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女醫護如何解決「悶痘」問題?護膚專家楊希川給出這些「秘方...

2020-12-20 健康界

新冠肺炎戰疫打響以來,已有380多支醫療隊,42000餘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這組別有深意的數字,有人將它視為自己的「幸福數」,這是他們舍家、請戰、剃髮、抗疫、救援換來的。

而近期,從抗疫一線醫務人員的 330 份問卷調查中,健康界看到了一個令人心疼的數據——71.00%的受訪者認為皮膚存在損傷。

前段時間,一組題為「你們摘掉口罩的樣子很美」的照片,就是醫護人員皮膚損傷縮影。

圖片來源:新華社

「這些皮膚損傷都源於醫療器械相關壓力性損傷,例如戴口罩造成的皮膚損傷、穿防護服時間過長誘發的皮炎溼疹、佩戴橡膠手套出現的浸漬現象(皮膚發白、起皺、脫皮)等等。」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皮膚科專家楊希川教授在採訪中告訴健康界,這些都是醫護人員普遍面臨的皮膚困擾。

3月8日女神節這天,在皮膚疾病診治方面有著26年豐富經驗的楊希川教授,從專業角度為一線的戰疫女神送上了一份獨有的護膚「秘方」,幫助她們緩解皮膚損傷問題。

戴口罩為什麼會造成皮膚損傷?

在疫情一線,防疫要求非常嚴格,口罩必須壓得很緊,否則不能保證做到規範隔離,口罩戴的時間長出現壓傷和壓痕等「口罩後遺症」在所難免。

一項源於新加坡 2003 年SARS 流行感染時期的報告顯示,經常佩戴口罩的人群中,35.50%因使用 N95 口罩而出現痤瘡(59.60%)、面部瘙癢(51.40%)和皮疹(35.80%)。

楊希川介紹,造成皮膚損傷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口罩摩擦和壓迫。「長時間戴口罩,口罩邊緣、口罩耳掛/綁帶會壓迫皮膚,與皮膚頻繁摩擦之後,輕則皮膚出現壓痕、疼痛,重則會造成皮膚擦傷、出血,通常造成鼻梁部位和顴骨、臉頰、耳朵後面等部位出現壓迫性組織腫脹、損傷。」

另一個原因是皮膚潮溼浸潤。醫用外科口罩、N95口罩的透氣性不好(這是防護作用所需要的),隨著佩戴時間延長,加上面部出汗,口罩內會越來越潮溼,皮膚浸漬受損,皮膚屏障破壞。

「口罩後遺症」如有破損可用夫西地酸預防感染

「短時間佩戴口罩所引起的壓痕、疼痛,一般並不需要特殊處理,取下口罩後數十分鐘即可完全消退。」楊希川解釋,如果皮膚沒有出現破損可擦點例如凡士林軟膏之類的保溼霜。如果皮膚出現了破損,則可以使用莫匹羅星、夫西地酸、紅黴素軟膏來預防繼發感染。「破損部位稍微用一點軟膏劑,可以對小的淺表破損恢復有一定幫助,但最主要還是靠皮膚的自行修復。」

不僅如此,許多女醫護長時間佩戴口罩後,臉部還容易出現發紅、刺痛、發癢,引起紅斑、丘疹等接觸性皮炎。楊希川表示,以上表現都屬於皮膚刺激過敏。

這種過敏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本身沒有過敏疾病,就有可能是對口罩材質過敏;二是本身曾患有過敏疾病,如溼疹,那麼就會因戴口罩持續時間長加重皮膚過敏。

「這種原發病,只能按照以前的治療方案規範治療,儘量減少誘發因素。」楊希川建議,在條件允許並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儘量控制或減少佩戴口罩的時間和頻率。每兩到三小時以後適度變換口罩佩戴位置,減輕局部壓力。實際上,醫護人員的更替、更換也很重要。

「口罩引起的皮膚損傷主要是做好日常的護膚,如果加重了就規範治療。」楊希川強調。

水凝膠敷貼真的能解決口罩壓瘡難題嗎?

為減輕面部不適,預防器械相關壓力性損傷,許多醫護人員都在佩戴口罩的時候使用水凝膠敷貼。楊希川表示,從理論上而言,水凝膠敷貼對皮膚是有好處的。它可以緩衝降低對局部的擠壓,可有效保護臉部口罩和防護鏡接觸面的皮膚,比口罩要柔和得多,但是其安全性有待考證。「防護服整個穿戴要求非常嚴格,突然增加這個東西,是否會影響整個規範的穿戴?會不會影響口罩密閉性?防護過程中會不會造成汙染?目前還難以確定。」

戴口罩痘痘加重推薦過氧苯甲醯凝膠和克林黴素凝膠

除了以上的皮膚問題以外,長時間佩戴口罩還容易引起細菌性毛囊炎、痘痘(尋常痤瘡)的復發。選擇什麼樣的護膚品去除痘痘,是所有女性追尋的美容秘方。

「祛痘不能僅靠護膚品,藥物才是祛痘最靠譜的秘方,其治療效果相較於護膚品要更好、更確切。」楊希川推薦尋常痤瘡外用抗菌藥物首選過氧苯甲醯凝膠和克林黴素凝膠,夫西地酸乳膏也不錯。

楊希川進一步闡釋,雖然祛痘的護膚品種類很多,但效果微弱,只能起到輔助作用。痘痘一旦復發,沒有什麼比藥物效果更好。對依賴護膚品祛痘的女性,他建議大家可以選擇含有壬二酸、水楊酸、果酸成分的護膚品。

楊希川告訴健康界,口罩只是引起痘痘復發的其中一個因素,實際上還與日常生活和情緒息息相關。從飲食方面而言,甜食和牛奶是對痘痘影響最大的兩個因素,所以應儘量減少和避免這類食物的攝入,但是酸奶、豆漿、雞蛋沒有問題。同時,生活不規律、時常處於焦慮緊張狀態也會加重痘痘。他提醒大家,儘管抗疫一線很辛苦,也要儘量注意休息。

圖片來源:楊希川教授微博

防護服引起的花斑癬使用2%酮康唑洗劑治療

據悉,在抗疫一線,56.70%的醫務人員需要穿防護服連續工作 6 h 以上。長時間穿防護服,很多醫護人員身體會出現過敏導致起疹發紅,這種情況該怎麼緩解呢?楊希川告訴健康界,這是由於防護服透氣性及活動性較差,長時間穿著,致使醫務人員面部、手部以及身體大量出汗,導致潮溼環境的形成,從而加重了皮炎溼疹。「同時,多汗狀態下還比較容易誘發馬拉色菌毛囊炎、花斑癬、痱子(俗稱熱疹)等皮膚問題。」楊希川提醒,在護理當中首先要去除誘發因素,其次是針對性的治療,例如馬拉色菌毛囊炎和花斑癬這類皮膚疾病,若出現發病跡象或加重跡象,可以使用2%酮康唑洗劑或乳膏進行預防和治療。

為了儘可能地壓縮休息時間,部分醫護人員還使用成人紙尿褲,接觸部位同樣可能因摩擦、潮溼、尿液刺激等原因導致尿布皮炎。針對特殊部位出現皮疹的護理,除了勤換尿布溼,及時清潔,還可以塗抹保溼霜。「尿布疹屬於一種刺激性接觸性皮炎,主要以預防為主,症狀輕可以塗抹氧化氫軟膏, 症狀較重則需要用激素軟膏。」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乏脂性溼疹加強保溼

調查顯示,12.40%的一線人員每日同時佩戴 3層以上手套。長時間佩戴手套會造成角質層過度水合,護理不當容易導致浸漬糜爛。那麼,長期佩戴手套導致手部處於潮溼狀態而出現發白、起皺、脫皮等浸漬現象,又該如何護理呢?

楊希川指出,脫了手套以後,洗完手擦保溼霜,讓手部透氣了,浸漬現象自然就緩解了。只要不是長期24小時佩戴手套,一般不用擔心出現糜爛、破潰和滲出的情況。

另外,洗手頻繁使用消毒液也會給手帶來皮膚損傷繼發溼疹皮炎。研究發現,患手部溼疹的醫務人員中有52%的人既往洗手頻率大於10次/天,另外消毒劑裡的一些消毒成分長期使用會抑制皮膚表面寄生的正常菌群,使得皮膚表面的微環境發生改變,可能會導致溼疹皮炎等一系列疾病。

楊希川介紹,這種情況最常見的是乏脂性溼疹,由於洗手頻繁的原因導致皮膚表麵皮脂減少、屏障受損、水分脫失,通常會出現皮膚乾燥、瘙癢、抓痕、血痂以及脫屑,其中瘙癢尤為突出,而且瘙癢也是該病突出的早期症狀之一。這種情況下一般要加強保溼,尤其在手部清潔之後第一時間塗抹保溼霜。

圖片來源: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皮膚本身對洗潔劑或消毒液敏感,也會造成皮膚刺激。尤其是免水洗手液含有酒精,會加速皮膚水分流失。」

楊希川補充道,如果是一般乾燥引起的乏脂性溼疹,大多數通過加強保溼就可以緩解,儘量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手液或消毒液。如果乏脂性溼疹情況嚴重,也需要使用抗炎的激素類軟膏。

皮膚暴露紫外線消毒燈後造成損傷與曬傷處理同一原則

楊希創表示,這與曬太陽曬傷是類似的,症狀較輕可以不管,會自然消除。如果出現了一般的紅斑,可以擦點爐甘石洗劑。但假如出現糜爛水泡,就需要規範用藥治療,比如生理氯化鈉溶液或硼酸溶液溼敷,嚴重情況下還需服用激素,外用激素軟膏,與太陽曬傷的處理原則相同。

「只要規範操作,一般很少出現醫務人員的皮膚長時間暴露在紫外線消毒燈的情況,除非不小心暴露。」楊希川說。

護膚品選擇要看這些成分

楊希川表示, 針對玫瑰痤瘡等問題肌膚可以選擇「有輕微抗炎作用、保溼作用較好」的護膚品,最好使用起來還不會黏膩,根據自己的皮膚狀況選擇,因為膚感也是購買產品的選擇標準之一;選擇含維生素A衍生物和水楊酸的產品也可能幫助祛痘,如視黃醇、視黃醛都是較常見的護膚品成分,經皮吸收代謝後最後可轉換成維A酸發揮作用。

「在這種特殊的疫情時期,對於平時沒有護膚習慣的醫護人員,建議塗抹一點凡士林軟膏來幫助皮膚緩解損傷。對於平時護膚較細緻的人群,繼續保持護膚即可。」

被問及對一線的女醫護有何護膚建議時,楊希川指出,最重要的護膚就是防曬。「但是她們現在基本都處在屋子裡面,也不需要刻意防曬。」對此,他提醒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要注意安全,注意皮膚清潔並加強保溼非常關鍵。

佩戴口罩需要耍「小聰明」

1.對於口罩樣式的選擇,可以選擇綁帶式而不用耳掛式的,可減少對耳後皮膚的摩擦及壓力;

2.選擇寬沿口罩,邊緣寬則皮膚受力面積增加,降低局部單位受力;相比於杯罩形,平面形口罩的壓力較小;

3.如果對口罩材質過敏,在佩戴口罩時,可以在內層墊兩層醫用棉紗布,當棉紗布有點潤時,及時更換新紗布。這樣不僅可以避免過敏,還能通過更換內層紗布保持口罩乾燥,延長口罩的使用時間;

4.使用預防性敷料。預防性敷料是一類新型敷料,包括泡沫敷料、透明薄膜敷料和水膠體敷料。在鼻梁、顴骨和耳後選擇性使用上述輔料可襯墊壓力,緩衝和保護皮膚免受剪切力、摩擦和潮溼的影響。為預防口罩引起的器械相關壓力性損傷,推薦使用其中的超薄泡沫敷料,與皮膚貼合性好,且不會影響口罩密閉性。

5.為了避免面部乾燥,戴口罩前要先進行面部清潔,並使用潤膚產品,特別是壓迫部位,還能減少摩擦。

專家簡介:

楊希川,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博士,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皮膚科副主任。從事皮膚科臨床工作26年。

擅長:溼疹,痤瘡/青春痘,脫髮,胎記,血管瘤,色素斑,蕁麻疹,性病/尖銳溼疣/梅毒/皰疹,癬/腳氣/灰指甲,牛皮癬,皮膚腫瘤,疑難少見病等。對本專業的疑難少見病有豐富的診治經驗。

任中國醫師協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皮膚病理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皮膚病理學組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委會毛髮學組委員、中國中醫藥信息研究會中西醫結合皮膚病分會副會長、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皮膚專業委員會專家、重慶市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委員會常委、重慶市皮膚性病學專委會委員等。為《中國皮膚性病學》、《國際皮膚性病學》、《實用皮膚病》及《皮膚病與性病》雜誌編委。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中華醫學會科研項各1項、衛生部醫學視聽教材招標項目2項,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軍隊醫療成果二等獎各一項。發表論文200餘篇,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論文75篇,其中SCI收錄16篇。主編和參編專著14部。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2009年獲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優秀中青年醫師獎」。

相關焦點

  • 長痘了還能護膚麼?皮膚科醫生告訴你,長痘了該如何護膚
    丨編輯/排版:蕉 責編:kiki 審核:李雲本文整理自楊希川教授於2月16日的線上科普講座《痤瘡期間應如何護膚》長痘期間的護膚並不特別,與日常護膚的基本理念相同,做好清潔-保溼-防曬,精簡護膚,沒有必要使用過多的護膚品。
  • 致痘成分=100%長痘?4個化妝品致痘真相,別再被騙了
    原創 Qing 皮膚科楊希川教授 收錄於話題#美容護膚指南37個丨編輯/排版:Qing 責編:Fanny 審核:李雲冬季已經來了,不少姐妹把自己的化妝品都換了一遍。
  • 面霜會讓油皮「悶痘」?面霜:這鍋我可不背!油皮長痘的真實原因
    關於護膚三件最重要的事:清潔-保溼-防曬都已經被Miya說爛了。每次說到保溼時,我都更建議大家使用面霜。這時大部分油皮就淡定不了了:油皮根本不敢用面霜,一用就悶痘,百分百中招!面霜真的會造成悶痘嗎?從而堵塞毛孔開口,引起長痘。如果以上邏輯正確的話,從使用護膚品到產品將皮膚痘痘悶出,應該至少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但大多數人常見的悶痘通常是:前一晚用了,第二天就長出痘,這樣被定義為「悶痘」。也許到這裡還有人一口咬定長痘就是護膚品悶痘造成的。那接下來咱們聊聊引起長痘的原因。
  • 為什麼夏季臉部喜歡出油長痘
    但是也有一種現象就是10個裡面9個都有皮膚問題。嚴重的就是長痘,長漲不消,這樣一來長痘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很多女孩子已經有長達五六年的痘齡。尤其在夏天的時候,跟是難過,夏季喜歡出油,早上畫的美美的妝出門五分鐘就成了煙燻妝,熊貓眼,用紙巾一擦全是粉底液的顏色。讓本來皮膚不好的妹紙在太陽下現出原形。
  • 天氣越來越熱,戴口罩狂長痘,咋整?看這裡
    立夏將到但防疫的步子不能停可隨著氣溫上升戴口罩又悶又熱還長痘在這戰疫的特殊時期如何做到既關注面子又做好防疫來看看專家的建議戴口罩為何易長痘?戴口罩長痘的其他原因疾控專家認為,如果口罩佩戴正確、時間適當、潮溼後及時更換,卻還是長痘痘,那可能是使用的護膚產品過油過厚。疾控專家表示,有些人在選擇護膚品時喜歡選擇礦油類產品。
  • 提醒:用防曬霜、卸妝油容易長痘的人,日常護膚避開這2點,危險
    我們常在護膚品或化妝品功課中看到「悶痘」這個詞。似乎一說到痘痘,大家第一時間就會想起化妝品「悶痘」。護膚品會悶痘,彩妝也會悶痘。反正用了化妝品只要長痘就怪產品悶痘。化妝品真的會悶痘嗎?使用化妝品突然長痘到底是什麼原因?
  • 關於化妝品致痘的傳說和真相
    化妝品是如何致痘的:用化妝品導致痘痘都是因為毛孔被厚重的油脂或是固體顆粒堵塞,排汗不暢,悶出來的的痘痘?無論是兔耳試驗還是人體試用,測出來比較容易致痘的成分都是油脂類居多,但並不是像傳說的那樣越厚重的油脂越容易致痘,像乳木果脂這樣真正「重」的油脂反而不會悶痘,倒是防曬霜裡那些輕質的油脂致痘風險比較高,具體可參考後文。化妝品裡的色粉,尤其是一些紅色原料,也被檢測出有致痘風險,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彩妝致痘多數發在臉頰,因為臉頰要用腮紅呀。
  • 戴口罩引起的泛紅、悶痘、面部瘙癢,有哪些護膚方式可以緩解?
    爆痘、閉口更是讓肌膚狀況越來越糟,本來就敏感的肌膚在這個時候可謂是雪上加霜。今天小姐姐就來幫大家答疑,天天戴口罩時期如何護膚。- 口罩後遺症 -痘痘粉刺戴口罩之所以會悶痘,是因為臉部處於封閉的環境下時間過長,口鼻部位呼出了不少水氣,潮溼的環境變成了微生物的溫床。
  • 長時間戴口罩,容易悶痘怎麼辦?
    「長時間戴口罩容易悶痘」,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護膚?如何上妝?因為想更有針對性一些,所以我們按照不同的膚質給大家總結了一些應對方法和產品,大家可以直接翻到自己的膚質就好啦。先保證水油平衡,再祛痘只有水油平衡,出油量正常了,這樣痘痘才會有所控制。所以長痘了別著急祛痘,先讓皮膚處在一個健康的狀態下。幹皮作為全膚質中最不容易長痘的皮膚經常會遇到的問題是:鎖不住水分,導致皮膚乾燥。
  • 皮膚不好,容易長痘、長斑應該怎樣護膚?
    比方說:遺傳、作息、體質、護膚化妝方法等等。如果你的皮膚不太好的話,那就要注重內調外養了!平常要少吃油膩辛辣的食物、多吃果蔬、多喝水、多運動、千萬不要犯懶,作息一定要規律,而且要健康、熬夜晚睡能免則免,每天最好都保持在11點之前入睡,「美容覺」很重要的!堅持一段時間,皮膚肯定會好很多!平常愛長痘怎麼護膚?
  • 一夜之間肌膚冒出張狂大悶痘,該擠還是等它消?三大明星現身說法
    一夜之間,肌膚就冒出張狂的大悶痘,或者是那種摸起來硬硬的、看上來紅紅的大悶痘,這些看似尚未發芽的悶痘,到底應該擠出來,還是讓它消下去?過了青春期之後,不管是哪種型態的痘痘,都有可能在無預警的狀況之下偷襲肌膚,不要以為你是乾性肌,就不用提高警覺,除了油脂不平衡,荷爾蒙也會造成莫名悶痘。什麼痘痘該擠?什麼痘痘就要讓它消下去?
  • 千萬蟎蟲臉上爬,皮膚出油愛長痘,看歐洲人如何除蟎祛痘天然護膚
    我相信很多女生都有經歷過這樣的情況:1、臉上總愛出油長痘,顏值嚴重受阻愛化妝的女生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夏天化妝時特別容易產生悶痘經常會破壞人們的肌膚讓我們產生各種肌膚問題,尤其是在臉上背上這些地方,都是蟎蟲的集結之地。大家可以先自測下自己是不是「蟎蟲臉」(2條以上就該除蟎了!)
  • 如何正確使用卸妝油,卸妝手法用對,告別閉口和悶痘!
    哈嘍大家好,大橙子來咯,護膚第一步當然是先做好清潔,卸妝重要性不用大橙子再多說了吧,妝卸得不乾淨,會造成皮膚堵塞從而形成閉口還有悶痘。之前也有分享過卸妝的愛用物,卸妝類我最推薦的是卸妝油,但是還是有很多集美不知道該怎么正確的使用卸妝油,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卸妝油的正確用法吧!
  • 過敏、「悶」出的毛囊炎 戴口罩爆痘怎麼辦?
    戴口罩爆痘怎麼辦? 春暖花開,空氣中花粉增多,有些地區還飄著楊絮柳絮,許多人在這個時期本就需要戴口罩以減緩過敏的症狀。再加上疫情防控原因,口罩的使用率就更高了,甚至不少人因工作需要,一整天都戴著口罩。
  • 「悶」出好皮膚,「悶」跑大病毒!口罩之下,痘痘肌敏感肌通通不怕!
    但是,由於長期佩戴口罩,有不少小仙女表示皮膚越來越敏感,各種皮膚問題浮現。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一說口罩給我們帶來的哪些皮膚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此類問題是大多數人佩戴口罩會引發的皮膚問題。如何對症下藥,採取針對性的預防和補救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此類問題是大多數人的困擾。
  • 痘博士的痘痘修復怎麼樣?痘博士:肌膚曬傷問題多,如何護膚?
    尤其是我們經常講到的敏感肌,膚質不佳的人群,在曬傷之後,如何修復皮膚,不再讓它受到傷害,這還需要從護膚開始,避免一些錯誤的舉動。痘博士的痘痘修復怎麼樣? 使用弱酸性清潔品 當肌膚產生發紅、乾燥及輕微脫皮等初期曬傷情況時,不可再使用一般的清潔用品,最好使用弱酸性符合肌膚PH值的清潔品,以免刺激肌膚,但若不知如何選擇清潔品
  • 宮羽解密:防曬悶痘、口罩悶痘……為什麼你比別人更易長痘痘?
    炎炎夏日 30多度的高溫天氣 小羽走在路上,都快成爆米花了 今年的夏天比較特別,出門必備口罩 口罩+高溫天氣 肉眼可見的,肌膚問題日益增多
  • 痘博士小黑盒星耀上市 為痘肌打造私人定製專屬護膚方案
    近日,痘博士痤瘡研究院歷經3年潛心研發的WKA小黑盒系列產品隆重上市,搭配痘博士的私人定製專屬護膚概念,結合國際先進測膚儀器和人工智慧算法,為痘肌人群進行精準護膚、分肌護理,正式宣告量膚定製、科學護膚時代的到來。
  • 凡玊教你夏日出油該如何護膚!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戴口罩就會很悶。而且很容易產生脫妝、出油、長痘痘、出黑頭等一系列問題......一出門,不出幾分鐘就感覺像是要被太陽烤熟了,臉上不停地冒油。但如果長時間呆在空調房裡,皮膚又會幹到不行。
  • 戴口罩悶痘起閉口的急救方法,我都替你找到了
    復工後一整天都要帶著口罩,即使兩三個小時更換並移動佩戴位置,悶著一整天加上口罩摩擦,各種皮膚問題接踵而來。再遇上春日過敏,敏感肌的油痘肌真的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