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車棚建好了,這些小區電動自行車為啥還是難充電

2020-12-20 北京日報客戶端

進入冬季,天氣乾燥,是火災事故的高發季。近來有市民向本端反映,自己所居住的小區雖然配備了充電棚,但因為車棚數量少、位置遠、沒通電、長期被「殭屍車」佔據等原因,電動車充電仍比較困難。

探因1

充電棚遠充電插座少

「小區500多戶居民全指望一個充電棚,離著又遠,充一次電太費勁了!」近日,家住萊茵河畔小區的薛女士向本端反映,小區只在西南角建有一座三四米長的充電棚,全小區的電動車都要擠在這一處充電,加之小區內老年人比較多,多數充電車輛是老年人用來代步的電動三輪車,體型較大,「一個車棚停三四輛車就佔滿了。」

11月16日,記者來到萊茵河畔小區北門,經過五位居民指路終於找到藏在小區角落裡的充電棚——一個用鐵架和鐵皮搭建的簡易棚,棚子上掛了一塊木牌,上面寫著「便民電動車充電樁」。棚子只有三四米長,設有9個充電插座,其中一個插座的外殼已脫落。棚外有一座管理崗亭,透過霧蒙蒙的玻璃向裡看,裡邊放著一把椅子,已經落滿了灰,看上去這座管理崗亭已有些日子無人管理。

對於充電棚是何時建成的,居民們說法不一,有人說是兩三年前,也有人說已經建了很久,但從木牌上已經褪色的字跡和棚子生鏽的框架看,這座小小的充電棚已經建了有些年頭。

薛女士向記者反映充電位置很少,難以滿足居民們的充電需求,但在現場,記者卻看到這座充電棚內只放著4輛車:一輛和鐵架鎖在一起的破舊自行車,一輛摩託車和兩輛三輪車,其中只有一輛電三輪正在充電,其餘充電插座都處於空閒狀態。

小區居民有充電需求,為何充電棚沒有得到有效利用?

在記者尋找充電棚的過程中,曾隨機向小區裡5位居民問路,但其中兩位居民甚至不知道自己居住的小區內還有充電棚,無奈地搖頭讓記者再問別人,可見它的「知名度」並不高。

此外,記者看到車棚裡雖然有9個插座,但由於三輪車比較大,一輛車就佔了兩個插座的位置,狹小的空間內頂多能同時容納三輛三輪車充電。薛女士告訴記者,由於充電棚建在西南角,除了住在離它較近的20號、18號樓的居民充電比較方便外,其他單元樓的居民在把車推過來之前,無法獲知充電棚是否還有空位。「家裡老人很多次推著電三輪過來,卻因沒有位置而白跑一趟,久而久之就不願意來了。」薛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家在小區東南角,老人推車過來要走上十幾分鐘。

一邊是對充電棚的需求迫切,另一邊卻是充電棚閒置,居民們說,出現充電棚供大於求的假象,最主要的原因是充電棚又少又遠。「如果在其他位置多設幾個充電棚,大家就可以就近充電。」「或者把現在的充電棚進行擴建,只要把車推來能有地方充,哪怕離得遠一些我們也願意。」

探因2

不充電的車輛老「佔座」

「小區裡充電棚不少,但都被不充電的車子佔著,也沒人管!」最近,家住安河家園小區的安先生反映,小區裡的充電棚被大量非電動車佔用,且常年處於被「佔滿」的狀態。街坊鄰居用充電棚為電動車充電很不易,有時找不到空閒的充電插座便只能將電瓶帶回家充電,由此帶來的火災隱患讓居民很是不安。

安河家園小區共分為一裡至九裡,每個區域在建設時都配套建有一個充電棚,每個車棚的插座有十個。有居民表示,「如果車棚全部都留給電動車充電使用,同時加強管理,居民們無處充電的情況就會好轉很多。」

11月11日下午,記者走訪了六裡到九裡的居民小區,看到每一個充電棚都被大量閒置車輛佔據,沒有充電的電動車、摩託車和自行車一輛挨著一輛,真正充電的車輛僅為少數。一些車子的車座和車把手上面落滿了灰,明顯有一段時間沒有使用過。正在「插縫」充電的王先生抱怨說,樓下的充電棚便一直堆放著各種「殭屍車」,「而且這個充電棚不好用,充不滿電,也沒人維修。」

「我每天都騎電動車上班,電瓶幾乎需要天天充,但這些不充電的車子把地方全佔了,我只能回家充電。」如何保證室內用電安全?火災風險誰來擔保?安先生說,還有很多居民面臨和他同樣的困擾,「不是我們不想用,而是用不上!」

為什麼這些佔著地兒的「殭屍車」一直沒有被清理?小區物業告訴記者,去年物業部門專門組織清理過一次「殭屍車」,但被移走車輛的戶主對擅自移走私人財產一事表示不滿,還報了警,最終清理閒置車輛一事也不了了之。「移走殭屍車只能靠自覺,我們也不能把業主的東西挪走。」記者追問居民把電瓶拿回家充電會造成火災隱患時,物業則表示,「那沒辦法,只能讓居民自己注意點」。

探因3

充電樁長期不通電

近日,李女士向本端及12345熱線反映,藍河灣小區內的充電棚已經建成小半年,剛剛建成的時候,居民們滿心期待,終於有了安全充電的場所,但誰料幾個月的時間過去,建好的充電棚卻遲遲不能使用。

李女士告訴記者,小區建了兩個充電棚,一個在一號樓前,一個在小區門口附近,每個充電棚能同時容納二十多輛電動車充電。「如果投入使用,我們充電就方便多了!」

記者聯繫了小區所屬社區居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充電棚的基礎設施已經安裝完成,「能做的我們都做了,只差最後一步:通電」。

經向密雲供電公司了解情況,車棚遲遲未能通電,是因為尚有一些手續未能辦理齊全。相關負責人表示,供電公司能免費提供計量表計,但需要車棚的產權方完成報裝程序。據不完全統計,密雲今年建設了20來個充電棚,目前都還沒有報裝。供電公司已告知充電棚項目相關方,儘快到當地供電所辦理低壓用電報裝手續。

相關焦點

  • 民生十為|智能充電:袖珍小區有了智慧車棚,給電動車充電再也不必...
    五裡橋街道聯海小區居民範馥耕記者實地見聞:袖珍小區有了智慧車棚在上海中心城區,有一批200戶以下袖珍型「小小區」。這些小區房齡長,居民多為老年人、租客,喜歡用電動自行車代步。昨天下午,記者走進五裡橋路210弄,入口處有一條狹長綠化帶,左手邊是聯海售後公房小區,有139戶居民;右手邊則是怡綠商品房小區,有109戶居民。兩個小區大約有100多輛電動自行車,合用一個非機動車棚。15時許,年近七旬的範馥耕推著自行車進入小區,沿著狹長綠化帶走到底,右邊便是最新改建好的非機動車棚。
  • 車棚有了「智慧大腦」,「小小區」充電安全係數大增
    有一戶居住了四位快遞小哥,充電高峰期,一個窗戶飛出三四根插線板,部分電線膠皮已經老化破裂,纏繞著玻璃膠帶,讓人「嚇絲絲」。最近,小區車棚實施智能化改建,「長」高了60釐米,棚內敞亮了;80個電動自行車充電樁整齊劃一地排列著。最讓我們欣喜的是,車棚取消了人工值守,安裝了「智慧大腦」:掃碼充電,充滿立斷;煙感探測報警器、消防噴淋頭等設備一應俱全。
  • 北京西三旗街道投用智能電動車棚 可自動開門防火防盜遙控充電
    海澱區西三旗街道北新集團社區近日投入一種智能電動車車棚,不僅能隨時隨地充電,還配備了智能雲監控和自動滅火器,一旦發生危險,監控設施會自動向消防巡邏員報警,滅火器自動滅火。北新集團社區是個老舊小區,4000多居民總共有300多輛電動自行車。
  • 藍庭公寓自建電動車棚 電動車不用進樓也能充電
    內容提要:藍庭公寓小區新建智能存車棚,讓業主不用進樓就能充電,安全又方便。>--> 天津北方網訊:近年來,各地小區屢有因樓內私接電線給電動車充電引發的事故。日前,本報熱線23602777接到市民反映,其所在的藍庭公寓小區新建智能存車棚,讓業主不用進樓就能充電,安全又方便。平整的地面,寬敞的空間,車棚兩側存車欄上配有4個充電箱,每個充電箱帶10個充電插座,兩片嶄新的遮陽板覆蓋整個車棚,十幾輛電動車正在充電。6月2日,記者來到位於東麗區新立街藍庭公寓,看到了這個智能化存車棚。
  •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十八裡店鄉電動車棚集中充電設施建設成效顯著
    原標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十八裡店鄉電動車棚集中充電設施建設成效顯著為進一步加強電動車火災防控工作,十八裡店地區屬地監督員從加大整治電動車停放、「飛線」充電、電動車棚設施建設等三個方面著手,狠抓各項工作落實。
  • 一小區裝了500個正規充電...
    電動自行車起火有多可怕? 金山消防曾經做過一次實驗發現 電動自行車電瓶一旦起火 2分鐘左右 電動自行車的塑料外殼逐漸開始融縮
  • 北京西城安德路濱河小區飛線充電消防隱患大,居民膽戰心驚盼解決
    昨天,市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12345接到西城區安德路濱河小區居民的來電反映,小區裡存在著飛線充電的情況,看著橫跨在頭頂上的一條條裸露電線,不少居民膽戰心驚,他們希望相關部門能進行協調,幫小區排除這些安全隱患。
  • 鋰電池自燃致3人遇難,如何避免「電動車充電起火悲劇」重演?
    交匯點訊 還記得8月27日交匯點刊發的報導《「電動車起火致3人遇難」半個月後,老舊小區充電難題未解》嗎?時隔近一個月,許多網友在交匯點後臺留言,希望有關部門儘快公布起火的原因。8月31日,記者從南京市鼓樓區電動自行車整治工作新聞通氣會上了解到,起火原因已查明,是停放在小區樓下的電動自行車上的鋰電池,在高溫下自燃造成的。
  • 宿遷停車棚有了投幣充電裝置 老舊小區非機動車管理不再難
    進入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古楚街道中嘉城市花園小區西門,主幹道南側兩個單元門之間一排嶄新的藍頂非機動車車棚甚是「扎眼」。車棚長約15米、寬3米,裡面設有投幣式充電裝置,10個插座等距離間隔排成一條線。一排整齊的非機動車停在裡面,有電動自行車、有腳蹬三輪車、有老年代步車。
  • 蕪湖市電動車安全充電項目推介會順利召開
    然而,老舊小區設施設備落後、功能配套不全、基礎設施老化破損、環境髒、亂、差、電動車輛亂停亂放、充電行為不當等各種頑疾成為當下社區管理的一大難題。目前,我國眾多城市都已經開啟了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蕪湖市作為長三角核心城市之一,近幾年來一直加強對老舊小區的民生改造。
  • 山東加快居民小區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12月10日上午,山東省電能替代促進會、山東省物業管理協會在濟南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山東省居民小區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兩家協會的11家成員單位也分別籤署合作協議,通過優勢互補進一步加強居民小區充電設施建設。
  • 老舊小區高層住戶飛線充電泛濫,物業稱將建可充電車棚
    來源: 楚天都市報武昌區星海路匯文小區是建成於2007年的老舊小區。由於小區公共區沒有可充電的充電樁,多數住戶從家中牽出電線插座給電動車充電,有低樓層住戶因此擔心懸空的電線可能會引發火災。今日,楚天都市報記者從小區物業處得知,配備充電樁的車棚預計明年年初完工,屆時可滿足住戶充電需求。今日上午,記者在該小區4棟二單元看到,五輛電動車正停在門前,上方有三根懸空的電線由高層延伸而下,電線末端被掛在一樓窗臺上。在小區其他三棟樓房外,均有幾輛電動車停放在單元門口,外牆邊也有不少從高層牽出的懸空電線。
  • 禁止電動自行車私自拉線充電 湖南全面加強管理
    瀟湘晨報長沙訊 小區電動自行車隨意停放充電、私自拉線充電、佔用消防通道……這些行為我們時常看到,不但對生活秩序造成了影響,還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日前,湖南公布《湖南省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全面加強電動自行車消防管理。辦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 南寧一小區電動車棚凌晨起火,多輛電動車被燒毀
    8月13日凌晨3點半 南寧寧鐵馨苑小區一處電動車棚內 一輛正在充電的電動車突然著火 火苗迅速蔓延,引發火災 共有16輛電動車遭了殃 當天上午 記者來到寧鐵馨苑小區看到 事發現場一片狼藉 到處散落著被燒毀的電動車骨架 車棚的塑料頂被燒毀 部分圍牆瓷磚因高溫炙烤脫落
  • 拆除廢舊車棚 清理亂堆亂放
    本報記者 胡雁冰 攝本報訊 (記者 胡雁冰)近日,寧安社區黨支部、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社區警務室」五位一體」,組織社區黨員、志願者,協同新華路街道城管執法隊、住建科,對寧安小區開展了一次清理亂堆亂放、拆除私搭亂建的行動,特別是拆除了兩個較大規模的封閉式廢舊自行車棚,改善了小區環境,讓小區居民拍手稱快。
  • 電動自行車在樓道停放、充電?上海擬立法禁止!
    一是明確區人民政府應當編制本區非機動車道路停放點設置規劃,公共場所和住宅小區應當加強非機動車停放設施的規劃建設;二是明確非機動車道路停放行為規範以及沿街單位的管理義務;三是明確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管理總量調控和停放清理要求。(第二十四條至第二十八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五)突出問題導向,強化新興業態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管理。
  • 「紫牛頭條」南京電動車火災遇難3人中有一對母女,小區曾因充電...
    起火原因究竟是電動車自燃還是充電造成,目前消防部門還在進行調查。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三天前該小區剛剛整治過「飛線」充電,在貼出告示取締後曾剪斷部分居民私拉的電線,為此還引發過矛盾。而小區內建有專門的充電停車房,不過仍無法將所有電動車規範起來。
  • 西安老舊小區消防隱患調查:雜物堆放佔道私拉電線充電普遍
    紡科路四棉社區內一樓樓道裡隨處可見電動自行車,還有居民將樓道改裝成自家晾衣房,拉繩搭被單、衣物等,使作為安全通道的樓梯空間變得十分擁擠狹小。小區內車輛佔通道的現象普遍,每個單元門口或樓道裡都有電動車或做生意的三輪車。西光十六小區居民樓堆放雜物現象嚴重,此外還有樓外住戶私裝大門,在緊挨窗戶防盜網和空調室外機的地方改造出一個小車棚,裡面放著電動車、自行車、廢家具等。在西安秦腔劇院家屬院、西安市郵政局家屬院,也存在車輛雜物佔用通道現象。
  • 鄭州部分小區飛線充電現象仍存在 充電站閒置不用背後原因有點尬
    近年來,因電動自行車充電導致的火災接連發生,充電站一時之間成為各個小區的「寵兒」,那麼,鄭州各個小區電動車充電站到底如何?花1塊錢能充多少小時?有了充電站是否還存在「飛線」充電的情況?因此從自家接一根電線出來給電瓶充電就成了大家公認的一個「好辦法」。「我們也知道『飛線』充電不安全,可是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啊!」一居民表示,只要充電時注意安全,一般不會有事。記者在走訪過程中了解到,與沒有電梯的多層住宅樓相比,一些有電梯的高層小區「飛線」充電情況微乎其微。「小區樓下有電車充電站,停在樓下就可以充電。
  • 人民日報評論:電動車充電的精細治理
    近年來,各地相繼出現了電動自行車充電櫃、充電樁,居民通過投幣或刷卡就能充滿電,既簡單方便又經濟實惠。這項自助式便民服務一經推出就受到好評。「一元充電樁」在解決群眾充電難題的同時,減少了電動車亂停亂放及飛線充電、進樓充電、人車同屋充電等現象,降低了安全隱患。充電樁雖好,卻也有閒而不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