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見你》完結了。
那些穿著乾乾淨淨白襯衫的少年們騎著機車漸漸遠走,那些屬於臺灣南部的特別乾淨的笑容,那些或青澀或濃烈的情感,那無數次的命運迴旋終於迎來不一樣的心的未來。
看著「全劇終」的幾個字,心痛得無法自已,除了再也看不見李子維的笑臉之外,那些臺南的美食也離開我們了啊!
「所以暫時將我的眼睛閉了起來,
各種美食慢慢滑進我的心懷
平靜街巷藏著古早風採
讓人好不傷懷……」
這種劇中大部分中學生時代的劇情都是在臺南進行拍攝的,這座仿佛留住了時光的小城存留著與大城市臺北截然不同的美味。
今天想要最後再回味一遍《想見你》,再回味一遍那些迷人的小城味道。
紅豆牛奶冰+布丁+雙份煉乳
莫俊傑和李子維陪陳韻如為弟弟解圍之後,一起來到莫奶奶冰店吃冰
《馬關條約》之後,臺灣淪為日本殖民地,開始了長達50年的日本統治時期。
臺南在日治時期深受殖民統治,在街道格局與生活習慣上受日本的影響很深。
莫奶奶家的冰店使用的就是老式日式刨冰機器,而且沿用的是傳統習慣,材料都埋在刨冰下面,上面只有一塊布丁,紅豆都藏在下面呢……
別看李子維和陳韻如的紅豆冰那麼簡單,在臺南,刨冰裡的那碗冰只是基礎載體,各種我們能想到想不到的甜美都會呈現在冰上。
紅豆、布丁、麻薯、黑糖、芋泥……千萬不要用吃飽了順便吃個甜品的心情來吃冰,你會辜負它的……(這段也可以不要)
「你一個男生怎麼吃那麼甜啊?」
「我媽跟我說,愛吃甜的男生,以後疼老婆。」
白糖粿
李子維在路邊吃白糖粿,初見小黃雨萱
李子維分給小黃雨萱的白糖粿,就這麼甜滋滋的上了熱搜。
糯米製作的粿條經過油炸再裹上花生糖粉,就是這麼簡單直接。看來喜歡吃甜品又喜歡白糖粿的李子維真的是個甜甜的小哥哥呢。
2020年的白糖粿(圖片來源自網絡)
白糖粿,有點像炸年糕,也像湖南人說的糖餃子,也類似於糖油粑粑,總之小孩子喜歡的軟、糯、甜、香它都佔了,怪不得小黃雨萱那麼喜歡。
白糖粿是臺南古早特產,在過去是七夕的貢品,有求得姻緣的意味在其中。都說《想見你》是部極其縝密的神劇,在這樣的小細節上你品,你細品。
1998年的街邊只有這樣樸實無華的白糖粿,而在2020年的臺南夜市上,白糖粿可以做出十多種顏色和口味,什麼麵茶、抹茶、紫地瓜,吃的人可是要排隊呢。
冬瓜茶
吃了白糖粿的小黃雨萱還想喝飲料,甜甜的小哥哥去買來了冬瓜茶
冬瓜茶、甘蔗汁和青草茶並成為臺灣三大古早冰飲。
冬瓜茶用料非常簡單,就是冬瓜、冰糖和紅糖為主,喝的時候幾乎感覺不到冬瓜的味道,只有焦糖的香甜,還有冰鎮的清涼,一年四季都可以喝。
天天喝糖水是不是就能培養出這麼甜的李子維呢?
臺南遍地都是冬瓜茶的攤檔,在臺南的武廟旁有一家前店後場的義豐冬瓜茶,是當地人推薦的古早又正宗,距今已經有100年的歷史了。
站在檔口旁就能看到製作過程,是那種笨笨的遵循傳統方法費時費力製作的店鋪。不僅可以喝冬瓜茶還能賣茶磚,把臺南風味帶回家。
椪糖
買完冬瓜茶,李子維發現小朋友想玩椪糖
小朋友對神奇的小玩意最沒有抵抗力了,雖然這一段給椪糖的鏡頭不多,但是明眼人(上歲數)一眼就認出來,這不就是《櫻桃小丸子》裡小丸子奶奶給小丸子做的魔法美食卡美羅嘛!
在勺子裡加入砂糖和紅糖,加一點點水,再放一點小蘇打,一邊攪拌一邊觀察,它慢慢就蓬起來了!脆脆的很好吃呢!(這是小丸子說的)
古有《人鬼情未了》,男主女主浪漫玩陶藝;今有《想見你》,大男主小女主甜蜜玩椪糖,小黃雨萱太會撩了!
鱔魚意面
莫俊傑和李子維一邊吃鱔魚意面,一邊討論陳韻如告訴他們的「離奇故事」
要說臺南當地美食,炒鱔魚的店鋪必須擁有姓名。
這些店就開在尋常巷子裡,新鮮細嫩是特色,排隊人多人少就是招牌。每個炒鱔魚的鋪子都不大,菜式也特別簡單,鱔魚意面、鱔魚米粉,再有幾碗湯,夠了。不需多說,擺在檔口上新鮮宰殺的鱔魚就最有說服力。
現炒的鱔魚嫩滑,鮮美,醬汁濃鬱偏甜,在臺南街巷美食中絕對佔有一席之地。
在臺南很有名氣的阿江炒鱔魚
現殺鱔魚和意面
順帶說一句,臺南人說的「意面」可不是「義大利麵」的意思,而是福州人在鹽水製作的一種麵條,原本稱為「力面」,因為出力是發出「噫」「噫」的聲音,而漸漸稱為「意面」。這可是一種非常臺南非常本土的食材呢。
鍋燒意面
三人組一起吃鍋燒意面,黃雨萱發現李子維的口味跟王銓勝一模一樣
看起來不管是鱔魚還是鍋燒,意面都是臺南人的好伴侶。
「鍋燒」是用傳統小鋁鍋架在架子上,在鍋裡放入炸過的意面,而配料就很當地化了,甜不辣、油條、魚板這些都可以放進去,個人感覺,這應該算是臺南「土豆粉」一般的存在吧。
現在的離別是為了未來更好的相見,和李子維的離別也許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許光漢吧。最後送你們一個甜甜的李子維,疫情當前,在家追劇,腦補一下疫情結束之後的旅行清單,極好。
文 | Miss.P
圖 | 《想見你》劇照,作者供圖,部分來自網絡
你被《想見你》裡的哪種味道撩到了?
留言和我們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