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如果要勝任供應鏈管理這個職位,並且能夠表現出色,應該做到什麼?
歡迎留言你的想法~(笑)
筆者,曾經在一個面試之前,思考過這個問題。很多年前,我還在研究學習不同的內容,每個時間段的側重點不同,有時候會認為,減少不必要不合理庫存,提高流動水平;有時會是提高預測準確,從而令得整個供應鏈作業更加合理;有時覺得無非就是減少成本,增加利潤。
有些想法很片面,側重於某個供應鏈模塊,如庫存之類,有些過於含糊,如減少成本,那麼減少什麼成本呢?
我曾經在以往文章 以海瀾之家為例,談一談供應鏈水平的指標 中說明了供應鏈的其中一個重要指標C2C(Cash to Cash),也就是指現金轉換周期,它反映了公司將庫存一類的輸入資料轉為現金流所需要的天數,也反映了淨輸入資金在產品售出並轉為現金之前的時間長短。
C2C的公式
C2C = AR+DOI – AP
DOI:年平均庫存天數,公式 為平均庫存/(銷貨成本/365)
AR: 年平均應收帳款天數,公式為平均應收帳款/(銷售額/365)
AP:年平均應付帳款天數,公式為平均應付帳款/(銷貨成本/365)
一旦整個指標的時間越長,企業現金流就越容易出現周轉問題,從而導致資金壓力。
筆者在不同文章都強調,企業的存在是為了逐利。C2C只是強調了投入到收穫的流轉速度,是支撐逐利的本身,至於利潤,我們可以考慮毛利率,淨利潤等,不過考慮到C2C是指投入到產出,因此在這方面筆者考慮了就是ROA(Return on Asset,資產收益率)。
資產回報率(ROA)是公司相對於其總資產的獲利能力的指標,該指標當然也是越高越好。
ROA的公式
ROA = Net Income/Total Asset 即淨收益/平均總資產
例:利潤A企業2020年淨收益是100,00元,而2019年和2020年總資產分別是500,000元和700,000元,因此ROA=10000/((500000+700000)/2)=1.6%
ROA衡量的是公司如何利用資產去獲利並獲利的程度,數值越高,就是投入在資產方面越少,而且整個指標也和C2C有著關聯性,畢竟庫存是屬於資產的,如果其他條件保持不變,減少庫存也意味著減少總資產,從而提高資產收益率。
不過注意的是,ROA是有限制缺陷,不同行業的ROA是不能進行類別,跨行業使用的話,不同資產基礎的公司,不存在比較的基礎。
當然有些指標也反映類似的企業獲利的情況,比如ROI,投資回報率,不過筆者考慮的投資並非完全涉及供應鏈,比如投資在比特幣,比特幣是否屬於供應鏈,很難界定,因此筆者選用ROA來連結。
因此,當被問到文章起初的問題時,筆者會回答,在提升C2C的周轉率時候,提高ROA的數值。從而在投入到產生的速度加快同時,提高投入到產出的獲利水平。
當然,這只是筆者個人意見,無論如何,在供應鏈管理和從業中,應該對這兩個維度放在心中並藉此驅動自己去管理和提升供應鏈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