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福,幼兒教育四大特色

2021-02-19 人智學社區

 華德福是全球成長最快的教育體系,目前全世界約有一千所華德福學校、一千四百所華德福幼兒園分布在八十三個國家,並持續增加中。

  歐美有愈來愈多的公立學校老師接受華德福教育的在職訓練,希望將華德福特殊的教育方式引進自己的課堂。

  英國教育與技能部在2005年發表一份研究報告,其中建議公立學校可向華德福教育學習:及早引進與學習外國語的方法;統整的教學法;重視口語發展;強調節奏,課程步調良好;所有課程設計都依據孩童發展;藝術與創意的教學法。

  1996年臺灣幼教界正式引進華德福教學,如宜蘭的「慈心華德福幼兒園」以及臺中的「娃得福託兒所」,目前至少有十五所華德福幼兒園及學齡前共學團體;其中,又以慈心華德福規模最大,約有九個班、一百五十多名幼兒。

  在外觀上,華德福園所教室的特徵明顯:原木地板、手蠟染的窗簾或布幔、粉色系的牆面。角落常見的布置是「季節桌」,鋪有棉布的小桌子,上頭可能放著當季蔬果、木工手偶,或者只是孩子信手撿回的石頭與花草。

  隨著華德福教育在臺灣的能見度愈來愈高,對師資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華德福有自己的一套師資培訓系統,目前國內有三個地方開辦師培課程:宜蘭人智學教育基金會、新竹教育大學、臺中豐樂教育機構。

  培訓的內容包含華德福理論、幼兒發展心理、藝術治療等,還特別著重在繪畫、歌唱、舞蹈等藝術課程。

       

  從師培內容隱約可看出華德福園所的教學有四大特色:親近自然、重視創造力、強調孩子的學習節奏、看重藝術陶冶。

  特色1親近自然

  源自德國的華德福教育,強調身、心、靈全面發展,主張七歲以前的幼兒是完全的「感官體」:不是用頭腦記憶,而是靠感官學習。所以華德福幼兒園裡的孩子不看書、不寫字,只有純粹的玩。他們鼓勵孩子親近土地,也特別重視四季的節令慶典。

  利用廢棄輪胎,做成樹下的輪胎鞦韆;在黃土坡上釘上木板,成了天然滑梯;在草叢裡追小蚱蜢;在田埂裡抓田螺、泡腳、滾爛泥巴……遊具、遊戲取自大自然是華德福幼兒園常見的做法。

  冬之慶典,在優美的詩歌聲裡點蠟燭許願;春之慶典,戴起樹葉做的桂冠,在草原上跳舞迎接春神;或搖著竹篩裹元宵、或吃冰搓愛玉……一整年不斷的大小節慶,讓孩子在驚喜中體會四季更迭的規律。

  教室內也沒有任何成品或塑膠玩具。華德福園所強調天然的玩具:磨光的原木、貝殼、石頭、松果、核桃殼、棉繩、乾樹葉。「愈抽象的東西,愈需要孩子們的想像,要相信孩子的創造力,天然的素材,幼兒可以有千變萬化的玩法。」臺北市光目華德福幼稚園園長邱麗玉說。

  特色2重視創造力、想像力

  華德福教育相信:有想像力才有創造力。因此,從教室到玩具,華德福給孩子很大的「空白」,以誘發幼兒與生俱來的創造力。

  手作玩具是想像力的來源之一。園所內常見手工編織的毛線娃娃和布偶多半沒有五官,這其實是延續想像力的方法:孩子開心時,會賦予布偶愉快的神情;傷心時,會想像布偶跟著哭泣。「孩子的心裡要繼續工作,要去想像才能完成。如果內在不需要活動,任何遊戲就變得了無生趣,」小陽光幼兒園老師王薏琦說。

  創造力的養成需要主動探索,因此,華德福嚴格制止孩子看電視。他們主張幼兒感情豐富、愛玩好動,每天都在發現新的事物。如果接觸電視,主動探索的能力就縮小成被動接受,電視、電腦等新科技的過度刺激將抹煞孩子的潛力。

  特色3重視既定的學習節奏

  拜訪新竹茄苳國小實驗幼兒園,正是孩子早上自由遊戲的時間:小女生正在用石頭和貝殼煮早點;小男生以原木排成的小火車穿過紙箱山洞。

  突然間,傳來老師的歌聲,幾秒內,孩子全部安靜下來,專注的跟著吟唱:「圓圓圓,大千世界是一個圓,天地之間連成一線……」這是華德福最特殊的一種儀式——「晨圈」,代表著每個活動的起點或段落。

  華德福重視節奏與次序,每年、每季、每週、每天都交錯著動、靜、呼、吸的課程。例如自由遊戲後,大家集合起來吟詩、唱歌,緊接著是外放的戶外活動,然後再用靜態的講故事來結束這個早晨。

  到了下午,可能是戲劇、美術與散步,最後再以「結束圈」及擁抱,劃下一天的課程句點。每天,孩子就在這一收一放的課程中,過著節奏分明的生活。

  特色4強調藝術教育

  多元的藝術活動是華德福教育的重要特色。其目的不是培養藝術家,而是透過藝術,讓所學進入孩子的內在,課程包括形線畫、溼水彩畫、蜜蠟塑形、烘焙等,每種活動皆深具意涵。

  例如溼水彩畫,是將畫紙浸泡過水後,讓孩子以三原色:紅、黃、藍顏料來上畫;使用單純的顏色可讓孩子內心變得較單純,而顏色在溼紙張上自由的相遇,既讓色彩自己說話,也讓孩子不受限制、更有創意的表達自己。

  除了藝術課,華德福教學也會透過歌謠、韻律活動或故事,引領孩子經驗數字、文字、形狀與自然變化,把藝術性的想像力注入孩子的心中。 

       

  主張慢學、開放式教育的華德福幼兒園,在臺灣有近九成園所集中在中部以北及宜蘭地區。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校長陳惠邦認為,可能是因為南部地區「非主流」教育的訊息不多,加上對開放教育的態度較為保守。

  華德福辦學不講園所數量的擴張,曾在桃園縣教育局長任內催生桃園仁美華德福中小學的陳惠邦認為,華德福吸引的是認同該教育理念的家長。

  以目前「升學至上」的主流價值來看,要大眾廣泛接受華德福,無疑是緣木求魚。

  「你們不教注音、不學寫字,會不會有幼小銜接的問題?」投身華德福幼兒教學四年的王薏琦老師表示,這是她最常被家長問到的問題。

  她坦承,剛進小學的前半年,華德福的孩子可能很辛苦,因為他們不習慣重複背誦與寫作業;但是,在華德福幼兒園培養出的意志力和樂觀的個性,使他們是打從心底愛生活、愛學習,有助於克服主流學習方式的心理壓力。至於學科的部分,年齡到了自然就跟上了。

  許多華德福幼教學者相信,孩子童真的時光短短幾年,錯過就錯過了;等孩子的身體強壯了、體驗和感受豐富了、理解能力增強了,到時再來學文化知識,不但不會耽誤孩子,反而會讓孩子學得更快、更輕鬆。

  選擇華德福,教育成效無法立竿見影,家長要學會耐心等待孩子。

  稿件來源:《樂活·家》整理改編:武寅


華德福社區:致力於傳播華德福等新教育理念,搭建一個父母、老師自我成長、建立和諧幸福親子關係的服務平臺!

微信公眾號:華德福社區

微信諮詢:Xuchao911128

諮詢電話:18320304897

QQ郵箱:963389122@qq.com

本平臺旨在分享,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長按二維碼圖片,將自動識別二維碼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華德福社區 微店


相關焦點

  • 【選幼兒園】認識華德福教育的四大特色
    「寶寶閱讀」→關注 【老微友】點擊右上角菜單,轉發或分享至朋友圈或微博和一般幼兒園相較,華德福園所不教注音角落常見的布置是「季節桌」,鋪有棉布的小桌子,上頭可能放著當季蔬果、木工手偶,或者只是孩子信手撿回的石頭與花草。隨著華德福教育在中國的能見度愈來愈高,對師資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華德福有自己的一套師資培訓系統。培訓的內容包含華德福理論、幼兒發展心理、藝術治療等,還特別著重在繪畫、歌唱、舞蹈等藝術課程。
  • 德國華德福教育的特色
    角落常見的布置是「季節桌」,鋪有棉布的小桌子,上頭可能放著當季蔬果、木工手偶,或者只是孩子信手撿回的石頭與花草。隨著華德福教育在臺灣的能見度愈來愈高,對師資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華德福有自己的一套師資培訓系統,目前國內有三個地方開辦師培課程:宜蘭人智學教育基金會、新竹教育大學、臺中豐樂教育機構。
  • 華德福幼兒園的教育形式和課程特色
  • 四大主流兒童教育理念pk:蒙氏、瑞吉歐、華德福、高瞻深度解讀
    幼兒教育位於整個教育鏈條的最前端,這一時期也是孩子智力發育的「超黃金」階段。幼兒園作為這一時期與家庭教育同等重要的學校教育的承擔者,也擔起了開發孩子的潛能的重任。那麼說到當下的國際幼教體系,就不得不提到四大國際主流兒童教育理念:蒙特梭利(蒙氏)、瑞吉歐、華德福和高瞻。
  • 華德福教育如何滋養創造力──造訪英國最大華德福學校
    我們抵達麥克侯華德福學校時,面對綠意和藍天,以及學校教室到處可見的樸拙原木樓梯地板和溫潤的燈光,也忍不住問老師:「這裡有計算機課嗎?」英文老師鮑伯哈哈大笑:「我們當然有計算機課!」堅持要帶我們參觀計算機教室。但是,麥克侯的孩子不急,十三歲才開始上計算機課。對於來自臺灣、習慣競爭、擔心落後的我,親眼看到華德福「慢學」價值的充分實踐,真的是很大的衝擊。
  • 國外教育系列:華德福教育好在哪?選學校家長必知的華德福模式
    昨天,考拉細細地跟大家分享了蒙臺梭利教育法的一些歷史沿革、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想必家長朋友們對蒙臺梭利教育法都已經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按照我們的國外教育專題分享系列,今天考拉會重點聊一聊和蒙臺梭利教育法有著大致相同的歷史的「華德福教育」。
  • 瑞吉歐教育理念與華德福教育理念
    在瑞吉膠鎮.0 -6歲兒童的保育和教育是-項重要的市政工程,享有12%的政府財政技教,父母在學校中所起的種神作用是實質性的。在全鎮所有的幼兒學校中.父母都有權利參與學校名個環節的事務,並自覺承擔起責任。2.學校的民主管理與合作瑞吉歐學明教育系 院以兒童為中心. 在幼兒學校裡, 無論是教師或兒童都能 秋得家樣的感覺。
  • 一篇華德福教育的文章(上)
    華德福教育就是以人為本的教育,由了解人的精神本質來幫助個體漸漸開展,以及讓成長的潛能能在生命的過程獲得滿足。史代納說:「我們所努力的最高崇高理想是--培養開發出給自己生命目標及方向的自由人之能力。」 「人智學」對人的解釋,除了一般發展心理學所提的生理、心理發展之外,更重視第三元素:「精神存體」。主張人的本質由身體﹝body﹞、精神﹝spirit﹞和心靈﹝soul﹞結合的。
  • 國外三大幼兒教育體系大pk,蒙氏、華德福、瑞吉歐究竟哪個好?
    蒙臺梭利現已逐漸融入到中國的主流幼兒教育中,瑞吉歐和華德福在中國還處於起步階段。但是這三種課程受到大部分人群廣泛讚譽的同時,也受到部分人的質疑,那麼這三大課程體系到底是什麼?有什麼特點,又有什麼不同呢?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各位老師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中的精華,更好的指導幼兒的教育研究與實踐。
  • 華德福素質教育機制在中國興起
    德國華德福學校聯合會的數字顯示,截至2010年1月全世界共有998所經過聯盟認證的華德福學校。位於四川成都的華德福學校成立於2004年,是中國大陸第一所得到聯盟認證的華德福學校。而今年又有六所遍布全國的華德福學校獲得認證。同時,北京,上海和廣東省陸續出現了幾十所採用華德福教育體系的學校和幼兒園,吸引了越來越多希望學校為孩子提供創新教育的家長。
  • 老師們的視角(上)|老師,視角,教育,華德福--搖籃網
    華德福幼兒園承認並支持孩子存在的每一個特徵,它是真正的人本教育。」威柏克.高茲丘克(實習幼兒教師,父母與孩童團隊負責人,柏德 斯通,英格蘭)「老實說,我從不想做一名幼兒園教師,但生活的軌跡有時是很有趣的……我在出生地德 國作為一名醫生受訓,並做過英格蘭青少年辦公室官員。當我懷上第一個孩子的時候 ,剛開始官員基礎實習培訓。
  • 華德福幼兒園實務及課程設置理論
    依據當地特色:華德福教育機構分布全球,不管是教育孩子的華德福學校,或是教育幼兒的華德福幼兒園,還是教育特殊需求者的Camphill組織,都本著「人智學」的理念來辦教育,但是他們可以依照自己所處國家及地域的特色設計課程。
  • 紀錄片推薦|華德福教育-與應試教育對立的全人教育改革:萬物皆有時
    4、想要四大名著資料請在公眾號發送文字:四大名著 華德福教育是魯道夫·史代納根據自創的華德福教育是魯道夫·史代納根據自創的人智學理論創建的。魯道夫·史代納於1919年在德國創立第一所華德福學校,歷經90多年的發展,如今華德福教育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非宗教的獨立教育運動,華德福學校遍布各大洲不同文化背景和社會價值觀的國家。 課程設置是根據兒童不同階段的意識發展,針對意志、感覺和思考,對兒童的身、心、靈、精神進行整體平衡教育,並結合兒童與生俱來的智慧和獨特的個性本質,進行深層意識教育,協助兒童的智慧生成。
  • 華德福教育與公立教育的不同到底在哪裡?
    研究和尊重孩童身心靈發展規律,給出不同發展階段的特徵,尊重個體,努力因材施教,這是華德福教育最大的特點。很多朋友愛問我,華德福和公立教育有什麼不同?我覺得,實踐層面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立足於孩子的發展,而不是應試。從理論層面來說,它把孩童發展階段和重點說得比較清楚,富有操作性。
  • 成都華德福創新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借鑑意義
    通過對成都華德福進行實地調研,筆者對其以傳統文化創新教育模式的實踐有了一定的認識。華德福的教育創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學習場景的創新。華德福教育的最大特色是人與自然的協調融洽,以成都兩個校址為例,其都在遠離市中心的郊區。校內幾乎見不到什麼高新技術的教學設施,取而代之的是古樸、素雅、寧靜、自然的教學環境。
  • 一圖看懂蒙臺梭利、華德福、瑞吉歐三大教育理念
    相信很多幼教老師對於蒙臺梭利、華德福及瑞吉歐三種幼教體系都不陌生,現在很多幼兒園的老師都會參加培訓,學習這三種教育理念。其中蒙臺梭利已經融入到中國的主流幼兒教育中,瑞吉歐和華德福在中國還處於起步階段。和傳統教育又有什麼不一樣?這篇文章用一張圖帶你看懂三大教育理念的區別,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各位老師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中的精華,更好的指導幼兒的教育研究與實踐。
  • 全國華德福幼教論壇(CECEF)華中地區2018年幼兒教師秋季備課會議程
    本次備課會以人智學為根基,開啟兒童研究的學習與實踐,每一所華德福實踐園的教學核心都應該基於兒童研究。時間為兩天,備課會的主題為「兒童研討」,達到真正意義上支持兒童健康發展的目標。此次授課老師是臺灣磊川華德福學校林玉珠校長、臺灣娃得福幼兒園負責人開詩婷老師,和一直紮根於華德福教育教學一線十幾年的徐萍老師。
  • 華德福教育?——剖析育兒教育模式
    我們來看看最常見的早期教育模式以及這些模式下家長的常見困惑蒙特梭利課程自從蒙氏教育之後,我的孩子整天說:「這是我的權利。」這到底好不好?會不會過於自由。蒙氏的教具很神奇,讓孩子操作能力棒棒的,但是回到家也沒有什麼進步。華德福教育信華德福的是不是都信教的?覺得很神秘的樣子。讀完華德福的幼兒園之後,怎麼銜接到傳統的小學?
  • 2014首屆中原華德福教育國際論壇在管城開幕
    澳大利亞資深華德福教師、華德福教育師資培訓教師作精彩演講  「華德福」教育是由魯道夫.史坦納(Rudoif steiner)博士於1919年在德國創辦的現代科學的涵蓋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理論體系。此次活動旨在通過國際化的、高層次的、真實全景的華德福教育體系的展示,讓更多的人特別是廣大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更加深入、全面地認知華德福的教育理念,讓華德福的先進教育理念惠及更多的學校和家庭,努力爭取各級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包括社會各界對華德福教育的支持,為華德福教育事業在中國、在河南、在鄭州的發展創設更好的環境與條件。
  • 耕讀——華德福教育在食育方面的實踐
    巧的是近代發源於西方的華德福教育也大力提倡耕讀,並將耕讀做得淋漓盡致。「根據倡導華德福教育理念的學校在各大洲的具體實例中,最吸引參觀者注意力的莫過於華德福學校展示出的教學實況,他們給充滿矛盾的現行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參考。他們每一個實例都是獨一無二的,並且無法生搬硬套。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