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燕麥粒撬動武川扶貧大產業

2020-12-20 正北方網

燕麥歷來就是武川縣最為重要的主糧依賴,千百年來,武川人一年到頭一日三餐幾乎都有莜麵。如今,勤勞勇敢的武川人,把綠油油的燕麥田變成了農民致富的「金山銀山」。今年5月底在貴陽市召開的「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憑藉一棵燕麥草在武川立業的龍頭企業燕谷坊集團分享了「一對一幫扶」和「訂單化幫扶」的精準幫扶模式,更是為其他貧困地區提供了值得借鑑的寶貴經驗。

近年來,武川縣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燕麥產業,引導內蒙古燕谷坊生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等一批龍頭企業,帶動農民開展訂單合作,探索出一條「企業+科研單位+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將農民種植、收購和銷售市場動態對接,產業效益顯著提升,帶領一大批農民脫貧致富。燕谷坊集團從市場需求出發,依靠「小微訂單農業」,擴大了武川縣的整體燕麥種植面積,增加了燕麥產量,直接促進當地燕麥種植面積呈幾何級增長。從2015年開始,燕谷坊集團實行燕麥訂單種植,以每年高於市場價30%的訂單(1.65元/斤)收購價向農民收購燕麥原麥,訂單種植農戶由118戶發展到2314戶,基地訂單面積發展到6.7萬畝,訂單基地覆蓋全縣9個鄉鎮、73個行政村、360個自然村。通過這種模式,訂單農戶戶均年增收2000多元,收益增幅達30%以上。

武川縣全縣有53個重點貧困村,燕谷坊集團以當地特色農產品燕麥為突破口,實行幫扶脫貧,與建檔立卡貧困戶籤訂燕麥訂單1067戶,達到全縣貧困戶的1/3,訂單面積3.2萬畝,給予建檔立卡貧困戶每畝地18元收割補貼,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種植補貼60元/噸,收割補貼90元/噸,拉運補貼20元/噸。同時,燕谷坊集團積極承擔企業的社會責任,4年來累計為64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每人每月資助50元,全年資助600元,共支出3.84萬元;累計為31名貧困戶大學生提供免息借款,每人每月可借款500元,全年可借款6000元,大學畢業後三年內償清,共支出經費18.6萬元。從此,燕麥農戶不愁劣種欠收,不愁種植技術盲點,不愁燕麥賣不出去,不愁價格賣不上去,反之還能獲得種植補貼,讓產業扶貧力量精準輸送到戶,使當地農戶脫貧不返貧,燕谷坊集團在武川縣脫貧貢獻率佔到56%。2019年,燕谷坊集團被認定為第七批自治區級扶貧龍頭企業。

定要讓燕麥走出去!燕谷坊集團賦予了武川燕麥新的展望和使命。燕谷坊先是自主研發了「雙渦流研碾」及「裸燕麥分層破壁」創新工藝,解決了裸燕麥全穀物加工技術的難題,實現精準加工。而後,燕麥胚芽米為產業支點進行全產業鏈研發,燕麥的產業鏈條越拉越長,土莜麵撬動了大產業。集團在上海建立銷售管理中心,營銷網絡輻射覆蓋華東、華南市場,建立了大潤發、家樂福、華聯、全家便利店等商超渠道,天貓、京東等電商渠道,2018年實現銷售收入1.23億元,其中網際網路方式銷售農產品收入7134萬元。

今年,燕谷坊藜麥肽、燕麥β-葡聚糖益生菌、全穀物能量棒、全穀物餅乾等全面上市。根據燕麥的特性、營養成分及適用人群,逐步形成了以「純粹本味全谷休食系列、燕麥全谷easy食系列、燕麥源養護膚系列」為主的燕谷坊產品體系。並且先後獲得「中國糧油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科技大獎。

燕麥是蘊含希望的產業,它不僅具有產業價值和社會價值,更重要的是具有生態價值和文化價值。2018年,燕谷坊集團在武川縣新建燕谷坊全穀物生態科技產業園,總面積8.4萬平方米,總投資1.8億元,將建成體驗式文旅工廠,全國首家全穀物全有機現代化智慧工廠,全有機輪作雙示範樣板基地(燕麥、馬鈴薯)及服務「三農」示範樣板項目,內蒙古農工文旅樣板項目。

「生態立縣、綠色強縣」的武川正在書寫產業扶貧、精準脫貧的新畫卷。經過5年的艱苦努力,武川縣減貧6562戶13251人,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8.9%下降到了2019年的0.06%。燕麥蕎麥產業、馬鈴薯產業、蒙中藥材產業、食用菌產業、草原烏骨羊產業、黃芩茶產業正如奔騰的六匹快馬,載著全縣百姓奮力奔向美麗富饒的新武川。(記者 雲豔芳 通訊員 張斯)

[責任編輯:何娟]

相關焦點

  • 國家開發投資集團劉洋河:扶貧基金撬動產業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扶貧基金撬動產業發展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新聞發言人、扶貧辦主任 劉洋河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5月,是央企中唯一的投資公司和首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單位國投受託管理的「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基金」和「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總規模已達到347億元,累計投資決策項目164個,金額343億元,覆蓋全部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涉及27個省(區、市)、159個市(地、州、盟)、349個縣(市、區、旗)。
  • 武川縣聚力「源味武川」區域公用品牌建設
    5月3日,為期3天的「源味武川」區域公用品牌宣傳推介會在呼和浩特市武川縣舉行。截至目前,已有10家農牧企業、合作社申報使用該品牌。網紅直播帶貨、現場製作莜麵、特色產品展示……熱鬧的活動現場吸引了不少人。「還有馬鈴薯做的面膜,第一次聽說!」
  • 產業扶貧怎麼做,來「燕麥故鄉」看一看
    經武川縣委組織部批准,燕谷坊集團2015年8月成立黨支部,在經歷從無到有的過程中,堅持推進黨建扶貧、黨建引領業務發展,將支部建在業務鏈上下遊項目上。種好「首席」莊稼培植根本扶貧模式第二步,就是要清楚以什麼來扶貧、用什麼模式最合適。燕谷坊作為地方龍頭企業,努力把燕麥特色產業打造為優勢產業,深度建立企業+農戶的利益聯接機制,實踐並總結提出可複製的「武川模式」。
  • 敏捷集團:小小桑芽菜造福五華縣|扶貧榜樣
    小桑芽撬動大產業「我在這邊負責除草、摘桑葉、學管理,一個月2000多也有,3000多也有,多勞多得,除了可以在家門口穩定就業外還能照顧家庭,大大改善了我的生活情況。」敏捷集團的桑芽菜產業扶貧為鍾木英的生活帶來了可喜的變化。
  • 「新春走基層 脫貧攻堅一線見聞」小小燕麥的扶貧之旅
    從內蒙古農村地頭到上海的高校實驗室,從武川縣的企業走向市場——小小的一粒燕麥完成了一次扶貧之旅。以前,武川人手握「黃金」卻過著苦日子,戴著國貧縣的帽子。這主要是由於燕麥精深加工技術及裝備的缺乏,高附加值燕麥產品匱乏,行業經濟效益差,當地人不知如何變「廢」為寶。
  • 燕谷坊集團燕麥輕食系列品牌產品亮相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交會_產業...
    地處陰山北麓的武川屬世界裸燕麥原生地,燕麥是當地的「第一寶」,「武川莜麵」獲批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農交會上,武川莜麵也精彩亮相,現場傳統莜麵手藝大師製作,使用燕谷坊的優質莜麵魚魚兒粉,清新的麥香味吸引來許多參展群眾讚嘆,莜麵嚼起來口感筋道韌勁十足,吃下去唇齒留香回味無窮,品嘗過的人無不點讚叫好。
  • 撬動2600億元、帶動55萬人就業 扶貧基金牽手上市公司有奇效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撬動2600億元,帶動55萬人就業,扶貧基金牽手上市公司有奇效!其中,央企扶貧基金以5億元獲配金額位列獲配金額第二位。兩周後的12月1日,央企扶貧基金又出現在居然之家的定增名單中。根據居然之家披露的認購結果,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與小米科技、阿里巴巴等23名對象被確認為居然之家35.95億元定增的認購對象。
  • 小小燈籠做成致富大產業
    隨著元旦臨近,在民權縣人和鎮內西村扶貧車間,工人們開始忙做趕製燈籠供應市場,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穿鋼絲、架支架、縫製、貼金線……經過一系列製作工藝後,一個個印著「恭賀新春」「牛年大吉」等喜慶字樣的大紅燈籠一字排開,為節日增添了喜慶氣氛。
  • 武威市古浪縣永豐灘鎮:「黨建+」模式引領產業發展
    胡蘿蔔「撬動」大產業永豐灘鎮是古浪縣胡蘿蔔種植面積最大的鄉鎮,種植胡蘿蔔已經有15的歷史。胡蘿蔔生長周期大約100天左右,每年3月底種植,7月初開始收購,畝產8000斤左右。2019年,胡蘿蔔收購價格最好時達到每斤1.2元。老百姓從中受了益,種植積極性越來越高,種植規模也逐年增加。
  • 小小螢火蟲,撬動大環保!
    螢火小蛋燈因為雄蟲要有更大的發光亮度吸引雌蟲注意.所以亮度比雌蟲大。Q2.螢火蟲的天敵有哪些?01觀察螢火蟲幼蟲小小螢火蟲,撬動大環保!與「小園長」們和李晶導師守望螢火,讓螢火蟲重新回到我們身邊。
  • 四川廣元蒼溪:「三園聯動」撬動產業大發展
    地處四川盆地北緣的廣元市蒼溪縣是川陝革命老區,這裡曾是國家級貧困縣、秦巴山區連片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近年來,該縣按照四川省十大優勢特色產業和廣元市七大全產業鏈發展布局,以縣建現代農業產業園、村建「一村一品」示範園、戶建增收脫貧自強增收園「三園聯動」為抓手,大力推動以紅心獼猴桃、中藥材、健康養殖「三個百億產業」為主導的特色產業發展,帶動貧困群眾實現脫貧致富。
  • 平安產險全國首推「免息免擔保」保險產業扶貧模式
    「自國務院扶貧辦和保監會下發《關於做好保險業助推脫貧攻堅工作的意見》以來,平安產險在保監會的統一部署下積極響應,積極踐行『做貧有所助的保險』的號召,」平安產險董事長兼 CEO 孫建平表示,「臺江模式」前端依託「政策+保險」撬動免息免擔保的扶貧貸款,大幅降低了貧困人口的參與門檻;後端依託「科技應用與產品定製相結合的創新農險產品」,全面保障了產業經營中的各種風險
  • 小小蓮子唱響產業扶貧歌
    今年來,如東鎮長福村繼續將湘蓮種植產業作為村級重點扶貧產業來抓,通過與隆昌湘蓮種植專業合作社銜接,近日又為貧困戶免費發放了一批湘蓮藕種。今年已是長福村推廣湘蓮產業的第四個年頭,截至目前,全村湘蓮種植面積已達到1800畝。參與種植的貧困戶達到43戶。據悉,長福村每年都為貧困戶提供免費的優質蓮種、肥料、技術保障。
  • 雲南富寧縣:食用菌成為扶貧大產業
    ,小甘蔗做成了大產業,羅非魚產品暢銷國內外。脫貧攻堅離不開產業扶貧支撐,要突出「產業+扶貧」,通過產業發展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增收。說白了,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木央鎮通過「土地流轉、金融貸款、扶貧政策、基地務工、超產獎勵、返包管理、效益收成、村級集體」八入股、八增收的成功探索後,農戶信心大增,食用菌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 廣西西林:小小沙糖桔撬動產業大發展
    中共西林縣委書記 冉光富 廣西百色市西林縣地處桂滇黔三省區交界處,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二、重扶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 西林縣委立足實際,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強農業信息化水平、提升特色品牌等方面為重點,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先後制定出臺優惠政策,最高每畝可獲得1600元補助,大大刺激了廣大群眾發展水果產業的積極性。 創新金融支撐是西林縣推進沙糖桔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大亮點。
  • 江南大學:感謝燕谷坊集團對學校扶貧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江南大學在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面對剩餘脫貧難度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踐行扶貧政策。2020年3月初,江南大學發函希望內蒙古扶貧龍頭企業燕谷坊集團協助購買貧困地區農產品,開展消費扶貧。江南大學校董、燕谷坊集團董事長兼CEO何均國高度重視,隨即指示復函:全力支持和配合江南大學購買貧困地區的農副產品。
  • 關於對白銀區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產業發展 銀馨家園商業就業一條街...
    關於對白銀區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產業發展 銀馨家園商業就業一條街商鋪的 招租公告 2019-12-19 1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土豆」催生扶貧「大產業」
    自山東省棗莊市與重慶市豐都縣確立東西部扶貧協作關係以來,兩地在「豐都所需、棗莊所能」總基調指引下,豐都縣藉助「滕州—中國馬鈴薯之鄉」金字招牌,引入滕州馬鈴薯種,著力解決豐都傳統馬鈴薯品種個頭小、外觀差、產量低等問題,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助力兩地產業扶貧協作不斷走深走實。
  • 「小車間」撬動「大扶貧」!幫助癱瘓姑姑,湘西妹子把手工品賣到...
    編者按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在精準扶貧、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女性作用愈發突出,不可替代。為此,今日女報/鳳網記者深入田間地頭、工廠村莊,講述脫貧攻堅中的巾幗故事,展現她們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的責任和擔當、智慧和力量、柔情和美麗,彰顯新時代湘女的新作為。今天為您帶來的,是「惹巴妹」譚豔林的故事。
  • 「小桔子大豐收」 石潭鎮扶貧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在湘潭縣石潭鎮亞華沙糖桔專業種植合作基地的兩百多畝桔園裡,大大小小的桔子樹早就掛滿了橙黃的沙糖桔,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11月21日當天正值周末,亞華沙糖桔專業種植合作基地舉行了開園儀式,迎來了第一批慕名前來採摘購買的遊客。遊客:我們全家人從湘潭市區開車過來的,小孩子可以來這裡體驗親手採摘桔子的樂趣,老人可以來這裡呼吸新鮮空氣,看看這豐收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