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上將軍長, 號稱硬仗將軍, 抗戰敢跟鬼子拼刺刀,壯烈犧牲的民族...

2020-12-13 布衣如是說

王甲本將軍,表字立基,1901年出生於雲南省曲靖一個軍人世家。其父王國棟是朱總司令和範石生將軍的同學,參加過滇軍辛亥革命的重九起義和討袁運功,曾在滇軍時代的朱總司令手下擔任滇南副鎮守使。但17歲的時候,家中突遭變故,父母雙亡。王甲本將軍在族叔的資助下, 考上了雲南講武堂,畢業後初隨顧品珍,後跟範石生,歷任連、營、團長,跟隨革命軍東徵北伐,戰功斐然。

因為範石生將軍曾經掩護過朱總司令率領的起義軍,而被追究,部隊從16軍被縮編為51師,王甲本將軍擔任151旅的少將旅長,被陳誠看中,並於1935年前往陸軍大學學習,進入甲級將官班深造。畢業後擔任陳誠系統的54軍98師副師長的職務,並在1937年參加了淞滬會戰。王甲本將軍敢打硬仗,為了奪回陣地,曾經親率敢死隊衝鋒,為友軍爭取的時間,因為其在淞滬抗戰上的卓越表現,王甲本將軍被提拔為98師師長。

淞滬會戰後,王甲本將軍的98師轉隸夏楚中的76軍,受第九戰區指揮。王甲本將軍和新四軍關係融洽,曾經贈送給羅炳輝將軍20萬發子彈,並且在新四軍的配合下佔領宣城。王甲本將軍在第一次長沙會戰中榮立戰功,被升任為79軍中將副軍長兼98師師長。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王甲本將軍任長沙外圍作戰總指揮,在磨盤山撈刀河之戰中,王甲本將軍帶領一個團阻擊撤退的日軍,雙方激戰30小時,日寇為了突圍不惜跟守軍展開肉搏,最後日寇在戰場上遺屍上千具,王甲本的綽號「硬仗將軍」也是由此得來。1941年,40歲的王甲本將軍被升任為79軍中將軍長併兼任98師師長。

第三次長沙會戰時,王甲本將軍在兵力和火力不佔優勢的情況下,扼守陣地,最終取得勝利立功受賞。1942年1月5日,王甲本將軍率軍和日寇第三師團鏖戰,擊斃第18聯隊長大佐土屋鏡次和鬼子千餘人,王甲本將軍將鬼子的屍體葬在一處,並且立碑倭寇萬人冢。消息傳到日本,日本人對王甲本將軍大仁大義的行為表示欽佩。

王甲本將軍一生打得硬仗可謂無數,半生戎馬,在抗戰的22場大會戰中,王甲本將軍參加過9場。在1943年5月,率領部隊參加鄂西會戰立功,被授予二等雲麾勳章,79軍也獲得「我武維揚」旌旗。1944年8月,王甲本將軍率部千裡狂飆衡陽,但此時衡陽失守,王甲本將軍便帶領部隊扼守冷水灘和蘆洪阻擊日寇。

但此時狡猾的日寇在戰場上經常使用黑虎掏心的戰術,就是排除精幹的小分隊,或者化裝成百姓,或者化裝成友軍。混入我軍防線,端掉我們的指揮部,讓前線變得混亂,最後消滅我軍或是突破我軍防線,這種損招屢試不爽。9月7日拂曉,日本的便衣隊襲擊79軍軍部,王甲本將軍命令轉移。但在山口鋪,王甲本將軍遭遇了日寇的小分隊,王甲本命令副官通知292團前來接應。但292團行進過快,無法及時趕到。王甲本將軍的警衛排被日寇小分隊,和尾隨而來的日軍大部隊包圍。王甲本將軍的部下是警衛部隊,沒有重武器和步槍,很快子彈用盡,兩軍開始肉搏。王甲本將軍雖然用手槍擊斃了兩個日軍,搶過鬼子的一支三八步槍和鬼子拼刺刀,雖然王甲本將軍刺死幾個鬼子,但還是壯烈犧牲在玉霽亭邊,副官吳鎮科為保護軍長遺體力戰陣亡。後續部隊的機槍連趕到,在傷亡慘重的情況下,戰士們拼死搶回王甲本將軍和吳副官的遺體。

拼刺刀

王甲本將軍在豫湘桂戰役犧牲時,年僅43歲。遺體被埋葬在東安縣山口鋪芭蕉村張家衝。1944年11月,王甲本將軍被追晉為陸軍上將軍銜。1985年將軍被國家民政部評為革命烈士,在民間藝人段星光的努力下,王甲本將軍的墓地被修復一新,成為當地的文保單位。

相關焦點

  • 和鬼子拼刺刀壯烈犧牲的軍長,被追晉為上將,號稱硬仗將軍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鐵血真英雄,在抗戰中的22次會戰中,這位將軍經歷了9次殊死大戰,並且榮獲硬仗將軍的光榮稱號,這位將軍便是滇軍猛將——王甲本。王甲本,表字立基,雲南曲靖富源人,青年時代立志報國,考入雲南講武堂,並且在軍事方面很有才華。
  • 他是打響抗日第一槍的人,和日本鬼子以死相拼,最終壯烈殉國
    他是打響抗日第一槍的人,和日本鬼子以死相拼,最終壯烈殉國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有一個影視片段,「二營長,你他娘的義大利炮呢?給我拉來」,這是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在救老婆秀芹的時候說的話,劇中李幼斌把李雲龍這個任務表演的淋漓盡致。
  • 陳安寶將軍:中國抗戰犧牲軍長第一人(圖)
    抗戰爆發後,鑑於在淞滬會戰、浙江抗戰中屢建奇功、功勳卓著,陳安寶被晉升為第29軍軍長。  1939年2月中旬,日軍決定攻佔南昌。2月28日,蔣介石電令第九戰區代理司令長官薛嶽,速將可移動之兵力增進永修、武寧一帶,而主力出擊部隊應用於武寧方面。陳安寶軍長率領79師從浮梁日夜兼程到東鄉,部署撫河和鄱陽湖防務。  1939年3月,日軍越過修河進犯南昌。
  • 抗戰中,我軍拼刺刀能不能幹過鬼子?老兵:有一個部位刺了就倒地
    抗戰中,我軍拼刺刀能不能幹過鬼子?但事實上,日軍佔優勢的時候才不會跟拼刺刀,日本人想拼刺刀的時候都是沒子彈了最後拼一下的時候。那種情況下都是鬼子主動進攻,我們兩排手榴彈扔出去鬼子也不隱蔽,這時候我們這邊就一個排子槍其射,輕機槍打光彈夾。這時能衝到身邊的日軍不多了。在多對一的拼刺刀。這種情況很少。日軍可沒多少願意拼刺刀的,我軍想白刃戰是因為缺槍少子彈,被逼的。但是真能逼日軍拼刺刀的機會很少。
  • 李乾仁:拼刺刀,勇者勝
    原標題:李乾仁:拼刺刀,勇者勝 老人拿起一根竹子當作「刺刀」,雙手緊握「刺刀」,演示起那段抗戰中最深的記憶。 他向我們敘述了參加抗日、新中國成立後的人生經歷,那段浴血抗戰的經歷讓他感到無比自豪。 「這是拼刺刀時受傷的,這是被地雷炸傷的。」李乾仁指著自己的頭部和左腳,回憶他19歲參加抗日戰爭時,日本鬼子給他留下的創傷。他說,頭頂受傷的地方70多年了一直長不出頭髮,左腳這塊疤痕有10釐米長,遇到陰冷天時受傷的地方會隱隱作痛。
  • 抗戰中犧牲的首位高級將領佟麟閣 文革被抄家遺物毀壞殆盡
    誰都沒有想到,他會是抗戰中犧牲的第一位高級將領。佟兵:1938年怎麼怎麼樣,一直到1940年他壯烈犧牲,那會情況是非常複雜,真的那會父親那明明知道是抵抗90%就得死,那兵力也不夠,武器不行,有些人又不支持,他明知道死,他為什麼他要這麼做。
  • 影視劇中指揮官帶頭衝鋒、拼刺刀是還原歷史,還是雷人劇情?
    最近,一部抗戰「神劇」因為太過雷人的設定被下架。影片中,除眾所周知的抹髮膠、住家別墅等情節外,主角親自帶兵衝鋒,與敵人拼刺刀也引起了觀眾不小的爭議。事實上何止是「神劇」,當下許多戰爭類影視作品中,團長、師長甚至軍長帶著大刀或是拿著衝鋒鎗衝到前線跟敵人玩命的鏡頭都已屢見不鮮。
  • 抗戰時,日本人和中國人拼刺刀,卻為何不敢和美國人拼刺刀?
    抗戰時,日本人和中國人拼刺刀,卻為何不敢和美國人拼刺刀? 歷史背景推移到世界第二次大戰之前,世界上各個國家軍事化水平顯著提高。尤其美國日本。借著戰爭的名義,大發戰爭之財富。然而就是這樣的軍事水平下,日本這個國家首先選用的武器竟然是白刃,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刺刀。
  • 吳秀瑛:十九歲犧牲的抗日女英雄,受到粟裕將軍的高度評價
    而此刻,鬼子偽軍已經進村了,眼看再也無法撤退,她只好混在人群裡被趕到場上。漢奸翻譯瘋狗似地狂吠:「把新四軍交出來!再不老實交待就開槍了!」一旁的敵人早已架好機槍,手持明晃晃的刺刀對準老人、婦女和孩子。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一聲怒吼:「住手!不許殘害老百姓,我就是新四軍!」
  • 大刀片紅纓槍,抗戰兩件寶,為什麼老兵和鬼子拼刺刀都選後者
    據史料記載,紅纓槍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三國蜀漢五虎上將之一的趙雲,就用的紅纓槍。只不過趙子龍的紅纓槍纓子是白色的,而並非我們常見的紅色。三國後期,紅纓槍已經從武將才能用的武器,變成了人人都可使用的大眾兵器。相比較長矛和大刀,紅纓槍結構簡單、輕便好用,使用方法更是簡單好學,因此很快就在民間流傳開來,成為許多人練武選兵器的首選。
  • 刺刀不能磨得太鋒利!抗戰老兵血的教訓:越鋒利,自己死得就越快
    抗戰老兵血的教訓我記得有本書裡說白刃戰其實就那麼一兩下,要麼捅死對方,要麼被對方挑死,電光石火瞬間的事,這也是大刀拼不過刺刀的原因,先不說大刀短,就說一刀往往劈不死對方,但對方一刺刀就能捅個對穿。後來聽一個參加反擊戰轉業的,他講的:拐角處迎面撞上一名越軍,條件反射一個突刺!把沒有刺刀的槍管捅進敵人肚子。後來戰鬥總結,平時的訓練應該改進,這時候最正確的反應動作應該是側身摟扳機,他是幸運的。他解釋:70年代平時練殺敵就是刺殺,所以戰場才有錯誤動作。每個戰術動作的錯誤只有戰場才會糾正。
  • 解放戰爭中,我軍犧牲的最高將領是誰?踩中地雷壯烈犧牲
    1945年美國往日本本土投放了兩顆威力巨大的原子彈,這兩顆原子彈就成為了壓垮日本鬼子的最後一根稻草,之後日本就再也不敢囂張,迅速的宣告了投降,這場戰爭我國整整打了14年的時間,犧牲了無數的將士,才好不容易盼來了這一天。
  • 抗戰民謠斥日寇暴行:鬼子輪姦孕婦後刺刀剖其腹
    日軍侵佔華豐煤礦時修建的炸藥庫  抗日戰爭時期,祖國各地產生了大量抗戰民謠。特殊的時代背景卻使這些民謠的主題達到了空前統一,那就是痛斥日寇漢奸的暴行、歌頌軍民抗戰的光輝業績。筆者最近通過走訪當時寧陽縣境內一些重大事件發生地的老者,搜集整理了部分頗具特色的抗戰民謠。儘管時過境遷,這些民謠已經很少有人再傳唱,但其中所承載的那段歷史,卻永遠值得每一名華夏兒女銘記。  □周東升  揭露偽頑倒行逆施的  之一:  寧陽不寧,漢奸逞能。晌午來牽牛,傍黑來揩油;鬼子進了村,叫爹又磕頭。換了一身老鼠皮,耀武揚威喊「米西」。
  • 這支部隊誕生於抗日烽火中,打破八路軍拼刺刀拼不過日軍的神話
    在眾多抗日題材電視劇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當我軍發起衝鋒,與日軍拼刺刀的時候,電視上的演員總是一個人打三四個日本兵,這一點其實是有違事實的。 聶帥曾經回憶過抗戰時期拼刺刀的場景:「抗戰初期在和日軍拼刺刀的時候,只要3個日本兵背對背防禦起來,就算周圍有10個八路軍戰士都很難取勝。」
  • 盤點抗日戰爭中犧牲殉國的十大將領(上)——鐵骨錚錚的民族英雄
    5月16日張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戰,午時他左臂中彈仍堅持指揮作戰。到下午2時,張自忠手下只剩下數百官兵,他將自己的衛隊悉數調去前方增援,身邊只剩下高級參謀張敬和副官馬孝堂等8人。5月16日下午4時,張自忠所部全軍覆沒,張自忠戰死。1940年5月28日國民政府追授張自忠為陸軍上將。1942年12月31日,國民政府明令張自忠入祀全國忠烈祠。
  • 武士敏對抗戰產生悲觀情緒,彭總與其徹夜長談,武:絕不脫離陣地
    盡忠於民族國家 努力求團結進步 磊落奇才一世 如君有幾;堅持在敵後抗戰 英勇至殺身成仁 感懷將略數年 知己情深。這是1941年9月,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8軍軍長武士敏在山西犧牲後,八路軍前方指揮部參謀長左權寫的輓聯。那麼,武士敏是何等人物呢?
  • 87歲抗戰老兵盧慶貽:拍出衡陽保衛戰"最後一電"
    當天傍晚,軍長方先覺派人匆匆送來一份電文,值班的盧慶貽以加急的形式將這封加密電報發出,隨後他得到了立即將電臺銷毀的命令。 端著刺刀衝上去 ——抗戰老兵段自錦的當年勇
  • 何文鼎將軍抗戰紀事
    抗戰爆發後,第52師投入凇滬戰場,與裝備精良的日軍作戰時損失慘重,撤退到安徽寧國後,撤銷番號。何文鼎率編餘軍官赴武漢向軍政部報到後,被派任為西安警備司令,住保吉巷。何文鼎將軍的夫人周醒鐸與兒子在西安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日寇開始大規模的侵華戰爭,不到一年就逼近陝西潼關。
  • 陳明仁發起湖南起義,後成開國上將,他麾下4位軍長結局如何?
    陳明仁也奮力抵抗,他的部隊作風硬朗,敢打敢拼,贏得了無數美譽。在之後的抗戰中,他又取得了九江保衛戰的勝利。一時之間,他被視為了國軍棟梁。1944年,陳明仁調任71軍軍長。大西南,他和日軍戰鬥到了一起。在回龍山戰役中,他的打法堪稱經典。利用重點圍攻,各個擊破的方式,他屢戰屢捷,堪稱常勝將軍。每次戰鬥的時候,陳明仁都親臨指揮。他鼓舞士氣,身先士卒。
  • 抗戰初,山東三李先後升為軍長,後都名震疆場
    1937年7月7日,日軍藉口士兵失蹤發動「盧溝橋事變」,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在此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抗日民族統一陣線迅速形成,掀起了全民族抗戰的高潮。中國工農紅軍也迅速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先後開赴抗日前線並開闢敵後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