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我軍拼刺刀能不能幹過鬼子?老兵:有一個部位刺了就倒地

2020-12-12 亮劍千鈞

抗戰中,我軍拼刺刀能不能幹過鬼子?

早期的木柄手榴彈威力並不大,殺敵效果很可憐,還不如冷兵器,而且西北軍中20響也少得可憐,還是以半自動毛瑟為主,手槍隊的比例一個旅才一個連,這比例也構不成各個西北軍戰士都能靠遠程武器對付日軍的了,對付進攻陣地的鬼子,或者收官肉搏的時候不用大刀難道要用槍託掄和手槍去砸?所以,拼刺刀就顯得尤為重要。

抗戰時期大量裝備冷兵器的部隊往往都是槍彈武器稀缺,但以肉搏為補充,刻苦練兵的部隊,這些部隊往往有系統的劈刺訓練,甚至有些部隊早就引進日式護具作為拼刺與劈刀的對抗用具了,這樣不論是冷兵器這塊的基本功還是對抗經驗都不遜於鬼子了。

久而久之,我方軍隊通過實戰經驗也摸索了一套刺刀技巧,一般的抗戰老兵都知道刺脖子、戳心口、挑肚皮、扎眼窩。特別是眼窩這個部位,刺了就倒地。

其實當今風氣,顯然,黑子太多,負能量太多,能客觀討論這個問題的並不多,其實很多逆向民族主義立場的人,是通過貶低抗戰冷兵器的方式,儘可能的多黑黑能徵善戰的我軍,先排除任何實戰環境地把大刀和步槍加刺刀的差距鼓吹到刀劍和長槍的差距,以此作為支持,再把大量使用抗戰大刀的部隊貶低一番,然後再通過此途徑以全概偏,連少數一些刻苦練兵又善戰的我軍都給予貶低,以達到鼓吹二戰日軍在中國拼刺的目的。最後再把日本的刺殺技術吹上一番,吹到和日本武士一樣才算罷休,其實就是這個路數。

但事實上,日軍佔優勢的時候才不會跟拼刺刀,日本人想拼刺刀的時候都是沒子彈了最後拼一下的時候。那種情況下都是鬼子主動進攻,我們兩排手榴彈扔出去鬼子也不隱蔽,這時候我們這邊就一個排子槍其射,輕機槍打光彈夾。這時能衝到身邊的日軍不多了。在多對一的拼刺刀。這種情況很少。日軍可沒多少願意拼刺刀的,我軍想白刃戰是因為缺槍少子彈,被逼的。但是真能逼日軍拼刺刀的機會很少。日本人才不願意拼刃哪,他們喜歡用炮用槍解決戰鬥。

而且當時超過1米6的鬼子就是甲等兵了,那時候的日本兵根本沒中國人高。曾經看過一片專門講拼刺刀的文章,裡面有理有據地闡述了在拼刺刀這個環節上中國人完勝。那種宣揚「中國士兵刺刀拼不過日本」的都是當時的日軍宣傳,他們經常引誘中國士兵衝出戰壕,然後埋伏在45度的機槍手來招呼,造成拼不過日本兵的假象。巨大的身高優勢好比大人和小孩拼刺刀,難道還拼不過小孩?

日軍1米5,國人平均身高多少自己找,自己看。我就不明白哪來這麼多國軍老兵說日軍肉搏強,個個10年左右70歲,40到50年才十幾歲的怎麼給扔到肉搏第一線去的,哪裡都是上海戰場大潰散嗎?美軍二戰科普手冊日中美三國士兵區別,中美都是高大,日軍是矮小的,美國人都這麼標註給自己看,那恐怕他們都是瞎子。我就不明白吃不飽的美軍肉搏打的鬼子嗷嗷叫,同樣身高還習慣洗劫自家人的國軍士兵你再吃不飽不至於肉搏打不過1米5的吧,日軍當時武術高手就沒個土生土長日本人靠著日本傳統武術活過肉搏戰場的哪來的人均劍聖的。

刺刀與大刀

要說武術裡的步伐身法根本用不上,拼刺刀的情況基本上都是最後階段,我軍如果主動拼刺刀都是短距離衝鋒,最短時間拉近距離,有時候日本人根本不想跟我們拼,反而是轉身跑,想拉開距離用子彈解決戰鬥。這裡拼的實際上是短跑,然後就是人數,追上去突刺,一個人沒沒刺重,後面戰友還有補刺的。沒那麼多你認為的招數。

也有練過武術的八路軍老人認為大刀好用的,就是傳播範圍很廣的老八路談拼刺刀,原因是因為比三八槍輕快,三八槍攻擊節奏太慢太笨了。只是回憶者既然是前輩,第一遠遠不是全部的回憶者,而且回憶者的實踐經歷也不一樣,因此得出的結論不一樣,從舉證的角度來說沒法量化,不如頻繁實踐下得出的技術現實容易總結。現代戰場上散兵作戰的時候居多,步法身法如果是通過一定量的對抗總結是不難使用的。古代戰場上留下的兵書以及解放軍大練兵時期的拼刺等等冷兵器的教學,也都不乏身法和步法,只是畢竟不是單人防身格鬥性質的,因此沒有太多過於複雜的身法和步法罷了,如果是簡單的一個閃身一個閃步,不需要大量的練習也可以熟練掌握,只是你在1對1決鬥中會比那些經驗豐富的大手子吃虧。

抗戰時期的張自忠以練兵刻苦著稱,同時麾下就是以抗戰大刀作為制式裝備的部隊之一,重視白刃戰也是西北軍的亮點了,和很多中國軍隊一樣,同樣是習慣於貶低對手誇耀自己的日軍都不敢對其輕視。而且即使是抗日戰爭後期,也有不少老照片表示八路軍也是刺刀與大刀兼習的,只要是熱兵器武裝不足的軍隊。

其實白刃戰中很多人是死於高度緊張造成的休克,這個問題蘇聯在戰後做過統計。白刃戰中死去的人有些根本就是平時都不用去醫院的擦傷級別,但戰鬥中輕微被刺刀一碰,馬上就精神崩潰了,休剋死亡。白刃戰是極其殘忍的,一般人也很少可以活過三次白刃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盯著你的對手又要防止旁邊後面有人偷襲你。

最後,刺刀就是刀,刺哪都行,哪怕是胳臂,腿,瞬間戰鬥力就下降了,頭最難刺中了,上有鋼盔保護,脖子也挺靈活的,只能說,誰力氣大,動作快,誰就能活。長兵器也有可能吃虧,不靈活,得長短共濟,刺刀加匕首!

相關焦點

  • 刺刀不能磨得太鋒利!抗戰老兵血的教訓:越鋒利,自己死得就越快
    抗戰老兵血的教訓我記得有本書裡說白刃戰其實就那麼一兩下,要麼捅死對方,要麼被對方挑死,電光石火瞬間的事,這也是大刀拼不過刺刀的原因,先不說大刀短,就說一刀往往劈不死對方,但對方一刺刀就能捅個對穿。可你不能讓戰士又帶步槍又扛長槍吧,一般開戰都是兩方對射的,而且武器彈藥不充足,不能做到人手一條槍一把刺刀,只能拿紅纓槍大刀片來湊,說到底還是因為那時候窮、落後。關於戰場上拼刺刀,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刺刀不能磨得太鋒利!這是抗戰老兵血的教訓:越鋒利,自己死得就越快。
  • 大刀片紅纓槍,抗戰兩件寶,為什麼老兵和鬼子拼刺刀都選後者
    在中國漫長的5000年歷史中,紅纓槍應該算是歷史比較悠久的冷兵器之一了。據史料記載,紅纓槍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三國蜀漢五虎上將之一的趙雲,就用的紅纓槍。只不過趙子龍的紅纓槍纓子是白色的,而並非我們常見的紅色。三國後期,紅纓槍已經從武將才能用的武器,變成了人人都可使用的大眾兵器。
  • 他是上將軍長, 號稱硬仗將軍, 抗戰敢跟鬼子拼刺刀,壯烈犧牲的民族...
    王甲本將軍,表字立基,1901年出生於雲南省曲靖一個軍人世家。其父王國棟是朱總司令和範石生將軍的同學,參加過滇軍辛亥革命的重九起義和討袁運功,曾在滇軍時代的朱總司令手下擔任滇南副鎮守使。但17歲的時候,家中突遭變故,父母雙亡。
  • 老兵目睹日軍瘋狂殺戮:用刺刀把孕婦的肚皮破開
    老兵目睹日軍瘋狂殺戮:用刺刀把孕婦的肚皮破開 2014-07-06 14:43:41  「用刺刀把孕婦的肚皮破開,把小孩掏出來往刺刀上一戳,還是活的,就馱到肩上,那個慘啊!」  李步宏說,抗戰爆發後,人人都想參軍抗日。1942年,他18歲,懷著保家衛國的一腔熱血,參加了新四軍,曾先後擔任過通訊員、警衛和司務長。  「當兵一個多月,班長在前線被打死了,(上級)要我當班長,我說當不好呢,(上級說)當不好你學習。」
  • 抗戰老兵血的教訓:刺刀不能太鋒利!刀越鋒利,自己就會死得越快
    射擊的話說不定射中的也都是自己人。再加上有些地形更適合採用近距離作戰,以及有些戰術就是不懂炮火直接偷襲,因此在二戰期間,冷兵器的作用還是很重要的。  一位抗日戰爭活下來的老兵卻在採訪中告訴大家,刺刀一定不能太鋒利,刀越利,自己可能死得就會越快。  那是老兵15歲那年發生的事了,他參加了縣遊擊隊,有一次提前聽說日本軍要來村子裡搶糧食,就跟其他隊員一起埋伏在路上,等著殺日本鬼子一個措手不及。果不其然,鬼子們從他們埋伏的路旁經過,老兵跟戰友們一同跳出,立刻就放倒了好幾個鬼子。
  • 老兵回憶鬼子進村:用刺刀剖開孕婦的肚子
    聽抗戰老兵流於民間的硝煙往事8年抗戰,年輕的他們毅然參軍入伍。今天,他們中的倖存者寥寥無幾,其中大多已到耄耋之年。8月7日,黃老向網友們回憶起往事,他的手掌曾被流彈擊穿,當時溪水被日本兵投毒而不能直接喝。隨後,見到93歲的李子儀,老人見我們來訪特意行一個軍禮,他參加過滇西大戰役,在與日軍的激戰中將一臺微型電臺成功轉移,探清敵情。最後,在90歲的鄭延柄家裡,珍存著參軍生活用品和筆書記錄,其中一條白毛巾上寫著「將革命進行到底」。現在他喜愛書法,每天都會練上幾筆,還出過書。
  • 99歲川軍老兵:抗戰神劇都是亂編 哪有那麼容易
    □華西都市報見習記者楊力攝影楊濤2015年8月14日,四川廣漢的一處農家中,99歲的馬定新看著電視裡播放的抗戰劇,嘆了口氣說:「抗戰哪有這麼容易,幾個人就輕易幹掉鬼子的一個聯隊?如果真的這樣,我們還用犧牲那麼多兄弟,艱難地抗戰8年嗎?」  隨著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的臨近,有關抗戰題材的電視劇在熒幕上不斷上演。
  • 李乾仁:拼刺刀,勇者勝
    原標題:李乾仁:拼刺刀,勇者勝 老人拿起一根竹子當作「刺刀」,雙手緊握「刺刀」,演示起那段抗戰中最深的記憶。 他向我們敘述了參加抗日、新中國成立後的人生經歷,那段浴血抗戰的經歷讓他感到無比自豪。 「這是拼刺刀時受傷的,這是被地雷炸傷的。」李乾仁指著自己的頭部和左腳,回憶他19歲參加抗日戰爭時,日本鬼子給他留下的創傷。他說,頭頂受傷的地方70多年了一直長不出頭髮,左腳這塊疤痕有10釐米長,遇到陰冷天時受傷的地方會隱隱作痛。
  • 為何刺刀不能磨太利?老兵:刺刀越鋥亮,自己死得越快
    導語:為何刺刀不能磨太利?老兵:刺刀越鋥亮,自己死得越快我們知道,刺刀在古代是一種冷兵器,早在明朝時期的1451年,鐵銃上就已經出現了矛頭,它的作用就是進行刺殺。這就是刺刀的雛形,也意味著刺刀的起源在我國,到了100多年以後,歐洲的獵槍上才會出現安裝矛頭這一個現象。
  • 對越反擊戰中,越南士兵素質如何?和我軍拼刺刀,誰能贏?
    當年的抗日戰爭中,就不乏拼刺刀的戰鬥,尤其是當時,我國又窮又落後,武器彈藥都是很缺的,所以只能想辦法,彌補自身的不足,所以當時,就專門訓練了拼刺刀的技術,最後讓日本人,也讚嘆不已。後來隨著我國慢慢的發展,工業發展的進步,國力的提升,我們的武器彈藥也都能跟得上,所有對此拼刺刀這一技術,訓練的就相對少了,雖然當時在對越反擊戰中,也有拼刺刀,但是用途並不是很大。不過在越南戰場上,拼刺刀這事還是有的,當時越南的軍隊,就準備和我軍的戰士們拼刺刀,結果發現不是對手。
  • 這支部隊誕生於抗日烽火中,打破八路軍拼刺刀拼不過日軍的神話
    這是著名電視劇《亮劍》中的經典臺詞,像這種抗日題材的電視劇有很多。通過這些電視劇,我們能親身體會到當年戰爭的慘烈。 在眾多抗日題材電視劇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當我軍發起衝鋒,與日軍拼刺刀的時候,電視上的演員總是一個人打三四個日本兵,這一點其實是有違事實的。
  • 抗戰老兵告訴你
    這是一個黃埔老兵擊斃日本高級將領後的真實故事。看後更知抗戰之艱辛不易、心酸無奈……毫無疑問,這些屍體正是30萬慘死日軍刺刀下的我同胞。四、更委屈的抗戰英雄:滅鬼子後受罰這不禁讓人想起3年前的日本中將塚田攻,他當時也是乘坐飛機,在我控制區上空被我軍擊落,機毀人亡。但鬼子次日發現殘骸後瘋狂報復,中國派遣軍總司令畑俊六調集4個師團21.7萬人掃蕩大別山,血洗安徽省會立煌。
  • 老兵回憶說:日軍刺刀拼不過大刀片,發明鐵圍脖,效果反而更差
    抗日戰爭時期,我29軍在喜峰口的近戰中,使用大刀和日本三八式軍刺對抗佔盡了上風。日本軍方自從建軍以來就非常注重士兵拼刺訓練,新兵一律接受嚴格的刺殺訓練。日軍向來以步槍精確射擊和拼刺二大技藝作為武士道精神的體現。除了部隊嚴格訓練以外,日軍為了在拼刺中佔到上風,還特地設計了新式的30式刺刀,單單這個刺刀就長達0.53米,極為鋒利。加上三八式步槍1.2米的長度。
  • 老兵說:當逃兵,不敢拼刺刀,就活埋
    我國抗戰文物,有一件死字旗非常有名,在死字旗右邊寫著,「我不願你在我近前盡孝;只願你在民族上盡忠。」左邊寫著,「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本欲服役,奈過年齡,幸吾有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後裹身,永往直前,勿忘本分。」
  • 87歲抗戰老兵盧慶貽:拍出衡陽保衛戰"最後一電"
    我腦海裡只有一個想法,就是早點回去和日軍戰鬥到底!」 在一次戰役中,李輝煊離鬼子最近有幾百米遠,鬼子穿黃色衣服,他恨不得也像步兵一樣,拿槍和敵人貼身肉搏。在江西,李輝煊的部隊和日軍作戰4年多,打了上百次戰役,直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 日本侵華時,「鬼子進村」到底是什麼樣的?老兵:電視劇拍的太假
    日軍在中國各地搶殺燒奪,無惡不作,日軍用他們的刺刀無情的穿過中國同胞的身體,他們的手段極其殘忍無情,此後日軍被冠上了「鬼子」的頭銜。抗日戰爭至今已經過去了75年,現代人已經沒有辦法感受到中國當年的痛苦,當時的畫面沒有辦法記錄下來,所以中國拍攝了很多關於抗日戰爭的電視劇。那麼當初日本侵華時,「鬼子進村」到底是什麼樣的?參戰老兵表示:電視劇拍的太假。
  • 廈門抗戰故事: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
    於是,雙方在一個梯田展開了激戰。當時,雙方互有傷亡,在撤退的過程中,一名戰友就在王湘生邊上,被流彈打中,倒在了那裡。抗戰年代,條件異常艱苦。王湘生說,那時是缺衣少食的,能有玉米餅子、野菜餅子吃就不錯了。因為缺吃的,十六七歲的他得了胃病,沒有藥,醫生只能給他一些蘇打粉當藥吃。最艱難時,他們躲在山上,只能生吃野草喝泉水。當然,衣服也不多,就一件軍大衣,冬天時既當衣服又當被子。
  • 抗戰民謠斥日寇暴行:鬼子輪姦孕婦後刺刀剖其腹
    日軍侵佔華豐煤礦時修建的炸藥庫  抗日戰爭時期,祖國各地產生了大量抗戰民謠。特殊的時代背景卻使這些民謠的主題達到了空前統一,那就是痛斥日寇漢奸的暴行、歌頌軍民抗戰的光輝業績。筆者最近通過走訪當時寧陽縣境內一些重大事件發生地的老者,搜集整理了部分頗具特色的抗戰民謠。儘管時過境遷,這些民謠已經很少有人再傳唱,但其中所承載的那段歷史,卻永遠值得每一名華夏兒女銘記。  □周東升  揭露偽頑倒行逆施的  之一:  寧陽不寧,漢奸逞能。晌午來牽牛,傍黑來揩油;鬼子進了村,叫爹又磕頭。換了一身老鼠皮,耀武揚威喊「米西」。
  • 日本鬼子究竟有多殘忍:割乳房、刀刺陰戶、烤活人、水煮嬰兒……
    諸如槍殺、刀劈、砍頭、刺刀挑捅、鍘刀斷頭、活埋、水淹、大卸八塊、五馬分屍、二馬分屍、刀刺肛門、開膛破腹、剮人剝皮、電磨粉身、火燒水煮、冰涼活人、鐵釘貫頂、鐵鍋燜人、四肢釘牆、亂刀劃面、剖腹滅子、活人解剖、毒氣殺人、細菌實驗、以人作靶(練刺殺或射擊)、摔布袋(人裝入麻袋反覆摔打致死)、挖眼、割耳、割舌、剁手、剁腳、割乳房、刀刺陰戶、竹籤釘陰莖、點天燈、坐飛機(人坐在手榴彈上引爆
  • 接連刺死了6個人高馬大的鬼子,嚇得其餘幾名鬼子當場崩潰到下跪!
    崔建國他接連刺死了6個人高馬大的鬼子,嚇得剩下的鬼子連跑都不知道了,有6名鬼子當場崩潰到下跪討饒!事後,連任軍長的秦基偉都對他讚嘆不已:崔排長不愧為我軍的「孤膽英雄」。在攻取加裡山的戰鬥中,崔建國所在排擔任了拿下752高地的突擊隊。他把突擊隊分為四個小組,閃電插入高地前沿的四個地堡,並迅速把18個大兵全部消滅。接著又兵分兩路,悄悄地摸進了第二個高地。由於他們的神兵天降,敵人堅持不到幾分鐘,就望風而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