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與俄羅斯合併成一個國家」……誰說的?

2020-12-11 局座召忠

萬沒有想到,小編昨天在微博上吃到了一顆與眾不同的瓜。

什麼什麼?白俄羅斯和俄羅斯要合併?

這對CP我站了!

(圖源 @寰亞SYHP)

評論區的氣氛也開始「突然蘇維埃了起來……」

冷靜下來之後,網友們又感覺事情並不簡單……

所以小編馬上去了一趟克林姆林宮(官網)證實這一消息:

(圖源 克裡姆林宮)

原來是上周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到訪索契,在訪問的第三天也就是2月15日的時候,盧卡申科與普京在會談結束後出席了記者會。面對一名記者關於白俄聯盟的前景和白俄羅斯國家主權的問題時,盧卡申科忽然就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我們兩個國家明天就可以聯合。」

但是在說完這句話之後,盧卡申科馬上又補充道:

「但是你們,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兩國人民準備好了嗎?」

(上述動圖來源 Russia Insight/Youtube)

盧卡申科的原意是打個比方,來反駁提問記者關於俄白聯盟涉及「主權」的問題。說這句話的目的,是為了強調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的一體化程度將取決於兩國人民的意願。但是很多媒體在報導消息時只揪住了前半句,而且將「unite」翻譯為「合併」,遂使「俄白合併」成功登上了熱搜榜。

普京總統也表示「在這裡,我們也必須冷靜地以友好對話的方式了解在國家聯盟框架內我們可以前進的方向,而不會對國家和人民造成任何損害。」但隨即補上了一句「無論國家大小,世界上沒有完全獨立的國家,現代世界是相互依存的。」

(圖源 克裡姆林宮)

盧卡申科似乎曖昧的回答與普京暗藏深意的表述相結合,很容易給廣大吃瓜群眾以聯想空間。也正是因為這次「官宣」,讓「俄白聯盟」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這個在盧卡申科和普京口中反覆出現的聯盟,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呢?

從原來蘇聯境內各個國家現在錯綜複雜的關係可以看出,在一系列經濟、政治、軍事組織中,白俄聯盟無疑是最核心、最閃耀的。但我們目前所討論的俄白聯盟,其實只是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在國家一體化過程中的一個階段。

(圖源 wikimedia 製圖:馬克)

縱向回顧,俄白一體化大致走過了三個階段:

俄白共同體:1996年,俄白兩國總統在莫斯科籤署了《建立主權國家共同體條約》(簡稱《俄白共同體條約》)。

紀念《俄白共同體條約》郵票

(圖源 Nickpo/wikipedia)

條約要求建立統一的經濟空間,形成共同市場,實現商品、服務、資本和勞動力的自由流通。《共同體條約》為兩國一體化進程打下了「經濟基礎」,標誌著兩國一體化進程正式啟動,4月 2 日也被俄白兩國定為兩國人民聯合的共同節日。

俄白聯盟:一年之後,即1997年,俄白兩國總統籤署《建立俄白聯盟條約》,將俄白共同體改建為俄白聯盟。

盧卡申科與葉爾欽在上個世紀末會見

(圖源 AP/Youtube)

條約規定,在《俄白共同體條約》基礎上,加強俄白兩國在政治、經濟、社會、軍事、科學、文化等全方位領域合作。並且這份條約在籤署後的第二個月分別通過了俄白兩國議會的審核,這也就意味著為兩國一體化打下了政治基礎。

俄白聯盟國家:1999年12月8日,兩國籤訂《建立俄白聯盟國家條約》,最終將俄白聯盟升級為俄白聯盟國家。聯盟國家條約強調,兩國在主權平等的基礎上聯合成立一個新國家!

兩國最終籤約選擇在12月8日有重大的象徵意義,因為8年前正是在這一天,白、俄、烏三國籤訂了《別洛韋日協定》,宣告蘇聯不復存在。而僅僅八年後,兩個曾經蘇聯的創始國又將走到一起。

1991年《別洛韋日協定》籤訂現場

右二為葉爾欽

(圖源 RIA)

《建立俄白聯盟國家條約》還規定了兩國之間統一貨幣、統一稅務、統一海關、統一國防和公民國籍等等一體化政策,使白俄聯盟國家成為一個「超國家」的存在,在那時引起了軒然大波。

白俄聯盟國家國旗的設計方案之一

(圖源 vexillographia/wikipedia)

但從這時起,似乎俄白聯盟國家停滯不前,時至今日世界地圖上也沒有將白俄羅斯和俄羅斯中間的邊界線去掉。現在的俄白聯盟國家還遠沒有到達「國家」層面,只是停留在「聯盟」層面,退回到了1997年的關係狀態。

白俄羅斯的地理位置

(圖源 Earth.google 製圖:馬克)

白俄羅斯和俄羅斯之間這種「若棄若離」的聯盟關係,從盧卡申科前後矛盾的表態中就可以體現出來:

(圖源 themoscowtimes)

2007年,盧卡申科曾表示:「俄羅斯領導層要求我們加入俄羅斯聯邦——這就是俄羅斯領導人腦子裡想的事,我可不想葬送(白俄羅斯的)主權和獨立。」

2010年, 「俄白哈關稅同盟」的啟動,白俄羅斯再次認可了俄羅斯主導的獨立國協一體化進程 。當普京提出建設歐亞(經濟)聯盟(EEU)之時,盧卡申科第一個發文表示支持。

2018年末,盧卡申科在明斯克主持一次會議,在這次官方會議上,他指責俄羅斯「說了不算」。「我們白俄羅斯和俄羅斯不再是兄弟之邦,充其量也就是合作夥伴。」

……

如此反覆的表態,讓人不由得想起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但盧卡申科對俄羅斯「變臉」的次數要遠比埃爾多安多的多。實際上每次變臉,都是盧卡申科甚至是普京的無奈之舉。

因親民的形象

盧卡申科在白俄羅斯被稱為「老爹」

(圖源 euronews Youtube)

從表面上來看,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的分歧大多是由天然氣引發的。

雖然明斯克和莫斯科相距不到700公裡,但是白俄羅斯卻沒有俄羅斯那樣豐富的天然氣儲量,目前白俄羅斯國內天然氣幾乎全部依靠從俄羅斯進口。俗話說「拿人家手軟」,在建設俄白哈三方關稅同盟時,俄白兩方就曾在天然氣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

俄羅斯一條重要的天然氣管道

需要通過白俄羅斯到達西歐

(圖源 gazprom)

2010年6月,俄羅斯以天然氣欠款為由,威脅掐斷向白俄羅斯供氣。盧卡申科強烈的譴責了俄方行為,然後犧牲了一大筆「天然氣過境費」作為妥協。因為天然氣問題,俄白之間沒少「鬥氣」。

從深層次分析,俄白同盟關係深受美西各國影響。

從1994年到1999年,這段是時間是白俄聯盟發展的黃金階段。同時這一階段,也是盧卡申科剛剛執政,白俄羅斯被美國和西歐各國瘋狂針對的時期。

盧卡申科在1994年彈劾了白俄羅斯第一任總統舒什克維奇(Stanislav Stanislavavich Shushkevich)並且走向了「聯俄」道路,招致了美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的不滿。在國際上,西方各國稱盧卡申科為「最後的獨裁者」,在國內則培植反對派「白俄羅斯人民陣線」企圖顛覆盧卡申科政府。

舒什克維奇

(圖源 Saligorsk.org)

但是隨著俄美關係改善,北約東擴戰略實施,白俄羅斯和美西關係改善,從而又開始疏遠了俄羅斯……目前白俄羅斯正在尋求「外交平衡」,這種平衡在2013年俄烏克裡米亞衝突後,變得更加明顯。

上周盧卡申科與普京一同滑雪

(圖源 Global News/Youtube)

從目前來看,俄白聯盟前途光明,但道路坎坷。

不過倘若有一天,俄白聯盟國家真的形成,那將是怎樣一番景象?

(圖源 Earth.google 製圖:馬克)

那時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將一道重新建立統一的軍事戰略空間,使俄羅斯不費吹灰之力在西部獲得 1000 多公裡的安全緩衝帶!是抵制北約東進?是阻止泛伊斯蘭主義的滲透?還是打擊恐怖主義?甚至是對烏克蘭動手?那時候就要看「聯盟國」的意思了。

最後給大家放一個彩蛋:

2008年出版的《三體Ⅱ:黑暗森林》中,曾對未來的世界格局進行過這樣的描述:「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合併,國名仍叫俄羅斯聯邦」。

參考文獻:

[1]張建.試析烏克蘭危機對俄白關係的影響[J].和平與發展,2017(02):84-100+120-121.

[2]羅英傑,張帥.天然氣,國際政治玩家的重磅籌碼[J].世界知識,2014(16):16-21.

[3]劉丹東. 從地緣政治角度看俄白聯盟關係[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

[4]孫光榮.淺析西方對俄白聯盟發展的影響[J].國際觀察,2004(02):31-37.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白俄羅斯與俄羅斯合併是必然的?
    可終究是離多聚少,可見國家合併之難,不過東歐的白俄羅斯,卻一反常態,在對跟俄羅斯合併這一問題上,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要問理由,倒也能羅列出三點來,卻是句句無奈,這三個點也決定了他們合併是必然的。想當年,蘇聯解體之際,時任俄羅斯總統的葉爾欽,就曾明令要求過白俄羅斯,不許獨立,跟自己合併,成為新的國家。可哪怕面對威逼利誘,白俄羅斯依舊選擇了自立門戶。時至今日,俄羅斯還沒開口,白俄羅斯就巴巴地上去,想要同這個,他曾經拒絕過的國家合併,讓人們多少有些蒙了。
  • 白俄羅斯總統表態「與俄羅斯合併」,真心話還是大冒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2月15日,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連續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談三日後表示,他已「準備好明天就和俄羅斯合併」。去年12月24日,盧卡申科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主持會議,在這次官方會議上,他指責俄羅斯「說了不算」,聲稱「我們白俄羅斯和俄羅斯不再是兄弟之邦,充其量也就是合作夥伴」。
  • 盧卡申科會不會提前與俄羅斯搞一體化,合併成為一個國家?
    當年盧卡申科興匆匆的推動,俄白合併協議。那是因為葉爾欽的聲望跌到谷底,俄國國內對葉極端失望,誰來執掌俄羅斯不重要,不是葉爾欽很重要。
  • 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假恩愛還能走多遠? 3486字 l 地緣谷
    白俄羅斯推遲一天組建聯盟國家,就會享受一天俄羅斯對它的優待。著名的地理學家麥金德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誰統治了東歐,誰就能控制大陸心臟;誰統治大陸心臟,誰就能控制世界島(歐亞大陸);誰統治世界島,誰就能控制世界。」白俄羅斯不僅是東歐的心臟,在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也佔據一席之地。
  • 誰是真兇——強人治下的白俄羅斯,為何突然陷入危機?
    有了俄羅斯這個強大的敵人,北約才有存在的必要性,美國才能有效控制和領導歐洲。俄羅斯加入北約,北約就名存實亡了。 同樣,德國和法國,也不會讓俄羅斯加入歐盟,非歐盟成員的美國爸爸也不允許。因為一個帶俄羅斯的歐盟,也可以說是個超級蘇聯。
  • 代表普京表態:俄羅斯無侵佔領土的野心,白俄羅斯不會成為一個州
    不久前,俄羅斯與白俄羅斯兩國領導人會面,一向和睦的兩國出現了分歧,一是在原油運輸費用上未能達成一致,另一個是由美國彭博社報導的「俄總統向白俄提議合併兩國」。尤其是第二個,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這是否意味著俄羅斯將侵佔白俄的領土?
  • 波蘭立陶宛氣勢洶洶,俄羅斯保持沉默,誰在幹涉白俄羅斯內政?
    就目前的公開報導看,白俄羅斯大選結果出爐後,軍警鎮壓示威者已經持續了6天,反應最為激烈的是波蘭和立陶宛等國,俄羅斯官方反倒一副隔岸觀火的架勢,普京總統也在第一時間祝賀盧卡申科再次勝選,看起來,俄羅斯並未干涉白俄羅斯內政。
  • 歐洲國家基本上都親美,為啥俄羅斯和白俄羅斯與美國如此敵視呢?
    自從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後,歐洲國家基本和美國關係不錯,雖說不是事事都聽美國的,但基本上都是和美國一個陣營的。當然,也不是所有歐洲國家都親美,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就很美國關係很差。作為一個獨立的族群,白俄羅斯人雖然在文化上與俄羅斯人有所不同,但在很長時間內他們一直都屬於俄羅斯族,直到蘇聯成立之後才成立了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以創始國的身份加入蘇聯。在二戰時白俄羅斯是蘇德戰爭的主戰場,境內遭受到巨大破壞,80%的建築物被摧毀,人口也損失慘重。
  • 夾在波蘭與俄羅斯之間,白俄羅斯偏向哪一方?
    有人會說,不對吧,波蘭雖然與俄羅斯接壤,但與波蘭接壤的俄羅斯地盤只是面積1.51萬平方公裡的飛地加裡寧格勒州。加裡寧格勒州的總人口也不過100萬,如果俄羅斯從地面進攻波蘭,加裡寧格勒州這麼小的面積,如何能容下幾十萬的地面部隊?何況波、俄邊界線也就200公裡左右,大規模的地面戰在這裡能打得開嗎?波蘭擔心的,可能還不是俄羅斯的加裡寧格勒飛地,而是另一個國家。
  • 它山遊資:白俄羅斯,真的比俄羅斯「白」嗎?
    一些鄰國之間有時也會發生這種情況,像白俄羅斯和俄羅斯這一對。  按照中文翻譯習慣,除了部分主要國家,其餘的國名一般以音譯為主,「俄羅斯」就是音譯而來的。「白俄羅斯」則有點特殊,混合了音譯和意譯,發音和含義得到了較好的結合。  在白俄羅斯本國語言當中,其國名為「Беларусь」,英文名稱是「Belarus」,直接音譯成中文應該是「別洛羅斯」。
  • 俄羅斯僱傭兵事件愈演愈烈,白俄羅斯不留情面,指責俄羅斯撒謊
    俄羅斯方面馬上做出了回應,說那些僱傭兵只是從白俄羅斯過境,然後去土耳其,一些官員也表示俄羅斯從來沒有要破壞白俄羅斯局勢的計劃,白俄羅斯是俄羅斯最親密的盟友,而且俄羅斯當局也一直都支持盧卡申科。盧卡申科還說俄羅斯想要掩蓋真相,還說和白俄羅斯達成協議,這簡直是一派胡言,盧卡申科說的話很難聽,可見他真的很生氣,眼看大選就要馬上開始,卻遇到這種事情,無論是誰都會一肚子火。
  • 白俄羅斯:歐美與俄羅斯新的「角力場」?
    白俄羅斯2019年人均GDP為6663美元,而波蘭為15424美元,立陶宛為19090美元。盧卡申科執政期間,一直延續著計劃經濟模式,國家企業大多數為國有企業,工資水平一直停滯在鄰國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四分之一左右的水平。白俄羅斯是出口導向型經濟,對外部市場和俄羅斯過度依賴,在俄羅斯經濟因西方制裁而舉步維艱的情況下,白俄羅斯也備受牽連。
  • 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之間是什麼關係?為何白俄羅斯要改名?
    文/寂寞的紅酒最近,白俄羅斯改名的事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白俄羅斯將自己的國家名字改成了白羅斯,並向中國發文要求把中文翻譯改了。對於這件事網友們啼笑皆非,不就改個名嗎,何必那麼認真?公元5-6世紀,由於日耳曼人向西移動,斯拉夫人被迫向外遷徙,有一支遷徙到了東歐平原,這一支就是所謂的東斯拉夫,也就是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祖先。東斯拉夫分布廣泛,整個東歐平原都是他們的活動範圍,是一個比較落後鬆散的部族集合體。公元9世紀,一直內訌的東斯拉夫人請來了北歐的諾曼人主持公道。諾曼人的首領留裡克就這樣帶著兵馬來了,留裡克把不服的都給打服了,建立了羅斯王國。
  • 美女如雲的白俄羅斯,為啥不叫「紅俄羅斯」或者「綠俄羅斯」?
    世界國家眾多,但卻因為每個國家所屬的地理環境不同,當地氣候不同,歷史文化不同,以至於在發展過程中產生了每個國家不同的特色,比如有的國家的特色在於擅長發展經濟,而有的國家呢?則適合種植農產品,還有的國家則以礦產資源而聞名,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國家,也很有特色,它叫做白俄羅斯。
  • 300年前波蘭為控制白俄羅斯,要求當地必須說波蘭語
    在歐洲有這麼一個國家,它跟當今世界第二大軍事大國俄羅斯的名字,僅一字之差,叫作「白俄羅斯」。至於為什麼二者的名字會如此的像,因為俄羅斯、白俄羅斯都來自一個曾經在10世紀強勢崛起的東斯拉夫人為主體的大國「基輔羅斯」。
  • 盧卡申科:白俄羅斯是俄羅斯唯一親密盟友,他們害怕失去我們
    據俄新社報導,當地時間8月4日,也即大選提前投票的第一天,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向全體國民和國民會議(議會)發表國情諮文,呼籲民眾用心思考當今世界局勢,不要淪為被Iphone等電子產品所左右的殭屍,並敦促反對派不要尋釁滋事,幹擾他人「拯救國家」。
  • 為什麼白俄羅斯成為唯一幾乎不會說自己語言的國家?
    截至2017年,約80%的白俄羅斯人只會說俄語。並且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調查,白俄羅斯語已經受到滅絕的威脅。其實在語言學上,白俄羅斯語和俄語同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家族,但是白俄語和烏克蘭語更加接近,在句式單詞上和俄語都有不小差距。所以一個只會白俄語的人和一個只會說俄語的在一起交流會相當困難。
  • 俄羅斯、白俄羅斯、白俄傻傻分不清,它們是什麼關係?
    俄羅斯與白俄羅斯,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它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在蘇聯時代它們就是兩個不同的加盟共和國這一點就能看出。但我們平時很少關注國際新聞的,很容易望文生義,以為白俄羅斯就是白色的俄羅斯,其實這是不對的。
  • 淺談這些國家隊所在國家的中文名:白俄羅斯還是白羅斯?
    一.這一切都跟羅斯有關 白俄羅斯位於東歐平原的一個內陸國家,該國陸上與俄羅斯、烏克蘭、波蘭、立陶宛和拉脫維亞接壤,國土面積為20萬平方公裡,大約相當於我國的陝西省的面積,人口不到千萬,首都為明斯克。
  • 一文讀懂,白俄羅斯到底是怎麼回事?
    白俄羅斯是以白俄羅斯族為主體的國家,白俄羅斯族佔人口的80%。雖然都也叫俄羅斯,但是白俄羅斯人不是俄羅斯人的分支。從根子上講,白俄羅斯人、俄羅斯人、烏克蘭人都屬於東斯拉夫人,三者是並列關係,互不統屬。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的歷史淵源如何?蘇聯解體後,俄白同盟、俄白一體化被一些人解讀為「白俄羅斯回歸國家」,這完全是望文生義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