民反映,其所在的藍庭公寓小區新建智能存車棚,讓業主不用進樓就能充電,安全又方便。平整的地面,寬敞的空間,車棚兩側存車欄上配有4個充電箱,每個充電箱帶10個充電插座,兩片嶄新的遮陽板覆蓋整個車棚,十幾輛電動車正在充電。6月2日,記者來到位於東麗區新立街藍庭公寓,看到了這個智能化存車棚。
  • 老舊小區高層住戶飛線充電泛濫,物業稱將建可充電車棚
    來源: 楚天都市報武昌區星海路匯文小區是建成於2007年的老舊小區。由於小區公共區沒有可充電的充電樁,多數住戶從家中牽出電線插座給電動車充電,有低樓層住戶因此擔心懸空的電線可能會引發火災。今日,楚天都市報記者從小區物業處得知,配備充電樁的車棚預計明年年初完工,屆時可滿足住戶充電需求。今日上午,記者在該小區4棟二單元看到,五輛電動車正停在門前,上方有三根懸空的電線由高層延伸而下,電線末端被掛在一樓窗臺上。在小區其他三棟樓房外,均有幾輛電動車停放在單元門口,外牆邊也有不少從高層牽出的懸空電線。
  • 宿遷停車棚有了投幣充電裝置 老舊小區非機動車管理不再難
    進入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古楚街道中嘉城市花園小區西門,主幹道南側兩個單元門之間一排嶄新的藍頂非機動車車棚甚是「扎眼」。車棚長約15米、寬3米,裡面設有投幣式充電裝置,10個插座等距離間隔排成一條線。一排整齊的非機動車停在裡面,有電動自行車、有腳蹬三輪車、有老年代步車。
  • 蕪湖市電動車安全充電項目推介會順利召開
    在我們所生活的城市裡,每天都會有新小區拔地而起,但是那些經過多年風霜洗禮的老舊小區卻依然是眾多居民生活的家園。城市建設的好不好,不僅僅是看這個城市又蓋起了多少新樓,還有那些屹立在城市多年的老舊房。然而,老舊小區設施設備落後、功能配套不全、基礎設施老化破損、環境髒、亂、差、電動車輛亂停亂放、充電行為不當等各種頑疾成為當下社區管理的一大難題。目前,我國眾多城市都已經開啟了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蕪湖市作為長三角核心城市之一,近幾年來一直加強對老舊小區的民生改造。
  • 北京西三旗街道投用智能電動車棚 可自動開門防火防盜遙控充電
    海澱區西三旗街道北新集團社區近日投入一種智能電動車車棚,不僅能隨時隨地充電,還配備了智能雲監控和自動滅火器,一旦發生危險,監控設施會自動向消防巡邏員報警,滅火器自動滅火。北新集團社區是個老舊小區,4000多居民總共有300多輛電動自行車。
  • 人民日報評論:電動車充電的精細治理
    >「充一輛電動車僅需一元錢」。不久前,某地一小區電動車著火,參與滅火的民警了解到,該小區雖配置了充電樁,但仍有人私自從家裡拉線進行充電,由此引發了火情。便民設施未能發揮作用,問題出在哪裡?關鍵還是在具體細節。比如,安裝數量是否足夠、分布是否合理、誰來負責管理等,直接影響到群眾使用的積極性,關係著電動車治理的效果。治理效果如何,關鍵要看群眾滿不滿意。
  •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十八裡店鄉電動車棚集中充電設施建設成效顯著
    原標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十八裡店鄉電動車棚集中充電設施建設成效顯著為進一步加強電動車火災防控工作,十八裡店地區屬地監督員從加大整治電動車停放、「飛線」充電、電動車棚設施建設等三個方面著手,狠抓各項工作落實。
  • 376戶,徐州這個小區每家都有一個電動車充電樁!
    近年來, 因電動車存放、充電不當 引發的火災事故頻發, 「飛線」充電問題 一直得不到有效解決。
  • 東莞一小區又見電動車充電起火
    今天車棚有點遠?將電動車停在樓道口唄小區充電棚麻煩?拉個線路給電動車充電唄……NO!NO!NO!其實這些行為一個比一個危險4月10日晚上9時許麻湧鎮某小區居民樓陽臺一輛正在充電的電動車電池突發爆燃爆鳴聲伴隨著明火火花四濺,非常嚇人
  • 小區新設電動車棚,「私拉亂接」現象絕跡
    揚子晚報網11月27日訊(通訊員 史辰 記者 張可)近日,南京市秦淮區秦虹街道怡馨花園社區聯合民生工作站、城市治理公眾委員會、城管執法中隊、小區物業在康安裡小區內增設電動車停車棚,既方便了居民交通出行,又消除了電動車亂停亂放、隨意充電等帶來的安全隱患。
  • 電動車充電又惹禍:房山自建車棚起火 棚內貨車和三輪車被燒毀
    電動車充電事故屢見不鮮,但是由於電動車使用方便,保有量太大,雖然時常宣傳,但仍舊有很多居民在使用電動車或在給電動車充電時不注意,一旦發生自燃或其他事故,只能自食惡果。而起火的是居民自建的一個車棚,目前車棚內有一輛小貨車和一輛電動三輪車,還有不少雜物。由於貨車的油箱剛加滿油,擔心發生爆燃,民警立即將住戶全部疏散到安全範圍之外,並讓住戶將院內的其他車輛開走。
  • 南寧一小區電動車棚凌晨起火,多輛電動車被燒毀
    8月13日凌晨3點半 南寧寧鐵馨苑小區一處電動車棚內 一輛正在充電的電動車突然著火 火苗迅速蔓延,引發火災 共有16輛電動車遭了殃 當天上午 記者來到寧鐵馨苑小區看到 事發現場一片狼藉 到處散落著被燒毀的電動車骨架 車棚的塑料頂被燒毀 部分圍牆瓷磚因高溫炙烤脫落
  • 「紫牛頭條」南京電動車火災遇難3人中有一對母女,小區曾因充電...
    大火持續約30分鐘,現場不少居民聽到爆炸聲,同樓層有居民從陽臺一側裹著被子跳下逃生。起火原因究竟是電動車自燃還是充電造成,目前消防部門還在進行調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三天前該小區剛剛整治過「飛線」充電,在貼出告示取締後曾剪斷部分居民私拉的電線,為此還引發過矛盾。而小區內建有專門的充電停車房,不過仍無法將所有電動車規範起來。
  • 智能化充電樁:疏堵結合,治理小區私拉電線充電亂象
    今年,市城區街道辦事處聯合住建局房管所,在市區居民小區大力推行智能化電動車充電樁,既解決了廣大居民電動車充電難題,也治理了小區內私拉電線為電動車充電的亂象,進一步杜絕了安全隱患。王麗是西平路社區壹號公館小區的業主,平時騎電動車上下班的她時常為電動車在哪充電感到苦惱。最近小區在地下車棚新投用了智能化充電樁,每次刷一塊錢就可以充電4個小時,這讓她覺得非常方便。壹號公館小區業主王麗:「以前我們都是從樓上面甩根電線下來,在樓下充電,安全隱患特別大。有了這個充電樁,現在充電方便了很多,安全係數也高。」
  • 西安一小區電動車車棚起火,上百輛車全部被燒毀
    小區住戶:當時風颳的火已經往我們這邊來了,我站到玻璃跟前都是燙的。發生火情的是西安市西瓷豐登路小區的電瓶車車棚內。這個小區是一個老舊小區,很多人的出行都靠電動車。記者了解到小區的住戶每天都會將電動車放在車棚充電,前些年這個小區發生過一次火災,所以大家的防火意識還是不錯的。然而這場火,讓很多人的電動車付之一炬。 電動車車主:我這都是剛買的車,發票收據也都還在。 記者:這裡面車子多嗎?
  • 市委書記蒞臨豪宸儷景小區參觀指導電動車智能充電項目
    2020年5月14日,安徽寧國市市委副書記吳忠梅一行來到豪宸儷景小區,參觀指導閃開來電電動車智能充電站安全充電及運行情況。吳書記一行現場了解閃開來電智能充電樁運行情況在現場,吳書記一行實地了解了豪宸儷景小區內電動車智能充電設施配合和使用情況,在聽取了相關人員的介紹後,還深入了解了閃開來電智能充電站在充滿自停、功率識別、過載欠壓保護等方面的技術優勢。
  • 鋰電池自燃致3人遇難,如何避免「電動車充電起火悲劇」重演?
    8月31日的新聞通氣會上,交匯點記者了解到,街道已為小區配備了10個充電樁、100個安全充電插座。居民使用充電樁充電後,憑支付電費的截圖上傳到App,還能獲取積分,攢夠一定積分就能到街道慈善超市換購生活用品。「小區裡安裝的這款露天充電樁,自身有安全保護功能。如充電時遇水,會觸發充電樁自動保護而斷電。所以不用擔心露天充電不安全的問題。」
  • 電動車樓道「飛線」充電再惹禍,多輛電動車被燒毀!
    11月13日凌晨4點多鐘在江蘇徐州泉山區湖西雅苑小區內一棟居民樓的樓道內多輛電動車起火燃燒一樓的電動車被燒毀還有一輛電動三輪車已被燒得面目全非據小區物業管理人員介紹,有居民從樓上對門外的電動車飛線充電,估計是凌晨下雨的時候,充電器淋雨後導致短路起火,然後明火又蔓延到樓道內,將裡面停放的電動車全部燒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