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構建「司法供應鏈」管理新模式

2020-12-13 中國法院網
 

  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借鑑企業以客戶為中心的供應鏈管理理念,在創新構建以辦案質效管理中心、辦案服務保障中心和內外溝通協調中心為核心的「司法供應鏈」管理新模式,著眼司法需求,優化司法供給,突出以審判為中心、以法官為重心、以辦案為核心的運行理念,切實增強司法供給實效,加快提升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水準,持續供給輸出高效權威、有溫度可感知的「司法作品」。 

成都法院司法供應鏈概念圖解。

  「質檢部」加碼審判監督管理

  司法責任制改革後,裁判尺度不統一、審判效率不高、裁判文書有瑕疵等新問題逐漸增多,降低了司法權威性。如何在不影響法官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前提下,為提升辦案質量與效率尋求最佳方案?在成都法院「司法供應鏈」管理新模式中,充當著「質檢部」角色的辦案質效管理中心,著眼於保障人民法院辦理的每一個案件都合格、力爭優秀,每一個案件都不「帶病出院」、不「帶病入庫(歸檔)」,狠抓個案流轉環節和質量管控,聚焦司法作品質量,提升審判監管實效,夯實審判質量根基,最終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為統一裁判尺度,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做實專業化審判的基礎上,健全法律適用統一機制,細化完善同案不同判認定標準,自主研發「比案推簡」智能系統,推廣類案和關聯案件檢索,緊抓審級監督指導,全面統一裁判標準。目前成都中院已發布26類案件審判指南、64期《成都審判指導》和109個示範案例,始終堅守審判執行辦案質量生命線。2020年,全市法院開展類案檢索共計82116次,佔檢索總量的98%。

  為紮緊制度鐵籠,成都中院率先構建靜默化監管體系,通過強化科技控權,加固廉政邊界。該體系在辦理系統中標定立案、分案、審理、審限、結案、歸檔、上訴移送等183個工作節點和68個監控節點,進行動態跟蹤、監控和管理。針對辦案運行易失控環節,創新建立月度均衡結案新機制、歸檔結案新標準、上訴移送管理新機制,拓展自動預警應用,逗硬審限剛性管理,促進法官規範辦案。同時,該院在優化監管機制上下足功夫,重點完善「四類案件」監管機制,搭建審判運行機制管理平臺,推進院庭長實質化發揮監管作用,確保審判權平穩高效運行。2015年靜默化監管系統上線以來,全市法院無一案件超審限結案。今年以來,全市法院納入「四類案件」監管的案件共5307件,佔同期受理案件總數的1.63%。

  為提升文書質量,辦案質效管理中心建立中心統籌、各庭質檢的運行模式,制定《訴訟文書檢查指引》《裁判文書檢查指引》兩個檢查通用標準,細化質檢操作規範,擴大質檢文書範圍,著力源頭預防。特別是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以來,中心將司法確認、小額訴訟和簡易程序、獨任製程序等重點案件文書一併納入質檢監管範圍,不斷強化事前發現、事中監督、事後糾錯的功能效用。2020年以來,全市兩級法院已完成質檢中心建設和實體化運行,全市法院抽檢結案文書48056份,通報瑕疵文書3378份,依託監管新載體,司法作品質量穩步提升。

  「保障部」歸口審判事務管理

  群眾利益無小事,為了讓當事人感受到法院訴訟服務的方便快捷,辦案服務保障中心作為「保障部」正在逐步提升即時保障能力。成都中院深化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構建「面對面」接件辦件窗臺、「心連心」服務溝通櫃檯、「手拉手」減負解紛前臺、「實打實」緩解供需總臺,探索「訴訟服務中心建立快審團隊+簡案快審快執團隊派駐」模式,優化審判資源配置,暢通簡案流入、繁案流出渠道。中心實現傳統訴訟服務線上線下一站式辦理、類案委託調解、簡單案件快審快執,大幅提升了訴訟事務辦理效率和前臺減負解紛能力,逐步形成全流程、全覆蓋、全天候、立體化訴訟服務保障體系。

  案件在成功立案並進入排期審理階段後,辦案服務保障中心的小微組織也配合高效運轉起來。分案排期組負責對所有案件進行集中分案和排期,像時間規劃局一樣統籌規劃法官工作時間;集中送達組通過成都法院智能化送達系統智能抓取案件信息,智能生成程序性文書;庭審速錄組專司庭審記錄;文書草擬組高效「組裝」、修改、校對裁判文書;此外,後續文書集中印製、文書送達、掃描歸檔等程序都有專門的人員完成流水操作。

  據工作人員付馳介紹:「服務保障中心將審輔事務分類置於辦案全鏈條上,『工廠』集成了多達11個小微組織,在整體框架之下分段分步開發,貫穿訴訟全流程。每個小微組織背後都是小型的信息化支撐系統,以信息化機制串聯所有小微組織高效運轉。」

  辦案服務保障中心按照「一體兩面」的架構建設,強化統一組織和管理,對內服務法官,辦理全部非審判核心事務;對外服務群眾,辦理全部面向當事人的審判事務。該中心成為內部審判資源轉化為外部服務的實體性架構,在當事人、服務保障中心和法官三者之間建設起交流、反饋的橋梁。案件從預約立案開始,便進入到了中心「生產鏈」中,每個環節、節點都承載著中心的關鍵職能。

  中心的建立極大程度降低了人力資源成本、最大化壓縮了事務辦理時間,以「大類輔助事務集中統籌、小類輔助事務分散管理」的運行模式向各審判業務庭和多點辦公區釋放改革紅利。以成都中院商事審判庭為例,該庭用不到5%的在編人員參與辦理所有審判輔助事務,車輛使用等耗能降低40%,商事案件平均審理周期同比減少12天。

  「聯絡部」拓展內外溝通管理

  響應外部訴訟群眾和內部幹警的需求、及時回應各方意見建議、逐步提升用戶體驗是構建「司法供應鏈」的核心要義和重要內容。成都中院建立內外溝通協調中心,以人為本原則作為中心實質化運行的邏輯起點,像「聯絡部」一樣,全力發揮左右貫通、承上啟下的協調溝通中樞作用。

  「我的部分當事人因年紀較大、文化水平有限,不會使用電子送達媒介,甚至部分當事人對電子文書是否具備足夠的法律效力存在疑慮。建議法院進一步完善電子送達的相關操作規範,多元送達方式,擴大電子送達效力的宣傳引導。」李律師提出上述建議後,內外溝通協調中心及時交該院訴服辦牽頭辦理,研究解決方案,10日內便向李律師反饋了關於規範電子送達、加強APP推廣適用等工作落實情況,還就電子訴訟平臺綜合建設三階段任務作出針對性部署。

  針對外部各方反饋的信息和訴求,內外溝通協調中心健全完善意見建議限時辦理和跟蹤督辦機制,及時接收並立項辦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提案,依託網絡理事平臺對當事人、律師和群眾的意見建議進行整合、轉辦,對重要事項施行提級管理,著力解決辦理滯後、超期、反饋回復不及時等反映較普遍的問題。意見建議接收相關部門收到督辦或者轉辦通知單後,在3個工作日內向來件當事人回復收件及相關情況,於10個工作日內辦結並向反饋辦理情況。2020年,成都中院共轉辦當事人意見建議218件,新立項督辦代表委員意見建議77件,代表委員滿意率達100%。

  針對內部幹警需求,成都中院還在內網開通「你說我聽」(幹警信箱)平臺,分設辦案保障、行政管理、政治建設、後勤服務等板塊,全面收集幹警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建議。全院幹警都可以通過平臺實名或匿名提出意見建議,平臺通過專人轉辦,督促職能部門解決問題,及時點對點反饋處理情況。2020年以來,「你說我聽」(幹警信箱)平臺共受理各類訴求105件,整合訴求81件,轉辦訴求99件。內外溝通協調中心通過聯席會議協商機制,重點解決遇事梗阻、推諉塞責等法院內部運行中的「卡脖子」問題,真正發揮了解決問題好幫手、溝通交流好平臺、黨組決策好參謀的功能作用。

  「我覺得幹警信箱非常好,從辦公到後勤的意見建議很快就會得到處理,這種心與心的溝通讓我們感受到院黨組對幹警的點滴關愛,有了這份尊榮感和獲得感,我們的工作信心更足了。」該院少年家事庭法官助理任穎對「你說我聽」(幹警信箱)平臺讚不絕口。

  「『司法供應鏈』構建的理念、思路和做法符合司法責任制改革大方向,也是針對當前司法權力運行、司法責任制落實和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較弱的問題提出來的。與傳統司法辦案的點對點、線狀式工作模式不同,現代『司法供應鏈』是緊緊圍繞審判權運行這一根本核心,全面回應司法效率、司法公正、司法公信需求,囊括法院、審判組織、法官等各個司法供給主體,及立案、審判、執行等各環節司法供給活動的『一核多維』、閉環運行、權威高效的司法供給體系,充分體現對內全方位支撐、對外全領域服務、供需同步同向同頻的運行優勢。」成都中院院長郭彥介紹。

  (作者:王鑫、胡思行、李正澤、周冰潔)

 

相關焦點

  • 創新管理年丨構建青城法院「網際網路+司法」新模式
    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進一步加速了人們在線生活的新發展,在此期間,司法活動順應百姓需求,也在不斷加大自身「在線化」的進程,並且在疫情期間發揮了重要的實踐作用,讓更多的社會公眾感受到了網際網路技術在司法與技術融合上的強大生命力和引領力。
  • 成都要用3年成為泛歐泛亞重要供應鏈樞紐城市,是什麼樣的
    方案明確提出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為主線,以建設現代化、全球化、智能化、平臺化供應鏈體系為目標,以提升供應鏈敏捷化、數位化、信息化、柔性化水平為手段,以重點產業園區(集聚區)為載體,構建服務生產發展和生活消費的供應鏈高效協同平臺、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供應鏈金融支撐平臺、供應鏈物流保障平臺,創新運用供應鏈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通過科技
  • 2020全球供應鏈上合峰會,易流科技詳解「供應鏈控制塔」新模式
    (原標題:2020全球供應鏈上合峰會,易流科技詳解「供應鏈控制塔」新模式)
  • 成都將打造成為泛歐泛亞重要供應鏈樞紐城市
    為貫徹落實我市建設「一帶一路」供應鏈樞紐城市戰略部署,全面改善供應鏈營商環境,加快推進現代供應鏈創新應用,持續構建現代化、全球化、智能化供應鏈體系,近日,我市正式印發了《關於精準支持現代供應鏈體系發展的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
  • 下一步,成都將成為泛歐泛亞重要供應鏈樞紐城市
    」供應鏈樞紐城市戰略部署,全面改善供應鏈營商環境,加快推進現代供應鏈創新應用,持續構建現代化、全球化、智能化供應鏈體系,近日,我市正式印發了《關於精準支持現代供應鏈體系發展的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
  • 成都法院深入推進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
    深入推進審判監督管理職能轉型,實體化運行辦案質效管理中心,強化個案精細監督,將小額訴訟申請再審案件、二審獨任制案件、長期未結案等納入「四類案件」監管系統,優化專業法官會議、審判委員會「兩會」平臺,創新實施院庭長法定監管、辦案質效管理中心組織監管、員額法官自我管理三層遞進監管新模式。全面推進智慧法院建設,加快建設成都司法智庫大數據中心3.0版,推進試點全流程無紙化網上辦案新模式。
  • 郭濤-採購與供應鏈管理實戰型講師
    ,精益與供應鏈顧問與培訓師等職,親歷民企,德企,日企,臺企等管理模式,現場診斷與評估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生產型企業達1000多家,熟悉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企業的生產管理與運營模式,能快速了解與掌握不同企業生產管理中的痛點並給出針對性方案。
  • 王玉榮:成都將進一步提升跨國供應鏈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
    「雙千」發布會國家供應鏈創新應用專場活動,在成都青白江亞蓉歐國家(商品)館舉行。圍繞聚焦國際供應鏈新模式新業態,國內外專家學者一起共話現代供應鏈創新應用趨勢,探討和分享成都在打造生產性服務業中心城市和供應鏈樞紐城市進程中的新一輪發展機遇。受疫情影響,部分專家學者未能趕至現場,他們通過視頻方式發表演講。
  • 全國首創 供應鏈指數平臺明年亮相成都
    昨日召開的此次大會明確提出,加快建設現代流通體系,以全球視野構建國際戰略通道,以供應鏈思維深化流通服務,大力發展供應鏈物流、保稅物流、電商物流等,加快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賦能先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協會自去年正式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集聚供應鏈上下遊兩大資源,拓寬航空和鐵路樞紐功能和帶動力,實現先進生產性服務業在更大範圍、更廣深度參與國際分工和合作。」
  • 供應鏈管理發展趨勢
    2.生態化當今世界正處在價值鏈和商業模式大顛覆的網際網路時代,原有行業、市場、模式、利潤、競爭對手、合作夥伴、用戶的邊界正在重構,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已經不能保證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轉移到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因此,主動構建、優化與生態夥伴的關係,營造共生、互生、再生的供應鏈生態圈,成為未來供應鏈管理發展的主流方向。
  • [供應鏈·術語篇]供應鏈管理與SCOR模型
    本期主題:供應鏈術語分享,碎片化學習,點滴之水可以匯聚江河。按照美國供應鏈委員會的定義,供應鏈囊括了涉及生產與交付最終產品和服務過程中的一切活動,從供應商的供應商到客戶的客戶。供應鏈管理包括了管理供應與需求,原材料、備品備件的採購、製造、分裝配送,物品的存放及庫存查詢,客戶訂單的錄入與管理,渠道分銷到最終交付用戶。
  • 海名第八屆成都餐飲供應鏈博覽會深耕西南買家市場,帶來最新市場動態
    海名第八屆成都餐飲供應鏈博覽會深耕西南買家市場,帶來最新市場動態   回顧2018年的餐飲行業,可謂是精彩紛呈,資本化浪潮,飲品戰爭的愈演愈烈、店面革命、新模式實驗的層出不窮,餐飲業迎來了巨大的機遇與挑戰。回顧2018,展望2019,餐飲人唯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 海名第八屆成都餐飲供應鏈博覽會招展...
    海名第八屆成都餐飲供應鏈博覽會招展進度超預期   近年來,餐飲行業快速發展,火鍋也成為餐飲業態的一大盛行。據了解,目前火鍋已壯大至僅次於本幫菜的第二大受歡迎菜系。而據數據統計顯示,我國火鍋餐飲市場總收入由2014年3167億元增長至2018年約4814億元,漲幅超52%。
  • 2020年海名第九屆成都餐飲供應鏈博覽會
    2020年海名第九屆成都餐飲供應鏈博覽會 邀請函   海名第九屆成都餐飲供應鏈博覽會   同期舉辦:博華第七屆HOELEX成都國際酒店用品及餐飲博覽會   時間:2020年8月13-15日   地點: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
  • 1+4+4+1 成都將構建連結全球的高能級生產性服務經濟體系
    在重點任務方面,《規劃》提出圍繞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目標,著力補短板、強優勢、提能級,提出了構建生產性服務業經濟體系、空間體系和供應鏈網絡體系三個體系。打響「成都服務」品牌構建引領區域的供應鏈網絡《規劃》指出,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呈現全面開放,提升要素連結能力趨勢。在全球產業深度專業分工合作的背景下,生產性服務業成為全球產業競爭的戰略高點。
  • 成都餐飲供應鏈博覽會將於8月13-15日舉行
    在疫後復甦中西南餐飲、酒店業恢復水平領先全國,新模式、新產品、新思路湧現。海名第九屆成都餐飲供應鏈博覽會作為西南首場也是全國首場大型的餐飲全產業鏈、全品類的博覽會將於8月13-15日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召開,全國50餘家餐飲行業協會、媒體等行業資源聯合組織,同期舉辦2020成都國際酒店用品及餐飲博覽會。
  • 成都中院印發《關於推進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的實施方案...
    為切實貫徹落實中央、最高法院、省法院關於推進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決策部署,解決司法資源匱乏和司法需求供給不平衡的矛盾,提升民事訴訟程序整體運行效能,成都中院立足成都法院實際、融合多年改革創新的成果積澱,研究制定了《關於全市法院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成都方案》)。
  • 健安物流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構建特種智慧農牧供應鏈服務平臺
    近日,國內專業畜牧業科技物流解決方案提供商江蘇健安物流,獲得「國投物流與供應鏈產業發展基金」數千萬元Pre-A輪投資,此次國投體系的進入,將進一步加快國內畜牧流通行業轉型升級,構建健康安全的特種智慧農牧供應鏈服務平臺,元賦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 全國首創 供應鏈指數平臺明年亮相成都 將於8月正式上線
    昨日,成都市先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大會結束後,成都市現代物流產業生態圈聯盟執行秘書長、成都市供應鏈協會秘書長王智超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成都市供應鏈協會正聯合高校和專業機構打造全國首創的供應鏈指數平臺,將於明年8月正式上線。
  • 天平星光照亮法治航程 ——構建「四型、四力」組織力提升新模式
    天平星光照亮法治航程 ——構建「四型、四力」組織力提升新模式 2020-07-08 1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