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供應鏈管理優化效率的時代終於來了

2020-10-20 許永碩

從工作後,如果我能夠選擇,在進入一個行業之前,都會看這個這個行業是否在發達國家非常流行,而國內沒有開始。2003年進入供應鏈管理領域,2006年進入備件計劃(逆向供應鏈)領域,2012年進入物聯網領域,都做過參考。按照大部分行業的經驗,發達國家流行過的行業,很快國內也會普及。但這三個行業無疑都是例外:供應鏈管理、備件計劃國外已經普及很多年了,國內只有有限的企業應用;而物聯網因為是融合的技術,發展速度沒有預計的快。

經過十多年的等待,終於等到國家重視供應鏈管理。2017年10月31日國辦發[2017]84號文《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今年4月10日《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等8部門發文:引導綠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國家的支持將促進供應鏈管理效率的提升。

什麼是供應鏈?

從2003年進入供應鏈管理領域,發現供應鏈的定義不明確,有人將供應鏈理解為物流,有人將供應鏈理解為採購。其實供應鏈涉及的面非常廣。看一下國務院對供應鏈的定義。

根據國辦發[2017]84號文,供應鏈的定義如下:

供應鏈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質量和效率為目標,以整合資源為手段,實現產品設計、採購、生產、銷售、服務等全過程高效協同的組織形態。

從這個定義看,供應鏈包括產品設計、採購、生產、銷售、服務的全過程,這個定義範圍實際上是非常全面的。

而對供應鏈的定義,最為流行的是供應鏈協會(Supply Chain Council 簡稱SCC)提出的供應鏈參考模型(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model,簡稱SCOR)。

供應鏈包涵採購、生產、配送、計劃和退貨5部分;從這個圖可以看出,在供應鏈體系中,計劃是最重要的,計劃指導採購、生產、配送(物流)和退貨。

所以最近寫了一系列計劃相關的內容,可以參考:

 APS基礎知識系列之一 系列文章,現在共寫了7篇。

國內不區分供應鏈與物流的比例是最高的,可以參考  供應鏈管理與物流分別是什麼? 

在很早以前,我寫了一篇供應鏈文章的推薦,可以參考 供應鏈系列文章之 -易為天地準 。

以上都是供應鏈相關的內容。

供應鏈透明化是工業網際網路的促進因素

在我理解中,工業網際網路就是物聯網在工業的應用,而我進入物聯網領域,有三個促發因素:

1、2005年,RFID在物流行業是非常熱門的話題,我在2005年關注RFID。

2、2008年,在Servigistics(備件計劃管理軟體,屬於逆向供應鏈領域)工作時,解決方案可以通過智慧型手機(當時還是黑莓手機)使用,Servigistics有一個調度中心的解決方案,可以根據設備位置、維修人員位置,備件位置優化調度(維修員、備件),從而提高效率。其實這就有點物聯網平臺的雛形了。後來Servigistics被PTC收購,而PTC的工業網際網路解決方案是最值得關注的。

3、從2008年,開始經常閱讀供應鏈的報告,從2008年到現在,供應鏈的可視性一直都是企業痛點,而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供應鏈的可視性。

在文章《》介紹了供應鏈可視性。

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時候推出智慧的供應鏈白皮書,而這個白皮書的最重要內容就是論述用物聯網技術提高供應鏈的可視性。

供應鏈管理體系可以實現供給側改革

從發達國家的供應鏈發展看,發達國家供應鏈的發展處於從短缺經濟向過剩經濟過渡的階段。當生產力可以實現供給大於需求的時候,供給不會無限制增長,而是轉變為通過用戶需求來決定生產,最典型的戴爾電腦的模式,是根據用戶需求,決定生產什麼產品。通過需求來決定不同產品的產量、通過需求決定產品功能、通過需求決定產能,當產品的產能、功能、產量都是根據用戶需求來確定的,那麼供給側的結構就趨於完善的。

根據SCOR模型,供應鏈計劃是最重要的,而供應鏈的計劃全部是根據需求來決定的。在需求提出與產品交付會有時間差,供應鏈計劃是為了彌補這個時間差,用最優的庫存、產能實現需求提出與產品交付時間差的最小化。供應鏈計劃可以優化庫存、優化產能利用率從而降低成本。

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利用信息化提升供應鏈體系信息傳輸速度,並可以從需求端獲得更多的信息,並利用透明的信息低成本的引入供應鏈金融,可以優化產業結構,實現供給側改革。

供應鏈的管理理論與工業網際網路技術結合,就是數字經濟

在去年參與產業網際網路白皮書的討論的時候,我提出的觀點是工業網際網路是從技術維度討論數字經濟;產業網際網路是從需求維度討論數字經濟,而產業還分宏觀、中觀、微觀視角,供應鏈屬於產業網際網路的中觀視角。供應鏈對微觀層的企業有優化效率的意義,又是宏觀經濟的抓手,所以對於數字經濟的網際網路推進,供應鏈的管理理論與工業網際網路的技術融合,供應鏈為工業網際網路提供需求(工業網際網路將來有哪些功能);而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又為供應鏈的協同、融合提供平臺,並提供生態的搭載環境。兩者結合,是數字經濟在製造業的體現。

相關焦點

  • 杉數科技:供應鏈效率的追逐是物流企業的核心
    客戶的需求、對雙效(效率和效益)的追求、資源的全面整合都促使企業對供應鏈管理的重視程度直線上升,同時,這也指明了供應鏈未來的發展方向,智慧供應鏈階段將以優化供應鏈鏈條,調整供應鏈結構,提升供應鏈物流能力,最終實現全鏈條價值增長為目標,強化企業競爭優勢,保持並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 供應鏈管理發展趨勢
    2.生態化當今世界正處在價值鏈和商業模式大顛覆的網際網路時代,原有行業、市場、模式、利潤、競爭對手、合作夥伴、用戶的邊界正在重構,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已經不能保證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轉移到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因此,主動構建、優化與生態夥伴的關係,營造共生、互生、再生的供應鏈生態圈,成為未來供應鏈管理發展的主流方向。
  • 摩方標準智能託盤租賃丨怎麼去理解供應鏈管理的反應效率?
    導 讀:反應效率決定了供應鏈能否順暢流轉,許多人說起提高供應鏈的反應效率,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利用自動化技術取締人工,通過WMS(倉儲管理系統)、TMS(運輸管理系統)、OMS(訂單管理系統)來提高企業協同,達到供應鏈提速增效的預想目標。
  • 家居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
    家居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是怎樣?在家居行業,眾所周知供應鏈管理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在當下,很多家居企業在快速擴張的步伐下,原本並不突出的供應鏈問題顯現出來,其造成的影響也被成倍地放大了。那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 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因為供應鏈管理的一個主要目標是從整體上優化供應鏈的績效,而不是優化單個企業的績效,因此供應鏈的參加者之間的協作非常重要。四大特點供應鏈管理就是優化和改進供應鏈活動,其對象是供應鏈組織和他們之間的「流」,應用的方法是集成和協同;目標是滿足客戶的需求,最終提高供應鏈的整體競爭能力。
  • 招商路凱戴正楠:託盤循環共用核心在於供應鏈優化
    招商路凱大中華區總經理戴正楠在接受中新網專訪時表示,託盤循環共用的真正價值並不單純在於通過共享提高託盤利用率,而在於優化整個供應鏈。所謂託盤共用,就是供應鏈上下遊各環節共同使用第三方運營服務商提供的標準託盤進行帶板運輸,也就是託盤沿供應鏈上下遊動態流轉的模式。應該說,託盤靜態租賃模式主要體現了共享價值,即解決託盤閒置問題;而以帶板運輸為標誌的託盤共用或者說動態流轉服務則是通過託盤裝卸效率的提升實現供應鏈優化的價值。
  • 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是什麼
    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是什麼?成功的供應鏈管理需要企業改變以前只對單個過程管理的模式,需要對一系列整合的過程進行管理。那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是什麼呢?供應鏈管理的核心:1、強調核心競爭力體現「橫向一體化」。為此要清楚地辨別本企業的核心業務,然後就狠抓核心資源,以提高核心競爭力。
  • 智慧供應鏈是時代應運而生的產物
    描述:如今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出現越來越多的新名詞,比如「智慧供應鏈」你知道這個供應鏈具體是怎樣的呢?當你第一眼看到這個詞的時候,你腦海裡有沒有呈現出對應的東西來呢?下面就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如今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出現越來越多的新名詞,比如「智慧供應鏈」你知道這個供應鏈具體是怎樣的呢?
  • 準時達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科技化驅動的BPO統包:智能簡化複雜...
    三、JUSDA BPO解決方案JUSDA在領先的製造業供應鏈管理基礎上,以具有競爭力的增值和創新的供應鏈產品服務,以及平臺化的運營模式整合供應鏈生態圈資源,創新不同區域特色的產業集群服務體系,構建工業4.0科技時代下以DT(Data Technology)大數據運營為基礎的智慧供應鏈實時協同平臺
  • 倉庫管理系統集成SAP,提高供應鏈協同效率
    標領推出倉庫管理系統,通過與SAP ERP系統無縫集成:圍繞倉庫管理流程,從產品採購入庫到銷售出庫等全過程,為倉庫員工、倉庫主管、管理層提供作業流程優化、作業過程管控、倉庫數據分析等支持,幫助他們更好處理和完成自己的工作,更好提升倉庫管理水平,提高供應鏈協同效率。
  • 江蘇輝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業財一體化系統
    其核心競爭力是採用「智能商務供應鏈平臺」商業模式,通過第四方供應鏈平臺的搭建成為具有專業性的管控能力、信用評價體系、管理最高效益,全社會成員都可以就業的平臺。始終堅持以戰略合作夥伴的思想文化為自身發展定位,致力於在提高客戶品牌價值、推廣客戶產品、減少流通環節、降低管理成本、優化服務便捷、保障品質安全、實現全程綠色健康的全過程服務,從客戶的原材料至生產、再從銷售到終端,形成了連接四個端、三個扭轉環節的專業對應服務,以上下遊整合的方式,實現資源共享與成本優化,通過網際網路方式的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信息化系統,進行科學化管理與線上交易,實現新網絡時代專注於快消品
  • 立可鏈齊瑞嬌:打造4.0時代的物流供應鏈
    物流管理是供應鏈管理當中的一環。如何打通供應鏈各環節,把成本做下去、把效率做上來,是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面臨的痛點。「供應鏈管理,確實是世界五百強企業一貫的管理戰略和手段,以此不斷佔有資本,獲得話語權,中國企業在這方面的實踐確實慢了。」華南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講師、對供應鏈素有研究的路曉娟認為。
  • 產業供應鏈的新常態下如何打造科技供應鏈
    我強調的一個核心是數字怎樣通過真正的信息系統手段,包括信息系統和數據來完成整個供應鏈的升級,怎樣把數據變成未來真正的生產要素,這非常重要。剛才我闡述了大家怎麼看待產業網際網路和產業供應鏈以及未來的挑戰。那麼,解決方法是什麼?
  • 百貨店優化供應鏈的幾條建議,不得不看
    對百貨企業來講,做不到自營是否就意味著不能打造出一條高效的供應鏈體系?如果你有了這些問題的正確答案,再看下此文的一些思路見解對你是否有些幫助。零售業競爭,說到底是產品、服務、體驗和效率之爭,歸根結底是供應鏈的比拼,誰能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發現和滿足消費需求,誰就能贏得主動,佔得先機。百貨企業亦然。
  • 長沙爭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爭渡物流供應鏈協同管理平臺
    公司利用網際網路平臺對物流行業上下遊全鏈條進行產業協同、資源共享、管理優化和大數據分析工作,通過自主研發的渡友物流協同管理平臺來整合上遊生產製造業的物流訂單和需求,以此驅動下遊中小物流企業和物流相關資源方,實現供應鏈上下遊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全流程信息化透明管理,幫助物流供應鏈上下遊企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規避管理風險,增強競爭力。
  • 順應時代潮流趨勢,蜜芽持續優化供應鏈平臺服務
    成立於2011年的蜜芽算是最早一批母嬰電商玩家,時至今日依然牢牢抓住行業頭部地位,取決於蜜芽的與時俱進,持續優化供應鏈和平臺服務努力得到的結果。傳統零售業內,無論是商超還是電商,要獲得流量,都離不開供應鏈的支持。
  • 建材家居行業供應鏈運營模式數位化轉型
    市場環境從過去的求大於供時代邁向供大於求的時代;企業間的競爭從拼產品、拼價格邁向拼服務的時代,因此企業必須依據客戶需求模式及市場環境的改變而及時調整自身的經營戰略,以在優化成本與現金流的同時,盡一切可能為客戶提供一流的服務。
  • 2020全球供應鏈上合峰會,易流科技詳解「供應鏈控制塔」新模式
    傳統上,供應鏈優化的主要目標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隨著「黑天鵝事件」的出現,企業更加需要藉助數位化改造,為供應鏈賦予安全和韌性的新屬性。,邀請全球著名經濟學家、供應鏈專家與企業家,深入探討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的趨勢,預測前沿技術對供應鏈的顛覆性影響。
  • 成都:構建「司法供應鏈」管理新模式
    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借鑑企業以客戶為中心的供應鏈管理理念,在創新構建以辦案質效管理中心、辦案服務保障中心和內外溝通協調中心為核心的「司法供應鏈」管理新模式,著眼司法需求,優化司法供給,突出以審判為中心、以法官為重心、以辦案為核心的運行理念,切實增強司法供給實效,加快提升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水準,持續供給輸出高效權威、有溫度可感知的「司法作品
  • 「行業動態」建築行業供應鏈管理的實踐與發展
    興堯公司通過線上商旅服務最大限度簡化原有的差旅審批、報銷、記帳統計等工作流程,大幅度減少工作量,提高結算效率和準確率,使商旅出行更輕鬆便捷。2.對供應鏈管理理論的運用思考建築行業供應鏈是一個系統,是由不同的企業和部門參與構成複雜的網絡,涉及面廣,供應鏈的不同環節往往具有不同甚至是相互衝突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