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讀——華德福教育在食育方面的實踐

2021-02-16 園之友

耕讀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淵源深遠。巧的是近代發源於西方的華德福教育也大力提倡耕讀,並將耕讀做得淋漓盡致。

「根據倡導華德福教育理念的學校在各大洲的具體實例中,最吸引參觀者注意力的莫過於華德福學校展示出的教學實況,他們給充滿矛盾的現行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參考。他們每一個實例都是獨一無二的,並且無法生搬硬套。這種直接接觸現實生活的教育理念,以及這種教育實踐所帶來的成果,對於那些被校園內外的厭學、暴力、故意破壞、失學等嚴重問題困擾的很多國家以及其教育行政人員來說,華德福教育的實際經驗是非常有效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給1994年在日內瓦舉行的華德福教育展覽中如此介紹。

華德福教育,英文「Waldorf Education」,或稱「Steiner Education」,是由奧地利哲學家、科學家魯道夫·史代納博士(Dr. Rudolf Steiner, 1861-1925)的人智學思想發展而來的以人為本的教育。史代納博士的思想還指導了生物動力有機農業(Biodynamic Agriculture)、醫藥、經濟、藝術、建築、戲劇、舞蹈(Eurythmy)等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人智學理念下的實踐遍及世界各地,對文化與生態有著革命性的影響。

成都華德福學校「人與自然」夏令營,壘灶生火煮挖回來的花生

自2004年中國大陸第一所華德福幼兒園和學校在成都落戶後,120多所華德福幼兒園,7個華德福小學實踐團隊相繼在其它省市生根。國內已出版了不少與華德福教育相關的中文書籍,與此有關的教育研討會和教師培訓亦陸續不斷。

筆者曾在成都華德福學校任園藝老師五年,並於09年秋前往英國學習生物動力有機農業。在英國學習的兩年間,我參觀考察了許多英國、德國、瑞典的華德福學校、生物動力有機農場及社區。本文主要就此談談華德福教育在耕讀和食育方面的實踐,願對國內在探尋耕讀和食育的同仁有所啟發。

學校(幼兒園)農園

每一所華德福學校或幼兒園都有一個有機農園,不同的學校,條件不一樣,農園的大小也各不同。在城裡頭的華德福學校,有的農園小的只限種些花、菜、香草、少量的漿果灌木,養些雞、兔之類的小動物;在城郊或鄉下的華德福學校佔地面積都較大,不僅可種許多花、菜、香草、漿果灌木和果樹,還可種些穀物,養蜂,或養些羊、牛、馬、驢等較大的動物,有的學校甚至還擁有一片森林或一個附屬農場。

六年級學生在收穫洋蔥斯圖加特首所華德福學校

歐洲國家的學校農園幾本上都有一個或多個溫室或溫棚,用於早春育苗及夏天種些番茄、辣椒、黃瓜、茄子等喜溫熱的作物,耕種的過程中都決不施用化肥和農藥。園藝老師會向學生介紹垃圾分類,把果皮、廚餘、樹葉、雜草、動物糞便收集起來做堆肥。讓從土地裡產出的東西儘可能地回到地裡頭,循環起來,補養地力。雖時有小蟲子來光顧,但並不成問題,學校農園的種植規模小且極其多樣化。

山羊和人很親近,許多學生在放學後來逗它們玩。圖賓根華德福學校

在學校農園裡,學生在園藝老師的帶領下親耕親作,體驗人類在地球上最基本的生產活動,農園是學生學習植物、動物、季節、氣候、環境與生態的絕佳場所。「我們的草莓收穫了!」「今天兩隻小山羊出生了,好可愛!」學生會常常向家裡人報告農園的情況,並拉著他們的爸爸媽媽或他們的朋友來看他們種的菜及他們幫忙照顧的動物。農園成為校園中充滿生機活力的地方。

在節假日,許多學校會招募家長志願者帶他們的孩子輪流來照顧農園裡的動植物,分擔園藝老師的工作,或給菜、花澆水,或給羊添草料,或給馬梳毛,擠牛奶。當個假日農夫,健康亦快樂!

學生來農園裡擠牛奶Schwabisch Gmund 華德福學校

農園裡產出的東西,園藝老師會將其中一部份分給參與勞動的學生、老師和家長志願者,其餘的則安排學生到校門擺攤或在校慶活動中售出。收入用於為持農園的運轉。

農園產品圖賓根華德福學校

農園教室

和普通教室一樣的是都有黑板、桌椅,不一樣的是農園教室裡還有廚具和餐具。園藝老師帶領學生在此將農園的收穫料理了擺上餐桌。南瓜湯、烤土豆、蘋果派、沙拉,盡享新鮮採摘的有機蔬果和勞動后豐收的快樂,其樂融融!草莓、樹莓、黑加侖子、醋慄之類的漿果收穫後除了吃新鮮的,還在農園教室裡將它們加工成果醬。許多農園教室都配備了一臺烘乾機,乾燥些香草、乾花和果脯。

玻璃溫室兼農園教室Schwabisch Gmund 華德福學校

園藝課許多時間都在戶外進行,天冷或下雨不能在戶外幹活時就會在農園教室裡做一些室內的工作,磨香草鹽、將香草裝袋,並設計製作產品的標籤及說明。在冬天的園藝課上,老師還會教學生用樹枝、樹葉、乾花、松果等做些聖誕節的裝飾品。養了蜜蜂的學校農園也會在冬天用蜂蠟做些蠟燭出來。許多農園教育裡都有一個可生木柴火的烤爐,一邊幹活,一邊烤上餅乾或蛋糕,甚是溫馨。

校園戶外烤爐瑞典 Jarna Orjanskolan 華德福學校

農園教室的桌子既是書桌,也是餐桌,亦是加工產品的工作檯。為了保持農園教室的整潔乾淨,許多學校都在農園教室外另設一個專門的農具房,各種農具,鋤頭、鏟子、耙子、鐮刀、枝剪、鬥車一應俱全,手套、帽子、雨鞋、急救箱也都備上。

農園工具房Schwabisch Gmund 華德福學校


耕讀和食育在學生各階段的實施

幼兒園和小學一二年級

對於幼兒園和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華德福教育理念下的食育主要是家長的教育。老師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做家長們的培訓和溝通工作,讓家長們認識到健康飲食作息與兒童身體及心智發展的關係。鼓勵家長們在家中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均衡清淡的飲食,無味精,保護孩子味覺的發展,少吃糖、巧克力及人工調料添加劑多的加工食品,選購無農藥、化肥、激素的有機食物,多讓孩子參與家務,和孩子一起動手做吃的。華德福學校和幼兒園對家長的教育還延伸到母親的孕期,建議媽媽們健康的飲食起居從那時開始,儘量避開各種電磁輻射,多親近自然,自然分娩,母乳餵養等等。

成都華德福幼兒園家長培訓

在華德福幼兒園和小學一二年級裡,主班老師會常常帶小朋友到學校農園裡散步,給菜、花澆水,給雞、羊、兔餵食,時而摘些花、菜,撿些雞蛋回來。也常常請小朋友將果皮、落葉送到農園的堆肥區。

小朋友常常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做吃的,揉麵團,做麵包,幫著洗菜,切菜,生火烤比薩、蛋糕。在中國的華德福幼兒園和學校裡則常做些包子、饅頭、餃子之類有中國特色的食物。小小朋友們樂此不疲。用料可以很簡單,小朋友認真參與了,對他們的勞動成果都極為珍惜,老師鼓勵小朋友將食物和其他班級的小朋友分享,也時而請小朋友將他們做的食物帶回家中和家人分享,食物最後總會被吃個精光。大家很開心,小朋友們也都很有成就感。

成都華德福幼兒園老師帶小朋友做蛋糕

在華德福幼兒園和學校每次用餐前都有一個簡單的儀式,當所有的小朋友領到食物圍著桌子坐下安靜後,老師會點燃餐桌上的蠟燭,領著小朋友們一起念謝飯詞,感謝大地,感謝太陽,感謝農夫的辛勤勞作,感謝廚師的愛心烹飪,感謝美味的食物。提醒大家我們的每日所食是大自然的恩賜,是許多人的付出,讓大家懷著感恩之心受用這食物。

華德福教育特別強調不適合對年幼的孩子過多說教,他們是在模仿中學習,他們需要好的榜樣,他們還活在童話的世界裡,「玫瑰精靈」、「蝴蝶姐姐」、「青蛙哥哥」是他們的語言。

小學三、四、五年級

三年級,孩子們已漸漸從童話的世界裡走出來。這個時候讓他們認識到他們衣食住行的來源很重要,他們需要了解他們所生活在的這個世界,及他們是如何和這個世界聯繫在一起的。於是華德福的農耕、建築板塊在三年級這個時候開始。

在農耕板塊裡,主班老師會帶領學生參與翻土整地,播種麥子或其它穀物,收穫,並將穀物研磨成麵粉,再烤出麵包的全過程。有的學校會在校園裡開闢一小塊地來種穀物,有的學校會和當地的農場或農戶合作,也有的學校會安排全班學生到農場或農戶家裡,同吃同住同勞動,在農村體驗生活一星期。

三年級農耕板塊的黑麥田德國海德堡華德福學校

四年級學生的情緒情感漸漸在發展,對外在世界的學習有助於理解我們內在的世界。四年級會有動物板塊的學習,他們會到動物園和農場看那裡的動物。五年級會有的植物板塊的學習。此階段,華德福教育主要通過故事、觀察、繪畫等藝術化的教學讓學生發現大自然的美妙神奇,感受世界的善美。

六、七、八年級

雖然此前已有許多園藝農耕活動,但正式的園藝課從六年級才真正開始。六年級學生的身體越來越有力量,動手能力、協調能力也都在增強。這個時候,讓他們的身體參與園藝農耕或其他有意義的勞動很重要。一個班級通常分成幾個十人左右的小組分別輪流上木工、園藝、泥塑或其他實踐課,園藝課每周90分鐘。

一名七年級學生在給他種的菜除草。圖賓根華德福學校

園藝課堂上學生和園藝老師相互問好後,老師通常會先向學生介紹農園當天的情況,然後列出當堂園藝課的工作內容,並將工作分配給學生。學生到農具房取了農具來到農園,老師在農園裡穿梭來回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

德國圖賓根華德福學校的園藝老師克裡斯多佛·凱撒有一個很好的課堂習慣。凱撒老師會先帶著學生回顧上周的工作內容,然後觀察當天的天氣,並讓學生記在園藝課專用筆記本上。三年堅持下來後,凱撒老師會讓學生編出一個一年不同季節的農事圖盤,有點像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侯圖,記錄大自然的變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春天,學生在園藝老師的帶領下忙著整地、播種、育苗,產出大量的花苗、菜秧出售,許多師生家庭都前來購買。夏天,學生在園藝老師的帶領下忙著除草、給瓜豆搭架引苗,開始收穫些香草、鮮花及蔬菜。秋天有更多的收穫,南瓜、玉米、洋蔥、土豆、胡蘿蔔……蘋果榨汁、漿果做醬,也做香蒜醬、蕃茄醬,並將產品精緻包裝。冬天,老師又帶著學生修理農具,製作聖誕飾品或其他室內的工作。養有動物的學校,學生也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與照顧動物的工作。

做香蒜醬 Schwabisch Gmund 華德福學校

園藝老師給學生安排的工作由簡單到複雜。學生在老師的指引下觀察記錄各種花草蔬果的生長變化,並學習研究植物根莖葉花果各部分的營養與藥用價值。如何烹飪?怎麼吃更健康,老師都會在課堂中給予講解示範。新鮮的有機食物不需要太多調料,食物原本的滋味就很俱足!

學生在農園挖山藥Schwabisch Gmund 華德福學校

在園藝課堂中,有的園藝老師不只停留在帶學生耕種、烹飪,還帶學生一起釀醋,或提取花及香草中的精油,配上天然的成分做些潤唇膏、護膚霜和香皂出來。有些園藝老師很善於引導啟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好奇探索之心,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研究的興趣,這很好地支持著生物、化學、地理、歷史等其他學科的學習。

在農園教室裡,一隻蛹化蝶後展翅飛到一位學生手上。 Schwabisch Gmund 華德福學校


九、十年級

在九、十年級的園藝課上,學生做很多的項目工程,修剪嫁接果樹,壘個花壇、鋪條小路、修補動物圈舍、建個育苗小溫棚、組裝個雨水收集裝置、挖個溼地植物淨水系統、安個太陽能電泵等等。林業、氣象、天文、生態等知識也在此時結合進來。九、十年級園藝課的設置,有的華德福學校會安排每天2個小時,持續3個星期,有的學校會安排5小時一星期,持續6星期。

一十年級女生在和水泥修個花臺圖賓根華德福學校

有的園藝老師很活躍,將園藝課堂開到校外去,和政府或民間的環保組織合作,參與保護公共溼地、林地、草地等景觀及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學校由此獲得許多殊榮,得到社會的好評。

許多華德福學校要求九年級學生在暑期到農場進行為期4星期的調查實踐活動。學生在園藝老師的協助下,通常以志願者的身份參與到有機農場(尤其是生物動力有機農場、社區農場)開展實踐調查活動。學生參與農場所需的各種工作,並以其勞動獲得在農場的食宿。老師要求學生每天寫日記,記下農場勞動及生活的點滴。農場調查實踐結束後,每個學生還得寫報告,並準備一個向全班同學和學生家長的報告展示。展示中需介紹他們所實習農場的地理位置、水土、農場的種養加工銷售情況、農場中的工作人員、管理結構如何,與及他們自己在農場中的工作內容、感受體會等等。有的學校不硬性要求學生到農場實踐調研,而是組織九年級或十年級的全班學生到與學校有合作關係的農場勞動實踐兩周,學生輪流參與農場的各種工作,白天幹活,晚上請農場的管理人員和學生作分享交流。許多華德福學校在十一或十二年級學習生物學和生態學時也會再次組織學生到農場實踐調研。

兩位來自德國華德福學校的九年級學生在蘇格蘭一生物動力有機社區農場實習兩個月,順便也來學英語。兩位都是學校樂隊隊員,樂聲不斷。拉小提琴的還是學校第一小提琴手。

華德福學校高年級的教育很強調發展學生的思辨能力。此時,園藝老師引導學生對各種問題展開探討。化肥、農藥、激素、添加劑的大量使用引發的食品安全問題,轉基因技術、農產品的公平貿易問題、素食、動物福利、養寵物之利弊、環境汙染、生態破壞、全球變暖等等。許多學生由此認識到我們自身的健康與整個大環境的健康是息息相聯的。當孩子幼小時,華德福教育主張呵護他們,讓他們感受世界的善美;當孩子的心智日漸成熟,長大成人時,華德福教育主張把世界的問題交給他們,鼓勵他們在這個世界上尋找他們的人生使命,並為此而努力學習,在服務社會中實現自我。

好的教育強健一個民族

在校園中開闢農園,開設園藝農耕課,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極其有益身心的戶外活動,還讓學生親身體驗到食物的來源,讓食育的開展有了根基,也讓食育的開展更深入、深刻;園藝農耕課不僅讓學生建立起與大自然的聯繫,領略大自然的美麗神奇與恩賜,還讓學生在園藝農耕活動中建立起人與人的聯繫,勞動過程中的相互合作,收穫後的相互分享;各種園藝農耕活動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也很好的支持著其他學科的學習。園藝農耕課是一門一舉多得、極為有益的綜合性課程。

華德福學校除了開設園藝農耕課外,還應學生各階段的需要開設毛棉編織、刺繡、縫紉、藤編、竹編、木工、泥塑、石刻、陶藝、皮革製作、打鐵等工藝課程。華德福教育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育等方面精彩、獨到、深刻、成功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

木工課德國華德福學校Freie Waldorfschule Pforzheim

在德國——華德福教育的發源地,華德福幼兒園和學校的陣容在不斷地擴大,而公立學校有些沒落,學生越來越少。華德福學校高考升學率遠遠高於公立學校,畢業生在社會責任感、行動力、創造力方面也都大大高於公立學校畢業生。目前,德國華德福學校的辦學經費已獲得政府60%的資助,據悉德國政府將增加對華德福學校的支持額度,鼓勵更多優秀的民辦學校。

德國有機食品的生產加工消費能力都很強,歐洲近三分之一的有機食品都是在德國被消費。好的教育強健一個民族,那可是一點也不假!

國際園藝老師大會

國際園藝老師大會是三十多年前由好幾位熱心的華德福園藝老師發起的,旨在促進園藝老師間的相互學習交流。大會每年輪流由一地區幾所華德福學校的園藝老師共同籌辦,會議通常為期一周並以不同的主題展開。

我參加了2011年1月14—21日在德國舉行的國際園藝老師大會。會議由紐倫堡地區三所華德福學校的園藝老師共同籌辦,他們租下的會場在紐倫堡鄉下的一個城堡裡。

1月14日,園藝老師陸續從各國趕來,多達160人。晚上籌辦老師致辭歡迎大家的到來後便請一位地貌景觀協會的負責人作了題為「地貌景觀的形成、發展及其特點」的開題演講,本次大會的主題為地貌景觀。

1月15日,上午我們一大群人,好幾輛車,先去看了一片很有當地特色的地貌景觀,從那裡,我們步行去看了紐倫堡市區華德福學校高年級園藝課在鄉下的景觀保護項目點。該校園藝老師帶領學生和當地的環保組織合作,清理景觀區的雜草雜樹,並在一區域種上商業農場不再種植的稀有蘋果老品種。下午,我們去參觀了一個私人城堡博物館,了解主人家族在保護宣傳民族傳統文化所作的努力。晚上一位著書很多的大學教授作了題為「地貌景觀的社會功能」的演講,進一步深入大會主題。

參觀一片很有當地特色的地貌景觀

1月16日也是一個參觀日,好幾輛車載滿人分別去看紐倫堡地區的三所華德福學校及市區的一些景點和博物館。大家都邊走邊聊,很珍惜這一年一次的相聚交流。晚上,我們看了當地民間藝人演的一出關於四種氣質的小丑戲,大會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繼續。

1月17—20日,四天的會議日程大致相同。每天的會議都在15分鐘的歌唱聲中開始,上午上半段為與地貌景觀相關的主題講座,幾位學者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談,很好地加深參會對地貌景觀的認識。上午下半段,160人分成12個小組對不同的議題分別在不同的分會場展開研討。有與園藝課程內容設計相關的研討:「3年級的農耕板塊」、「7/8年級學生的特點及園藝教學」、「9年級的林業實踐活動如何開展」、「對園藝教學的回顧和反思,我需要調整哪些內容,怎麼調整」、「面向殘疾或有學習障礙學生的園藝教學」,也有許多其他教學理論相關的研討,諸如:「老師的自我教育和冥想」、「魯道夫·史代納博士的農業講座研習」、「歌德的自然科學研究」…… 下午上半段,160人又根據自已的興趣和需要分別參加11個園藝教學中各種實際操作的研討小組,例如:如何美化教學環境、果樹的修剪、實用星象學、柳編工藝、農園動物的養殖等等。研討小組的主持人多為資深的華德福園藝老師,也有對該議題有深入研究的專家學者。下午下半段為藝術活動,有戲劇、各國舞蹈、音韻舞、泥塑、聲樂演奏和合唱6個小組,一張一弛。

17—19日晚上分別有題目為「教學的基本要素」、「水的研究」、「蜜蜂的重要性」的講座。20日晚上為大會的閉幕晚會。晚會上選出了明年1月開會的地方(德國漢堡)和會議籌辦人,並收集了下一次會議的議題。晚會最後在歌舞聲中結束。

因我是第一個來參會的中國人,會務組不僅給我免去會議的所有費用,還給我補貼了路費。他們歡迎更多中國的園藝老師前來開會,他們也期待在中國舉辦國際園藝老師大會的那一天,很多人對有著悠久園藝、農耕、飲食、醫學及養生文化傳統的中國很嚮往。好幾位老師表示很樂意到中國來交流分享園藝教學的經驗。

在會議中我認識了好幾位德國的園藝老師。今年夏初,我去拜訪了他們,吃住在他們家,參觀了他們任教的華德福學校,也觀摩了他們的園藝課堂,還看了許多該地區的生物動力有機農場和社區。從這些執教多年擁有豐富經驗的園藝老師身上,在參觀考察的過程中,我學習到了很多很多!

胡偉和

文章初稿寫於英國愛默生學院

定稿於2011年8月7日廣東惠州

本文曾刊載於《教育家》雜誌(2012年7月號)

歡迎關注「園之友」公眾號Friends-of-O

—————————————————————

「園」代表「花園、田園、學園、家園、樂園」,我們提供諮詢服務,推動發展有機教育農園。一邊可給學校、幼兒園設計農園,及農園的教學活動,發展生態綠色學校;另一邊也給農場提供有機生產諮詢,及體驗活動規劃,發展體驗經濟,建設有機教育農場。

胡偉和

博客:有機教育農園研究諮詢

http://blog.sina.com.cn/biodynamic

微信/QQ號:1170695409

相關焦點

  • 首屆兒童食育研討會:中外專家探討食育實踐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健康委員會理事周念麗表示,「食育」是應對我國幼兒目前面臨的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學知識匱乏、食品安全存在隱患等問題,探索幼兒生命教育的路徑。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中國鄉村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鳳凰耕讀書院院長張孝德指出,食育要體現天、地、人一體的新生命觀,滿足身心靈健康的親自然、親鄉土、親父母的三親教育的新教育觀。食育人才的培養逐漸受到重視。
  • 首屆兒童食育研討大會在鄭州召開,天然食品聯盟助力本土食育教育
    這首歌曲的創作最初由北京師範大學博士沈立提議,河南省實驗幼兒園園長張秋萍作詞,劉京新老師作曲,MV畫面則來自公益達人、食育專家米萊所拍攝的多個食育紀錄片。據了解,整首歌曲從最初的創作提議,到作詞的靈感爆發,再到譜曲、MV的製作,不過短短幾天時間。如此的快速而高效,恰恰來源於創作成員多年食育實踐的積澱和升華。
  • 華德福小學教育的理論和實踐藝術
    華德福教育在中國實踐了十多年,很多實踐華德福教育的學校或實踐團隊如雨後春筍般生長起來。也有不少的老師們在不斷探索華德福教育與公立教育體系,以及和其它教育體系的融合之路,希望來自華德福教育的靈感和啟發去支持他們在新教育探索之路上去改革和創新。
  • 看看德圃第一屆歐洲華德福學校專業考察都有誰?
    17梁紫琪第四組梁紫琪是組長,來自太原,創建了禹光有機農場,到現在已經做了七年有機耕作,把一塊被汙染的土地,建立原有的結構,重新恢復它的生命力,種植很好的糧食。很認同農場加教育的耕讀傳家傳統。同時認為食育,飲食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實都與農場有關,也與教育有關。
  • 啟動食育教育需考慮四方面內容
    鍾凱認為,現階段啟動食育教育,需考慮四個方面內容:一是食品安全,主要以家庭廚房為中心,以預防食物中毒為目標。二是食品營養,包括膳食結構、飲食習慣、烹飪技能等。很多人盲目跟風,並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什麼,比如夏天很多人吃一種叫穿心蓮的蔬菜,其實是來自非洲的多肉植物。三是食品科技,包括對食品加工、儲運技術,食品添加劑、農獸藥等知識的了解。
  • 臺灣在家教育實踐寶典:在家也能華德福
    對於一般人來說,最佳的教育模式是「華德福」。因為華德福在國內已經具備一定的規模第一間學校創辦至今已有15年,各種資源(理論、學校)是比較豐富的。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有華德福學校,經濟條件或你想成為一個華德福老師,華德福學校是很理想的教育選擇。我這個教育交流的公眾號叫「靈魂甦醒」。
  • 成都華德福實踐對新時代教育改革的幾點啟示
    在對成都華德福學校調研的基礎上,就其教育模式對新時代教育改革所具有的啟示,課題組向北京師範大學劉堅教授進行了專訪,主要訪談內容如下:課題組: 通過實地調研,您對於成都華德福的教育模式有什麼樣的感受?劉堅:我想談的第一點感受是,華德福教育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值得我們進一步總結並挖掘其內在價值。
  • 人民智庫|成都華德福實踐的借鑑意義
    您如何看待華德福教育在中國未來的發展?劉堅:成都華德福學校要敢於嘗試,走出一條自己的路。華德福教育在中國有十五年的實踐基礎,已經深深地融入本土。對於未來的發展,我認為,一方面需要用兒童心理學、腦科學等現代科學研究成果解釋、闡述、研究華德福教育理念;另一方面是從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土壤中找到華德福教育的本源。
  • 新時代我國食育扶貧理論與實踐模式——通遼庫倫旗食育扶貧試點
    ,促使食育教學與實踐活動長期、穩定進行。 食育扶貧的概念 食育扶貧的定義食育是以食物為載體、面向全人群廣泛開展的跨學科綜合教育。針對新時代我國社會發展要求,結合國內外的食育實踐與理論發展,2018 年中科院食育團隊率先提出了「食育扶貧」模式。
  • 樹心旁發布全新烘焙課程 「食育」理念引領教育行業升級
    充分融合國際四大主流早期教育法獨創「DOES」主題式情境互動教學模式,打造「懂烘焙、更懂教育」的專業老師團隊、布局全國主要城市校區……樹心旁在2018年初大刀闊斧完成戰略升級,構建完整食育生態體系,不僅引領少兒教育行業變革,更是為了讓中國孩子通過最好的食育教育,養成優秀的健康習慣與生活技能,提升知識能力,塑造優秀品質。
  • 烏撒書院華德福實踐園幼幼班(1.5-3歲)招生啟事|轉發有禮
    然而,天氣的寒冷卻擋不住烏撒書院華德福實踐園老師們的熱情,在一番精心設計布置後,我們新的幼幼班即將開啟!烏撒書院華德福實踐園是一所以華德福教育的兒童發展觀為出發點,以人智學善、美、真的精神引領,順應孩子的天性,關注每個幼兒的個體性,營造充滿愛、健康、自在、溫馨的生活氛圍,在詩意的環境中,讓孩子完成自我的內在構建,讓他們成為他們自己。
  • 華德福教育與公立教育的不同到底在哪裡?
    研究和尊重孩童身心靈發展規律,給出不同發展階段的特徵,尊重個體,努力因材施教,這是華德福教育最大的特點。很多朋友愛問我,華德福和公立教育有什麼不同?我覺得,實踐層面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立足於孩子的發展,而不是應試。從理論層面來說,它把孩童發展階段和重點說得比較清楚,富有操作性。
  • 「耕讀大學」蓮塘實驗班,庚子年招生簡章
    程建波耕讀大學山西太谷總校輔導員,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老師,多年關注學習有機農業,踐行環保理念。李晉飛耕讀大學山西長治市上黨分校輔導員,多年從事一線農民農業技能相關培訓,在農民中擁有良好口碑。劉小平現居四川瀘州,農藝師,有機農場主,2002起年從事有機農業一線實踐,號稱「農民兄弟」張格爾主持耕讀大學「張格爾工作室」工作。1957年生,湖南麻陽人,歷經40年研發出主要成分為魔芋的無害生物藥劑——「莊稼沐浴露」(植物表面清洗劑),另有魔力粉等多項發明專利。
  • 教育|李澤武:華德福課程的中國化
    李老師19歲開始教書,公立學校12年教學後,前往英國愛默生學院接受華德福教師系統培訓,回國後和黃曉星、張俐夫婦一起創辦學校並一直從事一線教學,現教高年級文史課程。15年的華德福學校教學,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如果我們把教育看做一個人,課程就是教育的心臟-教育理念是頭,教育的具體實施是四肢。課程是理念和具體實踐的一個綜合。
  • 全國各地華德福實踐機構2017.1.16更新
    ★ 溫馨提示:1、本文提供的資訊來源由幾個部分組成:① 小編通過網絡收錄整理;② 通過共同實踐華德福教育的朋友們推薦介紹非常感謝熱心的朋友們提供新的機構信息來完善這份名單,但前提需要經過該機構的負責人同意公開信息哦,或者可以請該機構負責人本人提供信息給我們;3、如有需要添加的機構,請關注小豆豆平臺後,回復留言「省市+機構名稱+聯繫方式(博客、QQ、郵箱、手機號碼等信息)」;4、請提供至少一條信息可以體現「正在實踐華德福教育
  • 國外教育系列:華德福教育好在哪?選學校家長必知的華德福模式
    昨天,考拉細細地跟大家分享了蒙臺梭利教育法的一些歷史沿革、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想必家長朋友們對蒙臺梭利教育法都已經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按照我們的國外教育專題分享系列,今天考拉會重點聊一聊和蒙臺梭利教育法有著大致相同的歷史的「華德福教育」。
  • 華德福教育的奧秘——高中教育
    他正在唱歌劇,我當時被他的天才表現打動了,因為他極具運動能力還有獨特的藝術敏感。我自忖:「在美國,有多少名教練擁有一名優秀的左撇子接球手,還能夠在日暮時歌唱莫扎特的名劇《唐·喬凡尼》呢?」 這次經歷為我更能清晰地理解華德福教育的價值所在提供了另外一種理解這種教育的契機,這位年輕人就是這種「三維範式」教育的具體化身。
  • 郟縣:食育教育託起「舌尖的安全」
    左邊是黃澄澄的油菜花,右邊是綠油油的麥苗,4月3日,在郟縣新城幼兒園禮堂內,舞臺被農作物裝點一新,河南省食育實驗基地集中授牌暨結對幫扶捐贈儀式在此舉辦,來自郟縣的新城幼兒園、安良中心幼兒園、郟縣中小學素質教育基地等三所學校接受授牌
  • 新時代國際教育資源本土化之路與成都華德福探索
    成都華德福教育秉承國際教育理念,在孩子善、美、真的階段性發展過程中,讓孩子充分了解自己的潛能、孕育自由的精神。通過15年的教育實踐,成都華德福學校緊扣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的根本任務,將華德福教育理念進行了本土化改造,並將其貫穿到課程目標規劃、特色課程設置、教師教學方法等方面,探索發展出以人為本的教育新樣態。課程目標規劃尊重學生成長規律。
  • 何為華德福?華德福學校是什麼樣的?
    華德福是一所綜合學校,接納所有適齡兒童,以自然教育為核心,推崇人性化的教育方法,學校辦的很成功。也因此,之後凡是實踐這一教育理念的學校都被稱為華德福學校。0~7歲,注重實踐和手工活動並提供創新性玩耍的環境;8~14歲,重視發展孩子的藝術表現力和社會能力;15~21歲,重視發展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和移情理解能力。不管哪個階段,華德福始終都很重視想像力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