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史最悲壯的一具骸骨,為了保護兩彈一星資料,他壯烈犧牲

2020-12-17 騰訊網

1964年的今天,黃褐色的蘑菇雲在我國西北戈壁騰空而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在兩彈一星元勳中,有一位科學家令人惋惜,那就是唯一一位在原子彈、氫彈、人造衛星研製中都作出了重大貢獻的科學家的郭永懷。

1968年,郭永懷在從青海返回北京的途中,飛機突然失去了平衡,不到10秒鐘,就墜毀在1公裡以外的玉米地裡。在找到他的遺體時,眾人發現,郭永懷和警衛員緊緊攬在了一塊。等到把二人分開後,人們才發現,一個公文包夾在兩人中間,數據資料完好無損。

在不到10秒鐘的時間,郭永懷做出那樣悲壯的決定——和警衛員相擁著,用身軀夾著研究資料使其不被燒毀,那是何等的冷靜、果斷和壯烈,這是中國科學史上最悲壯的一具遺骸,為了保護兩彈一星絕密資料,他壯烈犧牲。

於整個中國的發展而言,資料的重要不言而喻。郭永懷在犧牲的最後一刻,都在為中國守住一個騰飛的夢。他也是兩彈一星元勳中唯一一個烈士。

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郭永懷。大家都知道錢學森艱難回國的事跡,作為錢學森的師弟在回國途中也遭遇了許多的阻力,為了可以回國,他把自己尚未發表的論文手稿全部扔進了炭火堆。在突破重重困難回國之後,郭永懷立馬投入了祖國的建設之中,他和實驗物理學家王淦昌,理論物理學家彭桓武一起,組成了中國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

為確立核武器裝置的結構設計,郭永懷提出了「兩路並進,最後擇優」的辦法,為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確定最佳方案。這一方案不僅為第一顆原子彈的研製投爆所採用,而且為整個第一代核武器的研製投爆一直沿用。

在核彈武器化的後期發展工作中,郭永懷一直負責總體結構設計、外型設計以及環境模擬實驗的領導工作。無論是在彈體外殼(我國的第一顆核航彈和氫彈都採取了空投方式)方面,還是在對核航彈、氫彈在空投過程中的飛行彈道、傘彈彈道特徵的計算上,他都親自參與和把關。

他還大膽地提出了有關薄殼結構、通用核航彈核武器輕型化、實戰化和系列化的許多設想和建議。

而在研製核武器的同時,郭永懷還在進行以下工作:

1、反潛核武器的水中爆炸力學和水洞力學等相關技術的研究工作

2、還有中國人造衛星的研究工作,郭永懷對氣動減速、氣動加熱、燒蝕防熱、回地軌道設計等問題進行了細緻的分析

3、開展了新興的高超聲速空氣動力學、電磁流體力學等多項課題的研究

4、參與潛-地飛彈、地對空飛彈、氫氧火箭發動機和反飛彈系統的研究試驗,1966年中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飛彈飛行爆炸成功

5、三峽大壩抗核武器攻擊的研究

從1956年回國,到1968年,僅12年的時間,如此多其他人一生都無法企及的研究成果。難以想像郭永懷透支了多少精力。

他和錢學森提出了影響中國至今的「上天、入地、下海「的口號,這三個方向均指向保密性的國防尖端研究,錢學森與郭永懷兩個人的默契合作,也推動了中國力學的快速發展,後來人們更是用一種娛樂明星一樣的明星組合來稱呼他們這個科學男神二人組:馮卡門Brothers(馮卡門兄弟)。

而中國目前列裝的高超音速武器更是離不開郭永懷的前瞻眼光。1957年,郭永懷在《現代空氣動力學問題》的報告中,指出高超聲速空氣動力學應該是我國隨後一個時期的重點研究方向。

而這一倡議讓祖國在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究上領先全世界,要知道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才開始研發一系列的高超音速打擊武器,提出「高速飛行器技術整合」、「空射快速響應武器」等計劃!

1968年,郭永懷領導組建了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他還讓自己的學生俞鴻儒帶頭研究風洞,風洞是包括航空、航天、航海以及地面交通等等一切裝備製造的一個最重要的裝備之一,沒有風洞,就無法完成高超音速武器的研製。

俞鴻儒用了數十年的時間,研發出JF12高超聲速激波風洞,專門針對五倍音速以上的超高速飛行器試驗。這個設備是世界全球獨一無二的,為中國研製出全球首款列裝高超音速武器奠定了基礎,為中國未來早日具備「一小時全球打擊能力」創造了絕佳的條件。

俞鴻儒曾深情回憶自己的恩師,:

先生給我指定方向——發展激波管技術,研製激波風洞。他說,激波風洞將會非常有用,但國家經濟和工業尚不發達,缺經費,缺先進技術。你只能用很少經費,在不可能獲得所需的先進技術(裝備和儀器)的條件下開展研究工作。。。。郭先生預計我們開展這項工作將非常艱難,為此盡力創造寬鬆的工作環境。我們的工作短期難見成效,他千方百計讓我們小組能長期生存下去,使我們能安心工作。

40多年來,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建造了數十座高質量的風洞,其規模堪稱亞洲之最。

這些都是郭永懷留下的偉大財富,郭永懷犧牲的時候年僅59歲,正是除了科研的高峰時期,如果他沒有犧牲,中國的科學發展將會擁有一個更加全新的面貌。

錢學森曾說道:如果自己抵得上5個師,那麼郭永懷就抵得上10個師。今天是原子彈爆炸成功56周年,讓我們記住這些為國家奮起而奉獻一生的科學家:

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 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 彭桓武、王承書、何澤慧(王承書因為還處於保密期,沒有獲得兩彈一星尋找,何澤慧先生因為丈夫錢三強獲得等原因,自己沒有)等以及眾多的無名英雄!

相關焦點

  • 《老人與海》:老人最後拖回一具骸骨,這是勝利,人們還是嘲笑他
    海明威,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作家,他的作品《老人與海》把聖地牙哥老漁人出海捕魚的種種危險、艱苦,描寫的淋漓盡致,讓世人為之讚嘆,不緊讓人如臨其境,還讓人內心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特別是對他的外貌,神態,以及他的性格描寫更是細緻入微,打心底的,我們都對這個作家油然生畏,他是一個站著寫作的作家
  • 《金剛川》,有多少犧牲就有多少壯烈
    《金剛川》的講述安靜而克制,《捌佰》的講述別具一些張力。兩部戰爭影片,戰爭的場面都很真實,也都很宏大,但是講述的模式卻一樣。《金剛川》的戰爭場面,儘管依然很震撼,但是給人的第一感覺依然是比較克制。或許跟導演郭帆的拍攝手法有關吧,就如同郭帆的《流浪地球》一樣,同樣場面宏大,但是背後的克制同樣存在。
  • 中國新聞史上最悲壯的一頁
    11月6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中國新聞史上最悲壯的一頁——記者節前夕,追憶新華社太行烈士》的報導。
  • 芮志江:孤身勇鬥4匪徒 身中21刀壯烈犧牲
    芮志江:孤身勇鬥4匪徒 身中21刀壯烈犧牲■新華社記者 周立權今年是芮志江犧牲的第生前為吉林省白城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的他,孤身勇鬥4匪徒,被刺21刀壯烈殉職。2005年11月27日中午,有群眾報案稱,白城市洮北區林海鎮龍灣村五社北1.5公裡處,在路邊一廢井坑內發現一具男屍。白城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經現場勘查,認定確係他殺。進一步偵查得知,死者王某,男,41歲,是一名計程車司機。11月26日16時接班營運後被殺害。
  • 中越戰爭:他為參軍不惜割掉發炎的扁桃體,入伍三個月壯烈犧牲
    如果你有機會來到這些陵園,細細閱讀墓碑上的銘文,你會驚訝地發現,其中很多烈士甚至不滿20歲,有一些人入伍還不滿三個月,比如上面這位易新俊烈士,他於1979年1月入伍,同年2月20日犧牲在反擊越軍的戰鬥中,時年19歲,入伍僅50多天。
  • 2人壯烈犧牲!今天,一起送別
    2019年10月2日凌晨,浙江省台州市公安局路橋分局金清派出所民警王歆、輔警梁峰在處警過程中,遭遇突然返回現場的歹徒暴力襲擊,為掩護群眾避險、保護群眾安全,兩位同志身負重傷,經全力搶救無效分別於當日上午9時05分和6時05分壯烈犧牲。
  • 他是打響抗日第一槍的人,和日本鬼子以死相拼,最終壯烈殉國
    他是打響抗日第一槍的人,和日本鬼子以死相拼,最終壯烈殉國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有一個影視片段,「二營長,你他娘的義大利炮呢?給我拉來」,這是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在救老婆秀芹的時候說的話,劇中李幼斌把李雲龍這個任務表演的淋漓盡致。
  • 力學所召開紀念郭永懷先生犧牲45周年大會
    2013年是著名力學家、應用數學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力學所原副所長郭永懷先生犧牲45周年。1968年12月5日,因飛機失事不幸犧牲,被追認為烈士。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郭先生犧牲後留下了幾件珍貴遺物,李佩先生精心收藏45年後全部捐贈給了力學所。會上,所長樊菁向李佩先生頒發了捐贈證書。李佩先生回憶了郭永懷先生在海外求學、回國報效直至犧牲的感人經歷。
  • 解放戰爭中,我軍犧牲的最高將領是誰?踩中地雷壯烈犧牲
    1945年美國往日本本土投放了兩顆威力巨大的原子彈,這兩顆原子彈就成為了壓垮日本鬼子的最後一根稻草,之後日本就再也不敢囂張,迅速的宣告了投降,這場戰爭我國整整打了14年的時間,犧牲了無數的將士,才好不容易盼來了這一天。
  • 考古學家挖出兩具死於龐貝火山爆發事件的男性骸骨
    在龐貝古城西北約700米的廢墟挖掘過程中,兩具骸骨被發現並排躺在至少6.5英尺(2米)深的灰色火山灰層中。這些骸骨是在一所郊區住宅的一間側室裡發現的。Osanna表示:「受害者可能是在這個地下空間裡尋找隱蔽的地方,他們認為在那裡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通過對頭骨和牙齒的研究,考古學家確定其中一名男子的年齡在18歲到25歲之間。這名年輕男子還有一個壓縮椎間盤的脊柱,這使得考古學家推測他可能曾做過奴隸的體力勞動。
  • 《戰雷》大結局 邢佳棟悲壯「犧牲」感動觀眾
    林峰(邢佳棟飾)在《戰雷》中最後「犧牲」劇情結尾處,邢佳棟飾演的「滾雷英雄」林峰和高等(小張博飾)為了探尋雷公雷秘密、並抓住毒販團夥首領,一起進入雷冢,而在雙方最後對峙時刻,林峰踩在了敵人設置的機關上,面對即將坍塌的雷冢,他讓高等趕緊離開,自己卻與毒販首領一起長埋在了裡面。很多看到林峰悲壯犧牲一幕的觀眾表示自己「忍不住哭了」,被邢佳棟的表演感動地一塌糊塗。
  • 電視劇《遠去的飛鷹》,高志航壯烈犧牲
    高志航帶領一批飛行員前往蘭州接機,他在飛機上宣讀了蔣介石對自己的任命。李桂東提醒高志航,毛邦初建議他兼任四大隊隊長,是想借日本人的手除掉他,還說了他三個必死的理由。1937年11月21日,高志航率領首批十三架雅克戰機已經從蘭州抵達河南周家口,日本的木更津航空隊也悄悄到了北平,他們的目標就是摧毀地面飛機,因此飛機在地面停留的每分鐘都很危險,高志航打電話給毛邦初要求直飛南京,毛邦初以氣候惡劣讓他原地待命。
  • 在廣州起義中,這位總指揮壯烈犧牲
    12日,遭敵襲擊時犧牲,時年29歲。臨終,他向戰友們囑託:要和敵人戰鬥到底,完成黨交給的任務!鮑羅廷《人民周刊》第1期1927年4月,張太雷接任中共湖北區委書記,隨即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會上,張太雷當選為中央委員。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號(現為鄱陽街139號)召開了中央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
  • 邱少雲放棄自救,身體燒焦壯烈犧牲,87歲戰友:抹黑邱少雲的人都是混帳
    10月11日,邱少雲所部潛伏進入391高地的一處蘆葦叢。敵人當時擔心蘆葦叢裡有志願軍,就投下了大量燃燒彈。為了不暴露目標,邱少雲始終沒動,壯烈犧牲,年僅26歲。網絡上那些質疑中,最大的質疑就是邱少雲怎麼可能忍受焚燒。對於這一點,邱少雲的戰友李川虎最有發言權。下面的回憶錄是李川虎於1996年10月在家中所說,當時有記者詳細詢問了邱少雲犧牲的全過程。
  • 他是上將軍長, 號稱硬仗將軍, 抗戰敢跟鬼子拼刺刀,壯烈犧牲的民族...
    王甲本將軍敢打硬仗,為了奪回陣地,曾經親率敢死隊衝鋒,為友軍爭取的時間,因為其在淞滬抗戰上的卓越表現,王甲本將軍被提拔為98師師長。淞滬會戰後,王甲本將軍的98師轉隸夏楚中的76軍,受第九戰區指揮。王甲本將軍和新四軍關係融洽,曾經贈送給羅炳輝將軍20萬發子彈,並且在新四軍的配合下佔領宣城。王甲本將軍在第一次長沙會戰中榮立戰功,被升任為79軍中將副軍長兼98師師長。
  • 他是錢學森的師弟,兩彈一星功臣中唯一的烈士,屍體燒焦文件完好
    此人叫郭永懷,是著名力學家、應用數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他是山東榮成人,從小郭永懷就天資聰明,20歲時進入南開大學,1933年進入北大學習物理學。1938年夏,他和錢偉長、林家翹一起前往多輪的大學學習數學,這為郭永懷後來學習物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41年,他又前往美國學習空氣動力學。
  • 廣東丹霞山迷宮峽谷發現一具已風化的人體骸骨
    中新網韶關8月12日電(記者 李凌)一具已經風化的人體骸骨,11日在世界自然遺產地廣東丹霞山景區迷宮峽谷被一群當地驢友發現並拍照報警。當地警方12日在驢友的帶領下,前往現場勘察。從骸骨身上所遺留的襯衣鞋子等物品也可以看出,其穿著打扮應當不屬於專業的戶外愛好者。  熟悉當地情況的群眾判斷說,這具遺骸極有可能是一個外地的採藥人在採藥過程中不慎失足墜谷。「因為丹霞山地區一直都生長著有野生的丹霞石斛,價格極昂貴,因此常有採藥人冒險進入深谷懸崖中採摘。」 此外,因丹霞山迷宮峽谷有埋藏寶藏的傳說,多年來吸引了不少人前往探秘。
  • 上海合同制消防員陳鑫韡撲救4.5火災壯烈犧牲
    他走了。來不及與戰友們說上一聲再見,就永遠地離去了……中隊戰友邵偉敏哭著說:他是他心中最偉大的班長,若不是和自己調休,犧牲的也許是自己而不是他。他走了。來不及和父母見上一面,就匆匆地走了!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了成功撲救上海華環熱能實驗廠火災,他倒在了自己最鍾愛的崗位上。
  • 「民族英雄」節振國30歲壯烈犧牲,留下的子女過得怎麼樣?
    其實,不止在東北,在中原大地上也有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民族英雄,他就是節振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民族英雄」節振國的故事。節振國出生於1910年,他是山東武城縣人,出生於貧苦的農民家庭。在那個舊社會,因為走投無路,節振國一家人搬遷到開灤煤礦下井為生。因為屬於外鄉人,節振國怕被當地人欺負,所以練就了一身武藝防身,最終節振國的這身武藝也用到了與日本人的鬥爭上。
  • 父親在馬石山慘案中壯烈犧牲 為找父親女兒自學7年日語
    父親在馬石山慘案中壯烈犧牲 為找父親女兒自學7年日語  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張寰旭在馬石山慘案中壯烈犧牲,女兒歷盡艱辛找到埋葬地      「我用了整整一生時間尋找父親,不僅是他的屍骨,還有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