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的今天,黃褐色的蘑菇雲在我國西北戈壁騰空而起,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在兩彈一星元勳中,有一位科學家令人惋惜,那就是唯一一位在原子彈、氫彈、人造衛星研製中都作出了重大貢獻的科學家的郭永懷。
1968年,郭永懷在從青海返回北京的途中,飛機突然失去了平衡,不到10秒鐘,就墜毀在1公裡以外的玉米地裡。在找到他的遺體時,眾人發現,郭永懷和警衛員緊緊攬在了一塊。等到把二人分開後,人們才發現,一個公文包夾在兩人中間,數據資料完好無損。
在不到10秒鐘的時間,郭永懷做出那樣悲壯的決定——和警衛員相擁著,用身軀夾著研究資料使其不被燒毀,那是何等的冷靜、果斷和壯烈,這是中國科學史上最悲壯的一具遺骸,為了保護兩彈一星絕密資料,他壯烈犧牲。
於整個中國的發展而言,資料的重要不言而喻。郭永懷在犧牲的最後一刻,都在為中國守住一個騰飛的夢。他也是兩彈一星元勳中唯一一個烈士。
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郭永懷。大家都知道錢學森艱難回國的事跡,作為錢學森的師弟在回國途中也遭遇了許多的阻力,為了可以回國,他把自己尚未發表的論文手稿全部扔進了炭火堆。在突破重重困難回國之後,郭永懷立馬投入了祖國的建設之中,他和實驗物理學家王淦昌,理論物理學家彭桓武一起,組成了中國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
為確立核武器裝置的結構設計,郭永懷提出了「兩路並進,最後擇優」的辦法,為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確定最佳方案。這一方案不僅為第一顆原子彈的研製投爆所採用,而且為整個第一代核武器的研製投爆一直沿用。
在核彈武器化的後期發展工作中,郭永懷一直負責總體結構設計、外型設計以及環境模擬實驗的領導工作。無論是在彈體外殼(我國的第一顆核航彈和氫彈都採取了空投方式)方面,還是在對核航彈、氫彈在空投過程中的飛行彈道、傘彈彈道特徵的計算上,他都親自參與和把關。
他還大膽地提出了有關薄殼結構、通用核航彈核武器輕型化、實戰化和系列化的許多設想和建議。
而在研製核武器的同時,郭永懷還在進行以下工作:
1、反潛核武器的水中爆炸力學和水洞力學等相關技術的研究工作
2、還有中國人造衛星的研究工作,郭永懷對氣動減速、氣動加熱、燒蝕防熱、回地軌道設計等問題進行了細緻的分析
3、開展了新興的高超聲速空氣動力學、電磁流體力學等多項課題的研究
4、參與潛-地飛彈、地對空飛彈、氫氧火箭發動機和反飛彈系統的研究試驗,1966年中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飛彈飛行爆炸成功
5、三峽大壩抗核武器攻擊的研究
從1956年回國,到1968年,僅12年的時間,如此多其他人一生都無法企及的研究成果。難以想像郭永懷透支了多少精力。
他和錢學森提出了影響中國至今的「上天、入地、下海「的口號,這三個方向均指向保密性的國防尖端研究,錢學森與郭永懷兩個人的默契合作,也推動了中國力學的快速發展,後來人們更是用一種娛樂明星一樣的明星組合來稱呼他們這個科學男神二人組:馮卡門Brothers(馮卡門兄弟)。
而中國目前列裝的高超音速武器更是離不開郭永懷的前瞻眼光。1957年,郭永懷在《現代空氣動力學問題》的報告中,指出高超聲速空氣動力學應該是我國隨後一個時期的重點研究方向。
而這一倡議讓祖國在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究上領先全世界,要知道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才開始研發一系列的高超音速打擊武器,提出「高速飛行器技術整合」、「空射快速響應武器」等計劃!
1968年,郭永懷領導組建了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他還讓自己的學生俞鴻儒帶頭研究風洞,風洞是包括航空、航天、航海以及地面交通等等一切裝備製造的一個最重要的裝備之一,沒有風洞,就無法完成高超音速武器的研製。
俞鴻儒用了數十年的時間,研發出JF12高超聲速激波風洞,專門針對五倍音速以上的超高速飛行器試驗。這個設備是世界全球獨一無二的,為中國研製出全球首款列裝高超音速武器奠定了基礎,為中國未來早日具備「一小時全球打擊能力」創造了絕佳的條件。
俞鴻儒曾深情回憶自己的恩師,:
先生給我指定方向——發展激波管技術,研製激波風洞。他說,激波風洞將會非常有用,但國家經濟和工業尚不發達,缺經費,缺先進技術。你只能用很少經費,在不可能獲得所需的先進技術(裝備和儀器)的條件下開展研究工作。。。。郭先生預計我們開展這項工作將非常艱難,為此盡力創造寬鬆的工作環境。我們的工作短期難見成效,他千方百計讓我們小組能長期生存下去,使我們能安心工作。
40多年來,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建造了數十座高質量的風洞,其規模堪稱亞洲之最。
這些都是郭永懷留下的偉大財富,郭永懷犧牲的時候年僅59歲,正是除了科研的高峰時期,如果他沒有犧牲,中國的科學發展將會擁有一個更加全新的面貌。
錢學森曾說道:如果自己抵得上5個師,那麼郭永懷就抵得上10個師。今天是原子彈爆炸成功56周年,讓我們記住這些為國家奮起而奉獻一生的科學家:
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 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 彭桓武、王承書、何澤慧(王承書因為還處於保密期,沒有獲得兩彈一星尋找,何澤慧先生因為丈夫錢三強獲得等原因,自己沒有)等以及眾多的無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