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甲本將軍,表字立基,1901年出生於雲南省曲靖一個軍人世家。其父王國棟是朱總司令和範石生將軍的同學,參加過滇軍辛亥革命的重九起義和討袁運功,曾在滇軍時代的朱總司令手下擔任滇南副鎮守使。但17歲的時候,家中突遭變故,父母雙亡。王甲本將軍在族叔的資助下, 考上了雲南講武堂,畢業後初隨顧品珍,後跟範石生,歷任連、營、團長,跟隨革命軍東徵北伐,戰功斐然。
因為範石生將軍曾經掩護過朱總司令率領的起義軍,而被追究,部隊從16軍被縮編為51師,王甲本將軍擔任151旅的少將旅長,被陳誠看中,並於1935年前往陸軍大學學習,進入甲級將官班深造。畢業後擔任陳誠系統的54軍98師副師長的職務,並在1937年參加了淞滬會戰。王甲本將軍敢打硬仗,為了奪回陣地,曾經親率敢死隊衝鋒,為友軍爭取的時間,因為其在淞滬抗戰上的卓越表現,王甲本將軍被提拔為98師師長。
淞滬會戰後,王甲本將軍的98師轉隸夏楚中的76軍,受第九戰區指揮。王甲本將軍和新四軍關係融洽,曾經贈送給羅炳輝將軍20萬發子彈,並且在新四軍的配合下佔領宣城。王甲本將軍在第一次長沙會戰中榮立戰功,被升任為79軍中將副軍長兼98師師長。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王甲本將軍任長沙外圍作戰總指揮,在磨盤山撈刀河之戰中,王甲本將軍帶領一個團阻擊撤退的日軍,雙方激戰30小時,日寇為了突圍不惜跟守軍展開肉搏,最後日寇在戰場上遺屍上千具,王甲本的綽號「硬仗將軍」也是由此得來。1941年,40歲的王甲本將軍被升任為79軍中將軍長併兼任98師師長。
第三次長沙會戰時,王甲本將軍在兵力和火力不佔優勢的情況下,扼守陣地,最終取得勝利立功受賞。1942年1月5日,王甲本將軍率軍和日寇第三師團鏖戰,擊斃第18聯隊長大佐土屋鏡次和鬼子千餘人,王甲本將軍將鬼子的屍體葬在一處,並且立碑倭寇萬人冢。消息傳到日本,日本人對王甲本將軍大仁大義的行為表示欽佩。
王甲本將軍一生打得硬仗可謂無數,半生戎馬,在抗戰的22場大會戰中,王甲本將軍參加過9場。在1943年5月,率領部隊參加鄂西會戰立功,被授予二等雲麾勳章,79軍也獲得「我武維揚」旌旗。1944年8月,王甲本將軍率部千裡狂飆衡陽,但此時衡陽失守,王甲本將軍便帶領部隊扼守冷水灘和蘆洪阻擊日寇。
但此時狡猾的日寇在戰場上經常使用黑虎掏心的戰術,就是排除精幹的小分隊,或者化裝成百姓,或者化裝成友軍。混入我軍防線,端掉我們的指揮部,讓前線變得混亂,最後消滅我軍或是突破我軍防線,這種損招屢試不爽。9月7日拂曉,日本的便衣隊襲擊79軍軍部,王甲本將軍命令轉移。但在山口鋪,王甲本將軍遭遇了日寇的小分隊,王甲本命令副官通知292團前來接應。但292團行進過快,無法及時趕到。王甲本將軍的警衛排被日寇小分隊,和尾隨而來的日軍大部隊包圍。王甲本將軍的部下是警衛部隊,沒有重武器和步槍,很快子彈用盡,兩軍開始肉搏。王甲本將軍雖然用手槍擊斃了兩個日軍,搶過鬼子的一支三八步槍和鬼子拼刺刀,雖然王甲本將軍刺死幾個鬼子,但還是壯烈犧牲在玉霽亭邊,副官吳鎮科為保護軍長遺體力戰陣亡。後續部隊的機槍連趕到,在傷亡慘重的情況下,戰士們拼死搶回王甲本將軍和吳副官的遺體。
拼刺刀
王甲本將軍在豫湘桂戰役犧牲時,年僅43歲。遺體被埋葬在東安縣山口鋪芭蕉村張家衝。1944年11月,王甲本將軍被追晉為陸軍上將軍銜。1985年將軍被國家民政部評為革命烈士,在民間藝人段星光的努力下,王甲本將軍的墓地被修復一新,成為當地的文保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