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紫牛頭條 揚子晚報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她叫孫玲,一名來自湖南婁底農村的女孩。19歲時因高考失利去深圳打工,一段時間後,她不甘心每天12個小時流水線上的枯燥操作,開始學習編程。經過不懈努力她成了一名程式設計師,又參加自考、自學英語,到美國讀計算機專業碩士,隨後拿到offer在紐約的谷歌辦公室上班。
近日,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時,她說:「前段時間失業了,現在找到了新的工作來維持有效的學生籤證,在美國鹽湖城的高盛做程式設計師,收入要比之前稍微高一點。」
因疫情影響和家人病故
失去工作又尋求新的開始
1990年出生的湖南婁底女孩孫玲,今年剛好30歲。因為經歷了輟學、高考失利、當流水線工人、當程式設計師、出國留學、在谷歌總部大樓上班……她的30歲顯得和很多人不一樣。
聯繫到孫玲的時候,她人在美國。被問到是如何從一個打工女孩,一步步成長為美國高薪程式設計師的,孫玲謙虛地表示:「其實真的沒有很高薪,有些新聞裡說的誇張了,我的收入在程式設計師行業裡可能只是中等吧。」
孫玲在谷歌辦公室
她告訴記者,去年參加TED演講的時候,自己還在紐約的谷歌辦公室上班,那時候的年收入大約11.5萬美金。不過如今,她已經離開了那裡,「今年3月請假回家探親,其間因為家人病故,3個月的家人陪護假變成了個人事假,假期就縮短了。加上疫情,我沒能及時回到工作崗位,所以失去了在上一個公司的工作。」
孫玲說,從上一個工作崗位離開,剛好給了自己時間好好放一個假。於是在失去工作的幾個月裡,她去了很多地方旅行,直到7月中旬,才重新開始找新的工作。「我去了不少公司面試,也有不少掛了的。比較幸運的是在8月找到了工作來維持有效的學生籤證,後來拿到了一家金融公司的offer,現在在鹽湖城的高盛做程式設計師,收入要比以前高一點。」
聊起找工作的經歷,孫玲分享了一件讓她印象挺深刻的事兒:「前一陣子去蘋果公司參加第一輪面試,面試不好掛了。但是後來,他們因為把面試郵件錯發給了我,讓我意外獲得了一個額外的面試機會。那次面試還是掛了,但HR把我的簡歷分享給了其他組,所以我又多了一個面試的機會,但是很遺憾最終並沒有被錄用。這件事,我深有感觸,機會再多,運氣再好,能力不行還是不行,所以最重要的還是提升自己啊。」
高考失利去工廠打工
她想到一定要「提升自己」
回顧孫玲的這十年,不斷「提升自己」仿佛是最好的一個關鍵詞。
「2009年,我高考只考了399分,連二本線都沒到。」孫玲告訴記者,因為家裡條件困難,自己初中時曾輟學去學過美發,兩個月後因為學不會繼續回到了學校。「到了高中,民辦學校裡的老師來自隔壁縣城,講課的時候普通話不標準,我也只能聽懂一半,所以成績一直都不太理想。」高考後的那個夏天,她在堂哥的介紹下,和朋友一起坐著綠皮火車去深圳的工廠打工,那一年她才19歲。
孫玲與家人們的合影
「我一開始在一個生產電池的工廠車間裡工作,要倒兩個班,白班和晚班輪流上。」孫玲告訴記者,在流水線的工作十分枯燥,每天12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中只需要移動零件到不同機器並檢查一下,每個零件在自己手上的時間不會超過半分鐘,每月工資也只有兩千元。
工作八個月後,孫玲覺得這樣枯燥的工作並不適合自己,一直下去也不會有發展。於是,她便計劃離開現有的崗位,去學習新的東西。孫玲告訴記者,當時第一反應就是學計算機,「高中畢業時我參加過一個免費的夏令營活動,通過活動學習了怎麼寫hello world程序。就是給電腦一個命令,電腦輸出一個hello world,跟現在發個朋友圈馬上得到一個贊一樣。這種立即反饋機制讓我非常著迷。」
19歲的孫玲
打三份工交學費學編程
結課後成為一名程式設計師
懷揣著對計算機行業的好奇和憧憬,孫玲選擇了一家機構開始學習編程。「當時銀行卡裡的錢僅夠付第一個學期的學費。」
上課的日子,孫玲往往清晨就起床前往培訓機構,由於資金緊缺,她只能用培訓機構的電腦來練習,早上預習複習,晚上上課。華燈初上時,下了課的孫玲就開始了在肯德基兼職,一直到深夜。「有時因為餐廳大掃除,工作到半夜兩點,但我很喜歡這樣的大掃除,因為過了晚上十一點時薪會高一點。」
孫玲說,那會兒她從深圳龍華的工廠去福田區學習,兩家培訓機構、三期軟體課程、三份勉強夠生活的零工、一張額度為3000元的信用卡,這些幾乎構成了她那一年多來生活的全部。那段時間,她不在上課就在打工,或是在去兩者的路上。
但提起那段日子,孫玲並不覺得很辛苦,相反,留下了很多充實而美好的回憶。「在我真的捉襟見肘的時候,爸爸默默幫我付了培訓機構的首付學費;還有當年那個陪我坐14個小時綠皮車到深圳的朋友,那幾年做銷售風生水起,時常請我吃大餐。」
三個學期結束後,孫玲從一開始打字都需要「二指禪」的「電腦小白」,變成了一位合格的程式設計師。「快結業了,我就通過校招拿到了一份程式設計師的工作。」
當年剛開始學習編程的時候,完全沒有基礎,會不會很頭疼?孫玲說:「其實沒有你想像得那麼複雜,基礎的單詞就那些,會反覆出現,你需要記住。在當時,使得我拼命學習的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我知道,如果不全力以赴,就是在浪費錢,這些錢是我自己掙的,所以根本捨不得浪費。」
孫玲在參加TED演講,分享自己的故事
努力學英語,攢夠10萬元
她實現了留學夢
工作後,孫玲發現了學歷的重要性,2012年,她報名參加西安交通大學的網絡遠程教育和深圳大學的專升本。與此同時,孫玲在2012年的4月份開始學習英語。「其實我選擇做程式設計師,也是因為我不太擅長說話。有一天我看到這麼一句話,多學習一門語言,就相當於多掌握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我就想那就去學習英語吧。」孫玲說,也是在學英語的過程裡,她萌生了新的想法,「我能不能出國留學?」
孫玲和外國朋友們
2014年10月14日,她在知乎上提出了一個問題:奢侈的夢想值得去堅持嗎?在帖子裡,她寫到了自己當時的情況:「IT程式設計師,有將近3年的工作經驗,學歷大專,現在在自考深大本科(大概在2015年可以考完),現在的薪水不到7000元,還沒有存款,我有一個夢想:我想出國留學!(多奢侈的夢!)」
留下帖子,仿佛也在孫玲心裡留下了一顆種子。
2017年年初,孫玲在網上了解到美國一所大學提供一個計算機科學的碩士項目,申請要求是英語可以基本溝通,有一定的編程基礎和工作經驗,學費首付是五萬,後面的學費可以通過學生貸款找到工作之後再繳付。「我覺得這個機會太適合我了。」
於是,從2017年1月到9月,她的生活幾乎全部圍繞著英語和錢展開, 5月雅思考到了5.5分。孫玲告訴記者,離開國內時最後一份工作月工資是16000元,半年多她省吃儉用,到7月時,才攢夠了人生中第一個10萬元。就這樣,她磕磕絆絆拿到了學校的offer。
孫玲躺在草地上休息
一旁是備考雅思的材料
2017年10月底,孫玲隻身一人去美國學習。學校在美國愛荷華州的小鎮上,人不多,安靜的環境很適合沉下心來學習。孫玲說,九個月的學習期,每月學習一門課程,上午學理論,下午練實操。
孫玲與美國的同學們
回顧十年逆襲生涯
在國內學習的日子最單純快樂
2018年7月中旬她開始找工作,經歷了60多場面試,9月她收到了offer,10月她成為EPAM Systems公司的員工,作為與谷歌對接的程式設計師,在紐約的谷歌公司總部辦公。
當時一個人去美國,不會害怕嗎?面對記者的問題,孫玲說:「從19歲去深圳打工,我好像就習慣了獨自一個人拼搏與生活。當時面對那個留學的機會,我也有很多疑問,這是不是騙人的?如果我在美國找不到工作怎麼辦?但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去試試,因為那時候我總想,當年一個人到深圳的時候,吃飯的錢都是一邊賺一邊花的,生活極度拮据,那個時候都走過來了,應該不會更苦了吧?」
孫玲在美國谷歌公司總部辦公
孫玲告訴記者,如今,在美國已經三年,現在正值美國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她只能在家上班,入職新的工作也會有焦慮與迷茫,「其實我到現在都覺得,我並沒有大家認為得那麼厲害,我在美國的生活也並不是多麼光鮮,我也會偷懶,也有困惑,對於未來,我還需繼續規劃。讓我回顧這十年,在國內學習編程、學習英語的時候,是我現在想起來都熱血沸騰的日子,每一天都心無雜念地在學習,真的很充實,能收穫那種最單純的快樂。」
現在的孫玲
紫牛新聞記者|張冰晶
紫牛新聞實習生|林芳旭
編輯|張冰晶
剪輯|萬惠娟
主編|陳迪晨
圖片來源 受訪者提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紫牛新聞常年法律顧問:
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唐迎鸞律師
您有新聞線索,歡迎點擊爆料你可能還對這些內容感興趣
▼揚子晚報微信矩陣▼
原標題:《【紫牛頭條】從流水線女工逆襲成高薪程式設計師,一度爆紅的她現在咋樣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