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老兵血的教訓:刺刀不能太鋒利!刀越鋒利,自己就會死得越快

2021-01-07 網易

2020-12-26 12:41:58 來源: 擁有你全世界呀

舉報

  "白刃戰"這個詞大家應當聽說過,說白了就是放棄熱武器,直接真槍實刀的拼殺,刀刀見血,是戰爭時代最為殘酷與血腥的一種戰鬥類型。比如說當年號稱"絞肉機戰場"的史達林格勒戰爭,義大利突圍正是靠著白刃戰,這也為二戰中義大利那看似來搞笑的戰鬥力提供了不一樣的佐證,實際上義大利軍隊並不是不強,只是人家平常懶得打。

  

  有人估計要問了,為什麼都進入熱武器時代了,還要用冷兵器去一刀刀拼殺?

  第一當時雖然已經出現了熱武器,但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還是有限的。原子彈都是在二戰後期集歐美所有頂尖科學家,耗費了好幾年功夫才終於造出,最後兩顆原子彈決定了戰爭的勝負,因此在一般的戰場上,更多的只是槍枝、大炮這種,士兵的作用還很重要。但是資源又是有限的,那個時候缺少彈藥是很正常的事,彈藥不夠就只能真刀實槍去搏殺。

  

  第二點則是因為有些場合冷兵器還真比熱武器好用。舉個例子,大家都混戰在了一起,結果一枚炮彈下去,誰知道傷得更多的是敵人還是自己人?射擊的話說不定射中的也都是自己人。再加上有些地形更適合採用近距離作戰,以及有些戰術就是不懂炮火直接偷襲,因此在二戰期間,冷兵器的作用還是很重要的。

  

  既然冷兵器這麼重要,那一定要磨得又光又亮最好咯?一位抗日戰爭活下來的老兵卻在採訪中告訴大家,刺刀一定不能太鋒利,刀越利,自己可能死得就會越快。

  那是老兵15歲那年發生的事了,他參加了縣遊擊隊,有一次提前聽說日本軍要來村子裡搶糧食,就跟其他隊員一起埋伏在路上,等著殺日本鬼子一個措手不及。果不其然,鬼子們從他們埋伏的路旁經過,老兵跟戰友們一同跳出,立刻就放倒了好幾個鬼子。

  

  但當時彈藥緊缺,並且也沒那麼多時間給他們換彈藥,因此在最初放倒了幾個鬼子後,剩下的全部都只能靠拼刺刀,打起了白刃戰。老兵當時只是個新兵蛋子,啥都不懂,看到周圍都是亂戰自己也慌了,匆忙之下發現大隊長在被幾個鬼子圍攻,頭一熱直接抓著刺刀就衝過去,一刀捅到底。

  被老兵捅刀的那個鬼子瞬間失去了生命,但周圍的其他鬼子卻圍了上來,老兵剛準備把刀抽出來迎戰下一位時,卻發現自己的刀拔不動了!幸虧旁邊的大隊長機靈,飛起一腳將鬼子踢開,這才保住了老兵的一條命。

  

  之所以會出現刺刀拔不出來這種情況,正是老兵將刺刀整個全部磨得過於鋒利,一下子就沒入了敵人身體,這樣雖然容易捅入,卻因為刀體跟人體過於貼合,人一緊張肌肉一收縮,全部沒入的刀體根本就拔不出來。

  

  因此戰場上的刺刀,最需要磨得只有刀尖,其次就是刀刃,其他地方並不需要磨得過於鋒利,這樣子才方便刺刀的拔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刺刀不能磨得太鋒利!抗戰老兵血的教訓:越鋒利,自己死得就越快
    抗戰老兵血的教訓我記得有本書裡說白刃戰其實就那麼一兩下,要麼捅死對方,要麼被對方挑死,電光石火瞬間的事,這也是大刀拼不過刺刀的原因,先不說大刀短,就說一刀往往劈不死對方,但對方一刺刀就能捅個對穿。這是抗戰老兵血的教訓:越鋒利,自己死得就越快。
  • 為何刺刀不能磨太利?老兵:刺刀越鋥亮,自己死得越快
    導語:為何刺刀不能磨太利?老兵:刺刀越鋥亮,自己死得越快我們知道,刺刀在古代是一種冷兵器,早在明朝時期的1451年,鐵銃上就已經出現了矛頭,它的作用就是進行刺殺。這就是刺刀的雛形,也意味著刺刀的起源在我國,到了100多年以後,歐洲的獵槍上才會出現安裝矛頭這一個現象。
  • 抗戰中,我軍拼刺刀能不能幹過鬼子?老兵:有一個部位刺了就倒地
    抗戰中,我軍拼刺刀能不能幹過鬼子?久而久之,我方軍隊通過實戰經驗也摸索了一套刺刀技巧,一般的抗戰老兵都知道刺脖子、戳心口、挑肚皮、扎眼窩。特別是眼窩這個部位,刺了就倒地。我就不明白哪來這麼多國軍老兵說日軍肉搏強,個個10年左右70歲,40到50年才十幾歲的怎麼給扔到肉搏第一線去的,哪裡都是上海戰場大潰散嗎?美軍二戰科普手冊日中美三國士兵區別,中美都是高大,日軍是矮小的,美國人都這麼標註給自己看,那恐怕他們都是瞎子。
  • 對越反擊戰結束後, 為什麼我國三稜刺刀就被禁用了?
    中國古籍中記載:「既破我斧,有缺我錡」,錡刀鋒利無比,刃如利鑿,就相當於我國的三稜刺刀。中國三稜刺刀,它刀身的形狀就它的名字一樣呈現三稜型,打造刺刀的技藝,很好的繼承了中國古時候刀器打造工藝的高超水準。三稜刺刀的刀身三面都是血槽,其以合金鋼經為材鍛造而成。由於三稜刺刀在鍛造時,經過特殊的處理,於是造就了它外表十分堅硬的性質,它可以毫不費力刺破防護服,亦或是輕鬆穿透一名成年男子的胸口。
  • 老兵說:當逃兵,不敢拼刺刀,就活埋
    我國抗戰文物,有一件死字旗非常有名,在死字旗右邊寫著,「我不願你在我近前盡孝;只願你在民族上盡忠。」左邊寫著,「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本欲服役,奈過年齡,幸吾有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後裹身,永往直前,勿忘本分。」
  • 99歲川軍老兵:抗戰神劇都是亂編 哪有那麼容易
    鄭維邦流著淚把傷者轉移,他把帽子固定在石頭上,吸引鬼子火力,「帽子剛一掛上去,幾下就被打飛了,可想而知,他們打得有多準。」  「鬼子就像不怕死一樣,瘋狂衝鋒,我用馬克沁重機槍不知道打死了多少。」擔任過重機槍手的馬定新說,重機槍的狂掃,就是鬼子的噩夢。正因如此,機槍手也成了狙擊手以及炮兵的重點清除目標,「我能活下來也是幸運,我們連隊的重機槍手不知道被打死、炸死了多少。」
  • 95歲原國民黨抗戰老兵:終獲國家承認死而無憾
    記者將這一消息告訴多名河南籍的原國民黨抗戰老兵,他們都喜極而泣。其實早在今年1月10日起,大河報就與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聯合發起了「關愛抗戰老兵」活動,連續7個版的報導,尋找到河南籍健在老兵300多名。
  • 刺刀下的一對中國情侶,日本老兵記錄下令人淚目的一幕
    在日本侵華老兵東史郎的日記中,記錄著他來到中國後所經歷的一幕幕悲劇與慘劇,在他隨部攻佔徐水後,記下這樣一幕令人傷感的畫面。他寫道:我隨喬次郎過去的時候,看到一個二十歲左右的男子被困在電線桿上,他穿著軍裝,但軍裝上沒有軍銜,梳著分頭,面容很清秀,很可能是個軍隊的文職人員。
  • 大刀片紅纓槍,抗戰兩件寶,為什麼老兵和鬼子拼刺刀都選後者
    更不利的是,抗戰初期,我抗日軍民大多連漢陽造都沒得用。面對武裝到牙齒的日寇,抗日軍民想到了使用紅纓槍這款兵器。當時,製作一桿紅纓槍非常容易,用白蠟杆或者樺樹幹,經過打磨去皮兩步就能製成一根槍桿。然後再讓鐵匠手工打造一個三角槍頭裝在白蠟杆上,最後將染成紅色的玉米穗捆在白蠟杆上。一桿標準的紅纓槍就做好了。
  • 男人鬍子越剃長得越快,越濃密?剃鬚刀用哪種刀頭,應該怎麼刮?
    有些男士不愛剃鬍子,覺得鬍子越剃長得越快,越濃密。事實真的如此嗎?剃鬍子,會讓鬍子變濃、長的更快嗎?①首先,決定鬍子顏色、質地和生長速度的主要是基因和激素水平,不受剃鬍子頻率的影響。「更粗」是因為自然生長的鬍子末端會逐漸變細,而剃過後會形成一個橫截面,看起來就會更粗。「更硬」是因為摸胡茬時遇到的反作用力更大,觸感更明顯,就好像越短的棍子越需要用力折。總的來說,剃鬍子的頻率不影響鬍子長速!但是不剃鬍子,給人的形象真的很邋遢!!
  • 平頂山一抗戰老兵病重 老人急需「熊貓血」
    病重抗戰老兵需要「熊貓血」您是RH陰性AB型血嗎?想幫助老兵可打3287964聯繫捐獻 「一位RH陰性AB血型的抗戰老兵病重入住解放軍152醫院救治,需要輸『熊貓血』,現在他的家人正在四處為老人尋求血源呢。」3月28日,湖北武漢的微友劉先生撥打本報熱線,轉述他在劉氏宗親微信群裡看到的這則消息,希望我市媒體能幫助老人尋找「熊貓血」。昨天上午,記者趕到解放軍152醫院了解情況。
  • 你越舒服,死得就越快
    這個意思是說,你越舒服,死得就越快。舒服常常攔住了我們,限制了我們。待在辦公室很舒服,可以朝九晚五,但跑市場見客戶卻身心俱疲,不一定成功,開始恐懼。刷抖音快手很舒服,可以哈哈大笑,但看書卻勞神費心,沒有利益,產生懷疑。躺在床上很舒服,可以玩手遊,但交朋會友還得碰上擁擠的交通,憂慮重重。諸如此類。
  • 87歲抗戰老兵盧慶貽:拍出衡陽保衛戰"最後一電"
    「日本人宣布投降前幾天,我們和他們在遂川大汾墟一帶,連續打了4天4夜,雙方都想爭奪最後的勝利,炮聲連連,打得天都是紅的。」 李輝煊形容自己的體能已到了極限,日本人宣布投降時,部隊很多官兵都以為有詐,直到部隊長官去遂川接受日軍投降回來,才信以為真。 1949年,李輝煊在浙江溧陽投誠解放軍,參與解放浙江和上海。
  • 老兵目睹日軍瘋狂殺戮:用刺刀把孕婦的肚皮破開
    老兵目睹日軍瘋狂殺戮:用刺刀把孕婦的肚皮破開 2014-07-06 14:43:41  「用刺刀把孕婦的肚皮破開,把小孩掏出來往刺刀上一戳,還是活的,就馱到肩上,那個慘啊!」  李步宏說,抗戰爆發後,人人都想參軍抗日。1942年,他18歲,懷著保家衛國的一腔熱血,參加了新四軍,曾先後擔任過通訊員、警衛和司務長。  「當兵一個多月,班長在前線被打死了,(上級)要我當班長,我說當不好呢,(上級說)當不好你學習。」
  • 一寸山河一寸血—攝影家黑明用鏡頭留住一百個抗戰老兵的歷史
    經過不懈努力,他逐漸被抗戰老兵所接納。贏得信賴,甚至成為朋友,他才可以讓他們敞開心扉,給他講述那些已經在心裡埋藏很深很深、最終將和他們一起隨風飄逝的故事。「你們能記住歷史就好,能記著我們就好。」一位抗戰老兵的話在黑明心底掀起波瀾,他愈發覺得自己做這件事做對了。幾年間,黑明和老兵們近距離接觸,一起聊戰爭、聊死亡、聊家庭、聊國家、聊民族……黑明是個非常嚴謹的人。
  • 老兵回憶說:日軍刺刀拼不過大刀片,發明鐵圍脖,效果反而更差
    除了部隊嚴格訓練以外,日軍為了在拼刺中佔到上風,還特地設計了新式的30式刺刀,單單這個刺刀就長達0.53米,極為鋒利。加上三八式步槍1.2米的長度。全槍連刺刀長度超過1.5米,為全世界同類槍械中最長的。日軍在二戰中生產了多達620萬把30式刺刀,對拼刺的重視可見一斑。要知道,當年侵華日軍平均身高不過1. 6米,這樣一來三八槍連刺刀的高度幾乎超過日軍士兵身高。
  • 老兵回憶鬼子進村:用刺刀剖開孕婦的肚子
    聽抗戰老兵流於民間的硝煙往事8年抗戰,年輕的他們毅然參軍入伍。今天,他們中的倖存者寥寥無幾,其中大多已到耄耋之年。8月7日,黃老向網友們回憶起往事,他的手掌曾被流彈擊穿,當時溪水被日本兵投毒而不能直接喝。隨後,見到93歲的李子儀,老人見我們來訪特意行一個軍禮,他參加過滇西大戰役,在與日軍的激戰中將一臺微型電臺成功轉移,探清敵情。最後,在90歲的鄭延柄家裡,珍存著參軍生活用品和筆書記錄,其中一條白毛巾上寫著「將革命進行到底」。現在他喜愛書法,每天都會練上幾筆,還出過書。
  • 治療抑鬱的時候,千萬不能著急,越著急越嚴重
    其實這種心理很常見,面對痛苦我們本能想要抗拒,所以結果導致是越抗拒越痛苦,越想早點走出來,結果反倒適得其反。我抑鬱時血的教訓記得我當時抑鬱嚴重的時候,不光心裡難受,而且還有很多軀體化症狀。一旦身體難受就上網查,結果嚇得要死。
  • 職場中,為什麼有人經常說:做得越多,死得越快?
    而老油條說出這句話時,作為新人,你應該這麼理解:1、不要做的太過火,小心被同事惦記上為什麼會說做的越多,死得越快呢?因為你做過火了,錯誤就會接踵而至,你不能及時地處理錯誤,不就死得快了嗎。但這不是絕對的,你不做,怎麼會有結果呢。
  • 發財樹不能亂澆水,澆得越多,死得越快!
    發財樹不能亂澆水,澆得越多,死得越快!以下信息來源於花匠大叔花友群的花友對話。【蒲傑】:請問這棵發財樹還有救嗎?那天看到說這花基本都是澆死的。【蒲傑】:挖開了,這樣的,要砍嗎【安好晴天】:用刀子挖挖下邊看爛的大不大【蒲傑】:好的,也半死了,這樣可以了吧【安好晴天】:還是參考下大體意思就是這樣的【蒲傑】:消毒晾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