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頭條】那個南京女孩的故事又上新了,紫金草點亮2020年國家...

2020-12-15 澎湃新聞

原創 紫牛頭條 揚子晚報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2020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由鏟史官團隊每年12月13日推出的國家公祭日漫畫又如約而至。今年的漫畫給大家講述了日本人山口誠太郎與「紫金草」的故事,別具匠心。2017年國家公祭日,團隊以其創作的兩名女孩穿越歷史隔空對話的漫畫爆紅,此後每年12月13日,他們都會推出紀念國家公祭日的漫畫作品,以這種方式跟網友一起緬懷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喚起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今天,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了這個團隊的核心創作人員,了解了幕後的故事。

創作女孩「隔空對話」爆紅的團隊

今年用「紫金草」紀念國家公祭日

2016年,他們完成首次主題創作:兩名女孩穿越歷史隔空相對,彼此伸出手想要抓住對方。兩人中間寫有一行字,「那年亂世如麻,願你們來世擁有錦繡年華」。2017年國家公祭日,網友自發將圖片中的2016改成2017,戳中無數人淚點,由此走紅。

團隊因為這幅漫畫走紅

此後每年,團隊都會創作紀念國家公祭日的漫畫。今年的國家公祭日漫畫中,當年隔空對話的小女孩的故事又更新了,她這次用傳遞的紫金草,給大家講述了日本人山口誠太郎與「紫金草」的故事。

今年團隊創作的漫畫

1939年春,南京,戰爭創傷仍然遍布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紫金山上的二月蘭,卻已在廢墟中悄然盛開。一位名叫山口誠太郎的日本軍醫,曾擔任侵華日軍衛生材料廠廠長,因目睹戰爭慘狀發布反戰言論,被軍方勒令遣返。離開南京前夕,他來到了紫金山,偶然遇到了一名挖野菜的小女孩。小女孩突然看到一個日本人,本能地驚恐萬分。片刻後,氣氛慢慢緩和。小女孩看到山口誠太郎並無惡意,放下了心中的戒備,把手中的一束二月蘭送給了他。小女孩的行為深深打動了山口誠太郎。這束二月蘭在他眼裡有了非同一般的意義。他在紫金山下採集了二月蘭種子,帶回了日本。

1940年的春天,山口家的院子裡開滿了這種紫色小花。山口將它取名「紫金草」,把種子送給親朋好友種植,到公園、社區廣泛宣傳和平的願望。因此,紫金草又被稱為「和平之花」。此後20多年,山口每年都坐上火車,將種子裝滿麻袋,一路拋出窗外。紫金草耐寒耐旱,在貧瘠的土地上也能頑強生長,很快便盛開在漫山遍野。1966年,山口誠太郎去世,給兒子留下遺言,要他把推廣紫金草——傳播和平的事業繼續下去。

2009年,日本和平友好人士捐資塑造的「紫金花女孩」銅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和平公園內落成。2014年開始,每年的12月13日,南京各界群眾會佩戴「紫金草徽章」,參加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祭奠活動。每年春天,紫金草盛開在南京街頭,傳遞著對親人的思念,對歷史的銘記和對和平的祈望。

漫畫的創作者之一,鏟史官團隊成員朱彥告訴揚子晚報記者,相比以往,今年的漫畫更加特別,首次出現了彩色。彩色給人一些生的希望,之前武漢抗疫的策劃圖創作時也用了一點彩色。

2020年是不容易的一年,

更嚮往和平安寧

家在泰州的朱彥說,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4年的大學生涯,讓他對南京這座城市有著特殊的情感,這也是促使他開始創作公祭日漫畫的原因。在南京的時光,讓朱彥對這座城市漸漸有了不一樣的情感,也對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朱彥說:「不要忘記過去發生的歷史,因為忘記才是真正的死亡。」

朱彥在創作中

朱彥告訴記者,今年的漫畫也有特殊意義。「2020年是特別不容易的一年,疫情和各種國際紛爭讓我們更加嚮往和平與安寧。所以我們就選定了和平為主題。又因為我們關注並了解了『紫金草』背後的感人故事,所以選擇『紫金草』為畫面中心。」

這次的創作脫胎於去年的創意,經過50稿文案的不斷修正,成稿設計仍舊沿襲了一貫的歷史與當下對話的方式。朱彥介紹說,圖片上採取了左右對稱的布局,左邊是1937年的女孩,代表1937年南京大屠殺中的倖存者,右邊那個是現代的小女孩,由她將「紫金草」代表的和平願望傳遞下去。

背景則是南京明城牆的臺城,左邊是雞鳴寺,右邊是現代建築群,有一種古代和現代交匯的意味。遠處是紫金草所在地紫金山,也是南京代表性景點之一。「整體畫面所要表達的就是傳遞和平,就像我們讀者在後臺留言說的那樣,願全世界和平,願全天下無疾病,願全人類幸福快樂!」

每年國家公祭日,鏟史官團隊都會花時間籌備推出一幅漫畫,只要「條件允許就會一直創作下去」。這些漫畫,團隊並沒有去做商業開發,反倒有很多人拿去印製海報或明信片。現在團隊免費授權給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團隊在進行創作

漫畫團隊各有所長

希望讀者能沉下心思考歷史

手繪漫畫,整理歷史,撰寫文章,是鏟史官團隊的日常。起初的團隊成員包括鄧玲玲、朱彥和周紹綱,他們曾是知名門戶網站歷史頻道編輯。負責整體策劃的鄧玲玲,做過紙媒,大學學的是經貿英語。畫手朱彥學過素描,自幼喜歡漫畫,還是軍事粉,大學專業是數學。而學法律的周紹綱負責文案,他喜歡寫詩、讀史。

鏟史官漫畫團隊成員

2018年,團隊又迎來兩位前同事加盟,主要負責文案,大家一起創業。這個團隊年齡跨度從70後到90後,總體風格較佛系。管理上沒有打卡制度,每個人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都擁有話語權。

「原先做的歷史漫畫欄目,後因網站調整停更。團隊捨不得放棄,2016年5月,便辭職做起了『鏟史官』公眾號。正趕上自媒體的風口,我們有了不少粉絲。」朱彥告訴記者,團隊的優勢在於熟悉歷史又懂媒體,對一些重大事件節點保持一貫的職業敏感,「觸動我們的事情,我們都會去做」。

目前「鏟史官漫畫」運營模式為每周定時更新一個條漫,一周推出一期歷史漫畫,用文圖形式結合當下熱點,做歷史溯源。除了走紅的四幅主題漫畫外,該團隊還創作了不少其他主題漫畫,比如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汶川地震、抗疫等。同時靠廣告和出書創收。他們目前能有穩定的收入,對他們來說,商業變現是附加值,重要的還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第一幅創作走紅時,很多人問漫畫圖能不能拿來轉發,主創稱 「版權屬於全體中國人」。此後團隊的紀念國家公祭日的作品一直堅持授權全網轉發。漫畫主創人之一、鏟史官漫畫CEO鄧玲玲說:「國家公祭日是一件嚴肅的事情,我們不能做成自己的營銷事件,或者變成一種成名的手段。團隊初衷不是為了商業利益,不想走遠了,忘了初心。」

團隊的三位成員

跟公祭日漫畫不同,平時他們漫畫的風格會更具趣味性。比如嫦娥5號升空,他們創作了關於中國古代人如何探秘「天機」的作品,給天文學附加了歷史層面的意義;另外,團隊也接一些項目,和外研社合作「中國思想文化術語系列」,做過比如《在中國古人眼裡,怎樣才算武德充沛?》等選題。

朱彥說,「我們做這個公眾號,希望更多人了解歷史,對歷史文化沉下心來做一些深度思考。」朱彥告訴記者,他們還嘗試做短視頻,未來考慮開發長視頻。他們計劃把小女孩的故事展開,再串起來,融入更多故事情節,也回答網友的問題,漫畫中多次出現的小女孩到底經歷了什麼。

紫牛新聞記者|張楠

編輯|張冰晶

剪輯|張冰晶

主編|陳迪晨

圖片來源 受訪者提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紫牛新聞常年法律顧問:

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唐迎鸞律師

您有新聞線索,歡迎點擊爆料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紫牛頭條】那個南京女孩的故事又上新了,紫金草點亮2020年國家公祭日漫畫》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那個南京女孩的故事上新:紫金草點亮國家公祭日漫畫
    今年的漫畫給大家講述了日本人山口誠太郎與「紫金草」的故事。2017年國家公祭日,該團隊以其創作的兩名女孩穿越歷史隔空相對的漫畫爆紅,此後每年12月13日,他們都會推出紀念國家公祭日的漫畫作品,喚起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
  • 那個南京女孩故事又上新了 用紫金草紀念國家公祭日
    今年的漫畫給大家講述了日本人山口誠太郎與「紫金草」的故事。2017年國家公祭日,該團隊以其創作的兩名女孩穿越歷史隔空相對的漫畫爆紅,此後每年12月13日,他們都會推出紀念國家公祭日的漫畫作品,喚起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
  • 【紫牛頭條】產婦危急,回鄉探親的年輕醫生挺身而出,29年後女嬰成...
    如今這名女孩已經成為一名出色的航天科技工作者,當年的年輕醫生也成為著名的整形外科專家。紫牛新聞記者近日聯繫到這位醫生,聽他講述當年的故事。戴傳昌醫生的微博戴傳昌告訴紫牛新聞記者,這個事情已經過去了29年,他其實已經淡忘了,最近女孩帶著愛人來看望自己,一起吃了飯,突然想到這個事情,有感而發,就寫了一條微博。
  • 【紫牛頭條】被北大貓協刷屏了,其實南京高校的流浪貓圖鑑也超有愛
    原創 紫牛頭條 揚子晚報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吸貓嗎,有北大學籍那種?」這陣子,想必很多人都被「北大貓協」刷屏了!
  • 【紫牛頭條】從流水線女工逆襲成高薪程式設計師,一度爆紅的她現在咋樣了
    原創 紫牛頭條 揚子晚報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她叫孫玲,一名來自湖南婁底農村的女孩。因疫情影響和家人病故失去工作又尋求新的開始1990年出生的湖南婁底女孩孫玲,今年剛好30歲。因為經歷了輟學、高考失利、當流水線工人、當程式設計師、出國留學、在谷歌總部大樓上班……她的30歲顯得和很多人不一樣。聯繫到孫玲的時候,她人在美國。
  • 【紫牛頭條】南京一小長頸鹿術後當月死亡,醫生發文章稱5個月後...
    原創 紫牛頭條 揚子晚報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去年5月,南京金牛湖野生動物王國的一隻小長頸鹿遭踩踏骨折,園方曾在網絡上求助,
  • 【紫牛頭條】百香果女童被害案再審,母親聽到兇手陳述時心痛萬分...
    原創 紫牛頭條 揚子晚報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2018年10月4日 ,廣西靈山縣伯勞鎮平心村發生一起強姦殺人案,10歲女童燕子慘遭同村男子楊光毅毒手
  • 「紫金草」合唱團巡演上千場,用歌聲反省戰爭呼喚和平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之後的第二個春天,一名侵華日軍士兵看到南京城郊的廢墟之上,依然開著這種淡紫色的花。他覺得,這種花是不畏暴行、愛好和平的象徵,便將種子帶回日本培育,起名「紫金草」,並和後代一起致力於讓這種「和平之花」開遍日本。被這段史實感染的日本詞作家大門高子女士創作長達1小時的組曲《紫金草的故事》,並組建「紫金草合唱團」,10多年來巡演上千場,用歌聲唱響和平,反省戰爭。
  • 【紫牛頭條】2021年日曆和1971年長一樣?網友:時間沒變,我們變了
    【紫牛頭條】2021年日曆和1971年長一樣?,甚至還有網友原地送上祝福:「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那麼,這是50年難得一遇的罕見現象嗎?帶著這份疑問,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求證了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劉佳成。劉佳成介紹了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他解釋1971年1月1日到2021年1月1日之間的間隔數字是7的整數倍,所以會出現日曆相同的情況。
  • 【紫牛頭條】酷!援鄂女護士回家得到"劍陣"歡迎,來認識下南京"劍道...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4月1日,河北援鄂醫療隊護士劉思思結束隔離回家,在小區門口受到了隆重的「劍陣」迎接,原來劉思思是劍道愛好者,多位劍道好友特地擺此「
  • 【紫牛頭條】盱眙有個「沐浴之王」,搓澡工成炫酷曳步舞王
    原創 紫牛頭條 揚子晚報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最近熱映的電影《沐浴之王》裡面澡堂搓澡工的絕技驚豔眾人,在江蘇淮安也有一位身懷絕技的搓澡工
  • 誦讀和平詩,共繪紫金草 南京律師共誦「和平宣言」
    本文轉自【南京日報】;誦讀和平詩,放飛和平鴿,共繪紫金草南京律師共誦「和平宣言」南報網訊 (通訊員 李娟 融媒體記者徐寧) 昨天下午,在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即將到來之際,市律協、市法律援助基金會共同舉辦了南京律師和平宣言暨《南京市國家公祭保障條例》實施兩周年公益宣傳活動,全市近百名律師及律師子女現場共繪紫金草、誦讀和平詩、放飛和平鴿。
  • 【紫牛頭條】17歲男生打傷猥褻少女者被取保候審,對自己的行為不後悔
    2020年12月15日,經焦作市解放區人民檢察院批准,焦作市公安局解放分局對涉嫌故意傷害的王勇執行逮捕,將其羈押在焦作市看守所。逮捕通知書此事經媒體報導後,引發熱議,2020年12月30日,解放區人民檢察院發布了情況通報,表示高度重視並會及時向社會公布複查結果。
  • 【紫牛頭條】捐款不透明?「放棄中考捐髓救母」受質疑,當事人稱願意接受核查
    男孩父親曾思國23日向記者表示,新冠疫情給妻子的治療增添了很多困難,苦累無法言語,骨髓移植選在中考期間是醫院方面確定的,有病歷為證,對於財產等情況,願意接受核查,如果捐款用不完,將會捐獻給其他白血病友。廈門松柏中學一位初三學生為了救患上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母親,放棄中考捐獻骨髓。這件事經由當地媒體報導出來之後,成為網絡熱點,男孩一家獲得超過51萬元的捐款。
  • 東京「紫金草」合唱團用歌聲反省戰爭呼喚和平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之後的第二個春天,一名侵華日軍士兵看到南京城郊的廢墟之上,依然開著這種淡紫色的花。他覺得,這種花是不畏暴行、愛好和平的象徵,便將種子帶回日本培育,起名「紫金草」,並和後代一起致力於讓這種「和平之花」開遍日本。被這段史實感染的日本詞作家大門高子女士創作長達1小時的組曲《紫金草的故事》,並組建「紫金草合唱團」,10多年來巡演上千場,用歌聲唱響和平,反省戰爭。
  • 【紫牛頭條】六旬奶奶背腦癱孫女上學8年:為了娃的夢想,不辛苦
    紫牛新聞記者也聯繫上了這位奶奶,聽她講述8年陪伴孫女上學的感人故事。為了向這位了不起的奶奶致敬,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授予堅強奶奶汪桂月正能量特別獎及一萬元獎金。同時希望這份正能量獎勵,能帶來更多愛心助力,一起為女孩的夢想保駕護航,讓老人肩上的擔子稍微輕一點。 在安徽銅陵義安區鐘鳴中學,常常能看到一個特殊的身影,一位老人佝僂著身體,背著一個女孩上下樓梯。
  • 【紫牛頭條】我給自己豎大拇指就夠了!女教師救人一命不留名,兩年...
    冬日雨夜出車禍一對陌生人路過救了他2019年2月13日夜裡,天氣很冷,還淅淅瀝瀝下著小雨。劉師傅結束了一天的工作,騎著助力車行駛在南京苜蓿園大街上。他戴著頭盔,因為下雨的緣故視線受到影響。「當時天黑,有樹影子閃爍,我以為有人經過,準備剎車,卻手忙腳亂加速。」
  • 【紫牛頭條】7歲寫的兒歌半個世紀後被譜曲演唱,南京草根詞作家圓夢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1964年,南京一名7歲的小學生郝朝陽寫下一首兒歌《我愛你美麗的臺灣島》,56年過去,當年的小學生已是花甲老人,如今他的處女作被譜曲演唱。
  • 燭光祭·國際和平集會舉行:讓世界看到來自南京的和平之光
    南報融媒體記者 餘夢嬌 攝 熒熒燭光,悼念83年前的遇難同胞 今年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成立35周年,12月13日是第7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作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系列活動之一,燭光祭活動自2009年起,已連續舉辦了11年。
  • 「紫牛頭條」南京電動車火災遇難3人中有一對母女,小區曾因充電...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2020年8月8日5時14分,南京市鼓樓區金陵村小區405號一樓樓道內電動自行車發生火災,造成三人死亡。記者來到小區內採訪得知,遇難三人中有一對母女,另一名年輕女性為其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