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個人IP而作。
文/曲樑
7月7、8日的高考結束不久,很多高考生便開始研究志願填報、考慮未來學校及職業選擇的問題了。從這時,其實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就開始了。很多高考的過來人也會深情地懷想:假如時光倒流到這個時期,我還會做什麼樣的選擇?
筆者在這一點上是有比較深的感觸的。假如時光倒流,我也許會做出新的選擇。不過反觀現在的方向,我倒也沒什麼要後悔的,因為我現在的方向正是我想要的!只是,有一個現實中的有關職業生涯規劃的故事,一直難以釋懷,在這裡講給大家:
12年前的2008年,網絡還不太發達,當時很多農村家庭家裡沒有電腦。當年的6月8日高考結束後,19歲的小張過了幾天「神仙般」的日子。待6月23日去自家哥哥店裡的電腦上查出成績時,面對分數,目瞪口呆……連這個「沒有口德」的哥哥也說:「散夥(就是完蛋的意思)啦,你這個分數,考不上學。」 這句話對他打擊很大,嚴重地傷及了他的自尊心,他心裡憤怒地說:「有你這麼說話的麼?」
其實這個分數也不算太爛,至少還高於當年文科三本線3分,如果好好報志願,上個本科,未嘗不可能,雖然學費貴了點。但是,面對浩如煙海的專業,他蒙圈了……年少無知的他甚至不知道怎樣利用搜尋引擎查詢和獲取信息,因而導致在填報志願的時候,胡亂選擇了幾個專業。後來他回首往事,常常感嘆:不會利用網絡,真可怕!
2個月後,距離老家1500裡之外一個落後的山區城市的大學發來了通知書。這個學校,並不好,只不過是從小沒去過遠地方的他心中「詩和遠方」的衝動在作祟。他在報考那個地方的學校時,有一個原因是出於對那裡有一處叫作「避暑山莊」的名勝的嚮往。(很久以後他才明白:你要上哪裡的大學,和該城市的旅遊景點毫無關係,因為你不是旅遊去,而是為求學去的!!如果因為杭州有西湖而報杭州、西安有大唐皇宮而報西安、洛陽有龍門石窟而報洛陽就大錯特錯了!你應該看重學校的師資力量和教育質量,要知道梅貽琦的名言:「大學之大,非大樓之謂也,大師之謂也!」)
高中班主任勸他再複習一年,但反觀身邊幾個複習生失敗的例子,他不想複習了,因為文科複習,一般不好提分,不像理科,如果好好複習,來年考個高分、逆襲是完全可能的。那幾個複習生同學,有的不但沒有去年考的高,反而分數下降了,還有的和去年分數持平(持平等於倒退)……這是多麼傷心、悲哀的事!
他「毅然決然」地去了那個1500裡之外的城市了。等真正了解了這個專業後,他發現:他一點也不喜歡!
……
就這樣,稀裡糊塗地大學畢業了,沒學到什麼硬本領。他落魄地回到了本市,因為他沒有信心與能力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混。在本市找工作也不順利:要麼工資低,要麼還是工資低……而且好多還都是銷售崗位。表姐也責備他:「你當初咋就選擇那麼個地方那麼個專業啊?咋就不知道選擇個離家近點的啊,這樣還能儲備點本地人脈?跑那麼遠,學校和專業又不好,有啥用?」
很明顯:他的職業生涯規劃,從一開始就沒有規劃好:填報志願前沒有深入詳細地查閱資料、諮詢過來人,沒有了解清楚學校、專業、行業的情況,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路線(其實現在好多大學生也都仍然沒有,未來,仍然會有同樣的情況上演)。
也許讀者看到這裡就感覺他的人生註定灰色了,其實非也。在後來的不斷努力與轉型升級後,他扭轉了頹勢,成為了一名網絡工程師,並走上了合夥創業的道路,而且定居到了省城!
如果此刻要問他:「假如時光倒流,你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他會說:「假如時光回到那個時候,我就不跑那麼遠,選擇一個離家近一點的大學的師範專業。」這也是他後來堅定地要把房子買到河北師範大學附近的一個情結。
如果要問他:「你現在後悔的嘛?」他會自信地說:「不後悔!因為我已經扭轉了不利局面,現在的方向正是我喜歡和想要的!我想努力做好個人品牌規劃師!」
親愛的讀者你知道嘛,這個「他」,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