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子高考筆記圖:有人1年用了49個筆記本,天才背後都是汗水!

2020-12-10 中國校園在線

聽說,每一位考上清華的同學都有自己的法寶——

我做了上百套試卷!

我把課本認真看了幾十遍!

高中三年,我寫過的字排列起來可繞地球三圈!

有人說,這未免太誇張了,還是輕輕鬆鬆過日子更舒適;

有人說,我這麼聰明,用起功來連我自己都害怕;

有人擔心,付出了許多卻沒有相應的回報,被人嘲笑白費力氣,不如「韜光養晦」,至少可以安慰自己「我是深藏不露的天才」。

不!清華的同學們用實際行動告訴你,即使真的有口算數學題的天才,絕大多數人其實還是腳踏實地的耕耘者,借複習本、練習冊悟出自己的「招式」、打磨自己的「武功」,才能最終修成正果!

王眾 機械903

「泰山壓頂」法

——用海量書本壓制高考!

這是我高三大概五分之三的學習資料(還有五分之二放在書柜上了),還是挺多的,整理時有點觸目驚心,最左邊的一摞都是筆記本,那些實在是放不下了才放在窗臺上的(另外還有兩個小箱子),高三一年用了49本筆記本(大部分都是80張紙的),用於各種總結,整理,反思(我也是現在才感到驚訝,誰知道怎麼用了這麼多)。

「以圖攻圖」法

——對付高中生物圖象分析題,熟讀百圖,見圖不驚

這是我的生物學習總結,自己畫了插圖。

「見招拆招」法

——字跡工整,內容詳實!

高三自己複習時,為了增強自己的分析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在考過的卷子上做了大量的分析。當時就是什麼書都不看,資料都沒參考,就是從零開始分析,每張卷子都寫得密密麻麻的,現在看還是有點感動的(其中有一張是清華的測試題)。

李若佳 社科92C

「自成真經」法

——PPT與注釋結合,自成一派

做了幾大本的政治總結,原先都是手寫抄題,高三後期實在沒時間抄那麼多題,就列印PPT粘在本子上。翻看真的超級有成就感~

前桌的男生(也來了清華,並且成了npy)自己不做,每次都借我的看哈哈哈

林洺桐 社科92C

「九龍在天」法

——思緒發乎中,散作九龍盤,

以思維導圖明晰思路,伺題出擊!

對於一個文科生來說,背誦是最頭疼的事情了。老師也總是強調要建立完善的知識網絡來輔助記憶。於是我在高考前100天左右的時候,開始利用下課時間默寫知識點,翻開政治課本的目錄之後,寫下某一課的關鍵詞,然後就開始展開默寫後面的部分。4次下課的時間就足夠默寫完一個單元,兩天就能默寫完一本書,兩個星期就能複習完所有政治的知識點。這就是我當時默寫的思維導圖。

Bellarius 軟體93

「四兩撥千斤」法

——千斤競賽書,我只取四兩:

總結濃縮其精華,總結模型,記錄要點!

競賽黨當然要來一波回憶殺啦!有一年來刷掉的書單,有記在小本本上的零碎知識點,有外出培訓粗獷難認的筆記,還有很美好的回憶!

劉冉懿 機械913

「化虛為實」法

——語文虛無縹緲難以捉摸?

用紮實的積累和深厚的素養,

把無法捉摸的玄妙落在紙上!

高三的語文整理,這裡選取的是文言文和閱讀的一部分。高三上學期本來是優勢科目的語文突然變成了劣勢,有幾次都垮到了110;所以高三下學期,我開始系統複習課本刷題整理,最後成功把語文的分數提高了20多分!

「花紅柳綠」法

——用不同顏色的筆做標註,背單詞自然一日千裡!

英語整理,這裡是一部分單詞詞組的積累(從課本和刷的題裡一點點攢出來的)和四級詞的整理(主要是作文用的「高級詞」)。

「賞心悅目」法

——用耐心和細緻記錄下自己的努力,

看著賞心悅目的手帳,複習也會充滿動力吧

我挺享受積累和整理的過程的,理科題目刷到頭暈的時候,換個思路整理下語文和英語可以放鬆頭腦。我又很喜歡把整理本弄得花花綠綠的看著舒服,所以每次用用螢光筆,粘貼點貼紙,就覺得特別快樂。

王琪 生92

「剛柔並濟」法

——至剛至柔的大招,

用來對付大boss數學最好不過啦!

這一切都來自於對高中數學的蜜汁喜愛。記得高中時期尤其喜歡別人被圓錐曲線和導數虐得不要不要的,我在旁邊把圓錐曲線和導數虐得不要不要的。

這一套「巧取高考」的組合拳法, 是清華學長學姐的真傳, 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你, 希望你潛心修煉,青出於藍。

希望在金秋九月,我們能夠相聚在美麗的清華園!

來源:清華大學 清華招生 樂學 整理:魯方裕 排版:王小宇 責編:王仕韜

相關焦點

  • 天才是1%靈感加99%汗水,其實還有下一句,為何老師不告訴我們?
    天才是1%靈感加99%汗水,其實還有下一句,為何老師不告訴我們?文/毛毛侃歷史自從科舉考試誕生以來,中國的莘莘學子似乎就跟考試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昔日的十年寒窗尋常事,名揚天下未可知。再到今日的幾百萬人共同爭渡高考這道天塹。而高考的難度舉世皆知,由於我國發展不均衡,因此高質量的教育資源並不能平攤到每一個人的身上。所以就有了高考來篩選出能夠得到這些優質學習資源的人。為了這場考試,很多學生可謂是使出了渾身解數。而老師們為了鼓勵廣大學子努力奮鬥也往往會搬出愛迪生這位老前輩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賦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 考上清華北大的寒門學子,被1000句嘲諷,思想貧窮的人多可怕
    有人說「寒門難出貴子」,其實這句話很現實,也很中肯,曾有人統計了各省高考「狀元」的出身,發現一個讓人難以接受的事實:農村出高考「狀元」的比例只有十分之一,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個比例還會不斷縮小。「黑白顛倒」這四個字看似簡單,但背後隱藏了姐弟倆多少汗水和心酸,我們無法想像。
  • 我們打開了清華學生高考前的筆記本
    已經在清華園裡生活了N年的同學們想要為特別的2020級高考生做點什麼於是他們找到了已經封存許久的高考前的筆記本@Mider 車輛學院「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故事還要從我的數學錯題本說起,是我初中的時候學校發的,一共發了三個本子,因為是第一次接觸到那種分欄專門整理錯題的本子,所以特別珍惜。上高中後也在用,而且我會用不同顏色的筆寫不同的內容。
  • 那年高考勵志語言: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
    比如:其實試卷都一個樣,我也有可能復旦北大清華;曾經的苦,現在的痛,都是將來的笑顏;2020年的7月我要把高考踩在腳下;搶時間,抓基礎,勤演練定有收穫;樹自信,誓拼搏,升大學回報父母;為七月最後高考拼搏,穩做王者;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考清華的學生不是好學生;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淚水你必須選擇一樣;選擇成功,就不能有藉口。
  • 工地為考入清華暑期打工男生加薪:這是不拼爹媽,拼汗水寒門學子
    工地為考入清華暑期打工男生加薪50元:這是一個不拼爹媽,拼汗水的寒門學子【核心提示】今天下午,黑龍江穆稜,「學霸」趙桂寧高考691分工地暑期打工,再一次上熱搜,因為給男生加薪,每天多加50元工錢當作鼓勵
  • 等你在清華—寫給2020年高考學子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轉瞬間又到了一年的高考季。高考是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它考驗的不僅僅是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也是考驗學生的心理素質,考驗學生應對重大事件隨機應變的能力。2020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導致全國高考日期向後推遲一個月,湖北省的高考日期待定;在這有限的時間裡,如何實現有效的備考,對於每一位高考學子來說至關重要。高考,要讓自己經得起檢驗。
  • 毛坦廠中學公布高考喜訊,有人挖苦考清華的太少,家長霸氣還擊
    大部分人或許並未有實質性的了解,但是每年的高考附近的那幾個月,總是可以看到毛坦廠中學的相關信息。這不,在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的2018高考中,隨著高考成績的公布,毛坦廠中學再次對外公布了戰績,成績喜人,據顯示,本科達線率95.7%,一本達線率66%,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同時還有一名學子進入了清華。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則消息,有人便挖苦到,這樣的中學不是很一般嗎?
  • 天才王垠,先後從清華等3所名校退學,還被微軟封殺,如今怎樣了
    前言: 中國人有著濃重的"名校情結",這是受傳承1300年的科舉制以及傳統儒家文化之中的"學而優則仕"等因素綜合影響下的結果。 雖然在新中國成立後,科舉制度被高考制度取而代之,高考結果也不在直接影響學子的仕宦與否,但上"名校"所帶來的影響力仍舊巨大。
  • 天才王垠,先後從清華等3所名校退學,還被微軟封殺,如今怎樣了
    前言:中國人有著濃重的&34;,這是受傳承1300年的科舉制以及傳統儒家文化之中的&34;等因素綜合影響下的結果。雖然在新中國成立後,科舉制度被高考制度取而代之,高考結果也不在直接影響學子的仕宦與否,但上&34;所帶來的影響力仍舊巨大。上了名校,不僅自己能有一個好的前程,還能光耀門楣。
  • 女兒670分上清華,父母卻痛心流淚,背後的原因既然是?
    我是小編択夢,清華和北大是國內無數學子追求的夢想中的學習聖地。那裡有先進的教學資源,優秀的學習氛圍,北京更是我國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從這倆所學校畢業實現自己的夢想也會容易很多。這麼好的學校肯定是要非常努力才有機會進的,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位女生,她寒窗苦讀十餘載終於以670分的高分被清華錄取。
  • 清華學子工地搬磚引發群嘲,憑汗水掙錢很丟人嗎?
    清華學子工地搬磚引發群嘲,憑汗水掙錢很丟人嗎?假如你考上了清華,會迎來什麼?我想是鮮花和掌聲,獎勵與禮物,讚美與表揚……但你可曾想過,有的孩子考上清華面臨的是譏笑、嘲諷、乃至謾罵。趙桂寧的家在農村,父母年齡也比較大,他說:「父母這些年很不容易,現在高考結束了,我可以靠自己的實際行動賺錢,幫家裡減輕負擔。」
  • 女兒670分上清華,父母打掃房間無意打開抽屜,眼眶都溼潤了
    清華和北大是中國的兩所頂級高校,是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大學,因為這裡有最先進的師資力量和優秀的人才,一旦考入這個學校之後,實現夢想的機會就會變大。
  • 清華狀元淪為小區保安,被稱為天才的張曉勇還是被現實打敗了
    為了能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考生們猶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能夠順利站在橋對面的屈指可數。很多人都用,高考多一分,幹掉幾萬人,來形容高考的嚴酷。或許對於普通的學子來說,高考真的太難了,不過對於那些被稱為「神童、天才」的人來說,高考其實和「1+1=2」沒什麼區別。
  • 天才密碼:你吃得了清華的苦嗎?必須轉給孩子看
    天才、學霸、運氣、地域優勢…我們往往只看到了清華學霸們的光鮮成就,卻總是忽略了造就神話的付出與汗水。還有那些要考入清華的學子們你能適應的了這裡的快節奏嗎?一位清華的學生回顧自己清華本科生活我在高中時體育特別差,跑1000米都很要命,從來都是不及格。
  • 「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汗水」,其實這句話還沒說完
    相信許多讀者有著和小編相同的經歷,從小學起,老師們便勉勵我們讀書要刻苦努力,常常引用愛迪生的那句名言「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汗水。」天才總是極少數的,而作為普通大眾的我們更應該努力,那麼努力真的起關鍵性作用嗎?然而,作者今天可要打掉各位手中的這碗雞湯了。
  • 「天才是1%的靈感+99%的汗水」到底有沒有後半句?
    愛迪生有句名言,中國的小學生人人都知道:「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當年,老師就用它來教育我們勤能補拙。
  • 雲南天才少年10歲讀初中,12歲上高中,15歲高考692分進清華
    看到這裡,很多高考學子估計會懷疑人生,但是最讓人不可思議,他不是參加奧賽上的清華,而是憑藉實力,15歲通過高考以692分拿下清華,這樣的學子絕對是學霸之中的學霸,而我們踏踏實實讀完12年教育,拼命學習,才好不容易考入211,甚至有的還沒能踏入大學。這或許就是與學霸之間的差距。
  • 名言的背後——成為天才,99%的汗水真的比1%的靈感重要?
    美國的發明大王愛迪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天才等於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很多人把這句話當做至理名言。將這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用以激勵自己。可這句話卻也誤導了很多人。不少人勤勤懇懇,最終卻碌碌無為。
  • 16歲天才神童,曾放出豪言「懶得考清華北大」,如今怎樣了
    「清華北大」是許多學子嚮往的地方,因為哪裡代表了我國教育的最高水平,只要從「清華北大」畢業的學生,以後都會成為國之棟梁。要知道,中國科技大學的少年班可並不是那麼好考的,是國家重點培養超常少年的地方,2020年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一共才錄取了48名學生,從整體上來看,甚至比「清華北大」這些一線大學還要難看。
  • 深挖浙江高考「逆襲哥」,從倒數第一到清華,大家都被誤導了
    從青銅到王者,高一班級倒數第一,高考逆襲上清華,我們稱他為「逆襲哥」,這種勵志故事你信嗎?2020年高考結束之後,關於學霸們的傳說就沒斷過,當我看到今年高考的最大「黑馬」,「逆襲哥」高一班級倒數第一,高考逆襲考上清華的消息,作為一名常年帶高三的班主任,我不禁露出苦笑,這真的是勵志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