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發出了關於預售資金加強監管的通告,這個通告一出,可謂是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朋友都不了解,什麼叫做預收資金,在通告裡也給出了明確的界定所謂的預收資金,指的就是購房人按照合同支付的全部購房款,這其中就包括了定金,首付,分期,按揭,公積金甚至連住房裝修款也算在內。不少業界人士看到這份公告都表示房價這回是真的要降了,開發商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也被拔了。
目前的現狀,房價高,買房的人少。
如果要說中國地產的現狀總結的來說,就是房價高,買房的人少,市場需求總量下降,我們的地產市場將長期處於一個總體的供過於求的狀態。並且這個狀態不會隨著我們人口增加而減少或者說消失,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我們國家有9萬個註冊的開發商,每年可以製造出1,000萬套以上的商品住房。而我國的新增人口量和現存的購房基數,已經不足以消化這麼強大的房產消費任務。但是就算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開發商依然沒有選擇降價銷售。
開發商沒有降價,憑預售資金一口氣掛著。
很多開發商也是借錢開發房子,也向銀行借入了大量貸款,在這樣的情況下房產收入沒有了,那他們憑什麼或者說拿什麼維持著企業的運行?早在19年6月份時,著名的經濟學家薛兆豐教授就預言過地產沒有了市場肯定是要降價來留住消費者的,說白了,房產就是一種商品,逃脫不了最簡單的經濟決定率。然而已經到了年底,房價卻沒有太大要下降的趨勢。
很多人都認為是經濟學錯了,其實並不是。大多數地產商都是靠著一口預售資金在尋覓,銀保監不允許外融的資金流入地產,地產商也很聰明,設立了一個預售資金想法設法的搜尋資金籌集的渠道,這樣一來就繞開了銀保監。但現在,人家也不傻,直接把預售資金列入了監管範圍體系之內。
沒有了資金來源,房價該降了。
房子掛著高價字還是賣不出去的但賣不出去的房子就讓他那樣掛著,一方面為了資金利益最大化,另外一方面開發商也不著急,因為可以通過多種融資渠道來應付地產稅和銀行的催貸。在銀保監開始監管融資資金之後,又想出了一招收取預收資金的方法,短時間之內確實穩定,住了軍心,然而現在預預售資金也直接被列入了監管的名單範圍之內,可以這麼說,如果不想被銀行拿房抵貸除了降價銷售搶佔市場,沒有太好的選擇。
在過去了半年多的時間,大多數地產商都是拿著一口預售資金在吊著命。然後現在拿來續命的預售資金也被切斷了。馬上就是年底銀行清算的時間,不少房企又會收到一波貸款催還的通知,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我們就會看到一波房產降價的大潮,還有剛需的朋友,可以考慮適當的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