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2020年8月8日5時14分,南京市鼓樓區金陵村小區405號一樓樓道內電動自行車發生火災,造成三人死亡。記者來到小區內採訪得知,遇難三人中有一對母女,另一名年輕女性為其親戚。大火持續約30分鐘,現場不少居民聽到爆炸聲,同樓層有居民從陽臺一側裹著被子跳下逃生。起火原因究竟是電動車自燃還是充電造成,目前消防部門還在進行調查。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三天前該小區剛剛整治過「飛線」充電,在貼出告示取締後曾剪斷部分居民私拉的電線,為此還引發過矛盾。而小區內建有專門的充電停車房,不過仍無法將所有電動車規範起來。
【紫牛頭條】南京電動車火災遇難3人中有一對母女,小區曾因充電引發矛盾
火從一樓樓道內燒起
有傳出爆炸聲
2020年8月8日5時14分,南京市鼓樓區金陵村小區405號一樓樓道內電動自行車發生火災,南京市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立即調派力量趕赴現場處置。5時38分明火被撲滅,火災造成3人死亡。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核實中。
據了解,該建築為6層磚混結構,起火部位為該樓一樓樓道。電動車失火後引燃樓道內裸露電線等雜物,在樓內產生大量煙霧。主要燒毀8輛電動自行車、2輛自行車及一至四樓樓道內雜物等。
事發後,記者火速來到位於城北的金陵村小區,事發居民樓周圍已經拉起警戒線,多個部門工作人員進出勘查現場。起火的門洞被燻得烏黑,建築外立面上可以看出清晰的過火痕跡,一直延伸到三樓。現場居民告訴記者,出事的是當時停放在樓道內的電動車。「平時很多電動車都放在外面,可能是因為下雨才推進了樓道,火勢主要集中在樓道內,不知為何會造成三樓的住戶在家裡遇難。」而一位事發後到過現場的居民告訴記者,她看到一樓二樓的大門都被燒焦,但是都緊閉著,而三樓的門是開著的,可能是有濃煙進入。
為何一樓樓道失火,住在樓上的居民遇難?有關人士分析,可能是由於住戶開門逃生或者查看情況,導致煙霧進了家門。「以前江蘇發生過一樓失火,一樓到五樓都沒事,六樓的住戶遇難的案例,就是因為住戶開門想要逃生,吸入高溫濃煙致死,並且電池燃燒產生的濃煙還有著不小的毒性,遇到樓道失火,切不可匆忙開門。」
「早上因為家裡孩子要出去玩,我定了5點15分的鬧鐘,醒來沒一會就看到救火車閃著警燈停在門口。」一位小區居民向記者回憶,起火時間應該在5點多一點,她看到火勢從樓道一側的一樓一直躥到三樓,現場還響起爆炸聲,前後的居民樓很多人被巨響吵醒。
消防車一度被堵
鄰居裹被子跳樓逃生
「一個樓道裡是三戶人家,我看到二樓三樓的都在想辦法逃生。其中有一家鄰居是大人從陽臺跳下,孩子接著用被子裹著跳下,下面的大人接住。遇難這家是中間戶,始終沒看到人從南邊窗戶出來。」記者從居民樓另一側看到,遇難者家的窗臺下有一床被子,窗臺上還有一隻鞋,整個樓的南側沒有出現過火痕跡。這位居民告訴記者,這個樓棟的其他幾家人都成功逃生。
事發小區樓下圍了很多居民
據現場居民回憶,大火約6點前被撲滅。附近居民由於回不了家,目前被街道工作人員安排在附近的賓館休息。不少居民均表示,之前由於小區內一條主要通道停滿了車輛,消防車最終沒有進入到失火樓棟下。「我看到的時候,消防車在進入這條道路的拐彎口就轉不過來了,拖了長長的水管在救火。」
消防車沒辦法進入到失火樓棟下
遇難三人中有一對母女
租住近十年剛剛買房
附近居民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在火災中遇難的三人中有一對母女,母親三十多歲,女兒才11歲,就讀於附近的象山小學,今年秋天本來應該上六年級。「他們家附近不少人都認識的,租住在這裡快十年了,剛剛把房子買下不久,家裡還有老人和親屬住在相鄰的一棟樓。」一位居民介紹,另一位年輕女孩身份為家裡的親戚,暑期借住在這裡,沒想到也遭遇不幸。
據鄰居介紹,這家男主人姓安,多年前從安徽來南京,平時做生意,今天失火時因為工作的事情沒有在家中。記者在現場看到遇難者家屬坐在小區內一側,神情悲痛,時不時還有親屬趕來。相關工作人員也在與家屬接洽,在善後處理過程中提供一些方便。
小區三天前剛整治「飛線」充電
還因此引發矛盾
現場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可以確定火是從四五輛電動車中燒起來的,但是不清楚是電池自燃還是充電引發。「其實物業一直有在整治這種拉線充電的,8月5日還發通知不允許這樣充電,前面那棟樓拉下來的線全都被剪掉了,但是仍然有人繼續拉線。」一位小區居民告訴記者,小區有集中充電的車庫,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去。
就在發生火災居民樓的南側,記者看到一排新建的車棚,不少電動車停在裡面,而充電的線仍然是家裡接進來的。「這個車棚是剛剛修建的,當時說有意向在車棚內安裝集成充電的裝置,讓居民在這裡充電,但是可能工作有些滯後,這一塊還沒有裝起來。」一位居民說。而就在隔壁的樓棟,記者仍然能看到黃色的充電線從高樓層拉下來。從窗戶拉出來的電線末端,是一個帶保護罩的接線板,可以看出來是專門為這種遠程接線充電設計的。
仍有居民在拉線充電
在附近樓棟,記者看到有電線從樓上拉下後,末端被剪掉。「為了剪電線的事,物業和居民還鬧過矛盾,很多人覺得這樣方便,不願意移走。」
百米外有集中充電停車庫
居民嫌遠也嫌貴
一位金陵村小區的居民告訴記者,小區建有集中的充電車庫。在距離失火居民樓約200米處,記者找到了這個車庫。位於小區東側圍牆的長條形建築內,有兩排電動車、摩託車停在裡面,其中一側的電動車正在進行充電。「我這裡很正規的,每個插座都有保護,如果短路會自動跳閘。」負責車庫的一位女士告訴記者,車輛放在這裡停車費和充電費,每月大約幾十元。
小區的集中充電車庫
儘管小區配有這樣的充電車庫,但是很多居民仍不願來這裡充電。「騎電動車大家都圖方便,往樓下一停能充電就行了,小區也不小前後很多排樓,有的人不願跑遠,碰上接送小孩或者下雨下雪天,停下車還要走不少路。」居民告訴記者,除了圖省事,一些居民也覺得集中充電的地方價格略貴,不如自己家接線充的方便。
記者了解到,金陵村小區原為金陵船廠建設,是上世紀80年代的建築,已經有三十餘年歷史。小區外立面剛剛全面出新過,但是空中的線路仍保留下來,同時由於車位緊張,小區內主要道路兩側都劃有車位停車。
南京三天發生多起電動車起火
消防提醒注意用車安全
記者了解到,近日南京頻頻發生電動車引起的火災事故。就在8月7日,同樣是在早上5點,建鄴區海峽城雲璽灣1棟2單元3207室居民家失火,就是因為電動車電瓶在家中充電引發。雖然家中被燒得面目全非,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初步調查是電瓶放置在室內電氣故障導致。同一天上午10時58分,建鄴區文體村小區,一個堆放雜物的房間內,一輛正在室內充電的電動車冒煙起火。消防員和消防特勤到場後迅速處置,撲滅火災。另外,8月6日,在弘陽時光裡小區一電瓶在走廊中起火,主人稱想把電瓶帶回家充電時冒煙。
為此,南京消防部門也提醒市民注意充電安全。記者了解到,包括鼓樓區在內的不少城區,在最近一段時間內都在進行整治。為保障電動車充電安全及解決居民日常充電難題,目前,越來越多的小區,安裝了電動車智能充電樁。
為了杜絕飛線充電,部分小區物業甚至採用了「剪飛線」的方式,來規範充電方式。消防部門提醒,電動自行車一定要在室外集中充電場所停放和充電,嚴禁在首層門廳、疏散走道、樓梯間、家中等區域停放和充電。同時,一定要從正規渠道購買電動車和電瓶,禁止非法改裝電動車切勿飛線充電。
紫牛新聞記者| 劉瀏
編輯|張冰晶
剪輯|張冰晶
主編|陳迪晨
圖片來源 記者拍攝
【來源:揚子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