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寶將軍:中國抗戰犧牲軍長第一人(圖)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陳安寶

  陳安寶1891年出生於浙江省黃巖縣橫街鄉馬院村。抗戰爆發後,鑑於在淞滬會戰、浙江抗戰中屢建奇功、功勳卓著,陳安寶被晉升為第29軍軍長。

  1939年2月中旬,日軍決定攻佔南昌。2月28日,蔣介石電令第九戰區代理司令長官薛嶽,速將可移動之兵力增進永修、武寧一帶,而主力出擊部隊應用於武寧方面。陳安寶軍長率領79師從浮梁日夜兼程到東鄉,部署撫河和鄱陽湖防務。

  1939年3月,日軍越過修河進犯南昌。3月27日夜,日軍完全佔領了市區。4月上旬,日軍101師團佐藤旅團一部又進犯梁家渡西岸,炮擊撫河東岸我軍陣地。

  蔣介石聽到南昌陷入敵手的戰報後限令薛嶽奪回南昌,4月23日,蔣介石又命令第三戰區上官雲相的第32集團軍參加反攻。

  當時第32集團軍擁有7個師的人馬,陳安寶統轄的3個師都被編入32集團軍作戰系列,戰鬥力很強。陳安寶部隊所在的這路大軍從南昌正南方進攻,這一路大軍攻勢十分勇猛,很快攻抵南昌市郊。

  4月下旬,79師段朗如部奉命與預10師、16師同歸第32集團軍總司令上官雲相指揮,段師長接受了攻襲南昌的任務,其撫河防務由26師周旅接替。此時,陳安寶仍然擔任鄱陽湖東南岸和撫河東岸的守備。4月25日,段師開始行動,由於指揮失當、進軍遲緩,到4月27日,仍未渡過撫河。陳安寶急忙從東鄉馳赴進賢,準備就近從中匡正。28日,他力促段朗如渡河指揮,要段所部79師和26師王旅速向南昌進擊,並一再勸勉。29日,得到總司令部電訊,段朗如渡河後同敵人稍有接觸就南向新村墟逃走了。陳安寶開始不相信這是事實,因為79師是他親手訓練的主力部隊,等到證實後,他難過得好幾天沒有吃飯。

  5月1日,蔣介石限參戰部隊5月5日前攻佔南昌。就在這一天,將段朗如軍前正法,79師師長仍然由陳安寶兼任。

  5月3日,上官雲相集團軍所部第29軍軍長陳安寶接到命令,令他率預5師、26師和79師的237團攻擊南昌,限5日到達,時間只有三天。當時因時間急迫,陳安寶未等部隊全部調齊,就先行帶領幕僚奔赴茌港街(今屬南昌縣武陽鎮)指揮,並命令預5師和79師237團迅速集合、從瑤湖通過紅門橋,約定5月5日突入南昌。

  隨著第79師一部一度攻入南昌城郊新飛機場,陳安寶向各師下達作戰命令:「此戰是與日寇搏鬥,交火後,不要怕傷亡!」他連夜趕往前沿指揮部,不料,剛出門即遇暴雨降臨,留守司令部的參謀長建議暫緩起程。陳軍長鑑於收復南昌的期限緊迫,決意馬上出發,便對同行人說:「戰事已被段朗如貽誤至此,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4日晚上,陳安寶帶著第79師王團和26師主力在茌港渡撫河。半夜時分,已進抵撫河以西的支流,由於渡船太少,加上躲避敵機偵察轟炸,到5日上午11時才潛渡完畢。部隊渡過河後,立即在敵據點間曲折的田徑上跑步前進,準備從鐵道西邊向南昌挺進。

  下午2時許,陳安寶的部隊通過公路抵達沙窩章村(今屬省良種場管轄),先頭部隊與敵人遭遇。不久,陳安寶部隊的周團在桐樹廟西北高地被敵軍阻擊;同時,在軍、師部後面的通信連,輜重排和王、謝兩團也被高坊的敵人攔腰截斷。陳安寶當即命令周團迅速驅逐正面的敵人繼續前進,並驅逐高坊的敵人,打通與各部隊之間的聯絡。但到下午4時30分,部隊仍與敵人膠著、混戰於高坊北端的夏莊、吳莊、沙窩章村和西北高地山裡姚、龍裡張一線。

  第二天天亮後,日軍增援部隊趕到,向陳安寶的部隊發起猛攻,陳安寶部陣地逐步縮小。他仔細察看周圍地形後,準備在天黑後衝破敵人的包圍圈繼續向南昌挺進。下午4時,敵軍一部分已侵入桐樹廟西北高地,直接威脅到整個部隊的安全。陳安寶急率師長劉雨卿、參謀長徐志勳督促、帶領身邊僅餘的特務排向敵人反攻,很快奪回了被敵侵佔的桐樹廟西北高地,而劉師長卻負傷了。5時10分在左翼龍裡張陣地,戰士們與日軍展開肉搏戰,戰況之慘烈前所未有。陳安寶的預備隊已經用完,為挽回戰機、保證反攻南昌的戰略計劃得以實施,他就帶著隨從官兵冒著猛烈的敵機炮火趕往督戰。他正奔跑在中途的田埂上,突然敵機低空飛來猛烈掃射,跟著投下數枚炸彈,炸彈在陳安寶身旁爆炸,陳安寶在反攻南昌的戰鬥中壯烈殉國,年僅48歲。

  陳安寶是江西抗日戰場上犧牲的最高一級的軍事將領,也是全國抗戰以來第一位犧牲的軍長。5月7日,正在策劃組織反攻南昌的薛嶽將軍,驚聞陳安寶以身殉國的噩耗,悲痛欲絕。薛嶽深知已無法克復南昌,決心主動承擔南昌失守責任,向蔣介石去電說:「安寶南潯苦戰,迭挫兇鋒。今安寶壯烈殉國,傷悼已深,敬請重恤。嶽指揮無方,南昌未克,而喪我忠良,敬請重罰,以慰英烈。」蔣介石接收到薛嶽電報的當天,令第三、第九兩戰區停止對南昌的攻擊。5月9日。我軍已完全停止攻城,南昌會戰結束。

  南昌會戰,從4月22日至5月9日止,歷時18天,這次會戰斃傷日軍共計2.4萬餘人。中國軍隊傷亡總計51378人。中國軍隊為反攻南昌而血戰18天,平均每天有2854名軍人傷亡。

  1940年7月7日,國民政府發布命令,追贈陳安寶烈士為陸軍上將,並發布褒揚令。8月15日,中共中央為表彰陳安寶等將領抗日救國、不畏犧牲的精神,在延安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1983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正式追認陳安寶為革命烈士,並頒發了革命烈士證書。(張恆立)

相關焦點

  • 台州軍人陳安寶戰死抗日沙場 84歲老人回憶父親
    陳靖殊的父親是陳安寶,浙江台州籍軍人,抗戰時為國民革命軍第29軍軍長,在南昌會戰中犧牲,他是浙江在抗戰中殉國的最高級別將領。陳安寶犧牲後,國共兩黨均給予了高度評價,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為他題詞緬懷。陳安寶犧牲後,陳靖殊的母親用政府發放的撫恤金進行了修建。如今,陳靖殊和家人仍住在這裡。在門口的一片寬敞的院子裡,記者見到了陳靖殊,她今年84歲,身體康健。老人帶我走進這座故居,幾十年過去了,這裡仍保存得很好。在一樓,一面屏風上書有「善夫堂」三字(陳安寶,字善夫),下掛將軍的照片,在兩側的牆上陳列著陳安保生平事跡圖片。
  • 他是上將軍長, 號稱硬仗將軍, 抗戰敢跟鬼子拼刺刀,壯烈犧牲的民族...
    王甲本將軍敢打硬仗,為了奪回陣地,曾經親率敢死隊衝鋒,為友軍爭取的時間,因為其在淞滬抗戰上的卓越表現,王甲本將軍被提拔為98師師長。淞滬會戰後,王甲本將軍的98師轉隸夏楚中的76軍,受第九戰區指揮。王甲本將軍和新四軍關係融洽,曾經贈送給羅炳輝將軍20萬發子彈,並且在新四軍的配合下佔領宣城。王甲本將軍在第一次長沙會戰中榮立戰功,被升任為79軍中將副軍長兼98師師長。
  • 金頭顱將軍,岡村寧次最畏懼他,犧牲後頭顱被空運回日本炫耀!
    一九一六年,陳安寶從保定軍校畢業,眼役於當時浙江陸軍第二師,擔任排長和連長,他作為一個軍人,執行命令堅決,作戰勇敢,善於與士兵打成一片,頗有大將之才,深受長官的賞識。他歷經北伐、中原諸役,抗戰伊始,率部參加淞滬會戰,武漢會戰,迭挫日軍,屢立功勳。1939年4月,南昌攻陷。5月3日,陳安寶奉命率部反攻,因時間緊迫,未等部隊調齊即率79師、26師部分部隊向南昌疾進。
  • 抗戰初,山東三李先後升為軍長,後都名震疆場
    1937年7月7日,日軍藉口士兵失蹤發動「盧溝橋事變」,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爆發,在此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抗日民族統一陣線迅速形成,掀起了全民族抗戰的高潮。中國工農紅軍也迅速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先後開赴抗日前線並開闢敵後戰場。
  • 遠徵猶聞戰鼓聲——抗戰忠良之後諸暨團聚記
    抗日戰場上犧牲的最高軍階烈士張自忠上將之嫡孫張紀祖先生到場。 一代良相周恩來總理侄女周秉德女士到場。 中國遠徵軍副司令長官黃琪翔將軍外孫於峰先生到場。 中國遠徵軍第五十四軍軍長黃維將軍女兒黃慧南女士到場。
  • 何文鼎將軍抗戰紀事
    1924年3月27日,在于右任先生推薦下,何文鼎在廣州參加了黃埔軍校第一期新生入學考試。4月28日發榜為正取生350人之一,成為第三隊的一名學生。他把孫中山在開學典禮說的「要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牢記在心。入校後,集體加入中國國民黨。
  • 抗戰中犧牲的首位高級將領佟麟閣 文革被抄家遺物毀壞殆盡
    鳳凰衛視10月16日《中國記憶》,以下為文字實錄:佟麟閣盧溝橋戰役殉國 成抗戰犧牲第一將解說: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打開了抗日的序幕,駐紮盧溝橋的第29軍,以10萬兵力與日軍對抗,慘烈的激戰持續了近一個月的時間。而在戰爭打響後的僅僅第21天,副軍長佟麟閣、趙登禹先後壯烈殉國。
  • 1949年-1985年,第14軍的軍長都是誰,當時他們的的年齡是多大
    在我軍歷史有一位將軍大名鼎鼎,他就是陳賡大將,抗戰中他是第386旅的旅長,打的日寇聞風喪膽,甚至日軍的鐵甲車上面貼著:專打386旅的字樣,可見陳賡和他的386旅對日寇打擊之重。查玉升少將1954年9月,李成芳將軍卸任第14軍軍長後,由查玉升擔任代軍長,查玉升將軍和李成芳將軍一樣同時是陳賡大將麾下的四猛一瘋五大將之一,他也是抗戰時期第386旅的一員戰將。
  • 盤點抗日戰爭中犧牲殉國的十大將領(上)——鐵骨錚錚的民族英雄
    抗戰勝利後,南溝沿改名為佟麟閣路,以示紀念。佟麟閣將軍是中國在抗日戰爭中殉國的第一位高級將領。1933年率部參加長城抗戰,取得喜峰口大捷。同年5月,參加察哈爾抗日同盟軍,任第一軍軍長兼代理察哈爾省主席,跟隨馮玉祥馳騁察省,打擊日軍,收復失地,為察省光復作出了貢獻。七七事變時,指揮29軍浴血抗戰,由於大漢奸潘毓桂向日軍出賣情報而喋血南苑,壯烈殉國。
  • 54軍軍長,大膽將軍丁盛跌宕人生!
    丁盛將軍   1913-1999   江西省于都縣新坡上水排村人   他,17歲時就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   1932年,丁盛調任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的通信員。1933年王稼祥負重傷至瑞金後方療傷,丁盛率通信班跟誰照顧。王稼祥甚喜丁盛聰明伶俐,把手習字,秉燭課文,送丁至黃公略學校學習,後又親書舉薦致三軍團領導,丁盛即由通信班長越級升任三軍團衛生隊指導員。
  • 抗戰十二圖鑑:看!那些崢嶸歲月裡的「微表情」 —— 紀念中國人民...
    為掩護主力部隊和黨政領導機關轉移,新四軍第7旅第3師第19團第2營第4連奉命在劉老莊阻擊敵人。18日晨,全連82人不畏強敵,浴血奮戰,連續打退日偽軍5次進攻,斃傷日偽軍300餘人。終因寡不敵眾,全部壯烈犧牲。
  • 《八佰》告訴你廣東男人的血性:抗戰中粵軍有多少將士血戰沙場
    在中國近代史上,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廣東人從來都站在國家需要的最前列,開創和書寫著中華民族新的傳奇。然而,每每聊到抗日,當其他省份在爭論誰的貢獻最大的時候,向來低調的廣東人從來都不在爭論人群之中。說到中華民族的抗日史,廣東人從來都不會去爭第一,但是也從來不甘於人後。
  • 重新上色的抗戰時期真實照片,中國駐印軍整齊列隊接受檢閱!
    抗戰時期,時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及他的同僚們。圖為中國駐印軍接受檢閱,他們的裝備是當時中國軍隊中條件最好的。圖為為抗戰時期昆明的空軍基地,中國士兵們正在協助空軍基地修建機場的跑道。太原會戰爆發時,第179旅將士們搭乘火車奔往前線,民眾在月臺夾道歡送,軍民共同高呼抗戰口號,士氣高昂。這張照片由徐丹寒上色,花了三天的時間,用鮮豔的色彩描繪黎明時分,民眾聚集目送戰士出徵的感人場景。1943月12日在印度蘭姆伽檢閱駐印軍的空一格夫婦,站在戰壕上方從左至右分別為中國駐印軍軍長鄭洞國、空一格、巴頓恩師、宋美齡和盟軍駐東南亞總司令蒙巴頓將軍。
  • 支持抗戰「苦撐待變」之道的,是千萬人的沉重犧牲 | 紀念八八父親節
    圖:餘程萬 1945年5月10日,在國民黨的六全大會上,以地下黨員身份擔任國民黨候補中央執行委員的王崑崙,發言質問當局:受命率部死守衡陽的第十軍軍長方先覺,已經投了敵,為什麼還能夠回到重慶,為什麼還能夠以「抗日英雄」的身份「招搖過市」?這裡面究竟是何緣故?軍部必須「明白回答」!蔣介石責備道,所謂方先覺投敵乃是造謠,王崑崙如此發言,是何居心?
  • 如果沒犧牲最有可能授予元帥的將軍,毛澤東稱他為「兩桿子將才」
    1951年11月1日,毛澤東由南方視察回京途中,專程到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在左權將軍墓前脫帽致哀。左權將軍是在抗日戰場上犧牲得中國共產黨最高將領,是我軍遊擊戰爭的開拓者之一。雖然左權一生軍事生涯短暫,但25歲就擔任紅軍軍長的他有著堪稱傳奇的軍事才能,毛主席稱他為少有的「兩桿子」人才,周恩來稱他是「有理論修養同時有實踐經驗的軍事家」;朱德讚譽他「有極其豐富與輝煌的建樹,是中國軍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本篇文章帶你了解左權將軍的傳奇事跡,如果你是一個喜歡歷史的讀者,不妨坐下來讀一讀,也許你會有所收穫。
  • 紅一方面軍16位軍長,後來都是什麼結局
    可惜的是,黃公略後來犧牲在反圍剿戰鬥中。林帥,紅軍時期的戰爭魔鬼,人民軍隊傑出的元帥,指揮四野在解放戰爭中所向無敵,縱橫南北,最終被授予元帥軍銜,可謂是水到渠成之事。羅炳輝,大名鼎鼎的飛將軍,曾在抗戰中率新四軍創造出「梅花樁」戰術,將日寇打得一敗塗地,可惜病逝於1946年,未能成為開國將帥。
  • 解放軍的王牌第38軍,改編為集團軍之前,歷任軍長都有誰呢?
    也就是說1948年11月,東北野戰軍的1縱改稱為解放軍第38軍開始,到1984年第38軍改編為集團軍,第38軍存在了近36年,最為集團軍這個番號存在了33年,那麼第38軍在改編為第38集團軍之前歷任軍長都有誰呢?我們來具體看一下。
  • 「老王說隴史」血戰臺兒莊27名甘肅人犧牲,一份舊冊子記錄的隴原...
    血戰臺兒莊27名甘肅人犧牲,一份舊冊子記錄的隴原子弟抗戰史臺兒莊戰役中犧牲的部分華亭籍烈士抗戰期間,大批甘肅子弟參戰。他們參加了從自九一八事變到抗戰勝利的各個戰場的各種戰役。一份《華亭抗日陣亡烈士名錄》,見證了甘肅子弟的抗戰歷史。
  • 五位建國後非正常死亡的開國將軍
    《木蘭詩》中有這樣一句詩句,「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意思是:將士們經過無數次的戰鬥,有些犧牲了,有的十年後得勝而歸。在抗日戰爭和歷次的國內革命戰爭中,有無數的革命先輩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當中有的為國捐軀有的在戰火中迎來了新中國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