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疫苗志願者:低熱頭暈,胸片正常,疫苗安全性怎麼看?

2020-12-19 騰訊網

3月31日,首批4位接種腺病毒載體技術2019冠病疫苗的志願者,圓滿完成14天醫學觀察,解除觀察療養,回歸到日常工作與生活。他們在接種疫苗的第2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都抽血檢測了,之後第28天、第3個月、第6個月都還需要隨訪和抽血檢測。離開療養中心前,4位志願者還進行了肺部CT檢查,結果顯示4人都「雙肺紋理清晰,非常正常」。陶醫生認為,CT檢查不是必須的,因為這種疫苗裡不含活的冠狀病毒,根本不可能引起感染,但作為一種例行體檢,可以接受。「也是研究方想讓我們大家徹底放心吧!」志願者靳官萍在自己的疫苗日記中這樣寫道,「CT當時就可以看到結果,我們都雙肺紋理清晰,非常正常!然後就可以收拾行李回家啦!」

志願者靳官萍與「偶像」陳薇院士合影留念還有志願者發朋友圈,透露陳薇院士等10人最早接種了疫苗,且在28天後都檢測到抗體了。又一次不經意地、非官方地證實陳薇院士等在2月29日中午黨旗下接種疫苗的「八卦」。

其實,陳薇院士團隊接種疫苗後28天產生抗體並不意外。雖然我們對疫苗作用機制的一些細節還不是太清楚,但疫苗接種人體後大致會產生怎樣的免疫反應和不良反應,是否會產生抗體,抗體生成的時間節點等,還是有相當大的把握。

這批志願者參加的是第1期人體臨床試驗,主要觀察安全性。不過,基於我們對疫苗成分的了解,我們對疫苗的安全性非常有把握,除了發熱和接種部位的局部反應,出現意想不到的嚴重不良反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安全性觀察,已經成為一種毫無懸念的規定動作。

第1期人體臨床試驗不設置對照組,這意味著接種後出現的各種健康問題,除了接種部位的局部反應幾乎可以直接判定為疫苗不良反應,其他諸如發熱、頭暈、腹瀉等,都無法與疫苗建立因果關係。

大家都可以理解,太陽每天升起與公雞叫早之間沒有因果關係,也就是說時間上的先後並不一定代表因果關係,但是如果要說因果關係,一定是因在前,果在後。

那麼,接種疫苗在前,出現健康問題在後,到底有沒有可能是疫苗不良反應呢?當然不排除,但根據既往疫苗安全性研究的大量經驗,接種後處出現的健康問題大概率只是巧合而已。

大概率只是巧合,此話怎講?證據拿來。好,陶醫生出示證據。

還記得上一次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全球大流行的疾病嗎?就是10年前的甲型H1N1流感。這場流感與2009年3月底發源於墨西哥,之後迅速進入全球流行,世界衛生組織於2009年6月11日把全球流感警戒級別提升到最高的六級,並於2010年8月10日宣布大流行結束,整整14個月。

在這次甲流大流行中,中國採取了積極主動的措施,包括世界上第一個研發出甲流疫苗並接種了1億劑次,還對入境者採取嚴格的檢疫和隔離措施,被世界衛生組織盛讚。

截止2009年12月21日,中國報告11萬甲流病例,死亡442人(http://t.cn/hXL2u)。美國幾乎沒有什麼抵抗,最後因為感染者太多而不再公布確切數據,美國疾控中心推測甲流感染者5000萬,死亡10000人(截止2009年11月14日)。

嗯,這就是美國。這次2019冠狀病毒疫情,歷史仿佛重演了,美國還走得更遠了,是不是?不過一切還在進行中,我們走著瞧。

當年,中國僅用87天就研發出甲流疫苗(http://t.cn/A6ZlnE1K),公眾對其安全性也有顧慮,然而甲流疫苗的臨床研究充分證明其非常安全,接種後出現的健康問題,大約只有1/3歸咎於疫苗,其餘2/3就算巧合了。

當時有10多家企業都在研發甲流疫苗,各自開展數百人的人體臨床試驗。最終上市時,大多數企業在疫苗說明書裡只提供自家臨床試驗的數據,但也有企業在後期的疫苗說明書裡提供了10家企業臨床試驗合計的數據,樣本量足夠大(數千人),數據更有說服力。

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的甲流疫苗說明書就有兩種版本,第1版是核准日期20090915(暫定),第2版是修訂日期20091112(正式)。提供了10家企業合計的不良反應數據,這非常珍貴。

上生甲流疫苗說明書第1版,核准日期20090915

上生甲流疫苗說明書第2版,修訂日期20091112完整說明書見:http://t.cn/A6ZluHcG

由於說明書字體比較小,不易看清,我把上生甲流疫苗說明書第2版上的不良反應表整理如下:

上表中不良反應發生率有三列數據:A疫苗組、B安慰劑組,歸疫苗比例。

前兩列是表中原有數據(我剔除了反應人數,保留了發生率),最後一列歸疫苗比例是我添加的,其含義是:扣除安慰劑組的不良反應後,有多少比例的不良反應是疫苗成分引起的。

安慰劑通常是生理鹽水,或者不含甲流疫苗成分的疫苗液。參與研究的試驗對象不知道自己接種的是甲流疫苗還是安慰劑,這叫盲法,可以排除研究對象心理因素的幹擾(如果知道自己接種的是甲流疫苗,可能會傾向於報告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類型非常多,我們找一個典型來看,就看全身反應裡的發熱率。

疫苗組發熱率為10.27%,安慰劑組發熱率也有7.37%,發熱歸疫苗比例28%【(10.27%-7.37%)÷10.27%】。這個28%怎麼解釋?

28%的意思是:在100個接種甲流疫苗後發熱的患者中,只有28個確定是疫苗成分引起的,遺憾的是無法確定具體哪28個人。其餘72個發熱與疫苗無關,可以說只是巧合。

對於任意一個接種甲流疫苗後發熱者,只能說由疫苗成分引起發熱的概率是28%,無法斬釘截鐵地說一定是或一定不是疫苗成分引起的。

說明書上的其他各種不良反應,都是這樣去理解就對了。總體反應率歸疫苗比例為29%,就是之前說的1/3。

但是像局部反應裡的腫脹、硬結等,由於安慰劑組沒有報告,導致計算出的歸疫苗比例為100%,其實不能這麼看。疫苗組的腫脹、硬結髮生率很低,分別只有0.2%和0.13%,所以誤差的可能性比較大。

還有全身反應裡的頭痛、肌肉痛和蕁麻疹,都出現了負值,也就是安慰劑組的不良反應率高於疫苗組,這是什麼情況?通常,我們不會認為安慰劑組的不良反應率會高於疫苗組,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基本也是誤差所致。

舉個例子,張三拋10次硬幣出現了7次正面,李四拋10次出現了5次正面,能說明張三拋硬幣出現正面的概率高於李四麼?不能。只要把拋硬幣次數增加到成千上萬次,就會發現兩人拋出正面的概率其實非常接近,沒有實質性區別,之前的70% Vs 50%,只是測量誤差罷了。

明白了麼?必須要有安慰劑組,才能確定疫苗是否導致了不良反應。對於一個個體接種疫苗後出現的健康問題,只能用概率去判斷與疫苗因果關係的可能性,無法做出是或否的非黑即白判斷。

2019冠病疫苗人體臨床試驗第1期,由於沒有安排安慰劑組,接種後的各種健康問題無法確定是疫苗引起,各位網友不必認為一定是疫苗引起的。

2019冠病疫苗的安全性到底如何?設置安慰劑組的第2期人體臨床試驗才能回答的這個問題。陶醫生預測,發熱和局部反應等幾乎是肯定會有的,但意想不到的、嚴重的健康損害不會發生。

(完)

聲明:作者,疫苗與科學 陶黎納

微博2016十大影響力醫療大V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本科

微博2016十大影響力醫療大V,醫療公共衛生管理碩士

1995年~2000年,大學本科就讀於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

2006年~2010年,就讀於復旦大學公共衛生管理專業,獲公共衛生碩士學位。

從事預防接種管理工作15年,對宏觀的預防接種政策與方案,對微觀的疫苗接種實施和疫苗特點,均非常熟悉。能夠綜合各種因素和考量,給公眾提供最合適的資訊和建議。

相關焦點

  • 新冠疫苗副作用怎麼看? 專家:疫苗總體是安全性極高的藥品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山】近日秘魯衛生部門宣稱,中國國藥集團研製的新冠疫苗在當地進行三期試驗時,接受疫苗注射的一名患者出現罕見的神經問題。儘管對於該病例是否真是由於注射新冠疫苗引起的結果,秘魯和國藥方面均沒有定論,但該消息迅速引起西方媒體熱炒。更讓外界關注的是,隨著各國相繼開始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不斷傳出疫苗存在副作用的報導。我們對此該怎麼看待呢?
  • 新冠疫苗副作用,怎麼看?專家:疫苗總體是安全性極高的藥品
    更讓外界關注的是,隨著各國相繼開始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不斷傳出疫苗存在副作用的報導。我們對此該怎麼看待呢?「不等於疫苗不安全」據法新社報導,秘魯國立衛生研究院表示,接種中國國藥集團研製的新冠疫苗後,一名受試者出現手臂難以活動的情況,秘魯方面「決定暫停這款疫苗的試驗」。
  • 2019冠病口服疫苗,大吃一斤你敢麼?陶醫生敢
    2007年,美國政府耗資1.73億美元發起人類微生物群系項目,80多所研究院校的200多位科學家歷時5年時間,對242名志願者研究後發現:細菌的數量佔到了人體所有活細胞的90%,在每一個人的身體中大概有500-1000種不同種類的細菌,他們在成人體內可繁殖出大約100萬億個體細胞——大約是一個人全部體細胞的10倍。
  • 新冠疫苗試驗志願者:打完後低燒 頭暈肌肉酸痛
    志願者陳凱:我個人是有一些反應。早上起來之後感覺屁股兩邊肌肉有些酸痛,剛開始還以為是床板硬睡不習慣引起的,不過打開手機看了電子體溫計,37℃多,就覺得應該是身體對疫苗有反應了。新京報訊(記者 許雯)由陳薇院士領銜的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科研團隊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正在湖北武漢進行Ⅰ期臨床試驗。前期招募的志願者陸續入組,並在近日接種疫苗。漁具店店主陳凱是其中一員。
  • 中國新冠疫苗在武漢進行臨床試驗,志願者:低燒頭暈,屁股肌肉酸
    綜合媒體報導,由陳薇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正在湖北武漢進行Ⅰ期臨床試驗。3月19日中午,編號為「011」的志願者陳凱注射了疫苗。在經過體溫升高、精神不振等輕微反應後,他身體已經恢復正常。陳凱說,3月16日夜,他刷微博看到的招募志願者信息,然後就申請了。因為身在武漢,他一直在關注疫情信息,他覺得陳薇院士的團隊研發的疫苗技術上沒什麼問題。他透露,注射疫苗前先進行體檢,體檢後的第二天上午復檢,再經過一些簡單的篩查後就分組了。
  • 你會接種冠病疫苗嗎?他們還是有點怕
    所有16歲及以上國人和長期居民,包括客工等長期工作準證持有人,預計明年底可免費完成冠病疫苗接種,受訪的年長者對此表示歡迎,並表示願意前往注射。所有16歲及以上國人和長期居民,包括客工等長期工作準證持有人, 預計明年底可免費完成冠病疫苗接種。
  • 新冠疫苗二期00後志願者:「沒覺得自己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
    黃詩月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接種完疫苗15分鐘左右,自己出現了頭暈、心跳加速等症狀,好在下午時就已經恢復正常。與一期臨床實驗需要集中觀察14天不同,這一次黃詩月他們只需要在接種完成後留觀30分鐘即可回家。談及此次志願經歷,黃詩月說:「沒覺得自己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我相信還有很多人都願意去當志願者,只是我們比較幸運,身體條件都符合,就正好去了而已。」
  • 首批新冠疫苗志願者接受「補針」專家:評價多次免疫效果和安全性
    【環球時報-環球網 記者郭媛丹】27日,一位參加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I期臨床試驗的志願者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他結束6個月的觀察期後參加了重組新冠病毒疫苗I期加強免疫臨床研究,進行了低劑量注射。3月16日,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I期臨床試驗在武漢啟動,該實驗包括低、中、高三個劑量組,每組36人。志願者需要在接種第1天、第3個月、第6個月等時候回到試驗點進行血檢。26日是I期臨床試驗志願者最後一次血檢,結束6個月觀察期。
  • 愛滋病疫苗招募臨床試驗志願者 醫生:接種疫苗不感染
    愛滋病疫苗招募臨床試驗志願者 醫生:接種疫苗不感染新京報  作者:韓沁珂  2019-07-11   愛滋病疫苗的關鍵時刻  臨床試驗志願者招募引發關注;中國自主研發
  • 滅活疫苗入臨床試驗 專家稱安全性不及重組疫苗
    來源:時代周報滅活疫苗入臨床試驗 專家稱安全性不及重組疫苗新冠病毒疫苗又有了新突破,中國兩款滅活疫苗獲批進入臨床試驗。據新華社4月14日消息,我國兩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一二期合併的臨床試驗許可,相關臨床試驗同步啟動。
  • 輝瑞新冠疫苗出問題了!4名志願者接種後面癱,還有人出現頭痛、發燒...
    相關負面消息接踵而至,先是美國護士接種後出現頭暈、寒冷、噁心,頭痛欲裂的嚴重副作用,後有4名志願者接種輝瑞疫苗後出現面癱。圖片來源:視覺中國4名志願者接種輝瑞疫苗後面癱據環球時報9日消息,本周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稱,四位接受輝瑞新冠疫苗注射的第三期志願者出現了貝爾氏麻痺症,即面癱。
  • 疫苗來了,國產疫苗安全性如何
    除了重點人群,公眾什麼時候可以接種疫苗  曾益新介紹,從2020年4月2日批准第一個疫苗進入Ⅰ、Ⅱ期臨床試驗,到6月份批准三個疫苗緊急使用,再到7月份以來多個疫苗陸續到境外開展Ⅲ期臨床試驗,我國疫苗研發工作總體進展比較順利。
  • 新加坡、中國等多國研發新冠疫苗有重大突破
    他們團隊1月底就已經成功複製了新冠病毒,目前已經參與新冠疫苗的測試。據了解,Duke-NUS醫學院與世界著名藥物公司Arcturus Therapeutics為合作夥伴,目前雙方合作疫苗的開發將基於該公司的STARR技術,和利用在Duke-NUS開發的獨特平臺來快速篩查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首批接種新冠疫苗志願者復工
    新冠疫苗志願者任超14天隔離期滿後接受榮譽證書    志願者24小時貼在身上的電子體溫計    108位新冠疫苗志願者已完成接種,部分已解除隔離。    他在視頻裡「碎碎念」:前天出去烤生蠔,昨天我媽給我做了頓燒雞,回到家的感覺不錯;吃了火鍋,喝了奶茶;去東湖跑了5公裡;預約了Tony老師剪髮……    5公裡跑下來,多次參加馬拉松比賽的他笑侃有種「武功盡失」的感覺——因為接種新冠疫苗,在隔離的14天內,他在武漢空勤療養院內度過了一日三餐有人送,成天窩在房間看電影看書的「悠閒」生活,14天下來,「夥食太好,胖了六斤
  • 新冠疫苗二期試驗招募志願者,這次規模更大,且引入安慰劑對照組
    這一次,志願者無需接受14天的集中療養觀察,自行完成安全性觀察即可。在此期間,研究組會派專人對志願者進行隨訪,指導其完成安全性觀察和記錄。在安全性觀察期間,如果發生不良事件,志願者可得到及時治療。研究組也為志願者購買了商業保險。
  • 四名志願者接種輝瑞新冠疫苗後面癱,英國衛生官員發出警告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四名輝瑞疫苗志願者出現面癱今日晚間,據環球時報消息,本周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稱,四位接受輝瑞疫苗注射的第三期志願者出現了貝爾氏麻痺症,即面癱。食品藥品管理局的報告稱,尚無明確證據將疫苗與令人不適的醫學狀況聯繫起來。
  • 新加坡80%的人們拒絕立即打疫苗!網友:擔心面癱、頭疼、過敏等副...
    從目前的公開資料顯示,新加坡引進的這款輝瑞疫苗,確實在之前的試驗階段,出現了很多令人不安的副作用,比如面癱、頭暈、寒冷、噁心、頭痛欲裂等嚴重的副作用。 ,但目前情況已經穩定,這也是美國首例接種輝瑞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案例。
  • 樹蘭(杭州)醫院招募新冠mRNA疫苗健康志願者 需接種2次疫苗
    6月24日,樹蘭(杭州)醫院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公告,公開招募新冠mRNA疫苗健康志願者。原文如下:樹蘭(杭州)醫院 I 期臨床試驗研究室近期開展一項評價不同劑量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在18~59 歲、60歲及以上人群中接種的安全性、耐受性及初步免疫原性的 I 期臨床試驗,該項目已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現向社會公開招募健康志願者。
  • 面癱、過敏,輝瑞疫苗現不良反應!國內疫苗已開啟物流演練工作
    根據環球時報,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稱,四位接受輝瑞新冠疫苗注射的第三期志願者出現了貝爾氏麻痺症,即面癱。不過,FDA稱,疫苗組的4例病例的發生頻率表並不高於總體預期數量。但前上海疾控中心疫苗專家陶黎納告訴市界:「實際是2.1萬名接種疫苗者出現了4例,2.1萬名安慰劑組沒有病例,這個比例有點高」。
  • 打誰家疫苗?香港首選復星醫藥疫苗!疫苗還是中國的好
    香港已向全球三家生產商預購冠病疫苗,其中復星醫藥與德國藥廠BioNTech合作的疫苗可在明年首季直接運送香港。香港電臺今天引述復星醫藥指出,疫苗第三期臨床研究上周四(10日)刊登於新英倫醫學期刊,有關疫苗由德國BioNTech在歐洲生產,將直接運送香港。復星醫藥表示,運送過程中,疫苗會放置在一個可控制溫度以及具全球定位系統功能的溫度感應器冷藏運輸裝置,利用乾冰維持在攝氏零下7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