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時光可以倒流,我將全身心的陪伴孩子的成長,共同面對未來!

2020-12-20 騰訊網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我願回到2016年10月17日起,陪伴著女兒的出生、成長、記錄她的點點滴滴。因為各種原因錯過了她的一歲生日和三歲生日,「爸爸你什麼時候可以陪陪我?」像許多為了給孩子一個豐富的物質生活而忙碌的父母一樣,我忽視了孩子成長的真正需要——陪伴。

因為工作的原因,接診過許多有精神心理障礙的孩子,那些無助、傷心的父母無法面對孩子:不與自己說話,一天來回不足五句,內容不超過二字「沒有」、「沒事」。三歲了還說不清話,怕見生人。兒子才10歲就會和自己頂嘴了,說他兩句就整天不回家等等。當父母發現孩子失控了、愛已過、恨不行、說不得、罵無用、打不過的時候,才向醫生求助,作為一名心理醫生,我也無能為力——「為時已晚」,因為缺乏陪伴,錯過了孩子心理生理的培養期。人生不能重來,沒有預演,必須明白陪伴的重要性。

一、目前家長陪伴孩子的現狀如何?

1、陪伴孩子的時長3.2小時,遠低於國際平均的5.1小時。

據艾瑞諮詢公司《2019中國親子陪伴質量研究報告》:中國家長陪伴孩子的平均時長為3.2小時,而且其它國家的陪伴時間在5個小時。30.32%的父親有時間陪伴孩子,主要以母親、爺爺奶奶們隔代帶孩子。

2、陪伴的質量不高,只是陪著而不是陪伴。

區別 陪著≠陪伴,在日益增大的工作、生活壓力之下,很多年輕的家長必須努力工作、掙錢養家、發展事業,這些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在本來就少的陪伴時間裡,家長只是起到了陪著的行為。和孩子待在同一空間,父母在看手機、看雜誌、或者忙於報表、聯繫客戶,孩子獨自在拼積木、畫圖、玩玩具,偶爾問一下父親,都是「你玩吧」、「就這樣」等無關的回答,敷衍了事,這只能算是陪著孩子,真正的陪伴是參與孩子的活動中,平等地溝通,共同完成活動,比如搭積木,孩子想搭一個天橋,你要理解為什麼他想搭這個,有什麼方法,需要你做什麼,討論著搭積木,甚至要理解他搭了拆拆了搭的行為,只有心與心的交流才能是陪伴,只有陪伴才能促進親子關係。

3、陪伴的方式不正確。

大部分的家長的陪伴方式主要是一起吃飯、一起逛街、一起遊玩。「這已算很好了,我已經是請假出來陪她們的」。很少有家長一起與孩子做他們喜歡的遊戲,深入了解孩子們的需求,也與生活方式,工作時間有關。六點多才能下班還可能上夜班,在一起吃飯,成了陪伴孩子的最主要時間,佔全部陪伴時間的85%。節日的陪伴不到10%,生活工作的壓力是最多的藉口。

4、親子陪伴的認知不足。

大部分的家長對陪伴的認知不足,沒有知道陪伴對孩子的性格、身心健康、學習技能、生活技能的影響達到86.5%。據廣東省少管所統計反映:在該所服刑的少年中有80%和缺乏陪伴教育不當有關,主要是缺乏情感溝通。

二、為什麼要多陪伴孩子?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有幾個特殊的心理形成期,0-12歲的良好陪伴可以減少青少年的精神心理行為問題,錯過了兒童心理髮育關鍵期,很難重新建立關係。

1、從生理、心理學記錄,孩子從胎兒期開始就有了與自然界、父母有感應。

孩子生長發育不僅是生理髮育,還包括心理髮育,假如你沒有抱過孩子,沒有和她說說話,她對你就是陌生的,感知上、心理上就不會傾向你,以後再去建立親密關係的難度會比較大,甚至出現依戀障礙。

2、如果你的孩子說話都說不清楚,吞吞吐吐或不敢說話,是不是對他的人生會有不利影響?因此兒童心理功能發育上,如表達性言語、混合性言語方面,2-3歲的孩子父母陪伴時間長,陪他說話、逗她笑的次數多,兒童言語障礙的發病率直線下降,低於0.1%的流行發病率。還有孩子的閱讀、運動技能、計算技能、愛好等方面,在父母的正確陪伴下可以得到良好發展和提高。

3、在精神心理學、臨床案例研究分析,《我國兒童精神障礙約20% 嚴重精神病佔比達3%》文章中報告「根據近年國內外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我國兒童心理精神障礙發病率為10%至20%,嚴重精神病佔比達3%。」北京安定醫院兒科主任崔永華說「兒童期情緒障礙和父母的教養方式關係密切,包括兒童強迫症、恐怖症、焦慮症、抑鬱症等症狀約佔全部兒童及青少年的5%左右,在安定醫院接診的病例裡,這類患者則佔到總接診量的15%至20%。作為常見的一類兒童心理問題,兒童期情緒障礙的發病年齡從5、6歲到17、18歲都有,最常見的年齡是10歲至16歲,「這也是現在很多小孩上不了學的主要原因」」。而與家長缺少陪伴的相關性最大,達85%。

4、12.6%的孩子由父親陪伴,也只有2.6小時,

從0歲到3歲長期缺少父愛的女孩子,長大後會出現心理障礙的

機率

會增加25.4%,主要表現:缺乏堅強的意志;缺乏自我的安全感;缺乏與異性的溝通能力;會產生「戀父情結」;會產生自卑心理;

三、如何有效地陪伴孩子?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陪伴也要因材施教,一般有以下幾種技巧:

1、0-3歲在依戀期的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最多,她會亂咬東西,滿足孩子對物品的獲得感,提供乾淨衛生的咬物,如咬墊,滿足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心,在安全的範圍內活動,不是事事制止,發現她的粗動作、細動作加以鍛鍊,多帶領鼓勵,建立規矩,形成一種秩序感,教她將一些玩放入箱或指定地方。

2、3-6歲幼兒期開始訓練言語表達能力,通過看圖書讓她講述看到的東西、講故事,與她說話逗她玩,先不管她聽不聽得懂,她聽得多了,慢慢就會說了,一個會說話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好處相信不用多解釋。大一點了,與孩子對話,用她們的語言去溝通,讓她參與家庭討論,有發言權。

3、個人性格的培訓,首先是觀念的建立,其次是強化價值觀。

成人後的很多觀念都是在小孩時期形成的,一個有愛心的人小時候就是在一個暖心的觀念中一天天形成的。早年最重要的是模仿父母,孩子的性格觀念完全取決於父母的言傳身教,一個良好的性格是成功的保證。

總結:

孩子的一生都需要陪伴。陪伴才是親子的關係的基礎,好的親子關係是孩子成長為一個健全的人的保障。

用心去陪伴與孩子共同成長,成就一個出色的孩子,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請家長從現在開始做好陪伴,不要再談「假如時光可以倒流」。

相關焦點

  •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回到過去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我想回到過去,我不奢求要去改變過去的自己。因為我怕我會改變歷史。我只希望我能回到過去,把過去自己浪費的時間好好利用起來,偷偷的野蠻生長。最好擁有上帝視角,像一個隱形人一樣站在過去的自己身邊,看著過去傻傻的自己苦苦地思考人生。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 假如時光倒流,未來、現在、過去,這三者中你會怎麼選?
    庫勒說,時間的步伐有三種:未來姍姍來遲,現在像箭一樣飛逝,過去永遠靜立不動。我常常在想,如果有時光隧道,在上述三個中選擇,我會怎麼選?對於未來的憧憬,現在的糾結,過去的懊悔,三者都想同時擁有,可是只能選其一,於我而言,還是選擇過去,我更希望回到過去,回到學生時代的高中。現在是看學歷看能力的時代,比如就業、擇偶等,而自己因為不具備那些前置條件,所以失去了許多選擇的機會。假如時光倒流,我想回去改變曾經不如意的高中,想回去高中努力學習,想考一所理想的大學。
  • 曲樑:假如時光倒流……
    文/曲樑7月7、8日的高考結束不久,很多高考生便開始研究志願填報、考慮未來學校及職業選擇的問題了。從這時,其實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就開始了。很多高考的過來人也會深情地懷想:假如時光倒流到這個時期,我還會做什麼樣的選擇?筆者在這一點上是有比較深的感觸的。假如時光倒流,我也許會做出新的選擇。
  •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那你又能做什麼?
  • 假如時光可以倒流,我不想再追逐我的文學夢!
    假如時光真的可以倒流,回到我引以為豪的小學時代,我會更加努力學習,作我的學霸!一直到升初中,上高中,直至大學畢業!可惜的是,我的學霸稱號,就保持到小學畢業。自打升入初中,我的學習成績,一年不如一年。小學一至五年級從未落選過的三好學生,就再也沒臨幸過本尊!
  • 人生總會留有遺憾,假如時光倒流,不一定一切都完美無瑕
    經歷著人生的酸甜苦辣,多數人都會說,假如時光倒流,我一定如何如何;假如我跟她一樣努力,我就不會考的這麼差;假如我抓住跟她在一起的機會,我們現在一定很幸福。真的如此嗎?當你聽到布萊希特的箴言,也許你會更加深刻的了解"時光"這個詞。
  • 《嬉遊記之日光寶盒》假如時光可以倒流
    《嬉遊記之日光寶盒》假如時光可以倒流由信馬國際影視(北京)有限公司、一線視界(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楊凌農科影業有限責任公司、芭樂互動(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嬉遊記之日光寶盒》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充分體現了影片多元化的色彩,集喜劇風格、成長小說、愛情演繹、古典神話等多種元素於一身。影片《嬉遊記之日光寶盒》講述了莫小閒因畢業論文答辯寫下「時空穿越」的高端論文,被校方扭送進精神病院,在那裡莫小閒驚訝地發現精神病院的病友們居然都是精通時空穿越的天才,早已發明穿越神器­——日光寶盒。
  • 假如時光能夠倒流,你想回到過去嗎?不,我不想!
    假如,時光能夠倒流,你想回到過去嗎?圖片來源網絡前幾年上映過一部電影,很紅,討論熱度很大。就是《夏洛特煩惱》,這部影片成為了當年的黑馬。圖片來源網絡匆匆數語,便將這十幾年的光陰簡短概括。時間真的很快,如今當我在公司裡看到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來補習時。望著這些孩子稚嫩的臉龐,看著他們為了學習而努力的模樣。我不禁有些恍惚,想到了十幾歲時的自己。
  • 假如時光倒流---致我們走過的六年
    從此後,像當年的師兄師姐一樣,我也變成了海澱外國語的校友。還記得嗎?第一次踏進校門,我們單純懵懂,面對和父母的離別,我們哭了。還記得嗎? 這個美麗的校園,是老師帶著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去熟悉,就這樣我們在這個校園生活學習了六年。還記得嗎?過去的六年,我們一起在圖書館看書,一起去動物園裡嬉鬧,一起和老師過每一個節日,直到畢業晚會。
  • 假如時光倒流,我想我會活的比現在好
    可能很多人在回首往事的時候,都會有或多或少的遺憾,會和我有同樣的想法吧:假如時光可以倒流,我會是什麼樣呢?我想我會活得比現在好。對於我來說,如果能回到過去,那我就最想回到高考前的那段時光。因為當時我備考的態度太不嚴肅了,以至於沒有上成心儀的一流大學,也沒有學成財經或是設計類的專業。現實中我在上大學的四年裡收穫實在不大,辜負了我的青春韶華。如果一切可以從那時重來,我要改變以後所走過的所有軌跡。
  • 【假如時光倒流】,我想回到剛上小學時,改變上下學時走路習慣
    一直以來,我還有一個煩惱,那便是由於學生時代語文成績不好,導致我漢語水平差,每每寫文章總是遇到詞彙匱乏,用詞不準,錯字頻繁,語序顛倒等問題,時常讓我很苦惱。但我作為80年代的大學生,其它非語言頭大課程成績並不差。卻為什麼沒學好語文呢?關於以上問題,不如讓時光倒流,用往事來告訴大家原因。
  • 假如時光倒流,我想回到6年前,找回完整的幸福,沒有遺憾的人生
    青春是一趟沒有回程的列車,時光一去不復回。假如時光可以倒流,我想回到6年前。那時的我,是一個幸福的女生,因為我有完整的家庭,因為我的母親還在。好得我會忘記去多關心她,孝順她,陪伴她,因為我自以為是的認為,她還年輕,一定可以等到我變好的時候。那時,我再帶她去多看看這個美麗的世界。但人生充滿了變數,人事也不會朝著我們一直希望的方向發展。所以這些年,我一直帶著遺憾,帶著對她的念想生活。
  • 假如時光倒流回高考完的那個暑假
    當然,這些都是後來被社會不斷教育的過程中慢慢領悟出來的,寫給正在閱讀這段文字的你,也寫給我自己。如果時光倒流回高考完的那個暑假,我一定會不遺餘力地去做一些事情,聽起來或許微不足道甚至有點矯情,但意識到一些遺憾是在未來的某個瞬間,而自此之後伴隨多年。
  • 假如時光倒流:我願手執教鞭,在三尺講臺上,播灑青春和汗水
    那時候,我就在想:將來,我也要站在講臺上,把我的學識、所見所聞一一講給學生聽......這樣痴迷課外書的結果,就是和我的夢想擦肩而過!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真的想要回到曾經的課堂,認真聽老師講課,細心完成作業,以優異的成績跨進省師範學院,在飽讀詩書以後,回到曾經的發願的地方,用我的學識,為學生答疑解惑!
  • 愛情教會了我成長,時光倒流也回不去了,我能改變的只有未來
    我相信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我也不例外。如果給我一個時光倒流的機會,我想去把愛情的兩個「痛」點改變,然後從我記憶力永遠抹去。第一個「痛」,錯過的愛情我曾經喜歡過一個女孩,那時候的我比較內向,不善於表達,面對異性時候,我連目光都要躲避,我深知自己的這個「軟肋」,但愛情就是這麼神奇,它促使我不由自主的被她吸引。
  • 假如你能時光倒流,你最想回到哪年?
    以後超不超過光速我不知道,但是時間理論裡還有一個時間變換的的問題,正如在科幻電影中說的那樣,時間可以因為空間的曲變可以加速,也可以變慢,但是時間的方向是不能改變的,是不能倒退的。在這種前提下,時光倒流是絕對不會實現的,在於這些年充斥在網絡和螢屏上面的劇情,也只能是在劇情當中。
  • 麥迪和卡特,假如時光倒流,我又抓的住什麼?
    我叫文斯卡特,1998年選秀加盟NBA。當時選中我的是多倫多猛龍隊,我是一個為扣籃而生的人。當時我注意到在猛龍隊裡還有一個瘦高個球員,他叫特雷西.麥克格雷迪。他有著惺忪的睡眼,比賽看上去懶懶散散的,直到後來通過了解我才知道原來他是我的表弟。
  • 「頭條公開課作業」假如時光倒流:不如投胎重新來過吧
    「假如時光倒流,你最想回到哪兒呢?」這問題,可算問倒我了。對於一個已經走完前半生的普通人來說,我的過往也許有著太多的遺憾和失誤,你叫我回到哪個時間節點上好呢?然後才能更好的走完這一生嗎?然而,高中三年,如果我能找到解決偏科的辦法,如果我能不那麼任性的每天看小說,那麼高考時,我的選擇應該會很不一樣吧!至少後來不會一直很青睞那些讀理科的人吧!又或者19歲那年,如果我不是一心想要離開家鄉,我可能就不會選擇一所北方的大學吧!那麼,我又會在哪裡度過我懶散又自由的四年時光呢?21歲那年,如果不是我一意孤行,那麼估計不會遇見我現在的老公。
  •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一次,時光可以倒流,你會做些什麼?
    相信大家在對現實生活感到無力時,也曾不止一次想過如果時光能夠倒流,人生可以重活一次該多好,那樣我就會少去很多遺憾,少去很多悔恨,讓人生可以更圓滿些。總之,林林總總,大家的期望都是人生如果能夠重來,時光真的可以倒流一次,那麼一定會好好把握這次機會,盡最大努力彌補前世的遺憾,讓今生再也沒有悲傷。然而很不幸的是,時光不會倒流,人生也不會重來,我們曾經的過失所造成的遺憾再也沒有機會去彌補。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你繼續沉迷在過去的悲傷裡,那麼你今後還會繼續製造出更多的遺憾。
  • 假如時光能倒流,我絕不會再強迫自己,偽裝成大人的模樣
    「別人家的孩子」。 然而,如果時光能倒流,我真的很想告訴自己,不要在意那些人的評價,做真實的自己就好。一、你不用強迫自己做個好孩子 在我小時候的記憶裡,媽媽的話是不可違背的。 因為,我一直被人誇是懂事的好孩子,我學習好、懂禮貌、思想成熟、做事謹慎……然而小孩子對自己的認知,更多的是來源於外在的評價,這些標籤就像嵌入我的腦海裡一樣,讓我覺得,我就是這樣的好孩子,所以不乖的事情不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