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個問題:「你有沒有因為自己父母的職業而感到自卑?」
這是一個直擊靈魂的問題,知乎上的答案很現實,很多孩子都曾因父母的職業而感到自卑。可能嫌棄他們沒有體面的工作,也可能是嫌棄他們的收入水平低,甚至還有人嫌父母不會穿著打扮,擔心會給自己丟人,於是僱人去開家長會。
曾經看到一個有關教育的小故事,有孩子見到清潔工問母親,為什麼老奶奶要掃地,母親就說,你不好好讀書以後就要掃地。另一個孩子問母親同樣的問題,那個母親這麼說,你以後好好讀書,可以讓更多人賺到錢,奶奶就不用掃地了。
兩個母親不同的教育方式,也決定了他們孩子發展的上限。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在他們的眼中工作沒有貴賤之分,如果有一天孩子因為父母的工作而自卑,一定也是父母影響到。
孩子的性格深受父母的影響,家庭和睦、家人友愛的家庭,培養出的孩子也一定非常善良;而父母尖酸刻薄,培養出的孩子定然也會習慣於斤斤計較。
我有個畫師朋友,說實話我非常敬佩他。大學畢業後自己創建一個粉筆畫工作室,沒錢沒名氣,通過創作的一幅幅粉筆畫,逐漸在他所居住的城市出了名,成為了當地小有名氣的畫家。而當從別人那聽到他的經歷時,才知道他今天的成就有多麼來之不易。
這個朋友創辦粉筆畫工作室時沒有跟家裡拿一分錢,他體諒父母的不易,父母作為地地道道的農民,靠在土地刨食將他培養成大學生。隨著父母年歲的增長,身體逐漸一天不如一天,為了不再給父母增添壓力,他選擇獨自承受這些困難。
在最艱難的時候,他每天靠喝自來水和吃饅頭度過,怕父母擔心也從來沒跟他們提過這些。很難想像什麼樣的父母,才能培養出這樣一個能任勞任怨,也不給家裡添麻煩的孩子。
我曾經跟他促膝長談時問過他這樣一個問題,你有沒有因為父母是農民而抱怨過、自卑過。他的答案讓我眼前一亮,父母給了他自己的一切,在他們老家很多人都生好幾個小孩,為的是等自己老了以後有人養老。但我這個畫師朋友的父母,擔心孩子多生活質量更差,所以只生了他一個,兩位老人將所有的愛都給了他,或許正因如此,才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孩子。
楊絳先生說過:人生沒有永遠,一家人一輩子快快樂樂地生活在一起,這是童話故事裡的結局。
家對於每個人而言,是心裡最溫暖的存在。其實,孩子不需要豪華的房子,高級的車子,孩子最需要的是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職業沒有貴賤之分,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稀世珍寶,而每個父母都是孩子眼中的超級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