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兩翼」創新思政課教學模式

2020-12-11 中國教育新聞網

■思政理論課優秀案例20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結合多年來積極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精心打造了「一體兩翼」的思政課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增強了思政課堂的鮮活度和吸引力。

    「一體兩翼」思政課教學模式的內涵

所謂「一體」是指以課堂理論教學為主體。課堂理論教學是思政課教學的主戰場和主陣地,學院緊盯思政課堂教學質量,總結提煉了「434教學法」。

「4」是指注重發揮教師在課堂理論教學中的四個主導作用,即導向、導學、導思、導練。導向就是教學目標明確,教師精心組織教學活動,運用教學手段,瞄準教學目標,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導學就是引導學生掌握課本上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導思就是引導學生學以致用,理論聯繫實際,思考如何把學到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自身實際及社會實際相結合;導練就是引導學生把所學所思提煉升華,形成自己的認識,內化為自己的思想,使理論入腦走心。

「3」是指關注三個環節。把課堂教學分為三個階段:課前,通過理論點睛,提出典型問題,使學生課前有思考;課中,主要通過「四導」,使學生思想上有啟發,心靈上有觸動;課後,通過「推薦閱讀、複習思考、社會實踐」三個環節,指導學生學以致用,行動上有體現。

「4」是指運用好四種教學手段,即把理論講授與多媒體技術藍墨雲班課、微博、微信、微視頻四種教學手段相結合,形成課內與課外、線上與線下教學的無縫對接,保障教學目標的實現。

「兩翼」是指延展課程覆蓋面,做實課內和課外兩個實踐教學。其中,課內實踐教學主要通過「三個一」,即一次時事述評、一本好書分享、一場影視觀後感交流來實現,從而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關心國家大事的愛國意識。課外實踐教學主要通過帶領大學生走進紀念館、博物館、紅色教育基地、鄉村、社區等形式,在廣大青年學生中弘揚西航精神、航空精神、時代精神、民族精神和奉獻精神「五種精神」,使學生學精悟透用好理論,現場感受歷史、民族、時代與個人命運的緊密聯繫,增強歷史使命感和時代責任感,激發學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的強大動力。

「一體兩翼」是西航職院基於提高思政教學質量的思政課教學模式創新研究。在目標設定上既體現了學院的航空特色,又實現了「受眾認可,教師提升」雙贏目標;在課程設計上體現出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實用性;以能力為目標,突出實踐性。在教學中貫穿了「兩個轉化」,即「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知識體系向信仰體系的轉化」。

「一體兩翼」思政課教學模式的應用

「一體兩翼」教學模式,重在發揮「教師和學生雙主體」作用,以課堂教學為主體,延伸、拓展課外實踐環節,增加體驗式現場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既體現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又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參與中達到「學、感、悟、行」的有機統一。

首先是模式創新,以「434教學法」強化課堂教學主體作用。課堂教學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主戰場,也是實施「兩個轉化」的主陣地。「434教學法」力求從教學供給側的角度,改變思政課課堂教學「配方」比較陳舊,「工藝」比較粗糙,「包裝」不那麼時尚的問題,力求貼近社會實際、貼近生活實際、貼近學生實際,主動回應社會熱點、生活難點、校園焦點,從教學內容、形式和方法手段上創新,使學生把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強化課堂教學的效果。

其次是實踐育人,以「兩翼」為補充充分發揮其輔助作用。實踐教學中把課內與課外結合、校內與校外結合、集中與分散結合,實現課堂教學向課外教學的延伸和拓展。學院修訂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手冊》,優化調整實踐教學項目,充分利用課內實踐教學時事述評、好書分享,課外實踐教學引導學生觀看紀錄片、微視頻,安排學生利用到農村、社區、企業實踐考察,讓學生親身感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實踐,從而加深對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

「一體兩翼」思政課教學模式的效果

5年來,「一體兩翼」的教學模式在提高思政課堂教學質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教師科研能力持續提升,學生踴躍參與,課堂氣氛日趨活躍,思政課程逐漸成為大學生最喜歡的一門課。

一是圍繞「一體兩翼」,對理論教學進行了改革探索,總結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可以複製推廣的制度規範和教學經驗。建立了「思政課教學集體備課制」,形成了「教師之間互相聽課制」,制定了學院《校、院兩級領導聽思想政治理論課制度》。

二是圍繞「一體兩翼」思政課教學模式開展了論文撰寫、課題立項、教學競賽、專題研究等系列工作,教師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普遍提升。馬克思主義學院專任教師中教師獲獎率100%,「人推事,事凝人」的做法形成了濃厚「比學趕超」的氛圍,現馬克思主義學院面貌煥然一新,變成「人人有目標,人人思上進」戰鬥團隊。

三是圍繞「一體兩翼」,搭建了「時政大講堂」和「紅帆學社」兩個思政互動平臺。「時政大講堂」作為全校性的思想政治理論宣傳平臺,至今已經成功舉辦十三場,在宣傳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解讀國內外時事熱點難點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紅帆學社」作為特色學生社團,自2017年3月正式成立,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從無到有、由小變大,已經由一個幾人的組織發展成擁有70多人的社團,在學生中已經成為頗有影響力的紅色社團。

「一體兩翼」思政課教學模式的推廣和應用,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初步顯現。據第三方畢業生統計調查結果顯示,2017年用人單位對學院畢業生滿意度高達95.3%,其中近50%的學生服務部隊、軍工企業和國家戰略行業。在2015屆畢業生中,分別有76%、74%、69%的人認為學校幫助自己在「人生的樂觀態度」「積極努力、追求上進」「關注社會」方面得到顯著提升,而2011屆畢業生中的該三項數據分別是52%、47%、45%。此外,用人單位普遍反映:學院畢業生創新精神、奉獻意識、文化適應性很強,工作踏實負責,能夠「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幹得好」。

總之,「一體兩翼」思政課教學模式重在以生為本,對接學生關注點,針對性強,易於操作,改變了過去生硬死板、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將思政教育滲透於人才培養全過程,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學生的精神氣質和理想追求,使思政理論入腦、入心,真正做到了「有虛有實、有稜有角、有情有義、有滋有味」,既實現了思政課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手段上的創新,又提升了學生對思政教育的獲得感,滿足了學生成長成才的需求。

(作者系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中國教育報》2020年05月05日第11版 

相關焦點

  • 「一體兩翼三化四平臺」高職思政課實踐教學新模式
    學院立足高職院校類型教育與人才培養模式特點,堅持思想政治教育整體育人觀,以優化教學內容為「一體」,以改革教學方法與創新教學手段為「兩翼」,堅持實踐主題系統化、學習過程信息化、考核評價多元化的「三化」實踐教學模式,創建虛擬仿真思政體驗平臺、思政教育實踐教學體驗平臺、第二課堂實踐平臺以及專業化社會實踐平臺等「四平臺」,著力進行載體創新、方法模式創新、工作體制機制創新,構建富有高職特色的全過程、全方位、全員思想政治實踐育人整體格局
  • 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興趣 思政課這樣「玩味」
    告別枯燥,思政課這樣「玩味」 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興趣,這些學校給出生動示範 怎樣讓學生愛上思政課,打造思政金課,發揮思政在育人中的獨特作用?近日,三湘都市報記者分別來到小學、中學、高職、本科四個學段四堂思政課的現場,感受思政課教師們在新時代新環境下,如何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興趣,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 智慧教學課堂提升思政課效果
    隨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迭代發展,推動思政課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實現信息化發展成為深化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的必然選擇。不久前印發的《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提出,「大力推進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課教師信息化能力素養,推動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思政課教學中應用,建設一批國家級虛擬仿真思政課體驗教學中心。」
  • 福州大學以歷史情景劇創新思政課教學
    近年來,福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積極探索問題式專題化教學 歷史情景劇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形成了頗具特色的思政課教學「組合拳」。尤其是在福建省內高校中較早開展的歷史情景劇教學,以新穎活潑的形式激發了學生對思政課的興趣,提升了思政課的教學效果,得到省內外高校的關注與好評。
  • 問題鏈教學法讓思政課活起來
    辦好思政課,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後繼有人。習近平同志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深刻闡述了辦好思政課的重大意義,深刻回答了學校思政課建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進一步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 轉變理念重引領 推進思政課發展
    區教師進修學院多措並舉,狠抓區域中小學思政課創新發展的實踐與探索,構建了「六大育人載體」,為廣大中小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奠基,為全區教育的創新發展尋路,推進了區域思政課程優質發展,成效顯著。    「理念先行」夯實思政育人實踐根基    與時俱進的辦學理念和治學思想,是學院辦學方向和發展創新的決定因素。
  • 四川文理學院:創新思政課教學模式 激發課堂活力
    為發揮思政課在高校立德樹人的主渠道作用,提高思政課的「抬頭率」,近期,四川文理學院從「2+1」教學模式改革、紅色文化進課堂、思政課程在線考試、易班平臺建設四個方面發力,激發課堂活力,使思政課實力「圈粉」。「2+1」教學改革 思政課有了大舞臺「《蘇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是夢的世界。
  • 思政課實踐教學:概念辨析與體系創新
    [關鍵詞]思政課;實踐教學;體系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政課改革創新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要「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教育引導學生把人生抱負落實到腳踏實地的實際行動中,把學習奮鬥的具體目標同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結合起來,立鴻鵠志,做奮鬥者。」
  • 人民日報:問題鏈教學法讓思政課活起來
    習近平同志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深刻闡述了辦好思政課的重大意義,深刻回答了學校思政課建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進一步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中央財經大學在馬克思主義學院組建教學研究團隊,探索出問題鏈教學法,努力讓思政課活起來,為各高校進一步辦好思政課提供了有益借鑑。
  • 案例|思政課教學從「指尖」直抵「心間」 智慧教學課堂提升思政課
    在培訓過程中,思政教師和同學對這種足不出戶卻可以沉浸式體驗200多個異地教學場景的模式非常興奮,教學效果也立竿見影。思政教育再也不是枯燥無味,萌科VR數字思政課讓師生們充滿了學習的興趣。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教學如何進入學生的心靈,學校創新教學模式,引進新科技,在教學區創建思政活動中心,對全校師生開放,每天課間在思政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體驗沉浸式學習,其中就包括VR設備的體驗學習,戴上頭戴式VR設備,拿起遙控器,同學們就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到80多年前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長徵歷程,還能在毛澤東主席的詩句中品味偉人的革命豪情與氣魄。
  • 入心入情 創新高校思政課教學
    要發揮好高校思政課立德樹人關鍵課程作用,大力提升思政課的親和力和感染力、針對性和實效性,就需要充分發揮思政課教師主導作用,通過把握教學內容、創新話語表達方式、運用現代技術手段、推進模塊化教學改革、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等途徑,增強思政課的價值功能與育人作用。精準把握教學內容,回應學生思想需求。
  • 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守正與創新(人民觀察)
    內容提要:高校思政課怎樣才能吸引大學生、贏得大學生?華中科技大學思政選修課《深度中國》給出的回答是,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統一。守正是指牢牢守住價值引領的初心,創新是指在遵循規律的基礎上大膽變革、推陳出新。如果沒有守正,就會迷失方向;如果沒有創新,就會弱化引導功能。
  • 央財思政課教學模式
    中央財經大學思政課主題教學群模式實驗與推廣情況報告 中央財經大學「高校思政課主題教學群模式實驗與推廣」自2013年獲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擇優推廣」項目支持以來,不斷深化思政課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探索思政課教學內容、方法、團隊與資源四位一體的主題教學群模式建設,有效促進了思政課教學從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
  • 創新教學內容方法 有效提升思政課質量
    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是提升思政課教育教學質量,保證思政課鑄魂育人、立德樹人作用的重要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並提出「八個相統一」的要求,為思政課改革創新提供了新的原則、方向和遵循。要著力在理論、內容和方法上下大功夫,提升思政課質量,使思政課真正獲得青年學生的認可。
  • 大力推進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創新
    大力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創新,是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水平和整體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綜合改革創新的重要任務。  為什麼要高度重視思政課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 探索實踐「四化」教學模式 切實提升思政課鑄魂育人實效
    ,近年來,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堅守立德樹人初心,堅持思政課是第一課、馬克思主義學院是第一學院、價值塑造是第一要務、政治素質是教師考核第一標準,深刻把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時代要求,紮實推進以「教師團隊結構化、授課內容融合化、教學環節模塊化、教學實踐體驗化」為主的「四化」思政課改革創新,研磨思政「金課」,取得良好育人成效。
  • 重慶市大渡口區教師進修學院轉變理念重引領 推進思政課發展
    區教師進修學院多措並舉,狠抓區域中小學思政課創新發展的實踐與探索,構建了「六大育人載體」,為廣大中小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奠基,為全區教育的創新發展尋路,推進了區域思政課程優質發展,成效顯著。「理念先行」夯實思政育人實踐根基與時俱進的辦學理念和治學思想,是學院辦學方向和發展創新的決定因素。
  • ...從「學生端」發力,通過創新模式、精雕細琢,讓思政課更加吸引人
    如何充分利用職業院校學生特點,創新思政教育模式,讓學生認為「有用」、能夠「有心」、感到「有趣」?這無疑是職業院校抓好思政教育的關鍵。  「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今年兩會精神能在第一時間進入課堂,並成為學生熱議和最感興趣的話題,得益於我們對思政教育的創新改革。」
  • 以研究性教學繼續推進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
    同時也要看到,當前的改革創新,特別是課堂教學的改革創新主要還是圍繞教學方式方法和技術手段展開,在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提升課堂教學的內容吸引力和思想感召力等方面,還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在高校思政課教學實踐中開展研究性教學,不僅有助於實現「八個統一」,打造思政「金課」,更有助於提升思政課的思想性和理論性,在加強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訓練中,提升教學內容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 藉助抗疫之勢,提升思政課教學效能
    因疫情防控需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正悄然發生改變。藉助抗疫之勢,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的基礎上,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優勢與思政課教學實踐高度融合,守住思政課教學主陣地,以線上教學平臺為輔,是未來改善思政課教學風格、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課程和課堂吸引力的重要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